照明系统以及移动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066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照明系统以及移动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座位和睡眠控制灯的照明系统以及使用该照明系统的移动体。



背景技术:

在移动体用的照明系统中,设置有用于辅助在座位上的读书或者用于辅助用餐所需的明亮度的照明。另外,已知一种为了辅助用户的睡眠和觉醒而控制照明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941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照明系统中,期望的是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睡眠或觉醒的辅助。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睡眠或觉醒的辅助的照明系统或移动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具备:座位;壁部,其配置于所述座位的周围;以及睡眠控制灯,其用于控制睡眠,其中,所述座位具有靠背部和座部,通过所述靠背部和所述座部进行滑动,所述座位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转变,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靠背部与座部的劣角角度是第一角度,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劣角角度为大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所述睡眠控制灯的光轴相比于水平面向下方倾斜,在所述座位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睡眠控制灯存在于所述座位的后方或上方,在所述座位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光轴穿过所述靠背部。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移动体具备所述照明系统。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睡眠或觉醒的辅助的照明系统或移动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的使用例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的坐状态的情形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从坐状态向卧状态的转变过程的情形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的卧状态的情形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的第一变形例中的坐状态的情形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的第一变形例中的卧状态的情形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的第二变形例中的坐状态的情形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的第二变形例中的卧状态的情形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的第二变形例的另一例中的坐状态的情形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的变形例中的卧状态的情形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图1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的功能辅助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的功能辅助动作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的功能辅助动作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的功能辅助动作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使用觉醒促进模式的情况下的实验结果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对于色温的觉醒度的实验结果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睡眠控制灯的结构例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睡眠控制灯的结构例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睡眠控制灯的结构例的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睡眠控制灯的结构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照明系统;101:座位;102:壁部;103:睡眠控制灯;105:读书灯;121:突出部;133: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均用于表示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具体例。因而,下面的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结构要素、结构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等是一个例子,其主旨不在于限定本发明。因此,将下面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中的、表示本发明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没有记载的结构要素作为任意的结构要素来进行说明。

此外,各图是示意图,未必严格地进行了图示。另外,在各图中,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

[使用例]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的使用例。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的使用例的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是在移动体中使用的照明系统,例如,是如图1所示那样在飞机的坐席中使用的照明系统。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也可以使用于飞机以外的移动体(例如列车等)的坐席,还可以使用于移动体以外的场所。

[照明系统的结构]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的结构。图2~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100的结构的图。各图的上部图是从上方观察照明系统100的俯视图,下部图是上部图的a-a面处的剖面图。

如图2~图4所示,照明系统100包括座位101、壁部102及106、睡眠控制灯103、读书灯105、桌板107、监视器108以及桌板灯109。

座位101是用户104所坐的坐席,包括靠背部111、座部112以及脚放置部113。通过靠背部111、座部112以及脚放置部113进行滑动,座位101在坐状态(第一状态:图2)与卧状态(第二状态:图4)之间转变,在坐状态下靠背部111与座部112的劣角角度是第一角度,在卧状态下该劣角角度为大于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

具体地说,如图2~图4所示,靠背部111的上端部沿着座位101后方(图2的左侧)的壁部102上下滑动。与该滑动连动地,靠背部111的下端部沿水平方向滑动。也就是说,上端部向下方向滑动,与其连动地下端部向前方(图2的右侧)滑动。另外,随着该下端部的滑动,座部112和脚放置部113也向前方滑动。另外,脚放置部113能够以座部侧的端部为轴进行转动,在坐状态下脚放置部113大致垂直,在卧状态下脚放置部113大致水平。因此,在卧状态下,靠背部111、座部112以及脚放置部113大致水平地成为一列。这样,从图2所示的坐状态经由图3所示的状态转变为图4所示的卧状态。

另外,靠背部111在坐状态下主要支撑用户104的后背。座部112在坐状态下主要与用户104的臀部接触,支持坐姿状态。

壁部102是隔板,以包围座位101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于座位101的周围。另外,壁部102对靠背部111、座部112以及脚放置部113以能够滑动的状态来支承。此外,在此表示靠背部111、座部112以及脚放置部113由壁部102支承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利用专用的支承构件等来支承靠背部111、座部112以及脚放置部113中的至少一个。

