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线条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7691发布日期:2020-11-13 12:2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线条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的线条灯。



背景技术:

线条灯作为一种适用性很强的灯具,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场合,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目前大部分的线条灯的结构是在灯体组件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电线的端口,在将多个线条灯组合起来使用时,两个线条灯之间有间隙,两个线条灯拼装后出现暗区,大大影响了照明效果和美观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线条灯,该线条灯通过在灯体组件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嵌装有接线组件,接线组件的左端和右端上分别连接有出电线和进电线,可以替代在灯体组件的两端设置端口,使得两个线条灯在拼装时无缝对接,避免出现暗区,提高照明效果和美观程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的线条灯,包括:灯体组件,所述灯体组件的上端设置有腔体,所述灯体组件的下端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灯体组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腔体与所述安装腔的第一通孔;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嵌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接线组件的中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套接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接线组件通过电线连接所述光源组件,所述接线组件的右端连接有进电线;所述接线组件的左端连接有出电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的线条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安装腔内设置有接线组件,接线组件上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一接口供电线穿过使得接线组件电连接光源组件,接线组件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接有出电线和进电线,可以替代现有技术中在灯体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端口,通过将接线组件隐藏在安装腔内,使得两个线条灯在拼装时无缝对接,避免两个线条灯的连接处出现暗区,从而使得两个以上的线条灯形成一个整体,提高照明效果和美观程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线组件的右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进电线的第二接口;所述接线组件的左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出电线的第三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线组件通过压紧板连接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的前后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凸边,所述压紧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弹性的竖直板,所述竖直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下端面卡接在所述凸边的上端面,以将所述接线组件固定在所述安装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线组件的下端向内凹陷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压紧板嵌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线组件的下端的右侧设置有进电标识;所述接线组件的下端的左侧设置有出电标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腔内扣接有多个扣件,多个所述扣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接线组件的左右两侧,以将所述进电线和所述出电线固定在所述安装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灯体组件包括铝灯壳,所述铝灯壳内设置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将所述铝灯壳的内部分隔成所述腔体和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分离板上,所述铝灯壳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透光的pc罩,所述铝灯壳的两端分别遮盖有pc端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铝灯壳的前后外侧壁的上端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pc罩的前后侧壁的下端向内翻形成有勾边,所述勾边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分离板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圈,所述防水胶圈套接在所述第一接口上,且所述防水胶圈的上端面贴合于所述分离板的下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铝灯壳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安装支架,所述铝灯壳的前后外侧壁的下端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安装支架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弹性立臂,所述弹性立臂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扣边,所述扣边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体组件、光源组件、安装支架、接线组件和压紧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铝灯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0-腔体、120-安装腔、121-凸边、130-铝灯壳、131-分离板、132-第一卡槽、133-第二凹槽、134-螺纹孔、135-凸起、136-插槽、140-pc罩、141-勾边、150-pc端盖、151-第二通孔;

200-接线组件,210-第一接口、220-第二接口、230-第三接口、240-安装槽、250-进电标识、260-出电标识、270-防水胶圈;

310-进电线、320-出电线;

500-压紧板、510-竖直板、511-卡扣;

600-扣件;

700-安装支架、710-弹性立臂、711-扣边、720-凸板、730-第三凹槽;

810-光源板、820-led灯珠、830-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的线条灯,包括灯体组件、光源组件和接线组件200,灯体组件的上端设置有腔体110,灯体组件的下端设置有安装腔120,灯体组件上设置有连通腔体110与安装腔120的第一通孔;光源组件设置在腔体110内;接线组件200嵌装在安装腔120内,接线组件200的中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接口210,第一接口210套接在第一通孔内,且接线组件200通过电线连接光源组件,接线组件200的右端连接有进电线310;接线组件200的左端连接有出电线3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安装腔120内中部设置有接线组件200,接线组件200上设置有第一接口210,第一接口210供电线穿过使得接线组件200电连接光源组件,接线组件200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接有出电线320和进电线310,可以替代现有技术中在灯体组件的两端设置端口,通过将接线组件200隐藏在安装腔120内,使得两个线条灯在拼装时无缝对接,避免两个线条灯的连接处出现暗区,从而使得两个以上的线条灯形成一个整体,提高照明效果和美观程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接线组件200的右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进电线310的第二接口220;接线组件200的左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出电线320的第三接口230,通过将第一接口210、第二接口220和第三接口230三个接口都隐藏在安装腔120内,使得两个线条灯在拼装时无缝对接。

