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环式多功能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3397阅读:1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环式多功能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电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环式多功能手电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筒多为握持式,和少量的头戴式,实际使用时,握持式的手电筒需要用手握持或者是腋下夹持,使用多有不便,而头戴式的电筒一般运用在远距离,大范围,高需求的情况下使用,在仅仅只需要局部照明的场合下,显的体积过于庞大,且无法伸入缝隙中,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头戴式无法灵活控制方向和角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手环式的手电筒来实现灵活照明、无需夹持、多项附加功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结构设计合理、灵活照明、无需夹持、多项附加功能的一种手环式多功能手电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手环式多功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带主体、电筒,所述环带主体上设置有环扣,所述电筒位于环带主体的外侧面,所述环带主体内部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的位于环带主体的内侧面,且电筒的位置相对,所述电筒包括电筒按钮、灯泡和灯罩,所述电筒按钮位于环带主体的上端面中部,所述灯罩为喇叭形,且大口端与环带主体连接,所述环带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数显屏,且与电筒按钮相邻,所述数显屏连接设置有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位于环带主体的外侧面,所述数显屏上方设置有圆弧形的屏幕护罩,所述屏幕护罩与环带主体的一侧铰接,另一侧活动扣合连接,所述环带主体上设置有蜂鸣器,且环带主体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挡圈和蜂鸣器按钮。

作为优选:所述充电口为usb充电口。

作为优选:所述灯泡为led灯泡,且若干灯泡之间等距多排交错排列。

作为优选:所述灯泡为一个圆形灯泡,位于电筒的中心处。

作为优选:所述电筒按钮凹陷设置在环带主体上,且电筒按钮的上端面与环带主体的上端面等高。

作为优选:所述电筒、数显屏和蜂鸣器位于环带主体的一侧,环扣位于环带主体的另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蜂鸣器按钮侧边设置有凸台,所述挡圈包括挡圈主体、位于挡圈主体上的凹槽一、二和位于凹槽一外侧的凸楞,凹槽二的深度大于凹槽一的深度,且凹槽一、二的一端侧面相连,所述凹槽一、二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凸台的尺寸,且凹槽一、二的数量与凸台数量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环带主体的内、外两侧面设置有对称的出音孔,所述出音孔连通蜂鸣器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屏幕护罩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屏幕护罩的厚度由中心向四周减小。

作为优选:所述环带主体上设置有带开口的容纳腔,用于存放小纸条。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手环式的结构便于照明和携带,usb的充电口便于充电,附加的数显屏可以显示时间温度等信息,蜂鸣器可以用于发出警报,挡圈和蜂鸣器按钮的设计可以防止无意间的触碰按压到蜂鸣器按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环式多功能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环式多功能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环式多功能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环式多功能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环式多功能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环式多功能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六。

附图标记:1、环带主体;2、环扣;3、充电口;4、电筒按钮;5、电筒;6、数显屏;7、调节按钮;8、屏幕护罩;9、蜂鸣器按钮;91、凸台;10、出音孔;11、灯泡;12、灯罩;13、挡圈;131、挡圈主体;132;凹槽一;133、凸楞;134、凹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6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环式多功能手电筒做进一步说明。

通过环带主体1和环带主体1上的环扣2配合将手环佩戴在手上,环带主体1内置有电源,且充电口3设置有环带主体1的内侧,充电口3设置为usb接口,可以与手机数据线配合,便于充电,充电口3的位置与电筒5的位置相对设置。

电筒5位于环带主体1的外侧面,灯泡11为led灯泡,若干灯泡11等距多排排列,灯罩12设置在环带主体1的外侧,且灯罩12的形状为喇叭形,且大口端与环带主体1连接,电筒按钮4连接电筒5,在环带主体1上表面凹陷设置,电筒按钮4的形状为圆形。

数显屏6上显示时间、温度、日期等,调节按钮7设置两个,设置在环带主体1的外侧面,且位置与数显屏6对应,数显屏6上方设置有屏幕护罩8,屏幕护罩8为圆弧形,屏幕护罩8相对于环带主体1的一侧铰接,另一侧活动扣合连接,将屏幕护罩8活动扣合处打开,利用铰链翻转,将屏幕护罩8当做放大镜使用。

蜂鸣器按钮9设置在数显屏6的下端,蜂鸣器按钮9上设置有凸台91,蜂鸣器按钮9的下端设置有挡圈13,挡圈13包括挡圈主体131、位于挡圈13上的凹槽一132、二134和位于凹槽一132外侧的凸楞133,凹槽二134的深度大于凹槽一132的深度,且凹槽一132、二134的一端侧面相连,所述凹槽一132、二134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凸台91的尺寸,且凹槽一132、二134的数量与凸台91数量一致。不使用蜂鸣器时,蜂鸣器按钮9与挡圈13等高,且凸台91与位于凹槽一132上,由于凸楞133和静摩擦力的存在,相对保持稳定静止状态,当转动蜂鸣器按钮9转动后,凸台91越过凸楞133,落入凹槽二134内,实现蜂鸣器按钮9的使用,所述蜂鸣器内部设置有弹簧,用来维持相对位置关系,环带主体1相对于蜂鸣器按钮9的内外两侧面设置有出音孔10,来实现扩大声音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