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功率水冷式半导体发光照明装置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58614发布日期:2021-11-10 09:3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功率水冷式半导体发光照明装置灯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发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功率水冷式半导体发光照明装置灯头。


背景技术:

2.半导体照明是一种新兴的照明技术,其基本器件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是利用固体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在半导体中通过载流子发生复合放出过剩的能量而引起光子发射,直接发出红、黄、蓝、绿、青、橙、紫、白色的光,半导体照明产品就是利用led作为光源制造出来的照明器具,半导体照明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易维护等显著特点,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已逐渐成为照明史上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又一场照明光源的革命。
3.在半导体照明设备使用时,其灯头部分为主要发光光源,并且其灯头内部在工作时产生的温度逐渐升高,需要对灯头部分进行及时的散热处理。
4.在现有的半导体照明灯头进行散热时,多采用散热金属片进行导热,导热后通过自然散热,散热速度缓慢且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决定散热的效率,因此半导体照明灯头的散热有待进步一提高。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功率水冷式半导体发光照明装置灯头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功率水冷式半导体发光照明装置灯头,解决了半导体灯头的散热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功率水冷式半导体发光照明装置灯头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防护外罩,所述防护外罩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半导体灯板,所述半导体灯板的表面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半导体灯板的外表面,所述导热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换热件,用于水冷换热;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水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引流泵,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循环管,用于水源的循环换热。
8.优选的,所述导热件的底端贯穿所述底座的表面且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内部,用于半导体灯板热量的传递。
9.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贯穿所述循环管的外表面且延伸至所述循环管的内部,所述换热件位于所述循环管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换热件为半圆环结构,并且换热件的外径为所述循环管内径的二分之一。
11.优选的,所述引流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循环管的输出端
与所述水箱的内部相互连通,用于水源的循环流动。
12.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辅助槽,所述水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细管,所述冷却细管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回流口。
13.优选的,所述隔板将所述水箱的内部分隔成回流区和储存区,所述出水口的输入端与所述回流区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回流口的输出端与所述储存区的内部相互连通。
14.优选的,所述冷却细管位于所述辅助槽的内部,并且冷却细管的表面与外界相同,用于自然冷却。
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功率水冷式半导体发光照明装置灯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功率水冷式半导体发光照明装置灯头,导热件的表面与防护外罩的内部相互连通,一方面能够直接将半导体灯板表面的热量进行传递,同时能够吸收防护外罩内部的热量进行传递,导热件在进行热量传递时,导热件通过连接件和换热件将热量传输至循环管的内部,通过循环流动的水源对换热件表面传递的热量进行水冷散热,加快高功率半导体发光照明装置灯头部分的散热。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功率水冷式半导体发光照明装置灯头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图1所示的整体的仰视图;
20.图4为图1所示的导热件部分的三维图;
21.图5为图1所示的循环管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
23.1、底座,11、安装槽,12、辅助槽;
24.2、防护外罩;
25.3、半导体灯板;
26.4、导热件,41、连接件,42、换热件;
27.5、水箱,51、引流泵,52、循环管;
28.6、隔板;