睡眠控制灯103是用于控制用户104的睡眠的照明。睡眠控制灯103所使用的光源的类别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是led(发光二极管)、荧光灯、激光照明或者有机el(电致发光)等。另外,睡眠控制灯103在促进用户104睡眠的睡眠促进模式下向用户104照射促进用户104睡眠的光,在促进用户104觉醒的觉醒促进模式下向用户104照射促进用户104觉醒的光。

睡眠控制灯103的光轴l3相比于水平面向下方倾斜。具体地说,在卧状态下,光轴l3穿过靠背部111。更具体地说,设定为使光轴l3穿过用户104的脸周边。换言之,设定为光轴l3穿过靠背部111包含的头枕部。由此,在卧状态下,能够有效地向用户104的脸的周边照射促进睡眠的光或者促进觉醒的光。

睡眠控制灯103被固定于座位101后方的壁部102,由壁部102支承。也就是说,睡眠控制灯103被固定而不会与上述滑动动作连动地移动。此外,在此表示睡眠控制灯103固定于壁部102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利用专用的支承构件等对睡眠控制灯103进行固定。例如,也可以利用与座位101连接的支承构件对睡眠控制灯103进行固定。

如图2所示,在坐状态下,睡眠控制灯103存在于座位101的上方。另外,构成为在坐状态下睡眠控制灯103的至少一部分被靠背部111覆盖,在卧状态下睡眠控制灯103暴露。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在坐状态下,睡眠控制灯103的光照射面(下方向的面)被靠背部111的上表面所覆盖。在卧状态下,靠背部111滑动,由此睡眠控制灯103的光照射面暴露。

读书灯105是向用户104的手里照射光的照明。读书灯105所使用的光源的类别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是led、荧光灯、激光照明、或有机el等。读书灯105例如设置于侧面侧的壁部102。

另外,读书灯105的光轴l1在坐状态下穿过座部112,在卧状态下穿过靠背部111或座部112。在此,在卧状态下,读书灯105的光轴l1穿过靠背部111或座部112的位置比睡眠控制灯103的光轴l3穿过靠背部111的位置靠座部112侧(前方)。

桌板107设置于座位101的前方。监视器108设置于桌板107上或壁部106,显示影像。壁部106是隔板,以包围桌板107和监视器108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于桌板107和监视器108的周围。

桌板灯109是向桌板107上照射光的照明。例如,桌板灯109的光轴l2穿过桌板107。桌板灯109所使用的光源的类别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是led、荧光灯、激光照明、或有机el等。桌板灯109例如设置于侧面侧的壁部106。

此外,图2~图4所示的结构是一个例子,照明系统100未必具备图2~图4所示的全部结构要素。例如,照明系统100也可以不具备壁部102、读书灯105、壁部106、桌板107、监视器108以及桌板灯109的至少一部分。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100中,如图4所示,在卧状态下,来自睡眠控制灯103的光被照射到用户104的脸的周边。由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睡眠或觉醒的辅助。另外,在坐状态下,睡眠控制灯103配置于座位101的上部,由此在坐状态下,能够不碍事地容纳睡眠控制灯103。

在此,若在睡眠控制中使用以往使用的用于读书的照明或用于用餐的照明,则其设置位置在远离用户104的脸的位置,例如当想要得到觉醒所需的光量时,照射距离远而不能说有效。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卧状态下,从用户104的头顶上附近照射光,由此能够有效地辅助觉醒和睡眠。另外,只要从睡眠控制灯103照射辅助觉醒或睡眠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光量即可,因此能够实现省电。

[变形例]

图5和图6是表示作为照明系统100的第一变形例的照明系统100a的结构的图。图5和图6分别表示坐状态和卧状态下的照明系统100a的结构。相对于图2~图4所示的照明系统100,图5和图6所示的照明系统100a的配置睡眠控制灯103的位置不同。

具体地说,睡眠控制灯103在坐状态下存在于座位101的后方。具体地说,睡眠控制灯103在坐状态下设置于靠背部111的后方的壁部102。

在这种结构下,也能够实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图7和图8是表示作为照明系统100的第二变形例的照明系统100b的结构的图。图7和图8分别表示坐状态和卧状态下的照明系统100b的结构。

