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动工具及其折弯制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222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扳动工具及其折弯制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扳动工具及其折弯制程,尤指一种能够大幅缩小厚度的扳手。
背景技术
参照图14,为现有技术六角扳手折弯的结构,其是将六角扳手90的一端利用折弯 成型为一套接槽91,以枢接于工具座,而工具座上则能够接设多个六角扳手90以形成工具组合。但是,现有技术上仍存在有许多缺失,现有六角扳手断面为六角形,六角形的断面 在折弯成型时因为有折弯的部分有角所以不好折弯,而且造成比较大的应力而容易在折弯 的过程中断裂,所以生产的不良率无法有效降低,尤其是对于大尺寸的六角扳手而言。再者,前述六角扳手90受限于棒材本身截面的最大外径,导致折弯成型的最小折 弯半径无法有效的缩小,造成整体尺寸过大过重的缺失。不仅如此,各种不同尺寸的六角扳 手90于截面的最大外径不一,折弯后的折弯半径有明显的大小差异,而无法平整的排列。以及,六角扳手90在套接槽91的末端呈外露状,六角扳手的边线与套接槽91末 端的端面的夹角X呈锐角,使六角扳手90末端凸露而容易在枢转的过程有伤手的危险性, 而且凸露的形状不美观。参照图15,为另一种现有六角扳手的结构,其将六角扳手90A —端锻造形成一套 接槽92A,以枢接于工具座。通过锻造的方式虽然可将套接槽92A成型为各种形状,但是 锻造的生产成本高,若要以锻造来生产各种不同尺寸的六角扳手90A时所需花费的成本更 高,所以现有锻造的方式成型套接槽92A无法有效降低成本,进而造成售价无法降低。有鉴于上述现有结构的缺失,本发明人乃发明出一种扳动工具折弯制程,其是可 克服上述现有结构的所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扳动工 具及其折弯制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扳动工具折弯制程,其包括下列步骤准备一预定长度的棒材,其具有一工作端及一连接端;将所述棒材的连接端压扁成一扁平部,使所述扁平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工作端的厚 度;切断所述扁平部向外延伸的余料,使所述扁平部的两侧与所述工作端对应的两侧 相连延伸;将所述扁平部折弯形成一套接部,以获得扳动工具折弯的成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扳动工具,其包括有一工作端及一连接端,所 述工作端为棒状,所述连接端为扁平状,所述连接端卷绕成一套接部,且所述套接部的壁厚 小于所述工作端的壁厚,所述套接部两侧与所述工作端对应的两侧相连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棒材的一端压扁后再折弯形成扳动工具,其利用冲压的方式能够保持结 构的刚性,加工制程的成本低且生产快速。本发明通过所述连接端的厚度小于所述工作端的厚度,使扳手本体能够大幅缩小 连接端套接部的厚度。本发明多个扳动工具排列组立后,能够大幅缩小百分的六十的整体工具组合厚 度,以及达到平整化的排列。其它目的、优点和本发明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更加显明。


图1为本发明扳动工具折弯制程的制造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扳动工具折弯制程的示意图,表示棒材置入模具;图3为本发明图2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扳动工具折弯制程棒材一端压扁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图4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扳动工具折弯制程的示意图,表示棒材一端呈扁平状;图7为本发明扳动工具折弯制程扁平部切断周缘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扳动工具折弯制程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扳动工具折弯制程折弯成型前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扳动工具折弯制程折弯成型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扳动工具折弯制程成品的立体外观图;图12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的立体外观图,表示工具座上接设多个扳动工具;图13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的立体分解图;图14为现有结构的示意图;图15为现有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扳动工具;101-工作端;102-连接端;11-扁平部;111-压面; 112-底面;113-侧面;114-连接部;12-套接部;121-外表面;122-内表面;123-侧面; 124-弧面;20-模具;21-模座;22-冲模;221-圆弧面;23-定位模;30-工具座;Sl-第一 边线;S2-第二边线;0-轴线;H-轮廓线;α -夹角;90-六角扳手;91-套接槽;X-夹角; 90Α-六角扳手;92Α-套接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为本发明扳动工具折弯的制造流程图。