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载背光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7936发布日期:2019-10-19 03:20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车载背光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车载背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车载背光源结构,通常由底部背板和上部框架构成;而上部框架的结构较为复杂,其制作方法需要通过模具成型,框架的硬度较高,针对不同曲率的底板,黏着度得不到保证,从而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在曲面背光和异形背光的开发过程中,随着底板曲率的改变,则需要采用不同的框架,造成模具修正费用投入大,整个产品开发成本增加,而且框架的制造时间长,效率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背光源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车载背光源结构,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车载背光源结构,包括底板、光学膜材、导光板、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设置为不锈钢片,底板与盖板之间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光学膜材、导光板、第二光学膜材;所述的底板为合金底板,包括设置在其四周的侧板,围成一个边框;LED灯设置在底板的右侧,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工艺孔;所述的底板设置为拱形,盖板边缘嵌入在底板的侧板围成的边框内,与底板相配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不锈钢片与第二光学膜材之间通过固定胶带相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不锈钢片的厚度设置为0.3mm。

优选的:所述的底板采用铝合金材质。

优选的:所述的底板采用镁合金材质。

优秀的:所述的底板采用镁铝合金材质。

优选的: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贴胶区,通过在贴郊区贴附胶带将第一光学膜材与底板相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新型车载背光源结构,与传统结构相比:盖板设置为不锈钢板,且厚度设置为0.3mm,可以弯曲任意弧度,适合不同的曲率的底板,能与底板紧密粘着;针对不同曲率的底板无需更换盖板,适用性广泛;底板采用合金材质,可以有效提高框架整体强度,使得车载背光源的使用性能提高;不锈钢片与第二光学膜材之间通过固定胶带固定,具有高粘着性,确保紧密粘着;底板上设置有工艺孔,减少变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安全可靠;不锈钢片开发便利,周期短,可以有效提高整体产品开发效率,降低产品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底板;1-1.侧板;2.光学膜材;2-1.第一光学膜材;2-2.第二光学膜材;3.导光板;4.盖板;5.工艺孔;6.固定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附图中:一种新型车载背光源结构,包括底板1、光学膜材2、导光板3、盖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4设置为不锈钢片,底板1与盖板4之间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光学膜材2-1、导光板3、第二光学膜材2-2;所述的底板1为合金底板,包括设置在其四周的侧板1-1,围成一个边框;LED灯设置在底板1的右侧,底板1上设置有若干个工艺孔5;所述的底板1设置为拱形,盖板4边缘嵌入在底板1的侧板1-1围成的边框内,与底板1相配合固定。

所述的盖板4与第二光学膜材2-2之间通过固定胶带6相连接固定;所述的盖板4的厚度设置为0.3mm。所述的底板1采用铝合金材质或镁合金材质或镁铝合金材质;所述的底板1上设置有贴胶区,通过在贴郊区贴附胶带将第一光学膜材2-1与底板1相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组装时,先在铝合金底板的贴胶区贴附固定胶带,贴附完成后,依次组入第一光学膜材、导光板、第二光学膜材等背光源部件,若组装不到位,返修处理直至各部件组装到位,然后在不锈钢片下表面贴附固定胶带,通过加压治具对不锈钢片进行加压,确保不锈钢片与铝合金底板紧密粘着。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