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头保持机构及拉头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310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头保持机构及拉头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拉头的组装作业的拉头保持机构及拉头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普遍公知有具有拉头和一对布带的拉链。一般地,作为这种拉链的构成构件的拉头的结构为,具有主体、固定在主体上的盖、设置在主体内并被盖所覆盖的锁定机构、借助盖安装在主体上的拉片。关于这种拉头的组装装置,以往,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采用能够间歇地旋转的转台的组装装置。专利文献I的组装装置主要具有能够间歇地旋转的转台、沿圆周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在该转台上的多个元件保持机构、设置在转台周围的多个元件供给部、排出所组装的拉头的拉头排出机构。该组装装置能够高效且自动地组装拉头。如专利文献I的图5 图8所示,上述元件保持机构具有圆盘状的平板构件;指状构件,其能以支点为中心摆动地设置在该平板构件上,呈前端能够插入拉头的U字状;推·出构件,其沿平板构件的径向能够滑动地设置,用于推出拉头。另外,在平板构件上,设有对上述指状构件施力的弹簧,以使该指状构件的前端能向下方摆动。利用该弹簧,在平板上能够将拉头保持为该拉头不会从凹部内飞出。另外,在组装过程中,经由推出构件的前端的钩部,按压并保持组装在拉头主体上的拉片。而且,拉头在组装之后,借助推出构件的平板构件的径向摆动而从平板上推出。然而,当采用上述保持构件时,存在有如下缺点。即,在利用指状构件保持拉头时,需要将其U字状部分插入拉头内,因此当所组装的拉头各不相同时,就不能利用一个指状构件充分地进行对应。另外,由于利用推出构件的前端的钩部按压并保持拉片,因此上述保持构件仅对应于规定长度的拉片。即,当拉片的长度进一步增长、或者比规定的长度短时,推出构件就不能够按压并保持拉片。因而,专利文献I的保持构件不能够对应不同的拉头、特别是不同的拉片。专利文献I :美国专利US3,138,85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以往的课题而做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拉头的制造过程中即使拉头所使用的拉片不同、也能够利用一个拉头保持机构来保持拉头的拉头保持机构及利用该拉头保持机构的拉头组装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具有如下各个要素的拉头保持机构及拉头组装装置。本发明的第I技术方案的拉头保持机构,其用于在组装拉头时保持该拉头,该拉头具有主体、拉片、用于将上述拉片安装在上述主体上的拉片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拉头保持机构具有工作台,其在上表面的边缘部具有能够容纳上述拉头的主体的主体容纳部;按压机构,其以离开上述主体容纳部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上,能够向上述主体容纳部的方向移动;上述按压机构具有基座,其能够在上述工作台上移动;按压构件,其能够上下摆动地设置在基座上;施力部件,其用于以使上述按压构件的前端向靠近工作台的方向摆动的方式对上述按压构件施力;在上述按压构件上,设有两个按压部和一个开口部,该两个按压部以至少按压上述拉片的比上述拉片安装机构靠左右方向的部分的方式从按压构件的前端延伸而出;该开口部形成在上述两按压部之间,能够露出拉片安装机构的比上述主体靠上的部分。采用这种拉头保持机构,在组装拉头时,利用按压构件来按压拉片的比拉片安装机构靠左右方向的部分,因此不管拉片或主体的形状如何,只要拉片具有比拉片安装机构靠左右方向的部分,就能利用按压构件可靠地将拉片按压在主体上。之后,能够通过按压构件的开口部向主体组装作为拉片安装机构的一部分的锁定机构、弹簧或盖等其他构件。由此,即使拉头所使用的拉片不同,也能够利用一个拉头保持机构来保 持拉头。根据第I技术方案所述的拉头保持机构,第2技术方案构成为上述按压构件包含左侧按压构件和右侧按压构件,左侧按压构件和右侧按压构件 分别在前端具有上述按压部,并且,以切掉上述两按压部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上述开口部。采用该技术方案,由于左右分别设有按压构件,因此左右侧的按压构件能够独立地动作。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将拉片按压在主体上。根据第I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拉头保持机构,在第3技术方案中,上述主体容纳部是形成在上述工作台的边缘部并向上方开口的槽部。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便利地供给各个元件。