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独立光源驱动电路的led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6096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具有独立光源驱动电路的led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独立光源驱动电路的LED背光源。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技术不断得到发展。传统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采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但是由于CCFL背光源存在色彩还原能力较差、发光效率低、放电电压高、低温下放电特性差、加热达到稳定灰度时间长等缺点,当前已经开发出使用LED背光源的背光源技术。
[0003]然而,目前的LED背光源其发光条是连接外部电路,并由外部电路驱动,稳定性较差,并且散热效果不好,导致发光条寿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独立光源驱动电路的LED背光源,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背光源稳定性差、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独立光源驱动电路的LED背光源,包括有下盖、LED发光条、散热座、温度检测模块、半导体制冷器以及电路板;该LED发光条、散热座、温度检测模块均设置于下盖内,LED发光条与散热座贴合安装,温度检测模块位于LED发光条的侧旁,该半导体制冷器设置于下盖外并与散热座贴合安装,该电路板设置于下盖的底部,该电路板上设置有MCU控制器、电源管理模块、升压电路、恒流驱动电路、脉冲驱动模块、电阻Rl和三极管Ql ;该电源管理模块连接MCU控制器,该升压电路的一端连接MCU控制器,升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LED发光条的输入端,该恒流驱动电路连接MCU控制器、升压电路和LED发光条的输出端,该脉冲驱动模块连接MCU控制器;该电阻Rl的一端连接LED发光条的输出端,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和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和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脉冲驱动模块,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温度检测模块。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为温度传感器。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阻Rl为正温度特性的电阻。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反射膜、导光板、第一扩散膜、第一增光膜、第二扩散膜和第二增光膜,该反射膜、导光板、第一扩散膜、第一增光膜、第二扩散膜和第二增光膜由下往上叠装于下盖内并通过中框固定,前述LED发光条位于导光板的一侧面外。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发光条包括有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多个LED灯,该多个LED灯串联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2]通过升压电路和恒流驱动电路对LED发光条进行驱动,同时配合脉冲驱动模块对LED发光条进行辅助脉冲驱动,可以使其发光指标得到改善,温升降低,稳定性提高,同时,利用配合温度检测模块和半导体制冷器,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能耗。
[0013]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识说明:
[0017]10、下盖20、LED发光条
[0018]21、基板22、LED 灯
[0019]30、散热座40、温度检测模块
[0020]50、半导体制冷器60、电路板
[0021]61、MCU控制器62、电源管理模块
[0022]63、升压电路64、恒流驱动电路
[0023]65、脉冲驱动模块71、反射膜
[0024]72、导光板73、第一扩散膜
[0025]74、第一增光膜75、第二扩散膜
[0026]76、第二增光膜77、中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下盖10、LED发光条20、散热座30、温度检测模块40、半导体制冷器50以及电路板60。
[0028]该LED发光条20、散热座30、温度检测模块40均设置于下盖10内,LED发光条20与散热座30贴合安装,温度检测模块40位于LED发光条20的侧旁,该半导体制冷器50设置于下盖10外并与散热座30贴合安装,该电路板60设置于下盖10的底部,该LED发光条20、温度检测模块40和半导体制冷器50均与电路板60电连接。
[0029]具体而言,该电路板60上设置有MCU控制器61、电源管理模块62、升压电路63、恒流驱动电路64、脉冲驱动模块65、电阻Rl和三极管Ql ;该电源管理模块62连接MCU控制器61,该升压电路63的一端连接MCU控制器61,升压电路63的另一端连接LED发光条20的输入端,该恒流驱动电路64连接MCU控制器61、升压电路63和LED发光条20的输出端,该脉冲驱动模块65连接MCU控制器61 ;该电阻Rl的一端连接LED发光条20的输出端,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和半导体制冷器50,半导体制冷器50和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脉冲驱动模块65,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温度检测模块40,在本实施例中,该温度检测模块40为温度传感器,该电阻Rl为正温度特性的电阻,即电阻值随着电流的增加而增大,而三极管Ql是负温度特性,即等效电阻值随着电流的增加而减小,这样用于检测LED发光条20电流的电阻Rl跟三极管Ql互补,使得检测误差较小,更稳定。