优选地,出电线320远离接线组件200的一端设置有公插头,进电线310远离接线组件200的一端设置有母插头,通过将公插头和相邻的一个线条灯上的母插头插接配合,即可完成两个线条灯的组合。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接线组件200通过压紧板500连接在安装腔120内,安装腔120的前后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凸边121,压紧板500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弹性的竖直板510,竖直板51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扣511,卡扣511的下端面卡接在凸边121的上端面,以将接线组件200固定在安装腔120内。安装时,将接线组件200的第一接口210对准套接在第一通孔内,随后按压两个竖直板510向内变形,并将压紧板500插接到安装腔120内至卡扣511穿过凸边121后,撤去施加在竖直板510上的按压力,竖直板510弹性恢复,使得卡扣511向外弹出卡接在凸边121上实现固定。当需要将接线组件200拆下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按压两个竖直板510向内变形,使得卡扣511脱离凸边121的位置,然后将压紧板500拔出,最后再将接线组件200取下即可。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接线组件200的下端向内凹陷形成有安装槽240,压紧板500嵌装在安装槽240内。通过将压紧板500嵌装在安装槽240内,可以进一步限定接线组件200的位置,避免接线组件200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接线组件200的下端的右侧设置有进电标识250;接线组件200的下端的左侧设置有出电标识260。进电标识250和出电标识260为操作人员指定方向,起到防呆的作用,便于操作人员将接线组件200准确的安装在安装腔120内。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腔120内扣接有两个扣件600,两个扣件600分别设置在接线组件200的左右两侧,以将进电线310和出电线320固定在安装腔120内,避免进电线310和出电线320由于过长变形垂落在安装腔120外,影响整体的美观。当然了,这里仅是对扣件600的数量进行一个优选,不对扣件600的具体数量进行限定,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将扣件600的数量设置成三个、四个等其它数量,也能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灯体组件包括铝灯壳130,铝灯壳130内设置有分离板131,分离板131将铝灯壳130的内部分隔成腔体110和安装腔120;第一通孔设置在分离板131上,铝灯壳130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透光的pc罩140,铝灯壳130的两端分别遮盖有pc端盖150。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灯壳设置成透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灯壳设置成铝灯壳130,一方面可以便于散热;另一方面铝型材不透光,避免在将两个线条灯连接成一体后,灯壳透光导致两个线条灯的连接处有光缝,影响整体的照明效果和美观程度。具体地,pc罩140的外表面与铝灯壳130的外表面平齐,pc端盖150与铝灯壳130的两端形状匹配,pc端盖150的边缘与铝灯壳130的外表面平齐,形成一个平整的立体结构,不仅美观,而且还能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线条灯的实用性。

如图2所示,优选地,铝灯壳130的端面设置有两个螺纹孔134,每个pc端盖150上对应两个螺纹孔134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151,锁紧螺丝穿过第二通孔151与螺纹孔134连接,将pc端盖150连接在在铝灯壳130的端面上,安装可靠,便于日常的维修拆装。进一步地,为了避免锁紧螺丝的螺帽露出易划伤人和影响美观,将第二通孔151设置成沉头孔。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铝灯壳130的前后外侧壁的上端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卡槽132,pc罩140的前后侧壁的下端向内翻形成有勾边141,勾边141卡接在第一卡槽132内。卡接在一起的勾边141和第一卡槽132能够使得pc罩140牢牢地固定在铝灯壳130之上,并且这种卡接的连接方式能够使得pc罩140与铝灯壳130的连接处不易产生渗水的现象,保证了线条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口210与分离板131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圈270,防水胶圈270套接在第一接口210上,且防水胶圈270的上端面贴合于分离板131的下端面。通过防水胶圈270提高第一接口210与分离板131连接处的密封性,可有效的防止水从第一通孔的位置进入到腔体110内损坏光源组件,进一步提高了线条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铝灯壳130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安装支架700,铝灯壳130的前后外侧壁的下端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二凹槽133,每个安装支架700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弹性立臂710,弹性立臂7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扣边711,扣边711卡接在第二凹槽133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将安装支架700固定在铝灯壳130的下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扣边711卡接在第二凹槽133内的连接方式,实现将安装支架700固定在铝灯壳130的下端,可以省略掉螺钉,减少成本,且使得整体更加美观;当需要将安装支架700取下,可以向外拉弹性立臂710变形,使得扣边711脱离第二凹槽133的位置,随后将安装支架700拔下即可,拆装方便。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支架700的上端前后两侧沿安装支架700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凸板720,凸板720与弹性立臂710将安装支架700的上端围成第三凹槽730,铝灯壳130的侧壁的下端插接在第三凹槽730内,进一步提高安装支架700与铝灯壳130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光源组件包括安装在分离板131上的光源板810,光源板810上设置有若干个led灯珠820,led灯珠820的上方罩设有透镜830,透镜830插装在腔体110内。安装腔120的前后内侧壁上设置有凸起135,凸起135与分离板131形成插槽136,透镜830的前后两边缘分别插接在插槽136内,并在透镜830与安装腔120的内壁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胶,进一步提高了线条灯的防水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