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灯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7170发布日期:2019-07-31 09:3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灯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灯塔。



背景技术:

在夜间救灾、抢险、施工现场等场所作业时,需要大面积、高亮度的临时光源设备提供照明,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但是现有的移动灯塔,光照覆盖的范围窄,通常增加灯塔的数量来扩大照明面积,使用不便,也有通过升降的方式来进行大面积的照明,但是在灯塔升起后,底盘架不够稳定,遇到风吹时照明灯塔容易出现倾倒的危险,而且顶端照明灯的左右两侧重量分配不均,失去平衡后,同样容易出现倾倒的危险,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底盘稳定性好和升降机构平衡性好的移动灯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灯塔,包括固定底盘、升降机构以及云台灯装置,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与所述固定底盘相连接,所述云台灯装置设于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

所述固定底盘包括底架、若干个转动臂以及若干个升降支撑件,所述转动臂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底架上,所述转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支撑件相连接,所述转动臂与所述底架之间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升降支撑件的输出端伸至地面,以支撑起所述底架,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顶架、升降架以及伸缩驱动件,所述升降架包括设于两侧的剪叉杆以及连接于两侧所述剪叉杆之间的若干条转轴,所述伸缩驱动件的两端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顶架设于所述剪叉杆的顶部,所述顶架与所述剪叉杆之间设有平衡调节结构,所述平衡调节结构包括导向轮、导向槽以及连接杆,所述剪叉杆的顶部设有移动顶端,所述导向轮设于所述移动顶端上,所述导向槽沿着所述移动顶端的伸缩方向设于所述顶架上,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导向槽滚动抵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剪叉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架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剪叉杆的底部设有移动底端以及固定底端,所述移动底端设有所述导向轮,所述固定底端与固定底盘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底盘设有与所述导向轮滚动抵接的所述导向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结构包括销轴以及设于所述底架上的固定板,所述转动臂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固定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接的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所述销轴穿插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以使所述转动臂处于收纳状态,所述销轴穿插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以使所述转动臂处于x型展开状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接的第四连接孔,所述销轴穿插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以使所述转动臂处于h型展开状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架包括固定框和支撑框,所述转动臂设于所述固定框上,所述支撑框位于所述固定框的下方,所述固定框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支撑框的横截面积,所述支撑框的底端设有开口朝下的套筒,所述套筒设有行走机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轮架、轮子以及与所述套筒相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轮子与所述轮架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板、连接块以及拔插轴,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轮架相连接,所述连接块固定设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块插入至所述套筒上,所述连接块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套筒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接的第二通孔,所述拔插轴穿插至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使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套筒上,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套筒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连接座上的定位块以及设于所述套筒上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相抵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云台灯装置包括旋转机构以及与所述旋转机构相连接的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设于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壳体、灯具、连接轴、第一旋转驱动件、第二旋转驱动件,所述连接轴跨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板,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所述灯具,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和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均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轴相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的驱动下,以使所述连接轴在竖直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升降驱动件的输出端相连接,在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的驱动下,以使所述壳体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连接轴的旋转角度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连接轴上的限位片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限位片在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做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收纳机构包括升降驱动件、固定底板、收纳架以及若干条支架杆,所述升降驱动件设于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升降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支架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底板相连接,所述支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收纳架相连接,所述收纳架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壳体的容纳框以及若干条用于支撑所述灯具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容纳框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杆的自由端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所述灯具相抵接。

本发明所提供的移动灯塔,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在移动灯塔处于升起使用状态时,将所述转动臂向外转动展开,通过控制所述升降支撑件伸至地面,以支撑起所述底架,扩大所述底架与地面接触的范围,大大提高了所述底架的稳定性,当需要将移动灯塔收纳时,只需将所述转动臂向内转动,贴合于所述底架的侧面,就可以将固定底盘缩小到正常大小,便于进行运输或储存,可大幅度地提高固定底盘的稳定性,利用所述伸缩驱动件控制所述转轴之间的距离,使得所述剪叉杆做上下升降运动,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所述顶架与所述剪叉杆之间,两侧的所述移动顶端同时往所述连接杆方向收缩,利用所述导向轮沿着所述导向槽进行滚动,便于所述移动顶端进行伸缩,同时也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所述顶架在上升过程中保持平衡,提高移动灯塔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移动灯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移动灯塔中固定底盘和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移动灯塔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移动灯塔中固定底盘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移动灯塔中固定底盘x型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移动灯塔中固定底盘h型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移动灯塔中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移动灯塔中行走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移动灯塔中云台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移动灯塔中云台灯装置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固定底盘;110.底架;111.固定框;112.支撑框;120.转动臂;130.升降支撑件;140.固定结构;141.销轴;142.固定板;143.第一连接孔;144.第二连接孔;145.第三连接孔;146.第四连接孔;150.套筒;

