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管脚长度测量及调节结构的回头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408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管脚长度测量及调节结构的回头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子折弯机构的管子长度控制的方法及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是对美国专利No.5233853及5379624中解释的管子折弯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No.5233853公开了一种同时拉伸矫直多个并排地定位的用于制造热交换器的管子段和折弯该管子以形成回头弯管子的设备。在同时加工多个回头弯管子的工艺中,遇到的困难是保持回头弯管子的“U”型管脚的相同长度。美国专利No.5379624对该特定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该问题是由于摩擦力变化引起的,该摩擦力变化发生在当每个管子被折弯后随后又折弯多根管子之时,各个管脚的长度将基本不相同。
在上面两个参考的专利中描述的机器的用户常常要对同时从若干不同卖主供应的管子进行处理。结果,并排地定位在管子折弯机构上的管子由于管子硬度、管子润滑、管子壁厚连同其它因素一道当时出现连续变化而呈现不同情况。因此,需要提供对每个被加工的回头弯的“U”型管脚长度的监测和提供各元件定位方面的自动改变(调节),以保持“U”型管脚的各端部彼此共平面。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将有效地监测回头弯管子的管脚长度及自动完成调节的方法及设备,以保持被加工的每个回头弯管子的管脚长度公差范围内和保持两个前述专利中解释的有益方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管子折弯方法及设备,如前所述,它将对U型回头弯管子的管脚长度进行监测和实施精确控制,以达到规定的长度。
本发明还有的目的是提供回头折弯方法及设备,如前所述,它将使多个这种回头弯管子的同时折弯变得容易,多个回头弯管子的每一个的管脚具有精确地控制的长度。
本发明还有的目的是对美国专利No.5233853及5379624中描述及图示的管子折弯方法及设备提出改进。

发明内容
通常,通过提供用于折弯的管子折弯方法和管子折弯机构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及意图,该管子折弯机构被构造成把限定长度管子段折弯成U型,该限定长度管子段是由限定长度管子供料装置提供的,管子段的至少一个端部由推动器推动至所需位置。管子端部定位装置被构造成使管子段的第一及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在折弯操作之后被定位,并产生指示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离U型管子的弯曲轴线的距离的信号,该信号指示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或者是太短或者是太长。为了在管子折弯机构的下一个操作循环开始前易于可调节地再定位,在离开限定长度管子供料装置可调节距离提供支承件以支承推动器或者所述管子折弯机构。提供了对信号作出响应的控制机构,以便从限定长度管子供料装置起对推动器或管子折弯机构实施可调节的再定位,使得随后能实施管子折弯机构的下一个操作循环,两个端部中的至少一个将定位成至少更靠近所需位置。


在阅读下列说明书及审视附图后,对于熟悉这种普通形式的设备的人们,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意图将变得明显起来,其中图1是实施本发明的管子折弯机的侧视图;图2是其上具有管子接合支架的驱动支架的顶视图;图3是沿图2的3-3线截取的剖视图;图4是除了驱动支架的部件已移动之外类似于图3的剖视图;图5是除了管子接合支架已相对驱动支架移动之外类似于图4的剖视图;图6是操作上与U型管子第二端部相关联的管子长度测量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除了另外的驱动支架已沿朝向U型管子第二端部的路径移动之外类似于图6的视图;图8是除了另外的驱动支架已在离开U型管子第二端部的方向移动之外类似于图7的视图;图9是类似于图6的视图,即另外的驱动支架已经返回至如图6图示的初始启动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方便及只是作为参考而不是限制,下列说明书中将使用某些术语。在作参考的附图中,词“上”、“下”、“右”及“左”将表示方向。词“内”及“外”将分别表示朝向及离开装置的几何中心及所指的装置零件的方向。这种术语将包含上面特别提及的词、它的派生词及类似含义的词。
由于包含于本发明中的术语的起点始于美国专利No.5233853及5379624中的公开,这些参考的公开将被接合在本文中作参考。
管子供料的控制机构S已从美国专利No.5233853及5379624中知晓。管子供料控制机构S使得多个(此处只显示了一个)限定长度管子段被预切成精确长度并输送至管子折弯装置10,使得每根管子T的前端部或第一端部11从平面“P”起定位于精确位置“A”处(图6),平面“P”的位置垂直于管子T的纵轴线并包含由轴12限定的弯曲轴线“B”。由于管子T的相对的第二端部13是被切割的,使得管子段长度是精确的尺寸,因此在管子折弯成U型之前第二端部的位置变成是已知的。如图6中所简略表示的,设置了多个(只显示了其中的一个)管子心轴16,并且管子段套在管子心轴上。在邻接弯曲轴线B的管子心轴16的端部,每个端部具有位置紧靠该折弯柄轴14的未示出的折弯心轴,该折弯柄轴可转动地支承在轴12上。
