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智能LED照明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9588发布日期:2019-06-19 01:3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智能LED照明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智能照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智能LED照明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照明灯包括灯罩、发光源及散热器,工作时由开关控制其工作,虽然能达到节能效果,但由于是开关控制,所以在安装时步骤较多,比较麻烦,而且现有的LED照明灯也不能根据环境的亮度控制其工作状况。

公告号为CN201335280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LED照明灯,包括有外壳,外壳上配置有底板,外壳上开有探测窗,外壳内安装有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红外感应器件及光敏器件,外壳的下端安装有散热器,散热器的下端是LED光源,散热器下端还配置有灯罩,红外感应器件及光敏器件,通过探测窗向外探测人体及室内照明度,实现了智能化控制照明,具有光效高,节电显著,光通量稳定、安装方便、驱动控制一体化的特点。

上述照明灯在使用时,红外感应器件及光敏器件和分别对人体和外界光亮程度进行感应,从而对灯的亮度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智能化控制的效果。但是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球形的灯罩向上反射,容易影响光敏器件的判断,从而导致智能化控制的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智能LED照明灯,具有避免光源直接照射光敏器件,保证智能化控制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室内智能LED照明灯,包括外壳,外壳上方配置有底板,外壳下方设有LED光源,外壳与底板之间安装有与LED光源电连接的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与LED光源电连接的红外感应器件及光敏器件,所述外壳下表面安装有罩设在LED光源外的碗状的挡光罩,所述外壳下表面的边缘设有若干顺时针设置的“L”形的安装片,所述挡光罩上开设有与安装片相配合的安装槽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接通电源,当环境光线达到所设亮度系数时,光敏器件控制智能LED 光源处于熄灭状态;当环境光线低于所设亮度系数时,红外感应器件与红外感应器件将探测到的信息经电路板分析处理后最终确定是否有人体存在,光敏器件控制智能LED光源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光敏器件还根据周围环境状况,智能化控制灯的亮度。LED光源发光时,灯光向上照射,由于LED光源被挡光罩罩着,灯光被遮挡无法穿过挡光罩照射到挡光罩的背面,因此位于挡光罩背面的光敏器件无法直接受到LED光源的照射,因此,光敏器件的判断较为准确,智能化控制的效果较好。安装挡光罩时,使安装槽口与安装片正对,转动挡光罩,将安装片插入安装槽口内。通过安装槽口的设置,挡光罩以转动的方式与安装片进行连接,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挡光罩的拆装。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口内设有用于夹持安装片的弹性夹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片插入安装槽口内,弹性夹片对安装片进行夹持固定,增强安装片与挡光罩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挡光罩松动掉落。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侧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挡光罩上开设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预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挡光罩时,将预定槽与定位槽正对,转动挡光罩进行固定。通过定位槽和预定槽的设置,挡光罩的预安装位置能够快速找到,从而快速对挡光罩进行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探测窗,所述探测窗呈倾斜向上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感应器件和光敏器件通过探测窗对外界情况进行感知。探测窗倾斜向上,可以避免LED光源直接从探测窗罩设到光敏器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下表面设有位于挡光罩内的散热器,所述LED光源位于散热器的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ED光源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散热器对LED光源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从而减少热量对电路板和红外感应器件的影响,保证智能化控制的精确和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的外壁设有若干散热翅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翅片增大散热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挡光罩的内表面设有反光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ED光源发光,反光镜面对灯头发出的光进行聚集,增强LED光源的照明亮度。

进一步的,所述挡光罩的外壁设有若干隆起的散热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光罩充分利用自身面积较大的特点,通过散热筋进一步增大挡光罩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对灯头进行散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光敏器件和红外感应器件的设置,红外感应器件与红外感应器件将探测到的信息经电路板分析处理后最终确定是否有人体存在,光敏器件控制智能LED光源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光敏器件还根据周围环境状况,智能化控制灯的亮度;

