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光源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270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条形光源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条形光源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显示模块中,背光源为显示模块提供光,由背光源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显示模块,从而使所述显示模块显像。背光源被广泛用在电子设备中,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电视等产品。

现有的背光源包括导光板、反射板及位于导光板一侧的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经导光板形成面光源,再经反射板将光反射,为显示模块提供光。其中,发光元件由多个独立封装的光源(LED芯片加荧光粉)组成,每个LED芯片呈角度发光,会在相邻LED芯片之间存在“暗区”,从而影响背光源出光区域亮度的均一性,进而使得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

此外,现有的背光源由于厚度及体积较大难以满足日益轻薄化的电子设备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背光源厚度及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条形光源及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条形光源,用于为一光接受体的入光面提供光源,所述条形光源呈长条形,其包括至少二发光芯片、荧光层和柔性电路板;所述发光芯片直接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荧光层覆盖至少二发光芯片及发光芯片之间的间隔区域,所述荧光层远离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表面为所述条形光源的主发光面。

优选地,所述条形光源包括导电线路,所述条形光源上同一发光芯片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焊料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导电线路电性连接并通过焊料使发光芯片固定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进一步包括第一绝缘层及第二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贴合设置并将导电线路固定于所述两者之间;所述导电线路包括用于导电的第一走线,第二走线及第三走线,其中,第二走线及第三走线连接到电源负极,第一走线连接电源正极;且第一走线、第二走线及第三走线相互之间电性绝缘。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表面至少开设有多个呈直线排列的通孔,该通孔的分布位置及数量与所述发光芯片的分布位置及数量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走线、所述第三走线于所述通孔处暴露;所述发光芯片分为两组,所述每一发光芯片组包括至少二串联的发光芯片,两所述发光芯片组的正极与通孔处暴露的第一走线电性连接,其中,一组所述发光芯片的负极与通孔处暴露的第二走线电性连接,另一组所述发光芯片的负极与通孔处暴露的第三走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条形光源之荧光层无界定荧光层边界的围栏结构。

优选地,所述条形光源的出光面为连续的5个出光面。

优选地,所述荧光层的厚度为D1,所述发光芯片的厚度为D2,D1:D2的范围为(1.2-3):1。

优选地,所述条形光源包括多个发光芯片,多个所述发光芯片沿荧光层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布;所述发光芯片长度为L1,相邻两个发光芯片之间的距离为L2,位于两端的发光芯片与荧光层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3,L1:L2:L3的范围为1:(0.6-2):(0.9-3.5)。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又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条形光源,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一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一个或多个端面设置有所述条形光源,所述条形光源的主发光面正对于所述导光板的端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一显示图像信息的显示面,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显示模组远离显示面的一侧;所述显示模组LCD为显示面板或OLED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条形光源为整面发光,从光源的根本问题出发,不仅解决了传统光源存在“暗区”的问题,从而保证出光亮度的均一性问题,而且可使所述条形光源的整体厚度降低为现有产品的50%以下,实现所述条形光源的轻量化、小型化、薄型化制作。更进一步地,由于所述发光芯片不受基板材质的限定,因此,制备获得的所述条形光源具有更优的可绕性,所述条形光源可特别地适用于轻薄化无边框电子设备或具有柔性屏的电子设备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显示效果好,且能有效降低所述电子设备中显示装置的厚度及边框宽度,从而获得轻薄化无边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条形光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发光主体的仰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条形光源与光接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发光主体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B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LED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所示条形光源中柔性电路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条形光源中发光芯片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条形光源中发光芯片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线路板的层状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白色涂层、第一绝缘层、导电线路、第二绝缘层。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线路板之第一绝缘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线路板之白色涂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条形光源的出光效果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条形光源的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17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背光模组之剖面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7C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背光模组之背板框与条形光源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7D是图17C中D处所示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条形光源10,该条形光源10包括发光主体11和柔性电路板12,发光主体11通电后发光,发光主体11之上表面为主出光面11a。柔性电路板12与发光主体11电性连接,所属柔性电路板12用于给发光主体11供电。柔性电路板12所在平面优选与发光主体11主出光面11a垂直设置,即,柔性电路板12设置在发光主体11背面。