在管子折弯机构10上设有导向结构17。导向结构17上具有多个开口,每个开口可滑动地支承着套筒18,套筒18也称为脱离管,在套筒18内部容纳着管子心轴16。如果需要,导向结构17可沿安装在管子折弯机10框架F上的导向杆19长度朝向及离开折弯柄轴14进行调节。在管子T已被固定地定位在管子折弯机中并且夹紧机构22(图6)已动作而与折弯柄轴14成固定关系地有效夹持管子T之后,每个套筒18的端部21布置成与每个管子T的前端部或第一端部11接合。夹紧机构22是传统的结构并已在美国专利No.5233853及5379624图示的结构中得到实施。
第一驱动支架23可滑动地支承在导向杆19上。框架F还含有细长的外螺纹杆24,轴24在管子折弯机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由马达M驱动而转动。支架23含有内螺母部分26,螺母部分26以螺纹与螺纹杆24上的螺纹接合,所以当马达M驱动螺纹杆24转动时,支架23将被驱动在复合导向杆19的长度方向朝向及离开导向结构17移动。
上述结构的目的是使得套筒18的端部21被带入与管子T的第一端部11相接合,如图1所图示。支架23将首先移动进入与每个套筒18上的法兰27接合,从这以后把上述端部21带入与管子端部11的所述接合。这之后,夹紧机构22有效地把每个管子段夹紧到折弯柄轴14上,然后折弯柄轴14绕轴12转动以带动前述的管子T的第二端部13定位在如图1中的虚线图示的邻接第一端部11的位置。当发生折弯运动时,支架23将同时移动通过预定距离L(图6),使得每个套筒18的端部21推动到每根管子的第一端部11上,以便当发生折弯而使管脚28的端面29被固定地定位在仔细控制的位置31时,使管脚28的材料在长度方向被移向左。由于在折弯前已知道管子T的第二管子端部13的位置,在图6图示的折弯完成时刻,它的位置也是这样在受控的位置31处,端面32与端面29共平面。
折弯柄轴14与第一驱动支架23的协调运动,由控制装置33调节,如被接合入本文作参考的美国专利No.5379624中所叙述的。因此认为有关这个协调运动的进一步评述是不必要的。
第一驱动支架23含有框架34,框架34包含一对间隔的竖立壁36及37,在壁36与37之间排列有多个分度机构38,分度机构38的数目与被折弯的管子T的数目相对应。每个分度机构38包括轴39,轴39在其相对端部具有一对缩小直径部分,该缩小直径部分被容纳在每个壁36及37上轴向对准的孔41内。轴39上相对地排列有围绕该轴的棘齿42及43,该棘齿42及43适于与一对独立的气动工作缸47及48的往复式柱塞44或46可操作地相连接。脉动空气压力分别通过空气入口接头49及51输出独立的气动缸47及48。独立的气动缸47及48中的每个柱塞44及46是由空气致动的并由弹簧使其返回原始位置。例如,供输至空气接头49的脉动空气将致动气动缸46来驱使其柱塞44进入与棘齿42接合以引起轴39在第一转动方向上转动,而供输至空气接头51的脉动空气将使气动缸48被致动来驱使柱塞46进入与棘齿43接合以引起轴39在相反的转动方向上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轴39含有缩小直径的带外螺纹的轴延伸部52,轴延伸部52朝向折弯柄轴14延伸。
第一驱动支架23另外含有多个隆起部53,隆起部53的数目对应于被折弯的管子T的数目(图3中只图示了其中的一个)。每个隆起部53具有贯通延伸的孔54,该孔的轴线通常平行于套筒18的纵轴线。细长杆56可滑动地支承在孔54内以便沿其纵轴线移动。调节支架57被固定在细长杆56的端部,使得调节支架57可朝向和背离折弯柄轴14而移动。在调节支架57上设置了内螺母,而内螺母以螺纹与外螺纹轴延伸部52接合。结果是伴随着轴延伸部52的相应转动的轴39转动将导致调节支架57向左或向右前进(图3)。
调节支架57含有附加的细长杆61,它被支承着以便在轴向对准的轴衬62及63内轴向运动。管子接合支架64用螺钉66固定地安装在细长杆61上。如果需要,邻接管子接合支架64的套筒18的端部被导向到第一驱动支架23上的导轨65上。在这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管子接合支架64是图3中的倒U型,其中脚67及68跨过调节支架57的法兰部分69,调节支架57装有轴衬63。压缩弹簧71位于轴衬62及装轴衬的法兰和管子接合支架64之间,以便持续地把管子接合支架64驱向折弯柄轴14。
第一驱动支架23还包含多个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LVDT)装置72,其数量和被折弯的管子T的数量相对应。每个LVDT装置72位于框架34的壁36与37之间。每个LVDT装置72是传统的来自货架的装置,可从Macro Sensors,a division of Howard A.SchaevitzTechnologies,Inc.Of Pennsauken,New Jersey买到。在本结构中使用的LVDT的具体型号是375-250型。有关LVDT装置72的资料可查阅供应商的网页,网址http//www.macrosensors.com/primer.htm.每个LVDT装置72含有位于框架34的壁36与37之间的芯部部件73。LVDT装置72的移动元件74用轴61的轴延伸部76固定,所以轴61的往复运动将引致LVDT装置72芯部73内部的移动元件74的同步往复运动。LVDT的操作的人们熟知的并在上述网址中作了解释。总结该操作如下,芯部73内部的移动件74的轴向移动将产生指示芯部73内部的移动件74位置的电信号。芯部内部的移动件74的位置灵敏度可被检测小到0.0001英寸。来自LVDT的输出信号被输送至控制装置77(图5)。控制装置的输出用导线78输送以控制轴39的转动方向,如图5中简略地所图示,当然,应该理解到通过导线78的输出将传输至其它的传统控制机构(未图示)以确定空气接头49与51中的哪个将被启动来决定轴39的转动方向。