相对于图2~图4所示的照明系统100,图7和图8所示的照明系统100b在以下方面不同:在壁部102设置有突出部121,睡眠控制灯103配置于该突出部121。

突出部121在坐状态下从壁部102向靠背部111的上方突出。具体地说,突出部121设置于靠背部111的后方的壁部102的上部。另外,突出部121从靠背部111向前方突出。睡眠控制灯103设置于突出部121的顶端(前方端部)。

另外,照明系统100b具备盖部122。构成为以下结构:在坐状态下,睡眠控制灯103的至少一部分被盖部122覆盖,在卧状态下,睡眠控制灯103暴露。具体地说,在坐状态下盖部122覆盖睡眠控制灯103的光照射面。另外,盖部122构成为与靠背部111的滑动连动地滑动。由此,如图8所示,在卧状态下,睡眠控制灯103的光照射面暴露。

在这种结构中,也能够实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此外,也可以如图9所示的照明系统100c,通过增厚靠背部111来在坐状态下利用靠背部111覆盖睡眠控制灯103。

另外,读书灯105的位置不限定于图2~图4所示的例子。例如,也可以如图10所示的照明系统100d那样,将读书灯105配置于睡眠控制灯103的附近。另外,在如图7和图8所示那样使用突出部121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读书灯105配置于该突出部121。

[睡眠辅助动作]

下面,说明使用上述照明系统100进行的睡眠辅助动作。

图11是表示照明系统10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如图11所示,照明系统100还具备滑动探测部131、起床时刻设定部132以及控制部133。这些处理部既可以由专用的硬件构成,也可以通过由cpu等处理器执行存储器等中保存的程序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滑动探测部131探测靠背部111的滑动。也就是说,滑动探测部131探测座位101处于坐状态还是卧状态。例如,滑动探测部131既可以以机械方式探测靠背部111实际进行了滑动或者靠背部111的角度,也可以探测用户104进行的用于使靠背部111滑动的操作(对按钮、开关或触摸面板等的操作)。

起床时刻设定部132设定起床时刻,该起床时刻是用户104起床的预定时刻。例如,通过用户104对按钮、开关或触摸面板等的操作来设定起床时刻。此外,起床时刻既可以是预先决定的时刻,也可以是基于移动体到达目的地的预定时刻而自动设定的时刻。另外,也可以设定睡眠时间来代替起床时刻,该睡眠时间是从后述的睡眠促进模式的开始时刻或从当前的时刻起到起床时刻为止的时间。

控制部133基于滑动探测部131的探测结果和起床时刻来控制睡眠控制灯103,由此执行睡眠促进模式和觉醒促进模式。

下面,说明睡眠辅助动作的流程。图12是睡眠辅助动作的流程图。另外,图13是表示睡眠辅助动作的一例的图。

在通过滑动探测部131探测出靠背部111的滑动、也就是说从坐状态向卧状态的转变的情况下(s101中“是”:图13的时刻t0),控制部133开始睡眠促进模式(s102)。睡眠促进模式是指促进用户104的睡眠的模式。例如,控制部133在睡眠促进模式下,以使睡眠控制灯103的明亮度逐渐变暗的方式进行控制。

接着,控制部133在从时刻t0起经过规定时间t0(第一时间)之后的时刻t1开始觉醒促进模式(s103)。在此,时刻t1是比预先设定的起床时刻t2早时间t1的时刻。也就是说,控制部133在比预先设定的起床时刻t2早时间t1(第二时间)的时刻开始觉醒促进模式。

觉醒促进模式是指促进用户104的觉醒(起床)的模式。例如,控制部133在觉醒促进模式下,以使睡眠控制灯103的明亮度逐渐变亮的方式进行控制。

另外,睡眠促进模式下的睡眠控制灯103的色温被设定为比觉醒促进模式下的色温低。例如,觉醒促进模式下的睡眠控制灯103的色温被设定为大于3000k。作为一例,觉醒促进模式的色温是5000k,睡眠促进模式的色温是3000k。

另外,也可以是,在起床时刻t2,通过声音或振动等向用户104通知是起床时刻。

这样,在用户104进行了滑动的情况下,自动转变为睡眠促进模式和觉醒促进模式,由此能够提高用户104的便利性。另外,在起床时刻t2之前开始觉醒促进模式,由此能够在起床时刻t2之前逐渐提高用户104的觉醒度,因此能够使用户104爽快地睡醒。

