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嵌入式显示器的LED平板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8503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嵌入式显示器的LED平板灯装置。



背景技术:

平板灯是卧室灯的一种,美观大方,简单实用,采用高档压克力材质,具有节能、环保、防尘、防静电,透光度及稳光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客厅,卧室,走廊,厨房,观景阳台等室内照明。传统的平板灯是由扩散板、导光板、灯带和后盖组成;灯带可以设置在扩散板两侧或背面,形成侧发光或直下式发光结构。其存在如下问题:传统的平板灯只具有照明作用,不带有显示组件,导致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带嵌入式显示器的LED平板灯装置,它采用在平板灯后盖上设置有凹槽腔,在凹槽腔内安装显示组件;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具有照明和通过显示屏显示功能图标,拓展了其使用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嵌入式显示器的LED平板灯装置,它包括LED后盖板;所述LED后盖板上依次设置有LED反光膜、LED导光板和LED扩散板,形成平板灯主体;所述LED后盖板上一侧设置有凹槽腔;所述凹槽腔内安装有显示组件,通过螺丝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壳,该显示壳通过螺丝固定在LED后盖板的凹槽腔中,该显示壳内设置有PCB线路板,该显示壳上安装显示屏,显示屏的屏幕正对LED反光膜。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嵌入式显示器的LED平板灯装置,它采用在平板灯后盖上设置有凹槽腔,在凹槽腔内安装显示组件;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具有照明和通过显示屏显示功能图标,拓展了其使用功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平板灯主体;2、LED后盖板;21、凹槽腔;3、LED反光膜;4、ED导光板;5、LED扩散板;6、显示组件;61、显示壳;62、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带嵌入式显示器的LED平板灯装置,它包括LED后盖板2;所述LED后盖板2上依次设置有LED反光膜3、LED 导光板4和LED扩散板5,形成平板灯主体1;所述LED后盖板2上一侧设置有凹槽腔21;所述凹槽腔21内安装有显示组件6,通过螺丝固定。

所述显示组件6包括显示壳61,该显示壳61通过螺丝固定在LED后盖板2 的凹槽腔21中,该显示壳61内设置有PCB线路板,该显示壳上安装显示屏62,显示屏62的屏幕正对LED反光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设计中,LED后盖板上依次设置有LED反光膜、LED导光板和LED扩散板形成平板灯主体。LED后盖板上可以安装珍珠棉层,两侧安装灯条(LED发光源),采用侧发光结构。平板灯主体中的LED反光膜、LED导光板和LED扩散板的材料是光可穿透材料制备。因此安装在LED后盖板的凹槽腔内的显示组件,其显示屏显示的功能图标可以显示出来。

本设计里,LED后盖板一般采用金属板,LED后盖板中的凹槽腔为冲压一体成型。显示组件安装在凹槽腔中。该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壳,显示壳内设置有PCB 线路板,该显示壳上安装显示屏,显示屏通过导线与PCB线路板电连接,PCB 线路板上嵌设有MCU微处理器,显示屏上可以显示平板灯的电源关闭和电源开启以及其他的功能键的图标。要说明的是:显示屏(可以为触摸屏)利用MCU 微处理器来控制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电器的功能图标,其涉及的控制电路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能够轻易实现,因此属于现有技术,本设计中不作详细阐述。本设计的革新重点在平板灯内嵌设有显示组件,从而使得产品的外观简洁新颖,照明显示一体化,使得产品的市场附加值得到极大的提高。

本设计在使用时,当电源关闭,LED平板灯关闭,看不到显示;当电源开启,LED平板灯开启,看不出显示;当电源开启,LED平板灯/功能键开启,由于LED反光膜、LED导光板和LED扩散板具有透光线,因此LED平板灯中透出显示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显示器可以隐藏,外观简洁新颖,照明面积大,照明显示一体化,有效解决了现有显示器的单独应用,照明灯的单独应用。此外显示组件的显示功能与照明功能的线路分开,开启照明不影响显示效果,关闭照明也不影响显示效果,关闭显示,不影响照明。也便于后期的维护维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嵌入式显示器的LED平板灯装置,它采用在平板灯后盖上设置有凹槽腔,在凹槽腔内安装显示组件;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具有照明和通过显示屏显示功能图标,拓展了其使用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