如美国专利No.5379624中所公开的,第一驱动支架23与折弯柄轴14是通过控制装置33相联系的,所以管子已折弯的度数是由检测器79(图1)测量的而来自它的相应信号通过控制导线81传输至控制装置33。依次,控制装置33产生的信号通过控制导线82传输至马达M,所以对于折弯柄轴14绕轴12每转动一度,螺杆24将转动规定的转数,轴12由驱动装置83驱动。结果是第一驱动支架23将以对绕轴12轴线的折弯柄轴运动的随动关系向左运动,以带动各个套筒18的端部22进入与管子T第一端部11的前端面29相接合。这之后,并且对于折弯柄轴14绕轴12运动的每一度,控制装置33将控制马达M的运转,使得第一驱动支架23将移动规定的距离L(图6),以强制地使每根管子第一端部11的端面29置于图6图示的规定位置31。该位置31将与每根管子第二端部13的端面32的位置重合,继之各管子被折弯成U型,如图6中所示。
当管子接合支架64与套筒18的右端部接合时,特别是支架64的法兰27随着朝向折弯柄轴14的第一驱动支架23的运动而动时,管子接合支架64将从图3的位置克服持续顶压的弹簧71向右移动至图4的位置。当第一驱动支架23朝折弯柄轴14前进时,管子接合支架64将仍停留在图4中所示的位置。一旦套筒18被驱动而第一端部11的相应端面29到达穿过距离L的规定位置31,这之后第一驱动支架23就向右移动距离“X”(图5),导致各个管脚28的被压缩材料松开,而使弹簧71保持轻压每个管子接合支架64进入与套筒18的各个法兰27相接合。这就是说,弹簧71将不会导致管脚28的材料被挤压。由于轴61通过轴延伸部76带动LVDT装置72的移动件74,则每根管子T第一端部11端面29的精确位置将由与每根管子相联系的各个LVDT装置72测量以产生电信号,该电信号通过导线84输送至控制装置77。控制装置77内部将编程有端面29的所需位置,并且通过导线84接收的数据将与预定的位置进行比较,而如果端面29不在所需位置上,将通过导线78输送信号以影响轴39及其轴延伸部52的受控转动,以引致调节支架板57向框架34的左方或右方前进,使得当第一驱动支架23退回其初始启动位置时,弹簧71将使所有现在被调节了位置的各管子接合支架64返回进入与壁69相接合,如图3的初始启动位置中所图示。这个调节将实际控制移过的长度,而在下个循环中力将作用于端面29,所以当力从端面29上撤去时,管脚28材料上的任何压缩力都将被放松而端面29呈现在已调节位置上,以保持端面29与32尽可能接近共平面关系。
在某些例子中,需要测量端面32相对于弯曲轴线B的精确位置。这可通过提供导向结构17上的构造来完成,该构造图示于图6-9中。更准确地说,第二驱动支架86设置在导向结构17上并由驱动装置87驱动相对于导向结构17往返运动。第二驱动支架86利用简略地图示的连接件89连接到框架件88上。框架件88是中空的,并且在其左端部含有支架91,而对于被检验的每根管子T,支架91可相对框架件88移动。每个支架91是中空的校形套筒形式的,在它的内部设置有校形工具92,工具92定位成与管子T的管脚93纵轴线在轴向上对准。支架91的校形套筒部分的内部直径最好就是管脚93的外直径。校形工具92的直径最好就是管脚93的内直径。在框架件88与支架91之间设置有空动接头94。空动接头94的用途在下面将变得明显起来。滑动机构96在框架88内部被引导,其路径与支架91的相同。滑动机构96具有延伸穿过支架91上的导向开口的延伸件97,所以延伸件97的左侧末端终止于接近校形工具92处,如图6中所图示。设置了压缩弹簧98(图6中简略地图示)用于持续地朝管子T的端面32压迫滑动机构96及支架91,端面32由止动器99的定位来调节。
轴101从滑动机构96起在其远离管子T的端面32的一侧延伸。轴101在其末端部附近具有移动件102,移动件102在另外的LVDT装置104的芯部103的内部。LVDT装置104的输出通过导线106输送至控制装置107(图8),控制装置107的输出通过导线108输送至马达109(图1)。
在测量每根管子T管脚93的端面32的位置时,测量的开始位置图示于图6中。这之后,第二驱动支架86朝向折弯柄轴14前进,即朝向图7的位置前进,以引起空动接头94被收缩而止动器99与支架91接合来推动支架91,使得每个支架91的校形套筒部将包围各个管脚93的外部而校形工具92将进入管脚93的内部,以校正各个管脚的外及内直径达到校形套筒及校形工具92的尺寸。在每个滑动机构96上伸出部97将与各个端面32接合并如图7中所示克服各个弹簧98的压迫相对于各个支架91移动。结果是带着移动件102的轴101将在LVDT装置104的各个芯部103的内部移动以通过控制装置107进行指示,控制装置107内部编程有每根管子T端面32的最佳位置。每个端面32的最佳位置与其实际位置之间的实际变化的测量由控制装置107中的程序指示,而如果差值已被确定,控制装置107将通过由导线108发送至马达109的信号启动管子折弯装置10与管子供料控制机构S之间相对位置的调节,该调节是通过带外螺纹的螺纹件111进行的。通常,由于各管子T被夹紧在夹紧装置22中,各管子的所有端面32将同样地处于相同位置。如果它们不处于相同位置,将启动警报以警示操作者出现的问题。
应当指出上述测量之前,第二驱动支架86被移离端面32距离“Y”(如图8所示)以退回止动器99。然而,弹簧98持续迫使滑动机构96的延伸部97进入与端面32接合。结果是由校形工具插入端面32中的开口内引起的作用在管脚93材料上的任何压缩力都将被放松,所以端面32的精确位置将由LVDT装置104的芯部103中的移动件102的合适位置所决定。
这之后,第二驱动支架86退回至初始启动位置,止动器99与支架91接合以从管脚93内部抽回校形工具92并同时又压迫滑动机构96。