并且,控制部133也可以根据所设定的睡眠时间t2(起床时刻t2)来变更觉醒促进模式的开始时刻t1、也就是说变更时间t1。具体地说,睡眠时间t2(第三时间)越长,则控制部133将时间t1(第二时间)设定得越长。例如,如图14所示,在睡眠时间t2被设定为1小时的情况下,控制部133将时间t1设定为15分。另外,如图15所示,在睡眠时间t2被设定为3小时的情况下,控制部133将时间t1设定为30分。此外,根据该睡眠时间t2进行的时间t1的变更既可以是阶段性的控制,也可以是连续性的控制。

通过这样,能够根据用户104的睡眠的深度来变更开始觉醒促进模式的定时,因此能够实现更有效的觉醒促进。另外,能够抑制以下情况:在睡眠时间t2短的情况下,在睡眠促进模式后立即开始觉醒促进模式。

此外,开始睡眠促进模式的触发并不仅限于座部101的滑动,也可以基于用户104的操作或者预先设定的时刻等来开始睡眠促进模式。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叙述了在坐状态下睡眠控制灯103被覆盖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不被覆盖。并且,在坐状态下睡眠控制灯103也可以点亮。在该情况下,在坐状态下睡眠控制灯103作为设计用的照明而发挥功能。也就是说,睡眠控制灯103也可以在睡眠促进模式之前的状态下点亮,在睡眠促进模式下熄灭(或暗到规定的明亮度),在觉醒促进模式下点亮,在觉醒促进模式后也继续点亮。

[实验结果]

为了使用户舒适地起床,进行了下面所示的实验。取男女58名受验者,在受验者家使用搭载有觉醒促进模式的照明系统,获取通常的睡眠时间,之后利用觉醒促进模式使受验者起床。图16表示起床后的主观评价结果。示出了以下情况:在利用搭载有觉醒促进模式的照明系统来起床的情况下,起床时的心情和睡意呈明显改善的值。

另外,在图17中示出取8名对象来以就寝前的色温和照度为参数进行生理评价实验而得到的结果。看出以下趋势:与照度相比,色温对觉醒度产生的影响更大,将3000k和5000k时的觉醒度的下降进行比较的结果是3000k时觉醒度下降得更多。根据该结果,认为睡眠促进模式的色温比觉醒促进模式的色温低是有效的。另外,期望的是觉醒促进模式至少为3000k以上,认为更优选为4000k以上。

[睡眠控制灯的结构]

如上所述,睡眠控制灯103在睡眠促进模式和觉醒促进模式下照射不同色温的光。下面,说明实现该功能的睡眠控制灯103的结构例。

图18~图21是表示睡眠控制灯103的不同的结构例的图。如图18所示,睡眠控制灯103具备具有互不相同的两个颜色以上的光色的荧光灯141及142。能够利用来自这些荧光灯141及142的光的混色来实现不同的色温的光的照射。

另外,也可以如图19所示,睡眠控制灯103具备具有互不相同的2个以上的光色的led芯片143及144。或者,也可以如图20所示,睡眠控制灯103具备多个由rgb各自的led芯片146、147及148构成的光源145。能够利用来自这些led芯片的光的混色来实现不同的色温的光的照射。或者,利用加有白色的rgbwhite也能够实现。另外,这些光源145既可以配置成线状,也可以如图21所示那样是点光源。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例如,本发明也可以实现为包括上述照明系统的移动体(例如飞机或列车)。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通过靠背部111和座部112进行滑动来在坐状态与卧状态之间转变的结构,但是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以下结构:不进行滑动,而通过靠背部111以下端部为轴进行转动,来在坐状态与卧状态之间转变。

另外,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中包括的各处理部的一部分或全部实现为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既可以将它们单独地单芯片化,也可以以包括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单芯片化。

另外,集成电路化不限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利用能够在制造lsi后编程的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能够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元件的连接、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也就是说,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各结构要素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构成、或通过执行适于各结构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结构要素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cpu或处理器等程序执行部读出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中记录的软件程序,执行该软件程序。

另外,框图中的功能块的分割是一个例子,也可以将多个功能块实现为一个功能块、或者将一个功能块分割为多个、或者将一部分功能移至其它功能块。另外,也可以由单一的硬件或软件以并行或分时的方式对具有类似的功能的多个功能块的功能进行处理。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说明了一个或多个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对本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方式、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组合而构建的方式也可以包含在一个或多个方式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