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装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5477发布日期:2019-12-13 18:20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明装筒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顶式照明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明装筒灯。
背景技术
:明装筒灯是一种吸顶式照明灯具,在使用时,需要将明装筒灯安装到天花板,且是通过锁螺丝的连接方式将明装筒灯安装到天花板,而采用锁螺丝的连接方式则至少需要两个螺丝来进行固定。在安装过程中,且在紧固完各个螺丝之前,都需要承托住明装筒灯,而由于明装筒灯通常较重,在承托明装筒灯的同时,还需要一并进行螺丝锁紧,这极大地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安装难度,存在不便安装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明装筒灯,其旨在解决不便安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明装筒灯,包括:明装灯体,包括呈筒状设置的筒体、用于产生光线并位于所述筒体内的光源模组以及至少两个连接于所述筒体内筒壁面且均位于同一水平位的固定块;顶板结构,安装于天花板,所述顶板结构能够置入到筒体内并相对所述筒体转动,所述顶板结构包括与所述天花板连接的基板以及至少两个连接于所述基板周侧的连接板,各所述连接板均包括连接于所述基板的周侧并径向延伸形成的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一侧的悬挂部,所述顶板结构具有与所述明装灯体相互避让以使所述顶板结构能够进出所述筒体内的第一位置以及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与一所述固定块挂接以限制所述顶板结构进出所述筒体内的第二位置,所述顶板结构通过相对于所述明装灯体转动而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各所述悬挂部延伸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所述顶板结构相对于所述明装灯体顺时针转动而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或各所述悬挂部的延伸方向均为逆时针方向,所述顶板结构相对于所述明装灯体逆时针转动而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可选地,所述悬挂部还向下倾斜设置。可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引导部,所述引导部连接于所述悬挂部背离所述连接部的端部,所述引导部水平布置。可选地,所述固定块的数量多于连接板的数量,各所述连接板在所述顶板结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分别与一所述固定块挂接。可选地,所述连接板设有两个,两所述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线经过所述顶板结构的转动轴线。可选地,所述基板为平铺布置的板结构。可选地,所述筒体与各挂接块为一体结构。可选地,所述明装筒灯还包括位于所述筒体内并用于聚焦所述光源模组产生的光线的反射罩。将明装筒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重量较轻的顶板结构,另一方则为重量较重的明装灯体,在装配过程中,安装顶板结构时,并不需要抬起重量较重的明装灯体,而安装明装灯体时,只需抬起明装灯体,使顶板结构置入到筒体内,再转动明装灯体即可,这样,减少工作人员的承托的时间,有利于降低工作人员的安装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明装筒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明装筒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明装灯体110筒体120固定块130光源模组140反射罩200顶板结构210基板220连接板221连接部222悬挂部223引导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明装筒灯。请参阅图1至图4,该明装筒灯包括明装灯体100和顶板结构200。明装灯体100包括呈筒状设置的筒体110、用于产生光线并位于筒体110内的光源模组130以及至少两个连接于筒体110内筒壁面且均位于同一水平位的固定块120。顶板结构200安装于天花板,这样,在将明装灯体100连接至顶板结构200时,即实现了明装筒灯的安装。顶板结构200能够置入到筒体110内并相对筒体110转动,顶板结构200包括与天花板连接的基板210以及至少两个连接于基板210周侧的连接板220,各连接板220均包括连接于基板210的周侧并径向延伸形成的连接部221以及连接于连接部221一侧的悬挂部222,顶板结构200具有与明装灯体100相互避让以使顶板结构200能够进出筒体110内的第一位置以及至少两个连接板220分别与一固定块120挂接以限制顶板结构200进出筒体110内的第二位置,顶板结构200通过相对于明装灯体100转动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悬挂部222的延伸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顶板结构200相对于明装灯体100顺时针转动而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顶板结构200安装于天花板,其中,顶板结构200相对于明装筒灯整体,顶板结构200重量较轻,顶板结构200的安装较为简单,其次,抬起明装灯体100,使顶板结构200置入到筒体110内,让悬挂部222背离连接部221的端部的水平位低于固定块120,且还让各悬挂部222背离连接部221的端部在顺时针方向上均位于对应固定块120的后侧,最后,逆时针旋转明装灯体100,也即是顶板结构200相对于明装灯体100顺时针旋转,使各固定块120均搭挂载悬挂部222上方,从而将明装灯体100连接至顶板结构200,并完成明装筒灯的安装。由上可知,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将明装筒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重量较轻的顶板结构200,另一方则为重量较重的明装灯体100,在装配过程中,安装顶板结构200时,并不需要抬起重量较重的明装灯体100,而安装明装灯体100时,只需抬起明装灯体100,使顶板结构200置入到筒体110内,再转动明装灯体100即可,这样,减少工作人员的承托的时间,有利于降低工作人员的安装难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各悬挂部222的延伸方向均为逆时针方向,顶板结构200相对于明装灯体100逆时针转动而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基于此,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顶板结构200安装于天花板,其中,顶板结构200相对于明装筒灯整体,顶板结构200重量较轻,顶板结构200的安装较为简单,其次,抬起明装灯体100,使顶板结构200置入到筒体110内,让悬挂部222背离连接部221的端部的水平位低于固定块120,且还让各悬挂部222背离连接部221的端部在逆时针方向上均位于对应固定块120的后侧,最后,顺时针旋转明装灯体100,也即是顶板结构200相对于明装灯体100逆时针旋转,使各固定块120均搭挂载悬挂部222上方,从而将明装灯体100连接至顶板结构200,并完成明装筒灯的安装。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悬挂部222还向下倾斜设置。这样,具体而言也就是,有利于减少明装灯体100所需抬升的高度。此外,基于此结构,在将固定块120旋转至悬挂部222上的过程中,固定块120在悬挂部222的引导下逐步抬升,再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场合,顶板结构200的上侧是天花板,筒体110的上侧将抵触到天花板,此时,增加固定块120和悬挂部222之间的静摩擦力,从而有利于防止明装灯体100从顶板结构200脱离。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板220包括引导部223,引导部223连接于悬挂部222背离连接部221的端部,引导部223水平布置。有上述可知,将固定块120旋至悬挂部222上的过程中,此时,即需要承托明装灯体100,还需要对明装灯体100施加旋转的转动力,且由于筒体110的上侧与天花板抵触,需要增大旋转明装灯体100的转动力,而基于此结构,将固定块120搭放到引导部223,再对明装灯体100进行旋转,这样,在将固定块120搭放到引导部223,不需要过大的旋转力,而在旋至悬挂部222时,则不需要承托明装灯体100,有利于降低明装灯体100的安装难度。请参阅图1至图4,固定块120的数量多于连接板220的数量,各连接板220在顶板结构200处于第二位置分别与一固定块120。这样,在实际使用中,只需要让各固定块120分别挂接到一连接板220即可,有利于提高连接效率。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板220设有两个,两连接板220之间的连接线经过顶板结构200的转动轴线。基于此结构设计,首先,在满足连接的情况下,有利于简化顶板结构200,其次,也两连接板220相对设置也有利于平衡顶板结构200的受力。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块120设有两对,任一对固定块120之间连接线均经过顶板结构200的转动轴线。这样,明装灯体100可以一对固定块进行配合即可,有利于提高连接效率。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板210为平铺布置的板结构。这样,再结合安装定板的板结构,有利于避免固定顶板在上下方向上的空间的占用。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筒体110与各固定块120为一体结构。这样,有利于提高筒体110与各固定块120的连接强度。请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明装筒灯还包括位于筒体110内并用于聚焦光源模组130产生的光线的反射罩140,以提高聚光效果。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