优选地,发光主体11呈长条状,进一步优选为长方体,本实施例中以发光主体11为长方体为例来进行说明。设定发光主体11长为L,宽为W,高为H,长宽比为(40-140):1,优选长宽比为(80-140):1,进一步优选长宽比为(110-130):1。优选长宽高比值为:(80-140):1:(0.2-2.1),进一步优选为(110-130):1:(0.5-1.3)。

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发光主体11包括至少二发光芯片113及荧光层115。所述发光芯片113直接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2上,所述荧光层115覆盖至少二发光芯片113及所述柔性电路板12设有发光芯片113的表面,也就是说所述荧光层115覆盖至少二发光芯片113及所述发光芯片113之间的间隔区域。该柔性电路板12直接为所述荧光层115和发光芯片113提供载体。所述发光芯片113发出的光经所述荧光层115转换后整体发光。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荧光层115远离所述柔性电路板12的表面为所述条形光源10的主发光面11a。

在本实用新型中,至少二发光芯片113直接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之上,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使所述条形光源10的整体厚度降低为现有产品的50%以下。此外,由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具有可自由弯曲、折叠、卷绕,且可在三维空间随意移动的特点,因此,将所述发光芯片113直接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之上,可实现所述条形光源10的轻量化、小型化、薄型化制作。更进一步地,由于所述发光芯片113不受基板材质的限定,因此,制备获得的所述条形光源10具有更优的可绕性,所述条形光源10可更广泛地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且由于所占体积较小,可特别地适用于轻薄化无边框电子设备或具有柔性屏的电子设备中。

请一并参阅图4,该条形光源10用于为一光接受体4的入光面401提供光源,例如城市照明及工业照明等,尤其合适在电子产品的显示器上作为背光源使用。所述条形光源10主发光面11a的面积与光接受体4入光面401的面积之间的比例为(0.8-1):1。并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条形光源10,该比例最佳可以达到1:1。一般来说,当该条形光源10用在边侧式的背光源模组中时,所述条形光源10主发光面11a与所述光接受体4入光面401相接触。在图4中是为清楚的展示条形光源10主发光面11a和所述光接受体4入光面401,也就是在实际设置中,所述光接受体4沿箭头P所述方向移动,使得所述条形光源10主发光面11a与所述光接受体4入光面401相接触。也就是所述条形光源10主发光面11a与所述光接受体4入光面401相对应,因此前文所述的所述条形光源10主发光面11a的面积与光接受体4入光面401的面积之间的比例为(0.8-1):1,可以理解为,当所述条形光源10主发光面11a与所述光接受体4入光面401相对应时,所述发光元件1主发光面101的面积可以占到所述光接受体4入光面401的面积的80-100%。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制造过程会产生误差,因此在10%的误差范围内,即所述条形光源10主发光面11a的面积与光接受体4入光面401的面积之间的比例处于(0.72-1.1):1的范围内时,也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即多个独立封装的光源,由于其之间有间隔,其发光面与光接受体4的入光面无法完全匹配,从而形成“暗区”。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条形光源10为整面发光,从光源的根本问题出发,解决了传统光源存在“暗区”的问题,从而保证出光亮度的均一性;并且该条形光源10出光均匀,亮度高,条形光源10的光效和光通率均能得到大幅提升;具体的,该条形光源10的光通量能达到90-150lm,光效提升了1/2-2/3。此外,由于该条形光源10在其发光区域整体发光强度均一性好,也就是在边缘部分也无暗区,利用所述条形光源10能得到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电子设备。

