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丝自动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076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螺丝自动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丝自动供给装置,更详细地说,特别是涉及一种 充电器的螺丝自动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造性质的工厂内,当需要在工件上安装螺丝时,通常都是由 工人手工将螺丝插入螺丝孔,再用电动或气动螺丝批来安装。这个过程费时 费力,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特别是在生产充电器的过程中,充电器的装配需要螺丝固定,在紧固螺 钉过程中,此工序需要先把螺钉放到指定的螺丝孔,再由气动或电动工具锁 紧螺丝。在流水线作业中,由前段工位放螺丝,充电器流到下面工位再锁紧 螺丝。以前该工序由人工完成,由于流水线作业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个 充电器,要求人工在较短时间放入螺丝,这样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操作人员 会疲劳,出现错放或漏放螺丝的现象。
针对上述情况,业界又发明了一种螺丝自动供给装置,如美国专利
US6341542B1采用的是提升电动机转子,由一独立的管道供应螺丝的方法实 现螺丝的安装,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容易出现螺丝供应管道不 顺畅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丝自动供给装置,其能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螺丝自动供给装置,包括机架, 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振盘,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与振盘相连的一级分料机构, 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位于一级分料机构下方的二级分料机构,及与二级分料 机构相连的下压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振盘、 一级分料机构、二级分料机 构、下压机构顺序工作的控制机构;所述二级分料机构与下压机构通过滑道 相连接;由于设置有一级分料机构、二级分料机构、下压机构和控制机构, 该设备无须员工操作,当充电器沿流水线送到该工位时,就自动放入螺丝, 完成放螺丝后,充电器自动流到后面的工序继续加工;这样就节约人工成 本,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改进所述一级分料机构包括底板,及设置在底板上的推块和固定 板,及设置在固定板上的第一汽缸座,及设置在第一汽缸座上的第一汽缸。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设置有螺丝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二级分料机构包括垫块,及设置在垫块两侧的限 位块,及设置在两限位块中间位置的第二汽缸座,及设置在第二汽缸座上的 第二汽缸,及与第二汽缸相连的滑板。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板上设置有分料孔,所述滑道连接在分料孔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导轨座和滑块座、汽缸、弹簧座、 横板,及设置在导轨座上的导轨,及设置滑块座上的滑块,及可抵持滑块的 滑块挡板,及与滑块座相连的连接头,及设置在导轨上的压紧块,及与压紧 块相连的下压治具。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滑道连接滑板和下压治具。
作为改进所述机架下方连接有底座。
作为改进所述滑道为由气管做的柔性滑道。作为改进所述控制机构为可编程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丝自动供给装置,由于设置有一级分料机构、二级 分料机构、下压机构和控制机构,该设备无须员工操作,当充电器沿流水线 送到该工位时,就自动放入螺丝,完成放螺丝后,充电器自动流到后面的工 序继续加工;这样就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螺丝自动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l所示螺丝自动供给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l所示螺丝自动供给装置的右视图。 图4是图l所示螺丝自动供给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图1所示螺丝自动供给装置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螺丝自动供给装置,包括机架13,及 设置在机架13上的振盘(未图示),及设置在机架13上的、与振盘相连的一 级分料机构,及设置在机架13上的、位于一级分料机构下方的二级分料机 构,及与二级分料机构相连的下压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振盘、 一级分料 机构、二级分料机构、下压机构顺序工作的控制机构(未图示);所述二级 分料机构与下压机构通过滑道(未图示)相连接,螺丝可从滑道进入充电器 2中;所述滑道为由气管做的柔性滑道。所述机架13下方连接有底座5 ,可 使整个螺丝自动供给装置安装稳定;所述控制机构为可编程控制器(PLC) 及由其控制的电磁阀,当然,可编程控制器(PLC)也可为其他公知的控制 机构,如单片机、工业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等等,这里不再赘述。由于设置有一级分料机构、二级分料机构、下压机构和控制机构,该设备无须员工 操作,当充电器沿流水线送到该工位时,就自动放入螺丝,完成放螺丝后, 充电器自动流到后面的工序继续加工;这样就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 率。