本发明扳动工具折弯制程,包括 下列步骤准备一预定长度的棒材,其具有一工作端及一连接端;将所述棒材的一端压扁成一扁平部,使所述扁平部的厚度小于棒材的厚度;切断所述扁平部向外延伸的余料,使所述扁平部的两侧与工作端对应的两侧相连延伸;将所述扁平部折弯形成一套接部,以获得扳动工具折弯的成品。参照图2及图3,棒材是断面为六角形状的棒材,棒材具有一工作端101及一连接 端102,棒材具有两边线S1、S2及一轴线0,两边线S1、S2间的距离为棒材的最大外径,轴线 0位于两边线S1、S2间的中心位置。将所述棒材置于一模具20内进行冲压引伸作业,所述模具20具有一模座21、一冲 模22及两定位模23,所述模座21可供置放棒材,所述冲模22对应于连接端102,且所述模 座21及所述冲模22对应于棒材最大外径的两侧,定位模23定位棒材,所述冲模22 —端更 形成一圆弧面221。同时参照图4及图5,所述冲模22将连接端102以冲压的方式压扁成一扁平部11, 使扁平部11的厚度小于工作端101的厚度,所述扁平部11包括有一压面111、一底面112 及两侧面113,所述压面111位于两边线Si、S2之间,所述底面112位于所述第一边线Sl 上,使扁平部11偏向工作端101的第一边线Si,故扁平部11偏向棒材的一侧,且扁平部11 一面与所述工作端101平行相连,所述压面111与所述底面112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工作端 101的最小外径,而两侧面113的距离大于工作端101的最大外径,而所述圆弧面221在所 述扁平部11的压面111与工作端101之间形成一弧形的连接部114,且所述连接部114与 压面111平滑的连接,以利扁平部11折弯。参照6至图8,所述扁平部11具有一轮廓线H,轮廓线H为连接端102未压扁前的 轮廓,接着切断所述扁平部11由轮廓线H向外延伸的余料,利用冲压的方式将扁平部11将 余料冲切去除,使扁平部11切断后的两侧面113与工作端101相对平行的两侧相连延伸, 让所述扁平部11不凸出于所述工作端101的外缘。参照图9至图11,所述扁平部11利用折弯成型由所述压面111向内折弯形成一套 接部12,扁平部11在折弯的过程中压面111与底面112皆呈平面状,所以扁平部11能够顺 畅的折弯而不容易断裂,并提升产品的良率。而连接部114折弯后形成一弧面124,让套接 部12末端能够折弯至对应于弧面124,让套接部12的末端能够折弯至超过第二边线S2,所 述套接部12的圆心位置位于工作端101的第二边线S2与轴线0之间,以获得扳动工具折 弯的成品。其中扁平部U压面111的长度为预定长度,以使折弯成套接部12能够套接杆 件,而连接部114的长度对应于所述扁平部11的厚度。扳动工具10包括有工作端101及连接端102,所述工作端101为棒状,所述连接端 102呈扁平状,使所述工作端101与所述连接端102呈不同形状,所述连接端102卷绕成一 套接部12,以套接于杆件上,使扳动工具10能够相对于所述套接部12枢转。且所述套接部 12的壁厚小于所述工作端101的壁厚,所述套接部12的两侧与所述工作端101相连延伸, 所述套接部12具有一外表面121、一内表面122及两侧面123,内表面122与工作端101具 有落差,而外表面121与工作端101外缘相连,所述套接部12内表面122与工作端101之 间具有一弧面124,而套接部12末端的端面则对应于所述弧面124,而且所述扳动工具10 工作端101的外缘与所述套接部12的夹角α为钝角,使得套接部12的末端的端面不凸露 于外,以避免伤手且美观。通过所述套接部12的壁厚小于所述工作端101的壁厚,使扳动工具10能够大幅 缩小连接端102套接部12的厚度,进一步让多个不同尺寸的扳动工具10排列组立后,通过折弯制程使扳动工具10套接部12外径相同,能够大幅缩小百分的六十的整体工具组合厚 度,以及达到平整化的排列。同时参照图12及图13,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的立体外观图及分解图。工具座30两 端分别连接多个不同尺寸扳动工具10,扳动工具10大幅缩小套接部12整体的厚度,让各扳 动工具10间能够平整的排列。所述扳动工具10的内表面122抵接于工具座30的轴杆上, 而两侧面123分别抵接于另一扳动工具10或工具座30的壁面,通过扳动工具10以三个面 抵接于工作座30,能够有效抵消扳动工具10扭转力,让扳动工具10不易产生松动。不仅如 此,本发明扳动工具折弯的制程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扳动工具,例如起子头、六角扳手等 等。其中小尺寸的工具直接折弯使外径与其它工具相同即可。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发明扳动工具及其折弯制程,其棒材的一端压扁后再折弯形成扳动工具,其 利用冲压的方式能够保持结构的刚性,且加工制程的成本低又生产快速。2.本发明扳动工具及其折弯制程,其通过所述连接端的厚度小于所述工作端的厚 度,使扳手本体能够大幅缩小连接端套接部的厚度。3.本发明扳动工具及其折弯制程,多个扳动工具排列组立后,能够大幅缩小百分 的六十的整体工具组合厚度,以及达到平整化的排列。