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信息通讯传输基站功能的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6649发布日期:2019-09-21 02:2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信息通讯传输基站功能的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信息通讯传输基站功能的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配套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日益提高,深度利用已有资源或整合资源是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方向,城市内照明设备分布广大,且所有设备所组成的系统均匀度很高,是应该深度利用的现有资源,此价值现在未被完全利用,照明设备在城市中为基础的建设设施,其自身的功能、安置位置等特点,决定了它自身优势的不可替代性。

现有照明设备虽然已经在节能方面作出进步,但其功能上相对单一。针对照明设备的改造,也一般集中在照明功能和外观部分,不能充分发挥利用所处位置的地理、能源等资源优势。照明设备未被深度设计,未对设备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增加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信息通讯传输基站功能的照明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照明设备功能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利用所处位置的地理、能源等资源优势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备信息通讯传输基站功能的照明设备,包括照明组件、通讯组件和供电组件,所述照明组件包括外壳、固定口、透明塑料板和照明灯泡,所述固定口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固定口的右端中心处,所述透明塑料板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外壳的底端左侧,所述照明灯泡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均匀等间距设置于透明塑料板的内腔;

所述通讯组件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数据转换模块、通讯基站本体、WiFi模块、侧向天线、前射定向天线、后射定向天线和外部信号传输终端,所述信息采集模块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外壳的底端右侧,所述数据转换模块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外壳的内腔右侧,所述通讯基站本体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外壳的内腔左侧,所述WiFi模块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外壳的内腔,所述侧向天线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外壳的前后两侧,所述前射定向天线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外壳的左端,所述后射定向天线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外壳的顶端右侧,所述外部信号传输终端与所述数据转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信息采集模块、WiFi模块、侧向天线、前射定向天线和所述后射定向天线均与所述数据转换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供电组件包括充电模块、蓄电池和外部电源,所述充电模块和所述蓄电池均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外壳的内腔,所述光伏发电板与所述充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数据转换模块、通讯基站本体、WiFi模块、侧向天线、前射定向天线和所述后射定向天线均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照明灯泡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照明组件还包括翅片,所述翅片与所述外壳一体成型,且均匀等间距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前后两侧。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照明组件还包括安装窗口、盖板和连接法兰,所述安装窗口与所述外壳一体成型,且位于所述外壳的顶端,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安装窗口一体成型,且套设与于所述外壳的外侧顶端,所述盖板与所述连接法兰可拆卸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法兰的顶端。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供电组件还包括光伏发电板,所述光伏发电板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盖板的顶端,所述翅片与所述充电模块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照明组件还包括橡胶密封圈,所述橡胶密封圈与所述盖板和连接法兰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盖板和连接法兰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具备信息通讯传输基站功能的照明设备,通过设置照明灯泡、通讯基站本体、信息采集模块和数据转换模块,使得照明灯泡接通电源时可以提供照明使用,同时通讯基站本体接通电源时,使得该照明设备可以充当通信基站使用,使得通讯基站和照明设备得到整合,避免了现有照明设备功能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利用所处位置的地理、能源等资源优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左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原理框图。

图中:1-照明组件、11-外壳、12-固定口、13-翅片、14-透明塑料板、15-安装窗口、16-照明灯泡、17-盖板、18-橡胶密封圈、19-连接法兰、2-通讯组件、21-信息采集模块、22-数据转换模块、23-通讯基站本体、24-WiFi模块、25-侧向天线、26-前射定向天线、27-后射定向天线、28-外部信号传输终端、3-供电组件、31-充电模块、32-蓄电池、33-光伏发电板、34-外部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备信息通讯传输基站功能的照明设备,包括照明组件1、通讯组件2和供电组件3,照明组件1包括外壳11、固定口12、透明塑料板14和照明灯泡16,固定口12与外壳11固定连接,且位于固定口12的右端中心处,透明塑料板14与外壳11固定连接,且位于外壳11的底端左侧,照明灯泡16与外壳11固定连接,且均匀等间距设置于透明塑料板14的内腔;

