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可调多头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74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用可调多头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中的钻孔装置,特别适用于各种盘类另件的钻孔加工。
在已有的技术中,为了提高盘类另件的钻孔效率,一般采用的都是专用钻具。《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册》第476页。《机床夹具图册》第20页上介绍的多孔钻头装置,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钻头的孔距是固定而不可调的,其单一性强,适用范围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扩大其多头钻孔装置的使用范围而设计出一种通用可调多头钻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它是由若干个钻头及传动部件组成的一个动力箱和一个依靠弹簧作用沿导柱运动的滑动钻模板组成。通过一个开有槽子的传动轴同钻床的主轴连接用以传递扭矩。工作时,该装置可直接固定安装在立式钻床的工作台上,钻床主轴向下运动,卡入动力箱传动轴的槽中,带动动力箱和滑动钻模板随机床主轴沿两根导柱向下,借弹簧力使钻模板压紧工件,工件可用V型铁定位(图中未画出)。在动力箱中,通过传动轴带动一个中心齿轮和若干个卫星齿轮,每个卫星齿轮连接一个可以伸缩的铰链轴,并通过固定轴承座带动钻头旋转,进行多孔钻削。加工结束后,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动力箱向上运动,使钻头从被加工另件和钻模板中退出,然后在附加弹簧和支撑环的作用下,钻模板向上运动,形成装夹工件的空间,当需要调整钻头的中心孔距时,先松开轴承座尾部夹板的螺钉,通过拉伸铰链轴把钻头拉到能自如地插入钻模板的相应钻套孔中。然后再将轴承座尾部的夹板螺钉紧固,便可达到调整好的目的。这样一来,对于不同的工件,只需要配备不同的钻板即可。
下面利用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动力箱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A向结构图。
在图1中,标号(2)是动力箱;标号(3)是导柱并与底座(9)采用刚性连接,导柱(3)上套有滑动钻模板(8),在其之间装有弹簧(5),附加弹簧(6),和支撑环(7),滑动钻模板(8)上固定有带有轴肩的拉杆(4),从而在导柱(3)不动的条件下,使钻头和钻模板在工作时能实现自动工进。工作完后能自动复位。
在图2中,动力由钻床主轴传给动力箱传动轴(1),传动轴(1)带动一个中心齿轮(10)和若干个卫星齿轮(11),每个卫星齿轮的轴上都连接一个可拉伸的铰链轴(12),铰链轴(12)的两端装有万向接头(13),下端连接内装轴承的轴承座(14),轴承座(14)下部的钻头主轴(15)与钻头(17)是按照公知的多头钻技术装配而成的,并带有可调节钻头高低位置的锁紧螺母(16)。
在图3中,标号(18)是动力箱壳体底板,其上作有不同等分的双排调整孔或槽,通过若干个开有槽的轴承座尾部夹板(19)螺钉(20)调整固定钻头孔距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可调多头钻孔装置,免去了划线及夹紧时间,缩短了加工时间,比普通钻床可提高工效3~10倍,同时利用传动箱中的拉伸铰链轴和轴承座尾部夹板来调整钻头所需中心孔距的位置,使多头固定钻孔装置改进为通用可调多头钻孔装置,从而扩大了使用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通用可调多头钻孔装置,由装有若干个钻头及传动部件组成的一个动力箱(2)和一个依靠弹簧(5)(6)作用并沿导柱(3)运动的滑动钻模板(8)及底座(9)组成,其特征在于a)动力箱(2)是由壳体(18),中心齿轮(10),若干个卫星齿轮(11),拉伸铰链轴(12),轴承座(14)组成。b)导柱上增加了一对附加弹簧(6)和支撑环(7)。c)滑动钻模板(8)上用紧固件固定一对带有轴肩的拉杆(4)。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通用可调多头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拉伸铰链轴(12)的两端装有万向接头(13),上端连接卫星齿轮(11)、下端连接轴承座(14)。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通用可调多头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轴承座(14)与开有槽的尾部夹板(18)用易于拆卸的紧固件固定在壳体(18)底部。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可调多头钻孔装置,特别适用于各种零件的钻孔加工。它是由一个带有若干个钻头及传动部件组成的动力箱和一个依靠弹簧作用沿导柱运动的滑动钻模板组成,可同时进行多孔钻削,并能实现自动夹紧及自动复位的功能,因而工作效率高,比普通钻床可提高工效3~10倍。另外,在动力箱中设有可用于调整孔距的拉伸铰链轴和用于固定钻头主轴位置的尾部夹板。因此,只需更换不同的钻模板,便可加工不同孔距的工件。
文档编号B02C1/00GK87209072SQ87209072
公开日1988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1987年6月22日
发明者钟有学 申请人:钟有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