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 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 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扳动工具折弯制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列步骤准备一预定长度的棒材,其具有一工作端及一连接端;将所述棒材的连接端压扁成一扁平部,使所述扁平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工作端的厚度;切断所述扁平部向外延伸的余料,使所述扁平部的两侧与所述工作端对应的两侧相连延伸;将所述扁平部折弯形成一套接部,以获得扳动工具折弯的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动工具折弯制程,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棒材的连接端压扃 时,使所述扁平部偏向所述棒材的一侧,所述扁平部包括有一压面及一底面,所述压面与所 述底面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工作端的最小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动工具折弯制程,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扁平部折弯时,所述 扁平部朝向所述压面的方向折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扳动工具折弯制程,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棒材的连接端压扁 时,通过一模具将棒材压扁,所述模具包括一模座及一冲模,所述模座供置放所述棒材,所 述冲模对应于所述连接端,所述棒材具有两边线及一轴线,所述两边线相对于所述模座及 所述冲模,所述压面位于所述两边线之间,所述底面位于所述第一边在线,所述模座及所述 冲模对应于所述棒材最大外径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动工具折弯制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的圆心位置位 于第二边线与轴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动工具折弯制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部具有一轮廓线, 所述轮廓线为所述连接端未压扁的轮廓,所述扁平部切断由所述轮廓线向外延伸的余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动工具折弯制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棒材为六角形棒材。
8.一种扳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工作端及一连接端,所述工作端为棒状,所 述连接端为扁平状,所述连接端卷绕成一套接部,且所述套接部的壁厚小于所述工作端的 壁厚,所述套接部两侧与所述工作端对应的两侧相连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扳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具有一内表面、一外表面 及两侧面,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工作端具有落差,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工作端的外缘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扳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面与所述工作端对应的两 侧相连延伸,所述套接部内表面与所述工作端之间具有一弧面,所述套接部末端的端面则 对应于所述弧面,所述工作端的边线与所述套接部的夹角为钝角,使所述套接部末端的端 面不外露。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扳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端为六角棒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扳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端为圆形棒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扳动工具及其折弯制程,其包括下列步骤准备一预定长度的棒材,其具有一工作端及一连接端;将所述棒材的连接端压扁成一扁平部,使所述扁平部的厚度小于工作端的厚度;切断所述扁平部向外延伸的余料,使所述扁平部的两侧与工作端对应的两侧相连延伸;将所述扁平部折弯形成一套接部,以获得扳动工具折弯的成品。由此,可大幅缩小扳动工具折弯后的厚度。
文档编号B21D7/00GK101934310SQ20091015077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0日
发明者庄士文 申请人:极点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