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轴端中心孔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5776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心轴端中心孔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心轴端中心孔加工机,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长轴心加工,对材料轴端进行钻孔,以利于车床尾座活动顶针顶住材料加工的机具。
背景技术
自车床开发使用以来,如要对长轴心零件施行加工,通常必须在材料轴端中心点上钻中心孔,以利于车床尾座活动顶针顶住材料,再予切削加工,在正常情况之下车床本身已有钻中心孔的功能,但只适合比主轴内径夹头内径小或短的工件,如材料直径比主轴夹头内径大且材料过长时,主轴旋转时,材料因长度因素会产生偏摆效应,所以长材料一般均不适合在车床进行中心孔加工,CNC车床也是同理。
目前要在长材料轴端中心孔实施钻孔,不外乎下列几种方式1.用旋臂钻床钻中心孔其先将材料吊立固定在工作台侧边,如材料长度超过加工范围时,须在工作台前侧地面上挖一深洞,在利用划线求出中心点钻出中心孔,然后再翻转一次加工另一端,这种方式为台湾代工厂最常用方式,其旋臂钻床成本适中但浪费时间,且材料长度越长地洞就越深,对操作者相当危险。
2.用机床加工中心孔如卧式镗铣床、龙门铣床或是特殊订制专用机床,其精度虽高,但机床成本高昂,设定加工时间长,在台湾只有少数工厂会使用这种方式。
3.用手电钻工具钻中心孔其先在材料轴端划线求出中心点,再用手持电钻钻出中心孔,其成本虽低,但操作者要施很大力量才能钻入材料,结果常常发生施力不当造成偏差或中心钻头折断,而且其真圆度、轴孔同心度其差无比。
为解决上述问题,兹创作一种创新且具进步性的轴心轴端中心孔加工机,藉以解决上述所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只需以夹头夹固工件材料轴端外径,即可透过马达驱动主轴,并利用控制轴控制切削刀具进刀深度,并达到快速求出轴端中心点及钻出中心孔且成本低、工件材料不受长度限制、操作安全的轴心轴端中心孔加工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心轴端中心孔加工机,其设有一主体,该主体前端固设一圆盘,圆盘前方固设一夹头,夹头上设有放射状的夹爪,而在主体的中孔穿设一轴体,轴体的下方为一断面,该断面上设有排齿,轴体中孔穿设一可旋转的转轴,转轴的后端凸出于轴体后方形成一栓槽轴,该栓槽轴并与主体后端的栓槽壳轴相卡接,而在转轴端头套设一中心钻夹头,中心钻夹头的前端设一钻头,另外,栓槽壳轴与传动轮相卡接,且传动轮并与主体下方的马达连结,同时在主体侧边置设一具进刀把手的控制轴,控制轴中端设有齿轮,且控制轴的齿轮并与轴体下侧断面的排齿相卡接,主体通孔、夹头、轴体、栓槽壳轴、传动轮的中心点皆在同一中心线上,且轴体可在主体、夹头、圆盘通孔内做轴向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轴心轴端中心孔加工机,只需以夹头夹固材料轴端即可,且材料长度不受限制,即可透过马达驱动主轴,并利用控制轴控制切削刀具进刀深度,并达到快速求出轴端中心点及钻出中心孔目的。另,主轴在主体和夹头内旋转加工,轴心材料本身静止,以达成安全操作的功用及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固加工物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动作示意图。
图号说明1 主体 11 支架 12 定位板 13 开关14 通孔 15 螺耳16 螺丝17 栓槽壳轴 171 轴键2 圆盘 21 通孔 22 螺孔3 夹头 31 通孔 32 夹爪33 调整孔 34 板手4 轴体 41 转轴 42 栓槽轴 43 排齿5 中心钻夹头 51 钻头6 传动轮 61 大塔轮 62 小塔轮 63 皮带7 控制轴 71 轴体 72 进刀手把73 齿轮8 马达 81 连接板9 