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带散热型车用LED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41835发布日期:2021-02-03 21:15阅读:83来源:国知局
铜带散热型车用LED灯的制作方法
铜带散热型车用led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铜带散热型车用led灯。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和运输工具。而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且每年仍在快速增加,汽车工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当前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汽车照明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0003]
市面上的汽车led灯存在着散热风扇体积太大,灯体的安装不方便,一般的灯体的散热效果不佳,采用铜带的导热效率不高,造成无法快速散热,从而导致led灯珠的工作温度过高,从而灯珠的亮度降低,且灯珠容易烧坏,影响了产品的可靠性、耐用性和行车安全性。因此需要一种铜带散热型车用led灯,在保证安装体积小的同时,有更好的导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铜带散热型车用led灯。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6]
铜带散热型车用led灯,包括灯体,灯体下方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支承座、安装座,灯体可拆卸安装于支承座上,安装座的内侧设有导热元件,导热元件与安装座过盈配合;支承座安装于安装座的顶部,导热元件的顶部与灯体抵接;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螺旋状的安装槽,安装槽内插接有紫铜织带,紫铜织带对折形成u型并固定于安装槽内,紫铜织带排列分布在安装槽内,紫铜织带呈向外放射状。安装座的材质为铝或者其他导热性较好的材质,底部多个紫铜编织带的开口端集中固定且呈螺旋形,便于分散性的散热。
[0007]
作为优选,安装座具有内表面,安装座的内表面均匀布置有第一凸起颗粒,导热元件的外表面均匀布置有设有第二凸起颗粒。通过导热元件和安装座的凸起颗粒,增加安装座与导热元件的导热面基,凸起颗粒可以为磨砂等加工方式形成,也可以为另外设置成型的凸起,加工也非常的方便。
[0008]
作为优选,安装槽的内外槽壁都设置有第三凸起颗粒。安装槽的内外槽壁设置有第三凸起颗粒,由于铜带是安装在安装槽内的,设有第三凸起颗粒可以增大铜带与安装槽所在的安装座的接触面积,同时也可以使铜带的安装更加的牢固,从而增加了铜带的导热效率。
[0009]
作为优选,导热元件与安装座之间涂布有绝缘导热涂层材料。先由紫铜导热管吸收led汽车灯使用过程中散发的热量,然后由紫铜导热管一端传送到紫铜导热管的另一端紫铜编织带上,通过热的传递,紫铜编织带的散热,大部分的热量由紫铜导热管传导至紫铜编织带处,通过散开的紫铜编织带散热,使排气散热的速率翻倍提高。
[0010]
作为优选,支承座的中央设有与安装座内空腔的通孔。
[0011]
作为优选,第一凸起颗粒、第二凸起颗粒分别由所在表面磨砂处理后形成。
[0012]
作为优选,第一凸起颗粒、第二凸起颗粒的形状为弧形曲面或者锥形,第一凸起颗
粒与第二凸起颗粒都竖直排列成若干列,且第一凸起颗粒与第二凸起颗粒交错设置。灯体是同材质一次性挤出成型的构造,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出材质,使得热量能周边快速扩散,更好的将热量传导到紫铜织带上,再由紫铜织带将热量散走。
[0013]
作为优选,第三凸起颗粒由所在表面磨砂处理后形成。
[0014]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0015]
利用导热管对热量的超快导热性能,将led灯板的热量迅速地传递到散热器,同时采用金属套把导热管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并且加强贴合度,使其更加紧密、牢固安装在一起,提高导热效果,为led灯提供一个理想的工作温度,使其持续工作时间更加长,而且安全可靠、稳定耐用。
[0016]
灯头导热部分铝型材一体成型,灯板向后导热的效率高;后端散热部分的结构设计使灯头的热量充分传导到紫铜织带快速散热。
[0017]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led与散热器之间的温差小工作温度低,导热和散热的效果好,保证led的工作稳定性、可靠性、耐用性。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紫铜织带对折形成u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灯体、2—支承座、3—安装座、导热元件、31—安装槽、32—紫铜织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
实施例1
[0024]
铜带散热型车用led灯,如图1-3所示,包括灯体1,灯体1下方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支承座2、安装座3,灯体1可拆卸安装于支承座2上,安装座3的内侧设有导热元件4,导热元件4与安装座3过盈配合;支承座2安装于安装座3的顶部,导热元件4的顶部与灯体1抵接;安装座3的底部设置有螺旋状的安装槽31,安装槽31内插接有紫铜织带32,紫铜织带对折形成u型并固定于安装槽31内,紫铜织带32排列分布在安装槽31内,紫铜织带32呈向外放射状。
[0025]
安装座3具有内表面,安装座3的内表面均匀布置有第一凸起颗粒,导热元件4的外表面均匀布置有设有第二凸起颗粒。
[0026]
安装槽31的内外槽壁都设置有第三凸起颗粒。
[0027]
导热元件4与安装座3之间涂布有绝缘导热涂层材料。
[0028]
支承座2的中央设有与安装座3内空腔的通孔。
[0029]
第一凸起颗粒、第二凸起颗粒分别由所在表面磨砂处理后形成。
[0030]
第一凸起颗粒、第二凸起颗粒的形状为弧形曲面或者锥形,第一凸起颗粒与第二凸起颗粒都竖直排列成若干列,且第一凸起颗粒与第二凸起颗粒交错设置。
[0031]
第三凸起颗粒由所在表面磨砂处理后形成。
[0032]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