根据第I至第3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头保持机构,在第4技术方案中,在上述按压部的左右外侧部,还以从其下表面向下方鼓出的方式形成有肋部。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肋部,能够可靠地加强按压部。根据第I至第4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头保持机构,在第5技术方案中,上述基座具有底部和竖立设置在该底部的左右侧部的两侧壁,在这两侧壁的一组相对位置处,以分别沿左右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有贯通孔,借助贯穿这些贯通孔安装的轴部,将按压构件安装在上述基座上,上述施力部件设置在上述基座的底部与按压构件的比上述轴部靠后方的部分之间。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简单的构造,利用杠杆机构,在作用力的作用下能够可靠地将拉片按压在主体上。根据第5技术方案所述的拉头保持机构,在第6技术方案中,上述施力部件是压缩弹簧。由此,能够可靠地产生作用力。根据第5技术方案所述的拉头保持机构,在第7技术方案中,该拉头保持机构还具有能够按压按压构件的比轴部靠后方的部分的凸轮构件,该凸轮构件构成为随着使上述按压构件向靠近上述主体容纳部的位置移动而使上述按压部靠近工作台,或者,该凸轮构件构成为,在上述按压构件向离开上述主体收容部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该凸轮构件能爬到上述按压构件的上表面上。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凸轮构件,随着按压构件向主体容纳部移动,使按压部逐渐靠近工作台。或者,为了能在上述按压构件向离开上述主体收容部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使该凸轮构件能爬到上述按压构件的上表面上,可以在上述按压构件的上表面的后端设置倒角部,或者使按压构件的上表面形成为向后逐渐朝下倾斜的斜面。从而,在按压构件向后移动的过程中,凸轮构件能够可靠地爬到按压构件上。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将拉片保持在主体上。根据第I至第7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头保持机构,在第8技术方案中,该拉头保持机构还具有用于使按压机构沿前后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使按压机构自动地靠近主体容纳部。第9技术方案的拉头组装装置,其组装拉头,该拉头具有主体、拉片、用于将上述拉片安装在上述主体上的拉片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拉头组装装置具有圆盘状的转台;多个主体容纳部,其在该转台上沿圆周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设置在外周缘部,用于容纳上述主体;多个按压机构,其与上述主体容纳部对应地设置在上述转台上;多个元件供给部,其配置在上述转台的周围,能在上述转台暂时停止时向上述主体容纳部供给元件;上述按压机构具有基座,其能够沿该转台的径向在该上述转台上移动;按压构件,其能够上下摆动地设置在基座上;施力部件,其用于以使上述按压构件的前端向靠近转台的方向摆动的方式对该按压构件施力;在上述按压构件上,设有两个按压部和一个开口部,该两个按压部以至少按压上述拉片的比上述拉片安装机构靠左右方向的部分的方式从前端延伸而出;该开口部形成在上述两按压部之间,能够露出拉片安装机构的比上述主体靠上的部分。
采用这种拉头组装装置,在转台的外周设有多个按压机构及主体容纳部,并且,在转台的外方,设有在转台暂时停止时能够向上述主体容纳部供给元件的元件供给部,因此能够用流水线制造拉头。而且,当要保持供给有拉片的主体时,只要利用按压构件按压拉片的比拉片安装机构靠左右方向的部分即可。因而,不管拉片或主体的形状如何,只要拉片具有比拉片安装机构靠左右方向的部分,都能利用按压构件可靠地将拉片按压在主体上。之后,通过按压构件的开口部能够向主体组装作为拉片安装机构组成元件的锁定机构、弹簧或盖等其他构件。由此,即使拉头所使用的拉片不同,也能够利用一个拉头保持机构来保持拉头。根据第9技术方案所述的拉头组装装置,第10技术方案构成为上述按压构件包含左侧按压构件和右侧按压构件,左侧按压构件和右侧按压构件分别在前端具有上述按压部,并且,以切掉上述两按压部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上述开口部。采用该技术方案,由于左右分别设有按压构件,因此左右侧的按压构件能够独立地动作。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将拉片按压在主体上。根据第9或第10技术方案所述的拉头组装装置,第11技术方案中,上述主体容纳部是形成在上述转台的外周缘部并向外方开口的槽部。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从外方便利地供给各个元件。