200.升降机构;210.顶架;220.升降架;221.剪叉杆;222.转轴;230.伸缩驱动件;240.平衡调节结构;241.导向轮;242.导向槽;243.连接杆;244.凸块;250.移动顶端;260.移动底端;270.固定底端;

300.行走机构;310.轮架;320.轮子;330.连接座;331.连接板;332.连接块;333.拔插轴;334.第一通孔;335.第二通孔;336.连接条;340.定位结构;341.定位块;342.定位槽;350.刹车片;360.踏板。

400.旋转机构;410.壳体;420.灯具;430.连接轴;440.第一旋转驱动件;450.第二旋转驱动件;460.齿轮传动结构;461.第一传动齿轮;462.第二传动齿轮;470.涡轮蜗杆传动结构;471.传动蜗杆;472.传动涡轮;480.限位结构;481.限位片;482.第一限位块;483.第二限位块;490.监控器;

500.收纳机构;510.升降驱动件;520.固定底板;530.收纳架;531.容纳框;532.支撑杆;540.支架杆;550.缓冲垫;560.固定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及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灯塔,包括固定底盘100、升降机构200以及云台灯装置,所述升降机构200的底部与所述固定底盘100相连接,所述云台灯装置设于所述升降机构200的顶部,

所述固定底盘100包括底架110、若干个转动臂120以及若干个升降支撑件130,所述转动臂120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底架110上,所述转动臂120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支撑件130相连接,所述转动臂120与所述底架110之间设有固定结构140,所述升降支撑件130的输出端伸至地面,以支撑起所述底架110,