由于显示屏或电子设备等产品均需要为其提供面光源,因而在实际应用时所述条形光源10位于光接受体4一侧,条形光源10所发出的条形光源经光接受体4导光后以形成面光源。优选地,所述条形光源10的长度与该条形光源10所在光接受体4一侧的长度之间的比例为1:(1-1.2)。在该比例范围内,能保证得到发光强度均匀的面光源。进一步的是,所述条形光源10的长度与该条形光源10所在光接受体4一侧的长度之间的比例为1:1.1。并且,更好的是,所述条形光源10的主发光面11a与光接受体4的入光面401相接触。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发光芯片113至少有两颗,其等间距且呈一条直线沿发光主体11长度方向排布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的上表面。本实施例中以16颗发光芯片113(如图10-图11中所示D1-D16)为例来进行示例说明。令单颗发光芯片113在发光主体11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1,相邻两发光芯片113的间距为L2,优选L1:L2为1:(0.6-2),保证条形光源10的发光效果。进一步优选L1:L2为1:(1.5-2.5),更进一步的是L1:L2为1:(1.8-2.2)。

发光主体11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端面称为第一端和第二端,距离第一端最近的发光芯片113与第一端的距离为L3,距离第二端最近的发光芯片113与第二端距离同样为L3,优选L1:L3为1:(0.9-3.5),进一步的是,L1:L3为1:(1.1-3.5),更进一步的是L1:L3为1:(1.5-3.5)。通过确定该范围从而得到较优的发光芯片113的排布,保证条形光源10的发光效果。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发光芯片113之间的间距不相同。

具体的,无论是多个所述发光芯片113等间距设置,还是非等间距设置,优选地,所述发光芯片113长度L1为0.8-1.6mm,具体可取值为0.8mm、0.9mm、1mm、1.1mm、1.2mm、1.3mm、1.4mm、1.5mm或1.6mm;位于两端的发光芯片113与荧光层115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3,也就是位于两端的发光芯片113与荧光层115上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端面之间的距离L3为0.5-2.5mm,具体可取值为0.5mm、0.6mm、0.7mm、0.8mm、0.9mm、1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mm、2.1mm、2.2mm、2.3mm、2.4mm或2.5mm;这样能避免出现发光区域边缘处的发光强度与中央区域的发光强度不一致,提高整个发光区域发光强度的均一性。进一步的是,当多个所述发光芯片113等间距设置时,相邻两个发光芯片113之间的距离L2为1.5-3.5mm,具体可取值为1.5mm、1.6mm、1.7mm、1.8mm、1.9mm、2mm、2.1mm、2.2mm、2.3mm、2.4mm、2.5mm、2.6mm、2.7mm、2.8mm、2.9mm、3mm、3.1mm、3.2mm、3.3mm、3.4mm或3.5mm;这样在保证条形光源10的发光强度和光效的同时,减少相同长度的条形光源10中发光芯片113数量,降低成本。

每一发光芯片113包括正负极两个电性端子。本实用新型中,发光芯片113优选为蓝光LED芯片,作为一种变形,其也可以是红光LED芯片,绿光LED芯片或黄光LED芯片或橙光LED芯片等等。

请参阅图6,荧光层115设置在发光芯片113所在的柔性电路板12的表面上并将该表面及发光芯片113完全覆盖。可以理解,荧光层115覆盖有至少二位于柔性电路板12表面的发光芯片113以及发光芯片113之间的间隙。优选地,荧光层115的至少二端面115a(标号见图6)与柔性电路板12的至少二端面12a共面,荧光层115的端面115a及柔性电路板12的端面12a均与主出光面11a相交。本实施例中荧光层115的四个端面115a与柔性电路板12的四个端面12a一一对应共面,且荧光层115及柔性电路板12的端面即为发光主体11的端面。荧光层115的四个端面115a与柔性电路板12的四个端面12a以及主出光面11a共同界定了发光主体11的外部轮廓。