根据第9至第11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头组装装置,在第12技术方案中,在上述按压构件的左右外侧部,还以从其下表面向下方鼓出的方式形成有肋部。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肋部,能够可靠地加强按压部。根据第9至第12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头组装装置,在第13技术方案中,上述基座具有底部和竖立设置在该底部的左右侧部的两侧壁,在这两侧壁的一组相对位置处,以分别沿左右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有贯通孔,按压构件经由贯穿这些贯通孔而安装的轴部安装在上述基座上,上述施力部件设置在上述基座的底部与按压构件的比上述轴部靠后方的部分之间。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简单的构造,利用杠杆机构,在作用力的作用下能够可靠地将拉片按压在主体上。根据第13技术方案所述的拉头组装装置,在第14技术方案中,上述施力部件是压缩弹簧。由此,能够可靠地产生作用力。
根据第13技术方案所述的拉头组装装置,在第15技术方案中,该拉头组装装置还具有能够按压按压构件的比轴部靠后方的部分的凸轮构件,该凸轮构件构成为随着使上述按压构件向靠近上述主体容纳部的位置移动而使上述按压部靠近转台或者,该凸轮构件构成为,在上述按压构件向离开上述主体收容部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该凸轮构件能爬到上述按压构件的上表面上。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凸轮构件,随着按压构件向主体容纳部移动,使按压部逐渐靠近工作台。或者,为了能在上述按压构件向离开上述主体收容部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使该凸轮构件能爬到上述按压构件的上表面上,可以在上述按压构件的上表面的后端设置倒角部,或者使按压构件的上表面形成为向后逐渐朝下倾斜的斜面。从而,在按压构件向后移动的过程中,凸轮构件能够可靠地爬到按压构件上。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将拉片保持在主体上。根据第9至第15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头组装装置,在第16技术方案中,该拉头组装装置还具有使按压机构沿前后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使按压机构自动地靠近主体容纳部。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在拉头的制造过程中即使拉头所使用的拉片不同、也能够 利用一个拉头保持机构来保持拉头的拉头保持机构及利用该拉头保持机构的拉头组装装置。


图I是拉头组装装置的概略俯视图。图2是元件保持部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元件保持部后退状态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元件保持部前进状态的剖面图。图5是元件保持部的要部放大俯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A-A线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向拉头的主体供给锁定构件的工序图I。图8是表示向拉头的主体供给锁定构件的工序图2。图9是表示向拉头的主体供给弹簧的工序图I。图10是表示向拉头的主体供给弹簧的工序图2。图11是表示向拉头的主体供给盖的工序图I。图12是表示向拉头的主体供给盖的工序图I。图13是由拉头的主体保持的拉片的变形例I。图14是由拉头的主体保持的拉片的变形例2。图15是拉头的一个例子的纵剖面图。图16是第I变形例的拉头组装装置的说明图。图17是其它拉头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拉头组装装置及拉头保持机构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中,如图I 3所示,将转台部的安装有按压构件的表面设为其上表面,将按压构件的摆动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按压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为左侧和右侧,将沿按压构件的移动方向设置按压部的方向设为前方,将与按压部相反的方向设为后方。另外,权利要求中的各个方向也指上述各个方向。首先使用图15来简单地说明拉头。如图15所示,拉头5具有主体51、固定在主体51的上表面上的盖54、设置在主体51内并且被盖54覆盖的锁定机构、借助盖54安装在主体51上的拉片55。具体来说,主体51是使分别具有链牙的布带(未图示)相互卡合的构件,在其上表面上,具有两个柱部和设置在这些柱部之间并且供锁定机构的锁定构件贯通的贯通孔。盖54借助上述两个柱部固定在主体51上。拉片55至少在一端具有环状部,借助该环状部而安装在由主体51和盖54构成的组装体上。另外,拉片55其一部分从盖54的两侧突出。另外,盖54与锁定机构成为本实施方式的拉片安装机构。接着,说明拉头组装装置的结构。图I表示拉头组装装置的概略俯视图。