2.通过挡光罩的设置,灯光向上照射,由于LED光源被挡光罩罩着,灯光被遮挡无法穿过挡光罩照射到挡光罩的背面,因此位于挡光罩背面的光敏器件无法直接受到LED光源的照射,因此,光敏器件的判断较为准确,智能化控制的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挡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安装片与安装槽口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定位槽;12、探测窗;13、容纳腔;2、底板;3、LED光源;4、电路板;41、红外感应器件;42、光敏器件;43、温度测试探头;5、挡光罩;51、安装槽口;52、弹性夹片;53、预定槽;54、散热筋;55、安装口;56、照明口;57、安装沿;61、安装片;7、散热器;71、散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室内智能LED照明灯,如图1,包括外壳1、底板2、散热器7和LED光源3。外壳1呈碗状设置,底板2固定于外壳1的上端,散热器7固定于外壳1的底部。LED光源3位于散热器7的底部,散热器7对LED光源3进行散热,散热器7的外壁设有若干散热翅片71,散热翅片71增大散热器7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如图1,底板2与外壳1之间形成容纳腔13,容纳腔13内通过螺栓安装有电路板4。电路板4上设有集成电路,集成电路与LED光源3相连并对LED光源3进行控制。

如图1,电路板4上电连接有红外感应器件41和光敏器件42,红外感应器件41为SAJ75-ABT-60红外线探测器;光敏器件42为GBD-A1C光敏传感器。红外感应器件41用于感知房间内是否有人,光敏器件42用于感知房间内的光亮程度。当红外感应器件41感应到房间内有人,光敏器件42感应到房间内亮度较暗时,电路板4控制LED光源3开启,LED光源3发光对房间进行照明。红外感应器件41和光敏器件42对LED光源3进行智能化控制,方便使用。

如图1,电路板4上电连接有温度测试探头43,外壳1上开设有与温度测试探头43正对的探测窗12。温度测试探头43与红外感应器件41相互配合对人体的存在进行检测感知,更加灵敏,使用方便。探测窗12呈倾斜向上设置,以免LED光源3直接从探测窗12摄入容纳腔13对光敏器件42造成干涉和影响。

如图1,外壳1的底部安装有倒置的碗状的挡光罩5,散热器7和LED光源3被挡光罩5罩设在内。LED光源3发光时,灯光向上照射,由于LED光源3被挡光罩5罩着,灯光被遮挡无法穿过挡光罩5照射到挡光罩5的背面,因此位于挡光罩5背面的光敏器件42无法直接受到LED光源3的照射,因此,光敏器件42的判断较为准确,智能化控制的效果较好。

如图1,挡光罩5的外壁设有若干隆起的散热筋54,挡光罩5的面积较大,设有散热筋54后散热效果较好。

如图2和图3,挡光罩5包括直径较小的安装口55和直径较大的照明口56,安装口55内设有向内延伸的安装沿57。外壳1下表面的边缘设有若干顺时针设置的“L”形的安装片61。安装沿57上开设有与安装片61相配合的安装槽口51。安装槽口51与安装片61正对,转动挡光罩5,将安装片61插入安装槽口51内,挡光罩5被固定,安装方便。

如图4,安装槽口51内设有用于夹持安装片61的弹性夹片52,安装片61插入安装槽口51内,弹性夹片52对安装片61进行夹持固定,增强安装片61与挡光罩5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挡光罩5松动掉落。

如图2和图3,外壳1的侧壁开设有定位槽11,挡光罩5上开设有与定位槽11相配合的预定槽53。预定槽53与定位槽11正对,转动挡光罩5进行固定。通过定位槽11和预定槽53的设置,挡光罩5的预安装位置能够快速找到,从而快速对挡光罩5进行安装。

如图1,挡光罩5的内表面设有反光镜面,LED光源3发光,反光镜面对灯头发出的光进行聚集,增强LED光源3的照明亮度。

具体实施过程:在使用时,接通电源,当环境光线达到所设亮度系数时,光敏器件42控制智能LED 光源处于熄灭状态;当环境光线低于所设亮度系数时,红外感应器件41与红外感应器件41将探测到的信息经电路板4分析处理后最终确定是否有人体存在,光敏器件42控制智能LED光源3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光敏器件42还根据周围环境状况,智能化控制灯的亮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