如图7所示,现有LED灯条9包括一基材9e,该基材9e上固定有多颗LED光源9a,LED光源9a包括LED芯片9c、荧光层9b以及基体9d,基体9d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方位词均为指定视图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可以理解,将指定视图进行平面180°旋转之后,位置词“上”即应当变为“下”,“左”即变成了“右”等等)向内凹陷使基体9d截面呈“凹”字形,该凹陷区域形成一容纳空间,LED芯片9c设置在该容纳空间底部,基体9d上部形成一围栏结构9d1。荧光层9b覆盖LED芯片9c,且所述荧光层9b的上表面与围栏结构9d1的上表面齐平,可以理解,围栏结构9d1绕LED芯片9c及荧光层9b设置。所述荧光层9b的上表面与围栏结构9d1的上表面一起构成了LED光源9a的上表面。

围栏结构9d1界定了荧光层9b之边界,即采用荧光胶在基材9e上形成荧光层9b时,由于荧光胶为流体状态,其具有流动性,因此,需要设置围栏结构9d1来界定荧光胶的流动区域。然而,围栏结构9d1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LED光源9a制程的复杂及成本的提升。

将LED芯片9c接通电源后,LED芯片9c发出的光线在荧光层9b进行混光后射出。由于围栏结构9d1的存在会遮挡住一部分从荧光层9b左端面和右端面发出的光线,故在相邻LED光源9a之间以及LED光源9a的侧面存在光线照射不到或者光强较低的暗区,如S1所指示的位于相邻两LED光源9a之间的区域,如S2所指示的位于LED灯条9最端部的LED光源9a侧面区域。暗区的存在使得LED光源照射区域内的光强分布不均,无论其是应用在电子产品的显示器上还是城市照明还是工业照明,用户体验效果较差。

而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发光主体11完全不存在现有LED灯条中的围栏结构,因此对应的条形光源10制程得到了简化,成本得到了降低。进一步优选,荧光层115垂直于主出光面11a的四个端面与主出光面11a构成的整体形状为长方体状。作为一种变形,荧光层115垂直于主出光面11a的四个端面构成矩形为梯形体或圆台等。

请继续参阅图8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荧光层115的厚度为D1,所述发光芯片113的厚度为D2,所述柔性电路板12的厚度为D3,所述发光主体11的厚度为D,即D=D1+D3。

优选地,D1:D2的范围为(1.2-3):1,该比例范围太小时,条形光源10的发光效果较差,以蓝光LED芯片和黄色荧光粉层为例,当该比例范围太小时,蓝光LED芯片所发出的蓝光不能完全经由黄色荧光粉层转换为白光,因此条形光源10所发出的光会出现漏蓝光的现象。当该比例范围太大时,会直接增加该条形光源10的厚度,从而直接影响具有该条形光源10的背光源模组或电子设备的厚度,无法满足现有市场需求。因此,该优选的比例范围既能保证条形光源10的发光效果,又能保证该条形光源10的厚度在一较小的范围内。

具体的,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条形光源10的厚度D为0.3-1.5mm,也就是条形光源10厚度D的具体可取值为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mm、1.1mm、1.2mm、1.3mm、1.4mm或1.5mm。或,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荧光层115的厚度D1比所述发光芯片113的厚度D2大0.05-0.2mm,具体可取值为0.05mm、0.08mm、0.1mm、0.12mm、0.14mm、0.15mm、0.18mm或0.2mm。或,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荧光层115的厚度D1为0.15-1mm,也就是所述荧光层115厚度D1具体可取值为0.15mm、0.2mm、0.25mm、0.3mm、0.35mm、0.4mm、0.45mm、0.5mm、0.55mm、0.6mm、0.65mm、0.7mm、0.75mm、0.8mm、0.85mm、0.9mm、0.95mm或1mm,并且进一步的是,所述柔性电路板12的厚度D3为10-100μm,也就是所述柔性电路板12厚度D3具体可取值为10μmm、12.5μm、18μm、35μm、50μm、79μm、81μm、94μm或100μm。通过这些具体尺寸的优化,均能进一步提高所述条形光源10的发光效果及稳定性。

荧光层115优选为荧光粉与胶体混合制成的预制荧光膜。所述预制荧光膜为一薄膜,其通过热压或真空吸附等覆盖固定于发光芯片113所在的柔性电路板12表面上。荧光粉均匀分布于荧光层115中。作为另一种选择,荧光层115也可以是荧光粉与胶体混合后通过点胶工艺覆盖于芯片113所在的柔性电路板12表面上。