·
如图I所示,本发明的拉头组装装置I具有圆盘状的转台2。该转台2在其周缘部沿圆周方向隔开规定角度配置有多个元件保持部10。在该实施方式中,隔开45度配置有8个位置的元件保持部10。另外,在此,元件保持部10由转台的一部分和后述的按压机构构成。当成为支承体的工作台不使用能够旋转的工作台而使用例如纵长状的工作台时,元件保持部10也可以由工作台的至少一部分和按压机构构成。而且,本发明的元件保持部也可以作为夹具用于人工制造拉头的情况。另外,该转台2能够沿附图的箭头的方向按照规定角度间歇地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有8个位置的元件保持部10,因此以45度间歇地旋转。该45度的旋转角度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具体的角度由组装的步骤数所决定。当元件数量进一步增加时或检查位置增加时,也可以在转台2的周缘部配置例如12个位置的元件保持部10。在该情况下,间歇地旋转的旋转角度为30度。在转台2上,多个元件保持部10是相同的构件。另外,在转台2的外方,从该转台2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起在转台2暂时停止时从径向外方向与元件保持部10相对应的位置处依次配置有,用于供给主体的主体供给部41、用于供给拉片的拉片供给部42、用于供给锁定构件的锁定构件供给部43、用于供给弹簧的弹簧供给部44、用于供给盖的盖供给部45。各个供给部41 45分别具有用于向各个元件保持部10供给元件的供给路。在转台2停止时,上述5个元件供给部41 45的供给路能够分别与转台2的5个元件保持部相对。另外,该供给路的转台2侧的端部位于与各个元件保持部10的主体容纳槽12大致相同的高度。另外,在转台2的另外3个元件保持部的部位处,从上游侧起依次配置有用于压紧盖的紧固部位46、用于检查所组装的拉头的检查部位47、成为排出拉头的部位的排出部位48。上述各个供给部只要是以往的结构即可。例如,也可以采用美国专利US3,138,852等的结构。在此,省略这些结构的具体说明。参照图2 4说明元件保持部10的具体结构及动作。如图2 4所示,元件保持部10如上所述,由转台2的一部分和后述的按压机构构成。按压机构主要具有能够沿转台2的上表面移动的基座13和支承在基座上的左右的按压构件15、16。在转台2的外周缘上,具有用于容纳主体的、成为主体容纳部的槽状的主体容纳槽12。左右侧的按压构件15、16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配置的右侧按压构件16和左侧按压构件15。在各个按压构件15、16的前端,设有两个按压部15a、16a和开口部17,该两个按压部15a、16a设为按压上述拉片的至少位于盖54的左右方向的部分,呈双股叉状延伸而出;该开口部17位于这两按压部15a、16a之间,能够露出上述盖54。按压部15a和按压部16a左右对称,因此以其中的一个按压部15a为例进行说明。按压部15a是从按压构件15的主体向前端突出的部分,其下表面的一部分向上方凹陷,形成容纳拉片的拉片容纳槽15b。通过设置该拉片容纳槽15b,借助其底面(实际上是与按压构件15的上表面相反一侧的按压部15a的表面),能够按压拉片的至少位于盖54的左侧的部分。由此,能够可靠地将拉片55按压在主体51上。而且,比拉片容纳槽15b靠左侧的按压部15a的部分成为肋部。通过设置该肋部15c,能够加强按压部15a。
基座13由底部和分别竖立设置在该底部的左右侧部的侧壁构成,并且在两侧壁上,在相对的部分以分别左右贯通的方式形成有贯通孔(在附图中仅示出了一侧的侧壁的贯通孔)。在这些贯通孔中贯穿设有轴部14。各个按压构件15、16的基端借助该轴部14支承在基座13的侧壁上。各个按压构件15、16配置为能够以轴部14为中心相对于基座13沿上下方向摆动。上述开口部17从按压构件15、16的前端朝向基端局部切除右侧按压构件16与左侧按压构件15的侧缘部分而形成。开口部17构成为具有不仅避免与设置在主体51的上表面上的柱相接触、而且避免与供给到主体的上表面上的盖54相接触的大小。由此,通过该开口部17能够将盖54等安装在主体上。如图3所示,各个按压构件15、16在从主体容纳槽12离开的位置处待机,直至向元件保持部10供给拉片55。此时,配置为凸轮构件18从上方按压按压构件15、16的基端侦U。该凸轮构件18配置为随着使上述按压构件15、16向靠近上述主体容纳槽12的位置移动而使上述按压部15a、16a向主体容纳槽12靠近。在此,在按压构件15、16从后端移动至前端的过程中,该凸轮构件18总是与按压构件15、16的上表面相抵接。然而,当采用凸轮构件18能够爬上按压构件15、16的上表面的这种结构的话,也可以在按压构件15、16的移动过程中,使凸轮构件18从按压构件15、16上离开。在该情况下,可以在按压构件15、16的上表面上形成朝向后方倾斜的倾斜面,也可以在按压构件15、16的后方上表面的角部形成倒角部。