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1282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系有关于一种灯具,特别是指一种便携式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店家中使用的led灯具为用以安装于一般天花板或轻钢架上,led灯具具有安装、维修方便,省电、高亮度及体积小的特性,大幅提高天花板或轻钢架照明灯具的照明效率及减少耗电量。其核心部件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作为新一代固态光源,具有寿命长、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到显示、照明领域。

传统店家使用所谓的led灯条,主要即为提供节省能源之照明而设,但因上述散热问题无法解决之故,因而只能搭配低功率之led使用,大多传统店家使用的灯具为藉由墙壁上的开关来控制开启或关闭灯源,使用上的便利性较显不足,且有的灯具是单一支灯具的发光,发光面固定一定范围,若需照亮更大区域则必须安装更多的灯具。是以,如何解决习知灯具的问题,即为相关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施例中,便携式灯具为用于店面照明使用,亦可称为商店灯(shoplight),并透过挤型框架本身结构设计以及表面多个凹痕槽,散热效果良好,当led模块提供照明时,led模块产生的热能仍集中在电路板上,惟电路板上的热能可利用经由挤型框架予以挥散,使得led模块不因过热而产生光衰。

本实施例中,便携式灯具上延伸出拉线,方便使用者拉动拉线即可控制亮光开启或关闭,改善传统即能从墙壁上开关来打开或关闭电灯的不便利。

led模块具有大功率版本与一个小功率版本,功率可高至70w,另由于散热问题获得解决led模块上可采用数量少且功率较高的发光二极管(led),以提高照明效率。

利用外壳表面突出状弧面设计,led模块发出的光源经由突出状弧面射出均匀与发光面大、照射范围更广,此外,多个便携式灯具间可以电线连接各便携式灯具侧端的接头,以达到串接多个便携式灯具使用。

传统灯具的框架形材表面会有挤压痕,容易压伤。本便携式灯具的挤型框架形材经过特殊设计,挤出的表面有多个凹痕槽,类似于装饰的花纹,不会有拉伸挤出的工艺痕迹,不会有变形问题的产生。

本发明系提供一种便携式灯具,便携式灯具包括挤型框架,挤型框架包括两侧板、连接所述两侧板顶部的顶板及连接所述两侧板底部的底板、所述两侧板顶部之间的宽度小于所述两侧板底部之间的宽度,便携式灯具更包括一固定于所述挤型框架一侧边的外壳、一位于所述挤型框架内的led模块,所述挤型框架内包括一与所述led模块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以及一与所述led模块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led模块开启或关闭的手动开关,所述手动开关包括有一延伸出所述挤型框架外的拉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朝向所述容置空间内凹,增加所述光源投射空间的区域,所述挤型框架两端结合有侧盖,所述侧盖侧面形成一接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挤型框架表面形成多个凹痕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形成一增加发光面的突出状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两端设置扣接槽,所述挤型框架侧边的两端设置与所述扣接槽扣接的卡合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挤型框架断面呈一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在一侧边逐渐扩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挤型框架另一侧边固定有多个扣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动开关包括一连接件,所述挤型框架设置有一供所述连接件卡固定位的固定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ed模块发光功率为70w。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发明之外观示意图;

图2系本发明之断面示意图;

图3系本发明挤型框架与外壳之断面示意图;

图4系本发明之侧视示意图;

图5系本发明之分解示意图(一);

图6系本发明之分解示意图(二);

图7系本发明之另一角度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便携式灯具100;挤型框架2;侧板21;顶板22;底板23;容置空间24;外壳3;光源投射空间31;加长臂32;led模块4;电源装置5;手动开关6;拉线7;侧盖8;接头9;凹痕槽10;突出状弧面11;扣接槽12;卡合块13;矩形结构14;扣钩16;连接件17;固定槽1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便携式灯具100为用于店面照明使用,亦可称为商店灯(shoplight),led模块4具有大功率版本与一个小功率版本,功率可高至70w,藉由便携式灯具100上延伸出拉线7,方便使用者拉动拉线7即可控制亮光开启或关闭。

以下将配合附图详细叙述例示实施例。然而,这些实施例可以包含于不同的形式中,且不应被解释为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这些实施例的提供使得本发明的揭露完整与明暸,熟知此技术的人将能经由这些实施例了解本发明的范畴。

参照图1至图7,图1为外观示意图,图2为断面示意图,第3图为挤型框架与外壳之断面示意图,第4图为侧视示意图,第5图为分解示意图(一),第6图为分解示意图(二),第7图为另一角度外观示意图。在此,便携式灯具100包含挤型框架2、外壳3、led模块4、电源装置5及手动开关6。

参照图1至图7,所述挤型框架2为中空框架结构,挤型框架2包括两侧板21、顶板22及底板23,顶板22连接两侧板21顶部,底板23连接所述两侧板21底部,两侧板21顶部之间的宽度小于所述两侧板21底部之间的宽度,意即,挤型框架2断面概呈矩形但底部宽度逐渐变大,以让更宽外壳3安装在挤型框架2宽度较大的底部位置处。