请参阅图9,所述柔性电路板12上设有导电线路123,在本实用新型中,同一发光芯片113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焊料116与所述导电线路123电性连接并通过焊料116使发光芯片113固定在柔性电路板12的上表面。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发光芯片组的数量为2,每一发光芯片组包括8颗串联的发光芯片113。又如图11 所示,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2个发光芯片组的正电极连接在一起;2个发光芯片组的负电极分别相互独立,即未连接在一起,所述负电极将会独立去连接到所述导电线路121中不同的供电线。

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12设有所述发光芯片113的一面上,除了所述发光芯片113覆盖的区域,其他区域可设置反射层以提高光的反射作用来提升光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中白色遮蔽层或反射层省略未设置。

请参阅图12,柔性电路板12整体呈“L”形,且该“L”形的长边长度大于等于发光主体11的长度。所述柔性电路板1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白色涂层127,第一绝缘层121,第二绝缘层122以及导电线路123,所述第一绝缘层121和第二绝缘层122贴合设置并将导电线路123固定于所述两者之间。

请继续结合图9,导电线路123整体也呈“L”形,其包括用于导电的第一走线A,第二走线K1及第三走线K2,第二走线K1及第三走线K2连接到电源负极,第一走线A连接电源正极。第一走线A,第二走线K1及第三走线K2相互之间电性绝缘。第二走线K1上设置有2个电连接块K11,第三走线K2上设置有2个电连接块K21。可以理解,该电连接块K11和/或电连接块K11、K12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其位置不做限定,优选凸起于第二走线K1及第三走线K2边部且呈直线排列。第一走线A,第二走线K1及第三走线K2排布保持所述三者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同一直线上。电连接块K11、K12可以省略。

请参阅图13,第一绝缘层121为片材状的绝缘材质制作,该第一绝缘层121表面至少开设有多个呈直线排列的通孔1211,该通孔1211的分布位置及数量与所述发光芯片113的分布位置及数量一一对应。第一绝缘层121与第二绝缘层122之间的第一走线A,第二走线K1及第三走线K2均部分暴露于通孔1211处。优选地,通孔1211位置与电连接块K11、K12位置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具体为第一走线A部分,第二走线K1上的两个电连接块K11,第三走线K2的两个电连接块K21及第三走线K2的另一处均暴露于多个通孔1211处。即所述第一走线A、所述第二走线K1、所述第三走线K2于所述通孔处暴露。两所述发光芯片组的正极与通孔处1311暴露的第一走线A部分电性连接,其中,一组所述发光芯片113的负极与通孔处1311暴露的第二走线K1电性连接,另一组所述发光芯片113的负极与通孔处1311暴露的第二走线K2电性连接。

即两组所述发光芯片113的正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一走线A,两组发光芯片113的负极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二走线K1和第三走线K2。

作为一种变形,所述发光芯片113的数量不作限定。导电线路将其电性连接成发光芯片组的数量不做限制。每一发光芯片组包括至少二串联的发光芯片113,具体数量也不作限定。各发光芯片组的端子之间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选择部分相互独立,部分连接在一起。

作为一种变形,线路层123的供电的走线可以多于3条,这些走线中的一条走线的供电极性为第一电源极性,剩余的其他走线的供电极性为第二电源极性,第一电源极性和第二极性电源极性相反,所述发光芯片组连接在一起的一端均连接于具有第一电源极性的走线,发光芯片组的另一端连接不同的具有第二电源极性的走线。第一电源极性可以是正极或负极。

请参阅图14,以多个通孔1211连成的直线为界线,位于该界线上侧的第一绝缘层121靠近发光主体11的表面设置有白色涂层127,白色涂层127优选为矩形状。发光主体11即设置在白色涂层127上。白色涂层127为发光主体11发出的光线提供反光作用,确保发光主体11的出光效果。

