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束控制装置、发光装置以及照明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1370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光束控制装置、发光装置以及照明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半导体照明领域,特别是设及一种光束控制装置、发光装置W及照明 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半导体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发光半导体在光学领域中, 由于其功耗低,体积小,亮度高且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受到众多业内人±的青睐。在照明设 备中,利用各类透镜配合发光半导体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采用运种搭配方式制造出的 灯具能够达到良好的照明效果。但是,现有的八合一透镜(如图4所示)的出光角度较大, 使得透镜的中间亮度值不高,容易让人产生灯具不够明亮的感觉。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W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 述问题的一种光束控制装置、发光装置W及照明设备。
[0004]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束控制装置,包含用于容纳发光元件的空腔, 光入射表面和光出射表面,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光入射表面下方,其射出的光线经所述 光入射表面进入光束控制装置内,再经由所述光出射表面射出,所述光入射表面和所述光 出射表面具有重合的中屯、轴,所述光入射表面用于汇聚入射光线,包括: 阳〇化]第一入射表面,位于所述空腔顶部W所述中屯、轴为中屯、的规定范围内,具有向所 述发光元件方向凸出的圆滑曲面;
[0006] 第二入射表面,位于所述空腔侧壁,具有向所述发光元件凸出的圆滑曲面。
[0007] 可选地,所述光入射表面还包括:
[0008] 第=入射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入射表面,具有向远离发光元件方向凸出的 圆滑曲面。
[0009] 可选地,所述第二入射表面从所述空腔上方向下延伸时,逐渐远离所述中屯、轴。
[0010] 可选地,所述光入射表面和光出射表面均相对于所述中屯、轴旋转对称。
[0011] 可选地,所述光线在入射所述光入射表面时相对于所述中屯、轴的角度为0-90度, 离开所述光入射表面时相对于所述中屯、轴的角度为0-65度。
[0012] 可选地,所述光出射表面用于扩散出射光线。
[0013] 可选地,所述出射光线在离开所述光出射表面时相对于所述中屯、轴的角度为 20-70度。
[001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发光元件,和如上文所述的 光束控制装置,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束控制装置的空腔内。
[0015] 可选地,所述光束控制装置中的光入射表面和所述光出射表面重合的中屯、轴与所 述发光元件的光轴相重合。
[0016]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照明设备,包括基板,和多个如上文所述的 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均匀分布在所述基板上。
[001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束控制装置包括容纳发光元件的空腔,光入射表面和光出 射表面,发光元件位于光入射表面下方,其射出的光线经光入射表面进入光束控制装置内, 再经由光出射表面射出。光入射表面用于汇聚入射光线,包括有第一入射表面和第二入射 表面。因为光入射表面可W缩小光线的出光角度,所W光入射表面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从 而提高了光束控制装置中部的亮度值。
[0018] 进一步的,光出射表面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可W保证光束控制装置整体亮度的 均匀度。通过上述光入射表面和光出射表面的互相配合,使得光束控制装置的中间亮度值 高于边缘亮度值,不仅增加了光束控制装置的表面亮度,进一步提升光束控制装置的整体 性能。
[0019]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W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 更明显易懂,W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 了本发明的上述W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1]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 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2]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束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束控制装置的光照示意图;
[0024]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束控制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巧]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入射表面的规定范围的示意图;
[00%] 图4示出了现有的八合一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示出了现有的八合一透镜的配光曲线图;
[002引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束控制装置的配光曲线图;
[0029] 图7示出了现有的八合一透镜和本发明的光束控制装置的实际点亮示意图;
[0030] 图8a为现有的带有面罩的八合一透镜的亮度截面图;
[0031] 图8b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带有面罩的光束控制装置的亮度截面图;
[0032]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W及
[0033]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 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WW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运里阐述的实施例 所限制。相反,提供运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 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束控制装置110。参见图1、图2 W及图3a所示,其中,图I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束控制装置110的结构示意 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束控制装置110的光照示意图,W及图3a示 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束控制装置1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6] 参照图1和图2,光束控制装置110包含用于容纳发光元件120的空腔130、光入 射表面140和光出射表面150。发光兀件120位于光入射表面140下方,其射出的光线160 经光入射表面140进入光束控制装置110内,再经由光出射表面150射出,光入射表面140 和光出射表面150具有重合的中屯、轴170。
[0037] 参照图1、图2和图3a所示,光束控制装置110中的光入射表面140对光线160具 有汇聚作用,它可W包括:第一入射表面141和第二入射表面142 :
[003引第一入射表面141,位于空腔130的顶部W光入射表面140和光出射表面150重合 的中屯、轴170为中屯、的规定范围内,具有向发光元件120方向凸出的圆滑曲面;
[0039] 第二入射表面142,位于空腔130侧壁位置处,具有向发光元件120凸出的圆滑曲 面。
[0040]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第一入射表面141的规定范围可W是,W 中屯、轴170为中屯、的夹角为30度至40度的范围内。
[004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入射表面140包括第一入射表面141和第二入射表面142, 运种结构设计能够缩小光线160的出光角度,从而对光线160具有汇聚作用,可W提高光束 控制装置110中部的亮度值,进而提升了光束控制装置110的光束控制性能。
[0042]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3a所示,光束控制装置110的光入射表面140 还可W包括第=入射表面143,其位于第一入射表面141和第二入射表面142的连接处,具 有向远离发光元件120方向凸出的圆滑曲面。由此,第一入射表面141和第二入射表面142 的连接处采用光滑的曲面连接,一方面可W实现对入射光线160的汇聚作用,另一方面可 W增加光束控制装置110整体的美观性。
[0043] 进一步地,在图3a中,第二入射表面142从容纳发光元件120的空腔130上方向 下延伸时,逐渐地远离光入射表面140和光出射表面150重合的中屯、轴170,义用运种方式 设计的第二入射表面142可W汇聚入射光线160,从而增加光束控制装置110的中屯、亮度 值。
[0044]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光入射表面140和光出射表面 150具有相重合的中屯、轴170,并且均相对于中屯、轴170旋转对称,运样发光元件120发出 的光线160可W从任意方向通过光入射表面140进入光束控制装置110内,再经过光束控 制装置110的光出射表面150从任意方向发射出光线160,从而使得发光元件120的光线 160充分的照射出来,达到光照的最佳状态。
[0045] 图4不出了现有的八合一透镜的结构不意图,该八合一透镜包含光入射表面140' 和光出射表面150',光入射表面140'和光出射表面150'具有相重合的中屯、轴170',发光 元件120'位于光入射表面140'下方,其射出的光线160'经光入射表面140'进入八合一 透镜内,再经由光出射表面150'射出。
[0046] 发明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光束控制装置110进行了实验得到,发光元件120发出 的光线160在射入光入射表面140时,相对于中屯、轴170的入射角度为0-90度,离开光入 射表面140时,相对于中屯、轴170的出光角度为0-65度。本发明的光出射表面150用于扩 散出射光线160,在此基础上光线160从光出射表面150射出时,相对于中屯、轴170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