所述升降机构200包括顶架210、升降架220以及伸缩驱动件230,所述升降架220包括设于两侧的剪叉杆221以及连接于两侧所述剪叉杆221之间的若干条转轴222,所述伸缩驱动件230的两端与所述转轴222转动连接,所述顶架210设于所述剪叉杆221的顶部,所述顶架210与所述剪叉杆221之间设有平衡调节结构240,所述平衡调节结构240包括导向轮241、导向槽242以及连接杆243,所述剪叉杆221的顶部设有移动顶端250,所述导向轮241设于所述移动顶端250上,所述导向槽242沿着所述移动顶端250的伸缩方向设于所述顶架210上,所述导向轮241与所述导向槽242滚动抵接,所述连接杆243的一端与所述剪叉杆221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43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架210转动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移动灯塔,在移动灯塔处于升起使用状态时,将所述转动臂120向外转动展开,通过控制所述升降支撑件130伸至地面,以支撑起所述底架110,扩大所述底架110与地面接触的范围,大大提高了所述底架110的稳定性,当需要将移动灯塔收纳时,只需将所述转动臂120向内转动,贴合于所述底架110的侧面,就可以将固定底盘100缩小到正常大小,便于进行运输或储存,可大幅度地提高固定底盘100的稳定性,利用所述伸缩驱动件230控制所述转轴222之间的距离,使得所述剪叉杆221做上下升降运动,通过所述连接杆243连接在所述顶架210与所述剪叉杆221之间,两侧的所述移动顶端250同时往所述连接杆243方向收缩,利用所述导向轮241沿着所述导向槽242进行滚动,便于所述移动顶端250进行伸缩,同时也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所述顶架210在上升过程中保持平衡,提高移动灯塔的安全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241设于所述剪叉杆221的内侧,所述导向槽242朝外侧设置,使得所述顶架210位于所述剪叉杆221的内侧,使得所述顶架210更加稳定,所述导向槽242设于所述顶架210的两侧,所述顶架210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杆243转动连接的凸块244,所述凸块244位于所述顶架210的外侧,所述凸块244位于两侧的所述导向槽242之间的中间位置,保证所述顶架210的沿着中心位置进行升降,保持平衡,所述剪叉杆221包括外杆和内杆,所述外杆的中部与内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22设于所述外杆或所述内杆的两端,所述伸缩驱动件230的两端与上下位置的所述转轴222转动连接,控制上下位置的所述转轴222之间的距离,实现所述剪叉杆221的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剪叉杆221的底部设有移动底端260以及固定底端270,所述移动底端260设有所述导向轮241,所述固定底端270与固定底盘100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底盘100设有与所述导向轮241滚动抵接的所述导向槽242,在所述剪叉杆221的底部,将其中一端进行固定,另一端作为移动底端260,实现所述剪叉杆221的移动底端260和固定底端270之间的伸缩,结构简单紧凑,可以将移动灯塔上升至较高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架210为矩形框,所述顶架210的四个边角与两侧的所述剪叉杆221的移动顶端250相对应,所述伸缩驱动件230为伸缩气缸,实现控制上下位置的所述转轴222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140包括销轴141以及设于所述底架110上的固定板142,所述转动臂120设有第一连接孔143,所述固定板142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43相对接的第二连接孔144和第三连接孔145,所述销轴141穿插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43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44,以使所述转动臂120处于收纳状态,所述转动臂120贴合于所述底架110的侧面,缩小其占用的空间大小,便于进行运输或储存,所述销轴141穿插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43和所述第三连接孔145,以使所述转动臂120处于x型展开状态,所述转动臂120转动到与所述底架110呈135°方向上,扩大所述底架110与地面接触的范围,大大提高了所述底架110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142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43相对接的第四连接孔146,所述销轴141穿插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43和所述第四连接孔146,以使所述转动臂120处于h型展开状态,所述转动臂120转动到与所述底架110呈90°方向上,利用所述升降支撑件130伸至地面,以支撑起所述底架110,使得运输皮卡车可以从侧面倒车进入到所述底架110的下方,将所述移动灯塔放置到运输皮卡车上,再将所述转动臂120进行收纳,可快速对移动灯塔进行装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底架110包括固定框111和支撑框112,所述转动臂120设于所述固定框111上,所述支撑框112位于所述固定框111的下方,所述固定框11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支撑框112的横截面积,一方面,所述固定框111与所述支撑框112之间形成阶梯状,便于运输皮卡车固定所述底架110,另一方面,节约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111为矩形框,所述转动臂120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固定框111的四个边角各设有一个所述转动臂120,使得所述转动臂120展开后,处于较大范围与地面接触,所述支撑框112的底端设有开口朝下的套筒150,所述套筒150设有行走机构300,在救援现场中,当运输皮卡车无法进入时,可以利用所述行走机构300进行搬运。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300包括轮架310、轮子320以及与所述套筒150相连接的连接座330,所述轮子320与所述轮架310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330包括连接板331、连接块332以及拔插轴333,所述连接板331与所述轮架310相连接,所述连接块332固定设于所述连接板331上,所述连接块332插入至所述套筒150上,所述连接块332设有第一通孔334,所述套筒150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34相对接的第二通孔335,所述拔插轴333穿插至所述第一通孔334和所述第二通孔335,以使所述连接块332固定于所述套筒150上。