第二绝缘层122尺寸小于第一绝缘层121尺寸。第一绝缘层121异于发光主体11侧所对应白色涂层12区域无第二绝缘层122覆盖,作为一种选择,可在该区域内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与白色涂层127对应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21相对的两个表面。隔热层的设置可以降低从柔性电路板12远离发光主体11一侧传递过来的热量,防止白色涂层137受热融化。

请参阅图15,在本实用新型柔性电路板12之第一走线A,第二走线K1及第三走线K2接通电源负极后,发光芯片113发出的光线经过荧光层115进行混光后从主出光面11a射出。由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上表面上的所有发光芯片113被一整层荧光层115覆盖,因此,发光芯片113的混光作用在整层荧光层115上发生,发光主体11以整层的荧光层115上表面为主出光面11a,如此,出光均匀,降低或消除相邻发光芯片113之间、以及发光主体11端部暗区的影响。进一步,由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的端面12a与荧光层115的端面115a共面,且该柔性电路板12与荧光层115的端面即为条形光源10的端面,即荧光层115端面115a无界定荧光层115边界的围栏结构,荧光层115发出的光线无遮挡的情况,光线可从荧光层115的主出光面11a及四个端面115a射出,如此进一步降低或消除发光主体11端部暗区的影响。荧光层115包括有5个出光面,优选任一发光芯片113距离荧光层115的出光面的最短距离大于0.08mm,如此以保证发光芯片113所发出的光线能够在荧光层115中充分发生混光作用以产生符合用户要求的光效。

更进一步地,由于所述条形光源10中的所述发光芯片113直接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之上,因此,所述条形光源10也具有连续的5个发光面,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所述条形光源10的光通量。

作为一种变形,所述发光芯片113之间无间隙且呈直线排列,提供发光主体11的整体发光强度。

作为一种变形,请参阅图16,发光主体11’增设有一平整层119’,所述平整层119’将发光芯片113’表面填充平整,为荧光层115’的设置提供平整的承载面,使荧光层115’整体厚度一致,光线在荧光层113’的混光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条形光源10垂直于主出光面11a的至少两个端面上未设置有任何界定荧光层115边界的围栏结构,即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条形光源10具体为5个出光面。所有发光芯片113的混光作用在整层荧光层115上发生并通过至少3个出光面发出光线,如此可以达到出光均匀,一致性好降低或消除相邻发光芯片113之间、以及发光主体11端部暗区的影响,在相同功率提前下,条形光源10比现有的LED灯条发光亮度更高,该条形光源10的光通量能达到90-150lm,光效提升了1/3-1/2。由于荧光层115无界定其边界的围栏结构,因此对应的条形光源10制程得到了简化,成本得到了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荧光层115采用预制荧光膜制成时,由于荧光膜为预先已经制备好的固体或半固体的膜,相对于荧光胶,预制荧光膜的延展可控性好,因此,无需设置界定荧光层115边界的围栏结构,这极大地简化了条形光源10的结构及制备工艺,降低了条形光源10制备成本。传统的LED光源结构难以做成条形,尤其是在条形光源尺寸小且长宽比大于1:10时,传统LED光源更是难以做成条形,其原因在于LED光源做成条形时,其围栏结构也必定为条形,而在条形的围栏结构中点胶形成荧光层是十分困难的,荧光胶在条形的围栏结构中的流动性差,且容易在荧光胶与围栏结构的内壁之间出现气泡,如此,导致条形光源的制作极其困难,良率低下,而采用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预制荧光膜则使得条形光源10的制作成为可能,即便是长宽比大于100的条形光源10仍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顺利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发光芯片113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12中的导电线路123电性连接成了两个或多个发光芯片组,发光芯片组之间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开走线,如此,用户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的发光芯片组来分区或整体上控制条形光源10之发光芯片113的点亮。

发光主体11通过远离荧光层113的一侧走线电连接柔性电路板12,该走线方式克服了传统LED灯条中基体上表面走线所带来的走线及焊点等吸光引起出光效果不佳的问题。所述发光芯片113与柔性电路板12上通孔1311处露出的走线通过焊点直接连接,可以有效实现发光主体11与柔性电路板12之间的固定问题,从而可获得结构更为稳定的所述条形光源10。