参照图1至图7,所述挤型框架2包括一由所述两侧板21、所述顶板22及所述底板23共同界定的一容置空间24,电源装置5放置于容置空间24,容置空间24便于空气对流,将电源装置5或led模块4的热能带至挤型框架2较冷却处,提高散热效果。

参照图1至图7,所述底板23为内凹设计,底板23朝向容置空间24凹陷,提供底板23与外壳3之间距离加大,增加所述光源投射空间31的区域,增加空气对流的区域,led模块4的热能带至挤型框架2较冷却处,提高散热效果。

参照图1至图7,所述挤型框架2断面呈一矩形结构14,所述矩形结构14在一侧边逐渐扩宽,配合所述外壳3形成一增加发光面的突出状弧面11。利用外壳3表面突出状弧面11设计,led模块4发出的光源经由突出状弧面11射出均匀与发光面大、照射范围更加。

参照图1至图7,所述挤型框架2为铝挤型材制成,挤型框架2表面形成多个凹痕槽10,传统灯具的框架形材表面会有挤压痕,容易压伤。本便携式灯具100的挤型框架2形材经过特殊设计,挤出的表面有多个凹痕槽10,各凹痕槽10外导弧角而避免割伤,各凹痕槽10类似于装饰的花纹结构,不会有拉伸挤出的工艺痕迹,各凹痕槽10提供顶板、两侧板结构强度提高,不会有变形问题的产生。

参照图1至图7,所述挤型框架2的两端结合有侧盖8,所述侧盖8侧面形成接头9,接头9可插接电线(市电),或者是,多个便携式灯具100间可以电线连接各便携式灯具100侧端的接头9,以达到串接多个便携式灯具100使用。

参照图1至图7,所述外壳3固定于所述挤型框架2一侧边,外壳3两端设置扣接槽12,扣接槽12概呈c字型外观,所述挤型框架2侧边的两端设置卡合块13,卡合块13为突块结构,配合滑入扣接槽12内对应,固定外壳3于挤型框架2侧边不脱落。

参照图1至图7,所述外壳3两端相对同样方向平行延伸而形成加长臂32,形成拱门结构,加长外壳3的长度与面积,当led模块4发出的光源经由外壳3上的突出状弧面11射出时,以加长外壳3的长度与面积让光源得以均匀经由突出状弧面11射出,以此发光面大、照射范围更加的好处。

参照图1至图7,所述led模块4位于所述挤型框架2内部固定,led模块4具有电路板及多个数组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led),led模块4发光功率为70w以下,可设计70w的大功率使用,或设计小功率30w以下使用。

参照图1至图7,所述电源装置5固定于挤型框架2内的一端,电源装置5与所述led模块4电性连接并提供led模块4所需的电力,电源装置5并连接侧盖8上的接头9而可接收市电。

参照图1至图7,所述手动开关6与所述led模块4电性连接,手动开关6控制led模块4开启或关闭发光,手动开关6包括有一延伸出挤型框架2外的拉线7,提供使用者拉动拉线7以控制弹片接触或非接触导电led模块4。并且,手动开关6包括一连接件17,挤型框架2设置有供连接件17卡固定位的固定槽18。

参照图1至图7,所述挤型框架2一侧边安装有外壳3,挤型框架2另一侧边为固定有多个扣钩16,多个扣钩16可扣接在店家墙面上扣环,固定便携式灯具100于墙面上朝商品照射光。

本实施例中,便携式灯具100为用于店面照明使用,亦可称为商店灯(shoplight),并透过挤型框架本身结构设计以及表面多个凹痕槽,散热效果良好,当led模块提供照明时,led模块产生的热能仍集中在电路板上,惟电路板上的热能可利用经由挤型框架予以挥散,使得led模块不因过热而产生光衰。

本实施例中,便携式灯具上延伸出拉线,方便使用者拉动拉线即可控制亮光开启或关闭,改善传统即能从墙壁上开关来打开或关闭电灯的不便利。

led模块具有大功率版本与一个小功率版本,功率可高至70w,另由于散热问题获得解决led模块上可采用数量少且功率较高的发光二极管(led),以提高照明效率。

此外,利用外壳表面突出状弧面设计,led模块发出的光源经由突出状弧面射出均匀与发光面大、照射范围更广,此外,多个便携式灯具间可以电线连接各便携式灯具侧端的接头,以达到串接多个便携式灯具使用。

再者,传统灯具的框架形材表面会有挤压痕,容易压伤。本便携式灯具的挤型框架形材经过特殊设计,挤出的表面有多个凹痕槽,类似于装饰的花纹,不会有拉伸挤出的工艺痕迹,不会有变形问题的产生。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即例如本发明的衍生版本,如在灯头(外壳)加上拉线开关,或有圆角,发光角度变大。

综观上述,可见本发明在突破先前的技术下,确实已达到所欲增进的功效,且也非熟悉该项技艺者所易于思及,其所具的创造性、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