通讯组件2包括信息采集模块21、数据转换模块22、通讯基站本体23、WiFi模块24、侧向天线25、前射定向天线26、后射定向天线27和外部信号传输终端28,信息采集模块21与外壳11固定连接,且位于外壳11的底端右侧,数据转换模块22与外壳11固定连接,且位于外壳11的内腔右侧,通讯基站本体23与外壳11固定连接,且位于外壳11的内腔左侧,WiFi模块24与外壳11固定连接,且位于外壳11的内腔,侧向天线25外壳11转动连接,且位于外壳11的前后两侧,前射定向天线26与外壳11固定连接,且位于外壳11的左端,后射定向天线27与外壳11固定连接,且位于外壳11的顶端右侧,外部信号传输终端28与数据转换模块22电性连接,信息采集模块21、WiFi模块24、侧向天线25、前射定向天线26和后射定向天线27均与数据转换模块22电性连接;

供电组件3包括充电模块31、蓄电池32和外部电源34,充电模块31和蓄电池32均与外壳11固定连接,且位于外壳11的内腔,光伏发电板33与充电模块31电性连接,充电模块31与蓄电池32电性连接,蓄电池32与信息采集模块21、数据转换模块22、通讯基站本体23、WiFi模块24、侧向天线25、前射定向天线26和后射定向天线27均电性连接,蓄电池32与照明灯泡16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照明灯泡16、通讯基站本体23、信息采集模块21和数据转换模块22,使得照明灯泡16接通电源时可以提供照明使用,同时通讯基站本体23接通电源时,使得该照明设备可以充当通信基站使用,使得通讯基站和照明设备得到整合,避免了现有照明设备功能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利用所处位置的地理、能源等资源优势的问题,大幅度节约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的成本投入,同时让更大范围信号覆盖可行性大幅提高,并且大幅降低了所涉及满足功能设备的能源成本,同时信息采集模块21可采集该照明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传输至数据转换模块22中,再由数据转换模块22同时侧向天线25、前射定向天线26、后射定向天线27和外部信号传输终端28传输处,使得外部信号传输终端28或其他移动设备可以获得该照明设备的位置信息,便于对该照明设备定点监测维修,其中信息采集模块21选用OEMV-3GPS定位模块,其中数据转换模块22选用YS-H-V3.0数据转换模块,其中WiFi模块24选用esp8266WIFI模块。

进一步的,照明组件1还包括翅片13,翅片13与外壳11一体成型,且均匀等间距设置于外壳11的前后两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外壳11的前后两侧设置翅片13,有效增加外壳11的表面积,有效提高了外壳11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照明组件1还包括安装窗口15、盖板17和连接法兰19,安装窗口15与外壳11一体成型,且位于外壳11的顶端,连接法兰19与安装窗口15一体成型,且套设与于外壳11的外侧顶端,盖板17与连接法兰19可拆卸连接,且位于连接法兰19的顶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得维修人员可以将连接法兰19拆卸下来,对外壳11内部的元件进行维修更换。

进一步的,供电组件3还包括光伏发电板33,光伏发电板33与盖板17固定连接,且位于盖板17的顶端,翅片13与充电模块31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光伏发电板33,使得光伏发电板33在受到阳光照射时可以对充电模块31进行充电,有效节省了外部电源34的使用。

进一步的,照明组件1还包括橡胶密封圈18,橡胶密封圈18与盖板17和连接法兰19固定连接且位于盖板17和连接法兰19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盖板17和连接法兰19之间设置连接法兰19,使得连接法兰19可以有效对盖板17和连接法兰19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从而避免了外界雨水进入外壳11的内腔对的外壳11内腔的元件造成损害。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安装好过后,通过螺栓将固定口12固定在需要照明的位置处,在照明灯泡16通电工作时,可以有效起到照明的左右,信息采集模块21检测该设备的安装位置,并通过数据转换模块22对位置信号转换成电磁信号,并有侧向天线25、前射定向天线26和后射定向天线27发送出,便于维修人员和监测人员了解该照明设备的位置,同时通讯基站本体23接通电源时,可以充当通信基站使用,实现信息通讯和传输,不但整合资源,也可以同时减少城市内网络基站的建设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