即,例如,可以在按压构件15、16向前方移动时,在按压部15a、16a即将移动到主体容纳槽12上方时,使凸轮构件18离开按压构件15、16 ;并且,在按压构件15、16要向后移动时,在按压构件15、16移动后,立即使凸轮构件18爬上按压构件15、16。在各个按压构件15、16的基端侧,在与基座13之间以压缩状态夹设有压缩弹簧19。图3中仅示出了 I个弹簧19,但在两按压构件15、16上分别设有弹簧19。各个压缩弹簧19以使各个按压构件15、16旋转(在图3中为顺时针方向)的方式施力。此时,通过各个按压构件15、16以轴部14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按压构件15、16的前端从转台2的上表面向上方离开。如图4所示,使主体51容纳于转台2的主体容纳槽12中,并且在主体51上供给安装拉片55,之后各个按压构件15、16在驱动部件带动下向靠近主体容纳槽12的位置移动。在向靠近元件保持部10的主体容纳槽12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凸轮构件18总是与按压构件15、16相接触。在上述移动中,按压构件15、16的基端侧从凸轮构件的按压开始逐渐释放。由此,作为施力部件的弹簧19向伸长状态弹性变形。然后,按压构件15、16以轴部14为中心向下方(顺时针方向)旋转。各个按压构件15、16的前端向覆盖配置在主体容纳槽12上的主体51的上表面的位置移动,从上方按压配置在主体51的上表面上的拉片55 (特别是拉片的位于盖的左右方向两侧的部分)。此时,拉片55的环部分容纳于按压构件15、16的拉片容纳槽15b、16b内。另外,虽未图示,但是也可以在转台2的外周的与各个主体容纳槽12对应的位置处设置主体防脱部件,以避免容纳于主体容纳槽12内的主体51在从主体供给部向拉片供给部移动的过程中从主体容纳槽中飞出。例如,也可以设置上表面比主体容纳槽12的底面更靠上方的止动件。
另外,作为使按压构件15、16沿前后方向往返移动的驱动部件,可以使用凸轮机构,也可以使用气缸机构。即,只要是能够使按压构件15、16向靠近主体容纳槽12的位置移动的机构即可。另外,在此,按压构件15、16设为分为左侧与右侧的两按压构件,但是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也可以由I个按压构件构成。在该情况下,在按压构件的前端的中央部分设置开口部,另一方面,只要按压构件的形成开口部的前端部分用作用于按压拉片的按压部即可。而且,在此,在按压构件的前端设有肋部15c、16c,但是也可以省略肋部而仅设置舌状的按压部。另外,也可以在按压构件的与拉片容纳槽相反的一侧进一步设置其他的加强部。接着,说明从各个供给路向各个元件保持部10供给各个元件的方式。供给路的前端在转台2的旋转停止时配置在与元件保持部10相对的位置处。首先,从主体供给部41的供给路向原件供给部10供给主体51。此时,从主体供给部41的供给路向元件保持部10 —个一个地供给主体51。接着,在主体被供给到元件保持部10之后,转台2以规定角度、即45度旋转。由此,供给有主体的元件保持部10在与拉片供给部42的供给路的前端相对的位置处停止。然后,从拉片供给部42向元件保持部10供给拉片。接着,从图3的待机位置向图4的按压位置移动各个按压构件15、16。在移动到按压位置之后,如图5所示,各个按压构件15、16从上方朝向主体51按压拉片55的环部分。右侧按压构件16按压环部分的比柱靠右侧的右侧部分。左侧按压构件15按压环部分的比柱靠左侧的左侧部分。从主体51的上表面突出的柱(用于安装盖54的柱)位于按压构件
15、16的开口部17内。另外,环部分的中央部分位于开口部17的范围内,使得不被按压构件15、16从上方覆盖。此时,拉片55的捏手部分(与环部分相反一侧的部分)配置为不被按压构件15、16按压而是位于比转台2的周缘靠外侧。然后,在安装锁定构件52时,如图6所示,右侧按压构件16将比柱靠右侧的环部分的右侧部分容纳于拉片容纳槽16b。左侧按压构件15将比柱靠左侧的环部分的左侧部分容纳于肋部拉片容纳槽15b。从主体51的上表面突出的柱(用于安装盖的柱)进入按压构件15、16的开口部17内。之后,如上所述,使元件保持部10向靠近主体容纳槽12的方向移动,直至按压构件15、16按压位于盖的左右两侧的拉片部分。由此,借助元件保持部10,拉片55被保持在主体51上。在向元件保持部I0供给了拉片55之后,以保持元件保持部10的保持状态的方式,转台2进一步以规定角度(45度)旋转。由此,安装有拉片55的元件保持部10在与锁定构件供给部43的供给路的前端相对的位置处停止。然后,如图7、图8所示,经由开口部17从锁定构件供给部43的供给路向元件保持部10供给锁定构件52,之后如图7、图8所示,在维持按压构件15、16从上方按压拉片55的状态下,向元件保持部10供给锁定构件42。锁定构件42穿过按压构件15、16的开口部17被配置在主体51的上表面上。锁定构件42被配置在从主体51的上表面突出的前后的柱之间。然后,使转台2进一步以规定角度(45度)旋转,直至使元件保持部10停止在与弹簧供给部44的供给路相对的位置处。如图9、10所示,从弹簧供给部44的供给路向元件保持部10供给弹簧53。此时,在维持按压构件15、16从上方按压拉片55的状态下,向元件保持部10供给弹簧53。弹簧53架设在配置于按压构件15、16的开口部17内的主体51的前后柱之间,并且被按压在拉片供给部42的上表面。 之后,使转台2进一步以规定角度(45度)旋转,直至使组装有弹簧19的元件保持部10与盖供给部45的供给路的前端相对。