所述一级分料机构包括底板IO,及设置在底板10上的推块12和固定板 4,及设置在固定板4上的第一汽缸座17,及设置在第一汽缸座17上的第一 汽缸15;所述底板10设置有螺丝孔。通过一级分料机构把振盘振出的前端螺 丝分出,同时挡住后面的螺丝。推块12再把前端螺丝推到固定板4对应孔 中,同时挡住振盘后面的螺丝,在推块12退回原位时,固定板中的螺丝滑入 二级分料机构中,同时振盘把后面的螺丝送到推块12中。
所述二级分料机构包括垫块6 ,及设置在垫块6两侧的限位块26,及设 置在两限位块26中间位置的第二汽缸座18,及设置在第二汽缸座18上的第二 汽缸27,及与第二汽缸27相连的滑板24;所述滑板24上设置有分料孔,所述 滑道连接在分料孔上。滑板24上的分料孔通过气管做的滑道和下压机构连 接,由第二汽缸27推动滑板24使其分料孔分别对应一级分料机构中底板10的 螺丝孔,这样螺丝就可以通过滑道进入二级分料机构中。
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导轨座9和滑块座22、第三汽缸16、弹簧座ll、横板 14,及设置在导轨座9上的导轨7、 8,及设置滑块座21、 22上的滑块19、 20,及可抵持滑块的滑块挡板23,及与滑块座相连的连接头25,及设置在导 轨上的压紧块3 ,及与压紧块3相连的下压治具1 ;所述滑板24和下压治具 l通过滑道相连,以使螺丝从二级分料机构中进入滑道再进入充电器2中。 当充电器2到达指定工位后,由第三汽缸16工作,通过连接头25带动滑块座 21—起竖直下压,这样下压治具1就和充电器2配合在一起,固定板4中的 螺丝通过滑板24和压紧块3以及下压治具1进入充电器2的螺丝孔中。
螺丝自动供给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充电器2沿流水线送到该工位时,感应器给出信号, 一级分料机构就把振盘振出的前端螺丝分出,同时挡
住后面的螺丝。推块12在把前端螺丝推到固定板4对应孔的同时挡住振盘后面的螺丝,在推块12退回原位时,固定板4中的螺丝滑入二级分料机构中,同时振盘把后面的螺丝送到推块12中。二级分料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把一级分料机构分出的螺丝分别送到两个充电器2中。滑板24上的4个分料孔通过气管做的滑道和下压治具1连接,由第一汽缸15推动滑板24使其滑道孔分别对应一级分料机构中底板10的螺丝孔,这样螺丝就可以通过柔性滑道和下压治具1进入充电器2中.同时振盘把螺丝送入推块12的凹槽中,从而进入下一个循环。此机构是以振动盘为驱动源,由汽缸完成自动放螺丝,整个过程由PLC控制。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
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
;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螺丝自动供给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振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与振盘相连的一级分料机构,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位于一级分料机构下方的二级分料机构,及与二级分料机构相连的下压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振盘、一级分料机构、二级分料机构、下压机构顺序工作的控制机构;所述二级分料机构与下压机构通过滑道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分 料机构包括底板,及设置在底板上的推块和固定板,及设置在固定板上的第 一汽缸座,及设置在第一汽缸座上的第一汽缸。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丝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 置有螺丝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分 料机构包括垫块,及设置在垫块两侧的限位块,及设置在两限位块中间位置 的第二汽缸座,及设置在第二汽缸座上的第二汽缸,及与第二汽缸相连的滑 板。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丝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上 设置有分料孔,所述滑道连接在分料孔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机 构包括导轨座和滑块座、汽缸、弹簧座、横板,及设置在导轨座上的导轨, 及设置滑块座上的滑块,及可抵持滑块的滑块挡板,及与滑块座相连的连接 头,及设置在导轨上的压紧块,及与压紧块相连的下压治具。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丝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连接滑板和下压治具。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下方连接有底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为 由气管做的柔性滑道。
10.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螺丝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 机构为可编程控制器。
专利摘要一种螺丝自动供给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振盘,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与振盘相连的一级分料机构,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位于一级分料机构下方的二级分料机构,及与二级分料机构相连的下压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振盘、一级分料机构、二级分料机构、下压机构顺序工作的控制机构;所述二级分料机构与下压机构通过滑道相连接;由于设置有一级分料机构、二级分料机构、下压机构和控制机构,该设备无须员工操作,当充电器沿流水线送到该工位时,就自动放入螺丝,完成放螺丝后,充电器自动流到后面的工序继续加工;这样就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3P19/00GK201309064SQ20082009565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8日
发明者刘争胜, 王玉明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