请参阅图17A及图17B、图17C及图17D,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30,所述背光模组30用于给电子显示装置提供背光源。背光模组30包括背板框31,背板框31呈无盖盒体状,其内部界定一容纳空间310,该容纳空间310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反光板32,导光板33,光学膜34以及剥离膜35,其中导光板33即为前文中所述的光接受体4。所述反光板32覆盖整个容纳空间310的底部,所述导光板33尺寸小于容纳空间310的尺寸,在导光板33的端面与背板框31的侧壁之间形成收容空间20a,条形光源20设置在该收容空间20a内。光学膜34覆盖于导光板33与条形光源20上方,剥离膜35设置在光学膜34的上表面保护背光模组30在运输,避免操作过程中落入灰尘影响其出光效果。

条形光源20为采用第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条形光源10,条形光源20包括发光主体21以及柔性电路板22,发光主体21设置在柔性电路板22上,柔性电路板22与发光主体21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源。发光主体21包括发光芯片213及荧光层215,其中,所述荧光层215设置在发光芯片213所在的所述柔性电路板22的表面上并将该表面完全密封覆盖,发光芯片213嵌入荧光层215中。荧光层215远离发光芯片213的表面为主出光面21a,该主出光面21a正对于导光板33的端面设置。

反光板32起反光作用,条形光源20发出的光经过导光板33后通过光学膜34射出。条形光源20经反光板32,导光板33和光学膜34进行光效处理后光线射出。以荧光层215之主出光面21a为界线,背光模组30的整体出光区域覆盖了界线之远离条形光源20侧的容纳空间310。优选地,背光模组30的出光区域尺寸大于等于导光板33尺寸。

优选地,导光板33的形状为矩形,其一端设置有所述条形光源20,可以理解,导光板33的两端或多端均设置有所述条形光源20,本实施例中仅以导光板33的一端设置有条形光源20为例来进行说明。

条形光源20所在的导光板33的端面33a面积的匹配于条形光源20的主出光面21a面积。优选地,导光板33整体形状为长方体,导光板33的端面33a的面积等于条形光源20的主出光面21a面积。优选地,导光板33的端面33a长度为条形光源20长度的(1-1.2)倍,进一步优选1-1.1倍。

光学膜34为扩散膜,该光学膜34的数量可以是一层或多层,其也可以是扩散膜、棱镜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请参阅图17C,背板框31之容纳空间310的侧壁上设置有反光层311。该反光层311平行于荧光层215垂直于条形光源20长度方向的端面。如此,荧光层215之垂直于条形光源20长度方向的端面所发光的光照射到反光层311进行反射作用后再回到背光模组30的出光区域中,有效提高了出光效率。

现有背光模组中采用的是传统的LED灯条作为背光源,由于LED灯条端部存在暗区的问题,现有背光模组通常在背光模组的四个边沿位置处贴合一遮蔽层,如现有的4.7寸的背光模组,其沿着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的四边贴合一条1.5-3mm左右的黑色遮蔽层以将暗区遮蔽掉,如此,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就看不到暗区,但这样将导致背光模组的整体出光区域减小,且当该背光模组使用在电子产品上时,电子产品难以实现无边框或窄边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采用条形光源20的背光模组30具有制程简单,制备成本低,出光均匀无暗区等优点。因此,在背光模组30的边沿无需设置如现有技术中的遮蔽层。所述条形光源20经反光板32,导光板33和光学膜进行光效处理后,背光模组30整体出光区域尺寸大于等于导光板32尺寸。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30既扩大的背光模组30的整体出光区域面积,又获得了很好的光学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未图示),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模组和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采用如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一显示图像信息的显示面,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显示模组远离显示面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为无边框电子显示装置,所述无边框电子显示装置可以是一个多个侧面无边框的电子显示装置。

显示模组可以为LCD显示面板、OLED面板等。

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纸、导航等任意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元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