虽然出于图释的目的已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具体优先实施例,但应理解已公开设备的变化或修改,包括零件的重新安排,都在本发明的目标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控制U型弯曲管子的一对管脚中的每个管脚的长度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该长度被所述U型弯曲管子的弯曲轴线与所述U型弯曲管子的每个自由端部之间的距离限定,其中所述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包括管子折弯装置;供料及输送装置,用于间歇地供应至少一根限定长度管子段和输送所述限定长度管子段至所述管子折弯装置,所述管子折弯装置具有可绕弯曲轴线枢转的折弯柄轴,所述供料及输送装置使所述限定长度管子段的第一端部被输送至所述管子折弯装置;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在所述折弯柄轴上并初始定位于邻接所述供料及输送装置的所述弯曲轴线的一侧边上,用于把所述限定长度管子段夹紧在所述折弯柄轴上并由此使所述限定长度管子段离开所述弯曲轴线的第二端固定地定位;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折弯柄轴枢转过预定角度,以实施所述限定长度管子段的折弯;第一控制装置,用于对所述限定长度管子段向着所述管子折弯装置的输送进行限制,使得所述限定长度管子段的第一端部定位在一平面的一侧上的预先确定的距离处,该平面的位置垂直于所述限定长度管子段的纵轴线并包含所述弯曲轴线,该平面远离所述供料及输送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地与所述限定长度管子段的所述第一端部接合和用于朝向所述夹紧装置推动所述第一端部;第二控制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朝所述弯曲轴线的运动停止在一位置,在该位置,所述第一端部在折弯预定角度之后变成大致与所述第二端部共平面,其中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含被支承着以便沿第一路径运动的第一驱动支架,该第一路径平行于所述至少一个限定长度管子段的纵轴线;所述第一驱动支架上具有管子接合支架,该管子接合支架有选择地可调节地沿第二路径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移动,该第二路径平行于所述第一路径;所述管子接合支架被构造成用来与所述限定长度管子段的所述第一端部接合;和设置了第三控制装置,并且该第三控制装置被构造成用来测量所述平面和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中至少一个之间的实际距离,和用来确定所测得实际距离是否过短或过长,并且用来实施调节所述管子接合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的位置以便实现所述第一及第二端部在所选公差范围内保持共平面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及输送装置可调节地与所述管子折弯装置间隔开,而所述第三控制装置还被构造成这样,可根据确定了所测出的实际距离是过短或过长来调节所述供料及输送装置与所述管子折弯装置之间的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装置被构造成用来完成测量实际距离的任务并在所述管子折弯装置的操作循环之间实施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含有第一导轨,该第一导轨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路径的所述第二路径延伸,并在该第一导轨上引导至少一个调节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还含有可分度的驱动马达,该马达用于实现所述至少一个调节支架沿所述第一导轨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的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调节支架含有第二导轨,该第二导轨沿第三路径延伸,并在该第二导轨上移动地引导所述管子接合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路径平行于所述第二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调节支架还含有弹性可变形装置,用于把所述管子接合支架持续地推向所述供料及输送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含第三导轨及细长的脱离管,该脱离管可滑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三层轨上,以在该第三导轨长度方向上运动;所述脱离管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管子接合支架接合,同时其相对的端部与所述限定长度管子段的所述第一端部接合;所述弹性可变形装置保证所述脱离管与所述管子接合支架及所述第一端部保持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支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含有两部分的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