利用所述连接块332插入至底盘的套筒150内部,再将所述拔插轴333穿插至所述第一通孔334和所述第二通孔335,使得所述连接座330快速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上,便于利用所述轮子320进行行走搬运,当需要装载到运输皮卡车上时,将所述拔插轴333卸下,即可分离所述连接座330和所述底盘,将所述行走机构300拆卸下来,该结构设计可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大大提高了救援工作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330与所述套筒150之间设有定位结构340,便于快速将第一通孔334和所述第二通孔335对准,具体的,所述定位结构340包括设于所述连接座330上的定位块341以及设于所述套筒150上的定位槽342,所述定位块341与所述定位槽342相抵接,当所述连接块332插入至底盘的套筒150内部后,转动所述连接座330,直至所述定位块341抵接到所述定位槽342内,使得所述第一通孔334快速对准到所述第二通孔335上,便于使用所述拔插轴333进行固定,所述连接块332呈圆轴型,所述拔插轴333的轴线与所述连接块332的轴线相垂直,便于所述拔插轴333快速插进所述第一通孔334和所述第二通孔335之中。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341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块332的两侧,所述第一通孔334贯穿于所述连接块332,所述第二通孔335贯穿于所述套筒150,使得所述连接块332的第一通孔334在正反两侧都可以与所述套筒150的第二通孔335对接起来,更加方便快捷,所述定位块341位于所述连接板331与所述连接块332之间的连接位置,将所述定位块341隐藏在连接位置,所述定位块341呈圆弧形,所述定位槽342呈圆弧槽,便于所述定位块341快速进入到所述定位槽342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300还包括连接条336,所述连接条336的一端与所述拔插轴333相连接,所述连接条336的另一端设于所述连接板331上,避免所述拔插轴333丢失。具体的,所述连接条336为链条。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刹车片350与踏板360,所述踏板360与所述轮架310可转动连接,所述刹车片350设于所述踏板360上,所述踏板360带动所述刹车片350压向所述轮子320,以使所述轮子320停止转动,实现刹车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云台灯装置包括旋转机构400以及与所述旋转机构400相连接的收纳机构500,所述收纳机构500设于所述升降机构200的顶部,所述旋转机构400实现扩大照射范围,减少光照盲区,所述收纳机构500起到支撑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400包括壳体410、灯具420、连接轴430、第一旋转驱动件440、第二旋转驱动件450,所述连接轴430跨设于所述壳体410的两侧板,所述连接轴430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所述灯具420,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440和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450均设于所述壳体410上,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440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轴430相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440的驱动下,以使所述连接轴430在竖直方向上旋转,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450的输出端与升降驱动件510的输出端相连接,在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450的驱动下,以使所述壳体410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通过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440控制所述连接轴430旋转,从而使得两侧的所述灯具420在竖直方向旋转照射,通过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450控制所述壳体410沿着所述升降驱动件510的输出端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灯具420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照射,两者结合使用,扩大灯具420的照射范围,减少形成的光照盲区,便于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440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轴430之间通过齿轮传动结构460相连接,具体的,所述齿轮传动结构460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440的输出端上的第一传动齿轮461以及设于所述连接轴430的第二传动齿轮462,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61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62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61的轴线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62的轴线位于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61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62均为直齿轮,传动稳定可靠,实现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440带动所述连接轴430在竖直方向上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450的输出端与升降驱动件510的输出端之间通过涡轮蜗杆传动结构470相连接,具体的,所述涡轮蜗杆传动结构470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450的输出端的传动蜗杆471以及设于所述升降驱动件510的输出端的传动涡轮472,所述传动蜗杆471和所述传动涡轮472相啮合,所述传动蜗杆471的轴线位于水平方向上,所述传动涡轮472位于竖直方向上,所述升降驱动件510的输出端位于所述壳体410的下方,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450设于所述壳体410的底面板上,通过所述传动蜗杆471和所述传动涡轮472相啮合,实现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450带动所述壳体410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400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连接轴430的旋转角度的限位结构480,用于限制所述灯具420在竖直方向上摆动的距离,使得所述灯具420朝地面在固定角度范围内进行照射即可,具体的,所述限位结构480包括设于所述连接轴430上的限位片481以及设于所述壳体410上的第一限位块482和第二限位块483,所述限位片481在所述第一限位块482和所述第二限位块483之间做往复运动,但是所述限位片481与所述第一限位块482或者第二限位块483抵接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440控制所述连接轴430往回旋转,使得所述旋转轴222在第一限位块482和所述第二限位块483限定的角度内进行旋转,所述第一限位块482与所述第二限位块483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35°,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450可带动所述壳体410在水平方向360°旋转,光线利用率高,照射范围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410的顶面板还设有监控器490,跟随着所述壳体410进行旋转并监控现场的情况,因为移动灯塔的上升高度很高,使得所述监控器490的监控范围也很大,可以及时掌握现场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机构500包括升降驱动件510、固定底板520、收纳架530以及若干条支架杆540,所述升降驱动件510设于所述固定底板520上,所述升降驱动件510的输出端与所述壳体410相连接,所述支架杆54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底板520相连接,所述支架杆540的另一端与所述收纳架530相连接,所述收纳架530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壳体410的容纳框531以及若干条用于支撑所述灯具420的支撑杆532,所述支撑杆532的一端与所述容纳框531相连接,所述支撑杆53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杆532的自由端设有缓冲垫550,所述缓冲垫550与所述灯具420相抵接。