从盖供给部45经由其供给路向元件保持部10供给盖54。此时,如图11、12所示,在维持按压构件15、16从上方按压拉片55的状态下,向元件保持部10供给盖54。盖54穿过按压构件15、16的开口部17配置在主体51的上表面上。盖54配置为从上方覆盖住从主体51的上表面突出的前后的柱、配置在前后的柱之间的锁定构件52、载置在前后的柱的上表面上的弹簧53。然后,使转台2进一步以规定角度(45度)旋转。由此,供给有盖的元件保持部10在紧固部位46处停止。在紧固部位46处,通过按压盖54的侧面来使该盖54塑性变形的固定方法等,使盖54的侧面与从主体51的上表面突出的柱部相卡合。由此,将盖54固定在主体51上。然后,使转台2进一步以规定角度(45度)旋转。紧固了盖的元件保持部10在检查部位47处停止。在该检查部位47处,通过肉眼观察或相机等来检查拉头5是否是合格品。在检查之后,使转台2进一步以规定角度(45度)旋转。由此,元件保持部10在排出部位48处停止。排出部位48是从元件保持部10排出组装完毕的拉头5的部位。以上是本发明的拉头组装装置的动作的一个例子。当元件保持部10的数量增加时,通过增加元件保持部10,能够配置多个检查部。例如,能够配置检查锁定构件52是否准确地发挥功能的检查部、或者检查有无拉片55、锁定构件52、弹簧53等元件的检查部。另夕卜,有无检查部并不是拉头组装装置I的必备机构。本发明的拉头组装装置不仅用于具有如上所述的拉片55的拉头5,而且只要在拉片55上具有位于盖的左右两侧的部分,就能够应用本发明。即,拉片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5所示的形状。如图13、14所示,即使安装在主体上的拉片的捏手部分的形状不同,按压构件也能够按压拉片。另外,即使装配在主体上的拉片的环部分的形状不同,按压构件也能够按压拉片。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经由各个元件供给路向各个元件保持部供给元件的情况,但是也可以用其他形式的供给部来供给各个元件。例如,图16是设有其它拉片供给部6的拉头组装装置的一个例子。在该第I变形例中,取代拉片供给部42而使用由用于输送拉片的传送带61和用于从传送带61的终端部向转台2的元件保持部10输送拉片的机械手62构成的拉片供给部6。在该情况下,如图16所示,机械手62以如下方式构成,即,抓住输送到传送带61的终端部的拉片,同时从图中实线所示的位置沿单点划线进行输送,在拉片供给位置处停止并移动到供给有主体的元件保持部10,然后,当使拉片位于主体之上时,机械手62释放拉片并返回到传送带的上方的待机位置。采用该第I变形例的拉片供给部6,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拉片供给部相同的作用及效果,能够提供一种自动组装拉头的装置。另外,上述第I变形例是设有其他形式的拉片供给部的拉头组装装置,但是除拉片供给部以外的其他位置元件供给部也可以采用由传送带和机械臂构成的元件供给部。例如,主体供给部也可以采用由传送带和机械臂构成的元件供给部,盖供给部也可以采用由传送带和机械臂构成的元件供给部。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组装具有盖的拉头的装置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拉头不具有盖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本发明的拉头保持机构及拉头组装装置。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应对其他形式拉头的第2变型例的拉头组装装置。首先,说明其他形式的拉头。作为没有盖的拉头5’的一个例子,如图17所示,在主体51’的上表面上一体地设有用于保持在保持拉片时使用的拉片锁定构件的拉片锁定构件保持部56’。通过设置该拉片锁定构件保持部56’,在主体51’上形成有用于使拉片55’的轴部与拉片锁定构件52’贯通的贯通开口 511’。由此,能够经由贯通开口 511’将拉片55’与拉片锁定构件52’安装在主体上。拉片锁定构件52’呈大致U字状,并且,具有通过贯通主体51’的上表面并插入相邻的链牙之间来锁定拉头的移动的爪部521’、形成能够容纳拉片55’的轴部的凹部并用于向下方对拉片的轴部施力的下板部522’、用于产生作用力的弯曲部523’、用于与拉片锁定构件保持部56’相抵接来保持拉片锁定构件52’的姿势的上板部524’。另外,在该第2变形例中,上述拉片锁定构件52’相当于权利要求的拉片安装机构。当要组装这种拉头5’时,能够使用作为第2变形例的组装装置的一部分的转盘,该转盘至少能够在主体供给位置、拉片供给位置、拉片锁定元件供给位置、至少一个缺陷品检查位置以及拉头排出位置处暂时停止,具有能够位于这些各个位置处的元件保持部。在该情况下,首先,向暂时停止在主体供给位置的元件保持部(转盘)供给主体,然后,通过使转盘旋转规定角度,使供给有主体的元件保持部旋转到拉片供给位置并暂时停止旋转,然后向主体供给拉片。之后,使转盘进一步旋转规定角度,利用例如拉片锁定构件插入机构等拉片锁定构件供给部,向供给有拉片的主体插入拉片锁定构件,以利用拉片锁定构件将供给到主体的拉片保持在主体上,这些未图示。然后,为了使组装完毕的拉头位于拉头排出位置,使转盘旋转规定角度,并在该位置处排出拉头。在上述第2变形例中,拉头不具有盖,而是借助拉片锁定机构来保持拉片。拉头组装装置只要与制造的拉头的元件相匹配地设置各个元件供给部即可。例如,在本第2变形例的情况下,只要在转盘的周围设置供给主体的主体供给部、供给拉片的拉片供给部、用于供给拉片锁定构件的拉片锁定构件供给部以及此外的至少一个检查部件即可。由此,能够起到上述实施方式的作用与效果。