轴心材料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轴心轴端中心孔加工机,主要由主体1、圆盘2、夹头3、轴体4、中心钻夹头5、传动轮6、控制轴7及马达8组合而成,其中,主体1为一具贯穿孔的中空体,并设有复数个支架11,而可伫立于地面,于下方固设一定位板12,而在侧边设一开关13,开关13旁开设一通孔14,在主体1的前方环缘设有数个具螺孔的螺耳15,可容螺丝16穿设,以令主体1与圆盘2可相互螺固,圆盘2为一圆型板体,中央处有一通孔21,而在圆盘2的环周上设有复数个螺孔22,可供螺丝23穿入,来与前方的夹头3相互螺设,夹头3的中央设有一通孔31,并以通孔31为中心,放射状嵌设有复数个夹爪32,而在夹头3的上端面设一调整孔33,可藉由板手34转动调整孔33,以令夹爪32作夹固动作,在主体1的中孔穿设一轴体4,轴体4内穿设一可旋转的转轴41,转轴41的后端凸出于轴体4后侧形成一栓槽轴42,该栓槽轴42在一圆杆的周面设有复数凸出的凸条,且栓槽轴42凸出于主体1的后端,而与主体1后方的栓槽壳轴17相互卡接,该栓槽壳轴17后端杆体外圆上设有轴键171,又,轴体4的底侧为一断面,断面上设有排齿43,而在转轴41端头插设一中心钻夹头5,该中心钻夹头5前端固设一中心钻头51,传动轮6由一大塔轮61及一小塔轮62利用皮带63连结组成,大塔轮61藉由其中孔处的螺母611与栓槽壳轴17上的轴键171相互卡接固结,栓槽壳轴17上有轴承可使栓槽壳轴17转动,另外,在主体1侧边的通孔14上设有一控制轴7,控制轴7是在有一圆形的轴体71上设有复数支进刀手把72,轴体71的环周并刻设有刻度,且在轴体71前端延设一具齿轮73,该齿轮73的齿牙并与轴体4的排齿43相卡接,又,在主体1下方设一马达8,马达8的上方设有一连接板81,马达8以连接板81与主体1下方的定位板12相互卡接螺固结合,而马达8的轴心并与小塔轮62连接,以提供传动盘6旋转的动力。
使用时,请参阅图3至图5,首先将材料9的一端头放置入夹头3中,以板手34调整夹头3上的调整孔33,使夹爪32将材料9夹固定位,然后,将主体1上的开关13打开启动马达8,而驱动小塔轮62转动,并经由皮带63来带动大塔轮61同步转动,由于大塔轮61是与栓槽壳轴17相卡接,而栓槽壳轴17则与转轴41后端的栓槽轴42卡接,故当大塔轮61被带动旋转后,即可经栓槽轴42带动转轴41旋转,而使套固于其上的中心钻夹头5转动,接着,依照所要的进刀深度转动进刀手把72,而令控制轴7前端齿轮73也跟着转动,并藉由其环周的齿牙与轴体4上排齿43的相互卡固,而可驱使轴体4往左移动,而使中心钻夹头5端头的钻头51钻设入材料9内,达到轴心加工的目的,且在使用时,可以有效的适用于各种长度圆形柱体的轴心加工,而当圆柱尺寸、直径较大时,只需要更换夹头3即可,而具有加工便利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未见于市面,且能达到在不同长度或直径的圆柱上进行钻设轴心的加工,而具有新颖性及进步性,应已符合专利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祈请贵审查委员详鉴,惠赐为准予专利的审定,至感德便。
权利要求1.一种轴心轴端中心孔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其设有一主体,该主体前端固设一圆盘,圆盘前方固设一夹头,夹头上设有放射状的夹爪,而在主体的中孔穿设一轴体,轴体的下方为一断面,该断面上设有排齿,轴体中孔穿设一可旋转的转轴,转轴的后端凸出于轴体后方形成一栓槽轴,该栓槽轴并与主体后端的栓槽壳轴相卡接,而在转轴端头套设一中心钻夹头,中心钻夹头的前端设一钻头,另外,栓槽壳轴与传动轮相卡接,且传动轮并与主体下方的马达连结,同时在主体侧边置设一具进刀把手的控制轴,控制轴中端设有齿轮,且控制轴的齿轮并与轴体下侧断面的排齿相卡接,主体通孔、夹头、轴体、栓槽壳轴、传动轮的中心点皆在同一中心线上,且轴体可在主体、夹头、圆盘通孔内做轴向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心轴端中心孔加工机,其只需以夹头夹固工件材料轴端外径,即可快速求出轴端中心点及钻出中心孔且成本低、工件材料不受长度限制、操作安全。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是设有一主体,该主体前端固设一圆盘,圆盘前方固设一夹头,夹头上设有放射状的夹爪,而在主体的中孔穿设一轴体,轴体的下方为一断面,该断面上设有排齿,轴体中孔穿设一可旋转的转轴,转轴的后端凸出于轴体后方形成一栓槽轴,该栓槽轴并与主体后端的栓槽壳轴相卡接,而在转轴端头套设一中心钻夹头,中心钻夹头的前端设一钻头,另外,栓槽壳轴与传动轮相卡接,且传动轮并与主体下方的马达连结,同时在主体侧边置设一具进刀把手的控制轴。
文档编号B23B43/00GK2860693SQ20062005002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5日
发明者陈博奉 申请人:陈博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