29.7、出水口,71、冷却细管,72、回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功率水冷式半导体发光照明装置灯头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整体的仰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导热件部分的三维图;图5为图1所示的循环管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32.实施例1:
33.一种高功率水冷式半导体发光照明装置灯头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1;
34.防护外罩2,所述防护外罩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
35.半导体灯板3,所述半导体灯板3的表面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
36.导热件4,所述导热件4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半导体灯板3的外表面,所述导热件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41,所述连接件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换热件42,用于水冷换热;
37.水箱5,所述水箱5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的内部,所述水箱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引流泵51,所述水箱5上设置有循环管52,用于水源的循环换热。
38.防护外罩2为透明结构的灯罩,用于半导体发光照明。
39.导热件4的表面与防护外罩2的内部相互连通,一方面能够直接将半导体灯板3表面的热量进行传递,同时能够吸收防护外罩2内部的热量进行传递;
40.导热件4在进行热量传递时,导热件4通过连接件41和换热件42将热量传输至循环管52的内部;
41.水箱5的内部提前装有冷却水源,水箱5内部的冷却水源通过引流泵51进行抽取,抽取后水源输入至循环管52的内部进行循环流动;
42.冷却水源在循环管52的内部循环流动时,水源在流经循环管52的内部时,水源与换热件42的外表面接触且换热,换热后的水源回流至水箱5的内部,保障水源的循环使用。
43.所述导热件4的底端贯穿所述底座1的表面且延伸至所述安装槽11的内部,用于半导体灯板3热量的传递。
44.导热件4的表面位于防护外罩2的内部和安装槽11的内部之间,方便对防护外罩2内部的热量向安装槽11的内部输送。
45.所述连接件41的一端贯穿所述循环管52的外表面且延伸至所述循环管52的内部,所述换热件42位于所述循环管52的内部。
46.连接件41设置有两层,每层结构相同,且均连接在导热件4的表面,每层连接件41对应一个换热件42。
47.导热件4、连接件41和换热件42均为导热金属,翻遍对热量的传输。
48.所述换热件42为半圆环结构,并且换热件42的外径为所述循环管52内径的二分之一。
49.换热件42的表面均匀分布在循环管52的内部,保障冷却水源与换热件42表面的接触面,从而方便换热件42的水冷换热。
50.所述引流泵51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管5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循环管52的输出端与所述水箱5的内部相互连通,用于水源的循环流动。
51.引流泵51使用时连接外界的电源。
5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功率水冷式半导体发光照明装置灯头的工作原理如下:
53.半导体灯板3使用时,启动引流泵51,引流泵51抽取水箱5内部的冷却水源向循环管52的内部输送,水源通过循环管52的内部后能够回流至水箱5的内部;
54.冷却水源在循环管52的内部流动时,导热件4将防护外罩2和半导体灯板3表面的热量进行传递,导热件4通过连接件41将热量传递至换热件42的内部,热量通过换热件42后
与冷却水源接触,实现水冷换热,加快防护外罩2内部环境的冷却效率。
5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功率水冷式半导体发光照明装置灯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6.导热件4的表面与防护外罩2的内部相互连通,一方面能够直接将半导体灯板3表面的热量进行传递,同时能够吸收防护外罩2内部的热量进行传递,导热件4在进行热量传递时,导热件4通过连接件41和换热件42将热量传输至循环管52的内部,通过循环流动的水源对换热件42表面传递的热量进行水冷散热,加快高功率半导体发光照明装置灯头部分的散热。
57.实施例2:
58.所述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辅助槽12,所述水箱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6,所述水箱5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7,所述出水口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细管71,所述冷却细管7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回流口72。
59.所述隔板6将所述水箱5的内部分隔成回流区和储存区,所述出水口7的输入端与所述回流区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回流口72的输出端与所述储存区的内部相互连通。
60.引流泵51位于储存区的内部,并且引流泵51的输出端能够抽取储存区内部的冷却水源向循环管52的内部输送;
61.循环管52的输出端与回流区的内部相互连通,方便换热后的水源回流至回流区的内部,回流区的内部通过隔板6与储存区的内部隔开,保障两侧水温互不干扰。
62.所述冷却细管71位于所述辅助槽12的内部,并且冷却细管71的表面与外界相同,用于自然冷却。
63.流入回流区内部的换热水源通过出水口7流入冷却细管71的内部,冷却细管71的表面通过辅助槽12的内部与外界连通,使得冷却细管71对输入的换热水源与外界环境进行自然冷却,加快换热后水源的冷却效率,为冷却水源换热时的水稳提供稳定的保障,从而保障水冷的持续性。
64.有益效果:
65.采用隔板6将水箱5内部的空间隔开,避免冷却水源与回流水源之间换热而升高冷却水源的温度,同时回流水源通过冷却细管71与外界空气换热,加快换热后会流水源的自然冷却,为设备的持续性运行提供保障。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