另外,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拉头保持机构,其用于在组装拉头时保持该拉头,该拉头具有主体、拉片、用于将上述拉片固定在上述主体上的拉片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拉头保持机构具有 工作台,其在上表面的边缘部具有能够容纳上述拉头的主体的主体容纳部(12); 按压机构(20),其以离开上述主体容纳部(12)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上,能够向上述主体容纳部(12)的方向移动; 上述按压机构(20)具有 基座(13),其能够在上述工作台上移动; 按压构件,其能够上下摆动地设置在基座(13)上; 施力部件,其用于以使上述按压构件的前端向靠近工作台的方向摆动的方式对上述按压构件施力; 在上述按压构件上,设有两个按压部和一个开口部(17),该两个按压部以至少按压上述拉片的比上述拉片安装机构靠左右方向的部分的方式从该按压构件的前端延伸而出;该开口部(17)形成在上述两按压部之间,能够露出拉片安装机构的比上述主体靠上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拉头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构件包含左侧按压构件(15)和右侧按压构件(16), 左侧按压构件(15)和右侧按压构件(16)分别在前端具有上述按压部(15a、16a),并且,以切掉上述两按压部(15a、16a)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上述开口部(17)。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拉头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体容纳部(12)是形成在上述工作台的边缘部并向上方开口的槽部。
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头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按压部的左右外侧部,还以从其下表面向下方鼓出的方式形成有肋部(15c、16c)。
5.根据权利要求I 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头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座(13)具有底部和竖立设置在该底部的左右侧部的两侧壁,在这两侧壁的一组相对位置处,以分别沿左右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有贯通孔, 借助贯穿这些贯通孔安装的轴部(14),将按压构件安装在上述基座(13)上, 上述施力部件设置在上述基座(13)的底部与按压构件的比上述轴部(14)靠后方的部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头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施力部件是压缩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头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拉头保持机构还具有凸轮构件,该凸轮构件能够按压按压构件的比轴部(14)靠后方的部分, 该凸轮构件构成为随着使上述按压构件向靠近上述主体容纳部(12)的位置移动而使上述按压部靠近工作台(2),或者,该凸轮构件构成为,在上述按压构件向离开上述主体收容部(12)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该凸轮构件能爬到上述按压构件的上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I 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头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拉头保持机构还具有用于使按压机构沿前后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9.