[0030]另外,进一步包括有反射膜71、导光板72、第一扩散膜73、第一增光膜74、第二扩散膜75和第二增光膜76,该反射膜71、导光板72、第一扩散膜73、第一增光膜74、第二扩散膜75和第二增光膜76由下往上叠装于下盖10内并通过中框77固定,前述LED发光条20位于导光板72的一侧面外。且,该LED发光条20包括有基板21以及设置于基板21上的多个LED灯22,该多个LED灯22串联连接。
[0031]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0032]首先配合通过升压电路63和恒流驱动电路64对LED发光条20进行驱动,同时配合脉冲驱动模块65对LED发光条20进行辅助脉冲驱动,可以使其发光指标得到改善,温升降低;进一步地,可以采用半导体制冷器50对LED发光条20进行制冷,为了降低半导体制冷器50本身的功率消耗,可以对半导体制冷器50进行脉冲驱动。这样,可以使半导体制冷器50本身功率消耗降低的同时,有效对LED发光条20进行制冷。LED发光条20及其半导体制冷器50采用同一个驱动电路,降低了电路成本和体积。温度检测模块40用于对LED发光条20的温度进行检测。在LED发光条20的温度过高时,所述温度检测模块40输出低电平,关断三极管Q1,此时半导体制冷器50跟LED发光条20是串联状态,半导体制冷器50处于工作状态,给LED发光条20制冷;在LED发光条20的温度不高时,输出高电平,开通三极管Q1,把半导体制冷器50旁路,即让半导体制冷器50不工作。可以看出,半导体制冷器50的驱动电路跟LED发光条20的驱动电路是同一个电路,减小了电路成本和体积。还可以看出,半导体制冷器50的驱动脉冲宽度小于或等于LED发光条20的驱动脉冲,这样在达到满足制冷效果的基础上,减小半导体制冷器50本身的功率消耗。
[0033]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升压电路和恒流驱动电路对LED发光条进行驱动,同时配合脉冲驱动模块对LED发光条进行辅助脉冲驱动,可以使其发光指标得到改善,温升降低,稳定性提高,同时,利用配合温度检测模块和半导体制冷器,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能耗。
[00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具有独立光源驱动电路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下盖、LED发光条、散热座、温度检测模块、半导体制冷器以及电路板;该LED发光条、散热座、温度检测模块均设置于下盖内,LED发光条与散热座贴合安装,温度检测模块位于LED发光条的侧旁,该半导体制冷器设置于下盖外并与散热座贴合安装,该电路板设置于下盖的底部,该电路板上设置有MCU控制器、电源管理模块、升压电路、恒流驱动电路、脉冲驱动模块、电阻Rl和三极管Ql ;该电源管理模块连接MCU控制器,该升压电路的一端连接MCU控制器,升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LED发光条的输入端,该恒流驱动电路连接MCU控制器、升压电路和LED发光条的输出端,该脉冲驱动模块连接MCU控制器;该电阻Rl的一端连接LED发光条的输出端,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和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和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脉冲驱动模块,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温度检测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独立光源驱动电路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为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独立光源驱动电路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l为正温度特性的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独立光源驱动电路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反射膜、导光板、第一扩散膜、第一增光膜、第二扩散膜和第二增光膜,该反射膜、导光板、第一扩散膜、第一增光膜、第二扩散膜和第二增光膜由下往上叠装于下盖内并通过中框固定,前述LED发光条位于导光板的一侧面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独立光源驱动电路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条包括有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多个LED灯,该多个LED灯串联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独立光源驱动电路的LED背光源,包括有下盖、LED发光条、散热座、温度检测模块、半导体制冷器及电路板;该LED发光条、散热座、温度检测模块均设于下盖内,LED发光条与散热座贴合安装,温度检测模块位于LED发光条的侧旁,该半导体制冷器设于下盖外并与散热座贴合安装,该电路板设于下盖的底部,该电路板上设有MCU控制器、电源管理模块、升压电路、恒流驱动电路、脉冲驱动模块、电阻R1和三极管Q1;通过升压电路和恒流驱动电路对LED发光条进行驱动,同时配合脉冲驱动模块对LED发光条进行辅助脉冲驱动,可以使其发光指标得到改善,温升降低,稳定性提高,且,利用配合温度检测模块和半导体制冷器,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能耗。
【IPC分类】G09G3-34, F21S8-00, F21V29-508, F21Y101-02, H05B37-02
【公开号】CN204268235
【申请号】CN201420706112
【发明人】宋义, 定毛山, 罗明, 邹华德
【申请人】东莞帝光电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