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灯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8806发布日期:2020-09-11 22:4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直下式灯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管,特别指一种直下式灯板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直下式灯板作法,是采用铁板材料,两面分别披覆聚丙烯披覆层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披覆层,因铁板材料容易生锈,因此必须在外层增加聚丙烯披覆层来防止,因此造成整体制作成本提升同时制作时间也增加,而不利于大量的快速生产,对于铁板材料的另一种作法,是整体以高反光的油墨进行喷漆,此方式虽然快速,但整体制作成本昂贵,不符合经济效益。

有鉴于上述对于铁板材料容易生锈的问题,直接改变为镀锌板作为替代以解决生锈问题,但常见作法都是先对镀锌板冲压,而后在内层披覆上反光膜,而在贴反光膜的时候,整体尺寸必须算入镀锌板经冲压后变形的面积,因此还要裁切反光膜,此作法虽不会有生锈问题,但镀锌板与反光膜的制作方式十分繁琐且不便。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即为相关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直下式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一镀锌板件,其一面披覆一反光层,由该反光层朝该镀锌板件方向形成一成形空间。

根据上述直下式灯板结构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光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根据上述直下式灯板结构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光层可局部披覆于所述镀锌板件。

根据上述直下式灯板结构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更包括复数灯珠条,分别设置于所述反光层。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下式灯板结构,具有下列特色,运用镀锌板件单面披覆反光层,由内面的反光层可提升反光效果,从而提升整灯光效及发光效果,外侧面为镀锌钣本体,具有防腐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下式灯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镀锌板件披覆反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冲压成形后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合灯珠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直下式灯板结构1、镀锌板件10、反光层12、成形空间14、灯珠条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考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下式灯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直下式灯板结构,直下式灯板结构1主要包括镀锌板件10及反光层12,镀锌板件10一面披覆有反光层12,由反光层12朝镀锌板件10方向形成一成形空间14(参考图3)。其中反光层12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一并参考图2、图3及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镀锌板件披覆反光层的结构示意图、冲压成形后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及结合灯珠条的结构示意图。由各图中可知,在直下式灯板结构1之前,必须先在镀锌板件10一面披覆上反光层12,完成后在进行冲压,而冲压方式是由反光层12朝镀锌板件10方向冲压,此时可形成冲压后的成形空间14,最后将灯珠条2放置固定于反光层12,且位于成形空间14,如此一来,灯珠条2产生的光线可透过反光层12而升反光效果,从而提升整灯光效及发光效果,外侧面为镀锌钣本体,具有防腐蚀效果。

反光层12披覆的位置与范围可依据灯珠条2实际需照明的范围而调整为局部披覆。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直下式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一镀锌板件,其一面披覆一反光层,由该反光层朝该镀锌板件方向形成一成形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可局部披覆于所述镀锌板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复数灯珠条,分别设置于所述反光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下式灯板结构,主要在镀锌板件一面先披覆上一反光层,而后进行冲压成形,主要是由反光层朝镀锌板件方向形成一成形空间,运用镀锌板件单面披覆反光层,由内面的反光层可提升反光效果,从而提升整灯光效及发光效果,外侧面为镀锌钣本体,具有防腐蚀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卢福星;兰小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2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