一种拉头组装装置,其用于组装拉头,该拉头具有主体、拉片、用于将上述拉片安装在上述主体上的拉片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拉头组装装置具有 圆盘状的转台⑵; 多个主体容纳部(12),其在该转台(2)上沿圆周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设置在该该转台(2)的外周缘部,用于容纳上述主体; 多个按压机构(20),其与上述主体容纳部(12)对应地设置在上述转台(2)上; 多个元件供给部,其配置在上述转台的周围,能在上述转台(2)暂时停止时向上述主体容纳部(12)供给元件; 上述按压机构(20)具有 基座(13),其能够沿该转台(2)的径向在该上述转台(2)上移动; 按压构件,其能够上下摆动地设置在基座(13)上; 施力部件,其用于以使上述按压构件的前端向靠近转台(2)的方向摆动的方式对该按压构件施力; 在上述按压构件上,设有两个按压部和一个开口部(17),该两个按压部以至少按压上述拉片的比上述拉片安装机构靠左右方向的部分的方式从该按压构件的前端延伸而出;该开口部(17)形成在上述两按压部之间,能够露出拉片安装机构的比上述主体靠上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头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构件包含左侧按压构件(15)和右侧按压构件(16), 左侧按压构件(15)和右侧按压构件(16)分别在前端具有上述按压部(15a、16a),并且,以切掉上述两按压部(15a、16a)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上述开口部(17)。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拉头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体容纳部(12)是形成在上述转台(2)的外周缘部并向上方开口的槽部。
12.根据权利要求9 11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头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按压构件的左右外侧部,还以从其下表面向下方鼓出的方式形成有肋部(15c、16c)。
13.根据权利要求9 12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头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座(13)具有底部和竖立设置在该底部的左右侧部的两侧壁,在这两侧壁的一组相对位置处,以分别沿左右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有贯通孔, 按压构件借助贯穿这些贯通孔而安装的轴部(14)安装在上述基座(13)上, 上述施力部件设置在上述基座(13)的底部与按压构件的比上述轴部靠后方的部分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拉头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施力部件是压缩弹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拉头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拉头组装装置还具有凸轮构件,该凸轮构件能够按压按压构件的比轴部(14)靠后方的部分, 该凸轮构件构成为随着使上述按压构件向靠近上述主体容纳部(12)的位置移动而使上述按压部靠近转台(2),或者,该凸轮构件构成为,在上述按压构件向离开上述主体收容部(12)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该凸轮构件能爬到上述按压构件的上表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9 15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头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拉头组装装置还具有用于使按压机·构沿前后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拉头的制造过程中即拉片不同、也能够利用一个拉头保持机构来保持拉头的拉头保持机构及利用该拉头保持机构的拉头组装装置。该拉头保持机构用于在组装具有主体、拉片、拉片安装机构的拉头时保持该拉头,具有工作台,其在上表面的边缘部具有主体容纳部;按压机构,其设置在上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上,并能够向上述主体容纳部方向移动;上述按压机构具有能移动的基座;按压构件,能上下摆动;施力部件,其对上述按压构件施力;在上述按压构件上,设有两个按压部和一个开口部,该两个按压部以能至少按压上述拉片的处于比上述拉片安装机构靠左右方向的部分的方式从按压部的前端延伸出;该开口部形成在上述两按压部之间,能够露出拉片安装机构比上述主体靠上的部分。
文档编号B21D53/54GK102836933SQ20111016758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0日
发明者中村优, 丸山行雄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