在灯具420处于工作状态时,利用所述升降驱动件510控制所述灯具420上升到一定高度,使得所述灯具420处于自由状态进行旋转,当灯具420需要进行收纳运输状态时,利用所述升级驱动件控制灯具420下降,使得所述壳体410收纳于所述容纳框531上,而两侧的所述支撑杆532与所述灯具420相抵接,起到稳定支撑作用,结构简单紧凑,避免灯具420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晃动,起到保护作用,无需进行拆分运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532的自由端设有缓冲垫550,所述缓冲垫550与所述灯具420相抵接,所述缓冲垫550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支撑杆532上,使得所述壳体410收纳后,所述灯具420与缓冲垫550相抵接,在运输过程中颠簸时候,对灯具420起到保护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框531为矩形框,与所述壳体410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支撑杆532的数量为四条,四条所述支撑杆532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纳框531的四个边角,各所述支撑杆532互相平行,对所述壳体410两侧的灯具420进行保护,每边各设有两条所述支撑杆532对灯具420进行支撑保护;所述支架杆540的数量为四条,四条所述支架杆540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纳框531的四个边角,各所述支架杆540互相平行,所述支撑杆532与所述支架杆540相垂直,实现所述支架杆540对所述收纳架530的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机构500还包括固定中板560,所述固定中板560设于所述支架杆540的中部,所述固定中板560设有供所述升降驱动件510的输出端穿过的通孔,所述升降驱动件510位于所述固定底板520和所述固定中板560之间,利用所述固定底板520和所述固定中板560夹住并固定所述升降驱动件510,稳定性好,避免对所述升降驱动件510造成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板520和固定中板560均为矩形板,四条所述支架杆540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520和固定中板560的四个边角,起到支撑固定作用,所述升降驱动件510采用的是伸缩气缸,实现控制所述壳体410的上下升降。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灯塔利用所述转动臂120的展开以及控制所述升降支撑件130伸至地面支撑起所述底架110,扩大所述底架110与地面接触的范围,大大提高了所述底架110的稳定性,而且通过所述转动臂120展开至h型展开状态时,便于将所述移动灯塔放置到运输皮卡车上,利用所述连接块332插入至底盘的套筒150内部,再将所述拔插轴333穿插至所述第一通孔334和所述第二通孔335,使得所述行走机构300快速安装在所述底架110上,通过定位块341和所述定位槽342的配合,实现所述第一通孔334快速对准到所述第二通孔335上,可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通过所述连接杆243连接在所述顶架210与所述剪叉杆221之间,两侧的所述移动顶端250同时往所述连接杆243方向收缩,利用所述导向轮241沿着所述导向槽242进行滚动,便于所述移动顶端250进行伸缩,同时也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所述顶架210在上升过程中保持平衡,通过在所述剪叉杆221的底部设有移动底端260以及固定底端270,实现与固定底盘100的连接以及所述剪叉杆221的移动底端260和固定底端270之间的伸缩,可以将移动灯塔上升至较高的高度,大大提高移动灯塔的安全性能

此外,利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440和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450控制灯具420在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进行旋转,扩大灯具420的照射范围,减少光照盲区,通过所述齿轮传动结构460和所述涡轮蜗杆传动结构470,保证传动的稳定性,同时在所述壳体410设置所述监控器490,利用移动灯塔的高度,可大范围监控救援现场的情况,利用所述容纳框531容置所述壳体410,利用所述支撑杆532支撑保护所述灯具420,对所述灯具420起到保护作用,其中,在所述支撑杆532的自由端设有缓冲垫550,通过所述固定底板520和固定中板560对所述升降驱动件510进行夹住并固定,稳定性好,结构简单紧凑,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对所述云台灯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保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