的第一部分,而所述调节支架含有所述两部分的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的第二部分,所述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被构造成用来把所述第一驱动支架与所述调节支架之间的相对运动转换为指示所述第一驱动支架与所述调节支架之间的间隔的相应电信号,并由此转换为测得的实际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还含有可分度的驱动马达,用于实现所述调节支架沿所述第一导轨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的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含有沿第三路径延伸的第二导轨,而在该第二导轨上可移动地引导所述管子接合支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路径平行于所述第二路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还含有弹性可变形装置,用于朝向所述供料及输送装置持续地推动所述管子接合支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含第三导轨及细长的脱离管,该脱离管可滑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三导轨上,以在该第三导轨长度方向上运动;所述脱离管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管子接合支架接合,同时其相对的端部与所述限定长度管子段的所述第一端部接合;所述弹性可变形装置保证所述脱离管与所述管子接合支架及所述第一端部保持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支架上。
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还含有可分度的驱动马达,用于实现所述调节支架沿所述第一导轨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支架的运动,所述可分度的驱动马达含有可转动的输出轴,该输出轴被构造成在相反的转动方向上有选择地转动并且在其上具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支架具有以螺纹与所述输出轴上的所述螺纹相接合的内螺母。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上含有反向地定位的棘齿,所述可分度的驱动马达还含有一对有选择地往返运动的棘爪,该棘爪可与所选择的棘齿接合,以在转动的相反方向上影响所述输出轴的所述棘爪转动的分离致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装置只是被构造成用来测量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实际距离。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折弯装置含有被构造成用来测量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实际距离的第四控制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控制装置含有第二驱动支架,该第二驱动支架被支承着以便沿朝向及离开所述第二端部的路径相对于所述管子折弯装置运动,该路径与所述U型弯曲管子的管脚的纵轴线同轴,该U型弯曲管子终止于所述第二端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支架在其上安装有两部分的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所述两部分的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驱动支架上并可与它一起移动,所述两部分的第二部分由所述第一部分承载,并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端部接合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移动;所述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被构造成用来把所述第一与第二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转换成指示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间隔的相应电信号。
