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向照射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2960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向照射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定向照射灯,属于照明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射灯是典型的无主灯、无定规模的现代流派照明,能营造室内照明气氛,若将一排小射灯组合起来,光线能变幻奇妙的图案。由于小射灯可自由变换角度,组合照明的效果也千变万化。射灯光线柔和,雍容华贵,其也可局部采光,烘托气氛,射灯可安置在吊顶四周或家具上部、墙内、墙裙或踢脚线里。光线直接照射在需要强调的家什器物上,以突出主观审美作用,达到重点突出、环境独特、层次丰富、气氛浓郁、缤纷多彩的艺术效果,射灯的特点如下:节能、寿命长、可调光、可频繁开关、颜色丰富以及发热量低。

现有技术中的定向照射灯结构单一,定向照射角度固定,无法调节,使用局限性大;现有技术中的定向照射灯无法进行自动清洁,清洁难度大,费时费力,所以急需要一种定向照射灯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向照射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定向照射灯,包括装置主体、可调节导光机构以及自清洁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装置外壳、光源、凹槽、支架以及底座,所述光源安装在装置外壳内后端面中部位置,所述装置外壳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装置外壳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凹槽开设在装置外壳前端面上,所述支架下端安装在底座上端面上,所述可调节导光机构设置在凹槽内后端面中部位置,所述可调节导光机构包括球形槽、导光管以及调节球体,所述球形槽设置在凹槽内后端面中部位置,所述调节球体装配在球形槽内,所述导光管后端穿过调节球体,并延伸至装置外壳内,所述自清洁机构设置在凹槽内环形侧面上,所述自清洁机构包括软刷、伸缩杆、载块、转盘、滑槽以及滚珠,所述滑槽开设在凹槽内环形侧面中部位置,所述转盘通过滚珠与滑槽相连接,所述载块固定在转盘内环形侧面上,所述伸缩杆设有两组,所述伸缩杆对称安装在载块前端面上,所述软刷装配在伸缩杆前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安装有配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外壳环形侧面上裹有塑料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管为空心圆锥体结构,且导光管环形侧面上前部安装有调节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滚珠设有四组以上,四组以上所述滚珠等距安装在滑槽内,且四组以上滚珠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软刷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杆前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向照射灯,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球形槽、导光管以及调节球体,该设计实现了定向照射角度的调节功能,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解决了原有定向照射灯结构单一,定向照射角度固定,无法调节,使用局限性大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软刷、伸缩杆、载块、转盘、滑槽以及滚珠,该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清洁,降低了作业人员的清洁难度,解决了原有定向照射灯无法进行自动清洁,清洁难度大,费时费力的问题。

因本实新型添加了配重块,该设计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放置时的稳定性,因本实新型添加了塑料薄膜,该设计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性,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调节把手,该设计便于作业人员调节导光管的角度,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定向照射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定向照射灯中可调节导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定向照射灯中自清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可调节导光机构、2-自清洁机构、3-装置外壳、4-光源、5-支架、6-底座、7-凹槽、11-球形槽、12-导光管、13-调节球体、21-软刷、22-伸缩杆、23-载块、24-滑槽、25-滚珠、26-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定向照射灯,包括装置主体、可调节导光机构1以及自清洁机构2,装置主体包括装置外壳3、光源4、凹槽7、支架5以及底座6,光源4安装在装置外壳3内后端面中部位置,装置外壳3为圆柱体结构,装置外壳3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5上,凹槽7开设在装置外壳3前端面上,支架5下端安装在底座6上端面上。

可调节导光机构1设置在凹槽7内后端面中部位置,可调节导光机构1包括球形槽11、导光管12以及调节球体13,球形槽11设置在凹槽7内后端面中部位置,调节球体13装配在球形槽11内,导光管12后端穿过调节球体13,并延伸至装置外壳3内,该设计实现了定向照射角度的调节功能,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自清洁机构2设置在凹槽7内环形侧面上,自清洁机构2包括软刷21、伸缩杆22、载块23、转盘26、滑槽24以及滚珠25,滑槽24开设在凹槽7内环形侧面中部位置,转盘26通过滚珠25与滑槽24相连接,载块23固定在转盘26内环形侧面上,伸缩杆22设有两组,伸缩杆22对称安装在载块23前端面上,软刷21装配在伸缩杆22前端面上,该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清洁,降低了作业人员的清洁难度。

底座6内安装有配重块,装置外壳3环形侧面上裹有塑料薄膜,导光管12为空心圆锥体结构,且导光管12环形侧面上前部安装有调节把手,滚珠25设有四组以上,四组以上滚珠25等距安装在滑槽24内,且四组以上滚珠25规格相同,软刷21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杆前端面上。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作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作业人员运行光源4,光源4产生光线,光线通过导光管12定向发射出去,作业人员推动调节把手,导光管12通过调节球体13在球形槽11内转动,导光管12转动的同时,光线照射方向随着导光管12移动,当导光管12移动至合适位置后,作业人员停止推动导光管12即可,从而实现了导光管12角度的调节,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便于作业人员操作。

当作业人员需要清洁导光管12时,作业人员调节载块23前端面上的伸缩杆22,伸缩杆22移动,带动软刷21移动,当软刷21与导光管12环形侧面紧密贴合后,作用人员转动转盘26,转盘26通过滚珠25在滑槽24内移动,从而带动软刷21转动,软刷21转动将导光管12环形侧面上的脏污进行清理,进而提高了作业人员的清洁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