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裁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95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裁断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裁断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裁断整齐、压切均匀的自动调定高度、刀具的运动控制精度高的裁断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精确地控制上机体的进刀量的裁断机;其可以提升裁切的质量,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裁切的完全程控化。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下机体每侧各固定有两油缸,下机体与上机体通过套在油缸外的柱子相连,柱子下端连接一固定座,固定座与连接块一端相连;连接块下端铰接有偏心铰,两偏心铰的另一端通过一平衡杆相连接;所述的两固定座间连接有控制杆,控制杆连接一编码器,编码器与PLC控制部分相连。
上述控制杆与下机体的机台面相平行;编码器与控制杆中央相连;平衡杆分别与偏心铰的下面一连接点相连,使其与下机体的机台面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一平衡杆将左右两侧机构连接,即可用来平衡机台左右的压力;且控制杆中间安装有一由PLC程序控制的编码器,从而实现裁断机在整个裁断过程中,直接用距离来控制深度,不受时间和速度的影响,提高裁断深度的准确性,确保裁切物的质量。
见附图
3,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上机体1、下机体2、柱子3、油缸4、固定座5、连接块6、偏心铰9、平衡杆10,下机体2每侧各固定有两油缸4,下机体2与上机体1通过套在油缸4外的柱子3相连,柱子3下端连接一固定座5,固定座5与连接块6一端相连;连接块6下端铰接有偏心铰9,平衡杆10分别与偏心铰9的下面的一连接点相连,使其与下机体2的机台面相平行;由于偏心铰9为弧形,则在受到过猛的压力时,则因其受力面积大,其缓冲力度大,可减轻整个机台所受的冲击;而平衡杆10的平行设置,可以使得油缸的反应较快,使上机体1带动的刀具相对于下机体2的机台面同步平行运动;所述的两固定座5间连接有控制杆11,控制杆11的轴线与下机体2的机台面相平行;并且,在控制杆11的中段连接一编码器12,编码器12与PLC控制部分相连。
当上机体1带动刀具裁切物品时,控制杆11在固定座5的带动下亦同步平行移动,使得刀具的运动直接利用控制杆11的运动反应出来;因而,在调整上机体1裁切物体时,控制杆11即会同步下到裁断位置,由于控制杆11中间连有一由PLC的高速埠所控制的编码器12,编码器12到达裁断位置后即会发出一个信号给PLC的高速埠,PLC接收到这个信号即可控制正在运动的油缸4的油阀,使其换向,从而用距离来控制裁切物的深度;由于编码器12的精度较高,而且PLC的程序(具体见附图4所示意,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有所不同,唯其可达目的即可)运行速度快,因而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油缸4的油阀换向,实现对刀具运动的精确控制,提升裁切的质量;此时PLC并将接收到的信号也保存起来,这样在裁切相同物体时,亦可简化重复裁切定位深度的部分步骤;而在最初确定刀具的运动范围时,可以根据需裁切物进行设定。
权利要求1.自动裁断机,包括上机体(1)、下机体(2)、柱子(3)、油缸(4)、固定座(5)、连接块(6)、偏心铰(9)、平衡杆(10),下机体(2)每侧各固定有两油缸(4),下机体(2)与上机体(1)通过套在油缸(4)外的柱子(3)相连,柱子(3)下端连接一固定座(5),固定座(5)与连接块(6)一端相连;连接块(6)下端铰接有偏心铰(9),两偏心铰(9)的另一端通过一平衡杆(10)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固定座(5)间连接有控制杆(11),控制杆(11)连接一编码器(12),编码器(12)与PLC控制部分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裁断机,其特征在于控制杆(11)与下机体(2)的机台面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裁断机,其特征在于编码器(12)与控制杆(11)中央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裁断机,其特征在于平衡杆(10)分别与偏心铰(9)的下面一连接点相连,使其与下机体(2)的机台面相平行。
专利摘要自动裁断机,涉及裁断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刀具的运动控制精度高的裁断机。其技术方案为两固定座间连接有控制杆,控制杆连接一编码器,编码器与PLC控制部分相连;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一平衡杆将左右两侧机构连接,即可用来平衡机台左右的压力;且控制杆中间安装有一由PLC程序控制的编码器,从而实现裁断机在整个裁断过程中,直接用距离来控制深度,不受时间和速度的影响,提高裁断深度的准确性,确保裁切物的质量。
文档编号B23D15/04GK2564291SQ0224799
公开日2003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6日
发明者许韦期 申请人:香港电业自动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