24.根据权利要求2 3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含有成型的校形工具,该校形工具被构造成容纳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内部并将所述第二端部冷加工为所述成型的校形工具的轮廓。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的校形工具安装在滑动件上,该滑动件可移动地被引导在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上的轨道上;所述第二部分可相对于所述轨道上的所述滑动件移动,以及根据所述第二驱动支架朝向所述第二端部的移动而与所述成型的校形工具接合,以实现将所述成型的校形工具推动进入所述第二端部的内部和使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端部相接合。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还含有弹性可变形装置,用于持续地朝向所述第二端部推动所述第二部分。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管子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支架含有成型的校形工具,该成型的校形工具被构成容纳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内部并且将所述第二端部冷加工为所述成型的校形工具的轮廓。
28.一种用于控制U型弯曲管子的一对管脚的长度的方法,该长度被所述U型弯曲管子的弯曲轴线与所述U型弯曲管子的每个自由端部之间的距离限定,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至少一根具有第一及第二端部的直的限定长度管子段供应及输送至管子折弯机,以便绕弯曲轴线折弯所述管子;使所述限定长度管子段的所述第一端部定位于一平面的一侧面上的预定距离处,该平面的位置垂直于所述限定长度管子段的纵轴线并包含该弯曲轴线,所述限定长度管子段绕该弯曲轴线被折弯,所述侧面远离所述供料及输送装置;将所述限定长度管子段夹紧到所述折弯柄轴上,以与该折弯柄轴一起移动;使折弯柄轴移动过所述预定角度,以实施限定长度管子段的折弯,而同时朝向所述限定长度管子段被夹持至所述折弯柄轴处的位置推动所述限定长度管子段的第一端部;和折弯预定的角度之后在一位置停止推动第一端部,在该位置,第一端部变成与第二端部大致共平面,该改进处包括测量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一及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之间的实际距离,并确定测得的实际距离是否过短或过长;根据测得的实际距离,在所述管子折弯期间,对弯曲轴线相对于至少一个管子供料及输送机构的至少一个位置和对推在所述第一端部上的推动器的初始位置实施调节,以便在所选公差范围内实现保持所述第一及第二端部的共平面关系。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步骤是在管子折弯循环之间完成的。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步骤同时测量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一及第二端部之间的实际距离。
31.一种管子折弯机构,该管子折弯机构被构成用来把限定长度管子段折弯成U型,该限定长度管子段由限定长度管子供料装置供输,所述管子段的至少一个端部由推动器推动至所需位置,其中的改进处包括管子端部定位装置被构造成用来使所述管子段的第一及第二端部中至少一个在折弯操作之后被定位,并产生指示所述第一及第二端部的所述至少一个距所述U型管子的弯曲轴线的距离的信号,所述信号指示所述第一及第二端部的所述至少一个是过短或过长;在离开所述限定长度管子供料装置可调节距离处支承所述推动器与所述管子折弯机构中的至少一个的支承装置,用于在所述管子折弯机构的下一个操作循环开始前易于可调节地重新定位;和控制装置响应所述信号以实现所述推动器及所述管子折弯机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从所述限定长度管子供料装置起的可调节再定位,使得能随后进行所述管子折弯机构的下一个操作循环,所述第一及第二端部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将定位成至少更靠近于所述所需位置。
32.一种用于把限定长度管子段折弯成U型的方法,该限定长度管子段由限定长度管子供料装置供输至管子折弯机构,所述管子的一个端部由推动器推动至所需位置,其中的改进处包括在折弯操作之后定位所述管子段的第一及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产生指示所述第一及第二端部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距所述U型管的弯曲轴线的距离的信号,所述信号指示所述第一及第二端部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是过短或过长;根据所述信号,在完成折弯循环时对所述推动器的至少一个终端定位的位置和对所述弯曲轴线与所述限定长度管子供料装置之间的间隔实施调节,使得随后能完成所述管子折弯机构的下一个操作循环,所述第一及第二端部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将定位成至少更靠近所述所需位置。
全文摘要
用于控制限定长度管子段的端部定位及继之使其折弯转动过预定角度的方法及设备。至少一根平直的限定长度管子段被供输至管子折弯机以绕弯曲轴线折弯该管子。测量管子的两个端部以确定每个管脚的端面至弯曲轴线之间的距离,该两个端部继之被折弯。对推动件作适当调节以使管子的两端部保持大致共平面关系。还完成了另外的测量以易于管子供料装置与管子折弯机构之间的调节。
文档编号B21D7/14GK1438079SQ02157079
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1日
发明者J·G·米利曼, G·B·哈曼, D·S·斯马尔 申请人:伯尔奥克工具及量规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