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757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
背景技术
滑动轴承在旋转轴工作环境较差或旋转轴径较大的场合基本上都用到,它的使用性能主要是由轴瓦刮削质量的好坏来决定。轴瓦由上瓦和下瓦组成,在进行刮削试验时,先要把上瓦和下瓦组合在一起,与相匹配的旋转轴进行研点,再把上瓦和下瓦分开用刮刀进行刮削,使上、下瓦达到相应的研点数。在对上瓦和下瓦组合与相匹配的旋转轴进行研点时需相应的瓦座,才能使上、下瓦有确定的相应位置。如用成品的曲轴来充当,这样使其实训成本升高,同时也会提高装夹精度要求,并且当研点结束后,还要把上、下瓦从成品的曲轴中取出,进行刮削,当第一遍刮削结束后,还要把上、下瓦再次装入曲轴,进行再次研点。这样多次的周而复始,使上、下瓦的研点数达到相应的配合要求,使刮削加工过程装夹不便、 刮削效率降低。为解决此问题,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用于轴瓦修刮的活动座。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一种用于轴瓦修刮的活动座专利号201120173950. 6,公告号CN202114354U,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下瓦座和支撑座,所述下瓦座的右侧面上铰接有上瓦座,所述上瓦座安放在支撑座上;所述下瓦座和所述上瓦座的外形均是长方形体结构,所述下瓦座和所述上瓦座的上面中部均是一凹圆弧形面,所述凹圆弧形面的中间设有一用于定位的锥度圆孔;所述上瓦座的顶部是一 V型凸台,所述V型凸台与支撑座上的内凹V型槽配合限位;所述下瓦座的左侧面上设有外凸台,所述上瓦座的右侧面设有用于与外凸台连接配合固定上、下瓦座的凸块。本实用新型的有意效果 定位准确,提高了刮削效率;可以重复使用,制造成本也低廉,使实训成本大为降低;使装夹更方便。但是这种活动座采用具有V型凸台的上瓦座与具有内凹V型槽的支撑座配合限位,使得加工复杂,加工成本随之增加,而且V型凸台容易刮伤学员导致才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加工简单的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下瓦座和支撑座,所述的下瓦座一端铰接有上瓦座,所述上瓦座能被定位在支撑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瓦座上具有与支撑座相接触的弧形凸台,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与弧形凸台相匹配的限位凹槽。下瓦座固定在底座上,上瓦座铰接于下瓦座上,可相对于下瓦座转动,当上瓦座转动到与支撑座相接触时,支撑座的限位凹槽抵在上瓦座的弧形凸台上,使上瓦座固定而不出现位移,保证操作员可以在上瓦座内缘上可以作出准确的刮削动作,而弧形凸台加工比较简单,也不容易刮伤人体。在上述的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中,所述的限位凹槽具有与弧形凸台的外缘相匹配的圆弧面。限位凹槽的圆弧面与弧形凸台的外缘相匹配,可以更好地贴合在一起,起到较好的限位作用。在上述的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中,所述的下瓦座和支撑座均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上。螺钉固定快,如果底座上的螺钉孔位置不对,只要重新钻孔就行,方便更改下瓦座和支撑座在底座上的位置。在上述的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中,所述的下瓦座具有下铰接耳,所述的上瓦座具有上铰接耳,上铰接耳和下铰接耳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两个铰接耳交错相卡接,再将螺栓插入耳孔中用螺母封住两端,这样,上瓦座可轻松绕着下瓦座转动。在上述的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中,所述的下瓦座上具有螺纹孔,所述的上瓦座上具有通孔,当上瓦座覆盖在下瓦座上时,通孔与螺纹孔正对并可通过插入螺栓将上、下瓦座固定。用检验芯棒来研点时,需要将上、下瓦座闭合,使上瓦和下瓦扣合在一起,将检验芯棒插入闭合的活动支座的上瓦和下瓦孔中旋转来研点。 在上述的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中,所述的螺纹孔和通孔各具有两个且一一对应。两个螺纹孔使上瓦座和下瓦座闭合时更加准确,在检验芯棒旋转研点时可不容易发生位移。在上述的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中,所述的下瓦座和上瓦座上均设有定位轴瓦的圆孔。轴瓦由上瓦和下瓦组成,上下瓦上均具有与圆孔相匹配的凸台;凸台插入圆孔中使上瓦能固定在上瓦座上,下瓦能固定在下瓦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具有以下优点I.圆弧面的限位凹槽与弧形凸台相配合更容易定位,定位效果好。2.圆弧面的限位凹槽和弧形凸台加工工艺都比较简单,降低加工成本。3.弧形凸台的外缘呈圆弧形,不容易刮伤人体,安全性较高。

图I是本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研点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刮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底座;2、下瓦座;21、下铰接耳;22、螺纹孔;3、上瓦座;31、弧形凸台;32、上铰接耳;33、通孔;4、支撑座;41、限位凹槽;5、螺栓;6、螺母;7、螺钉;8、圆孔;9、刮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图3所示,本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包括底座I、固定在底座I上的下瓦座2和支撑座4。下瓦座2 —端铰接有上瓦座3,上瓦座3能被定位在支撑座4上。上瓦座3上具有与支撑座4相接触的弧形凸台31,支撑座4上设有与弧形凸台31相匹配的限位凹槽41。具体来说,如图I、图2、图3、图4所示,下瓦座2和支撑座4均通过螺钉7固定在底座I上,限位凹槽41具有与弧形凸台31的外缘相匹配的圆弧面。下瓦座2具有下铰接耳21,上瓦座3具有上铰接耳32,上铰接耳32和下铰接耳21通过螺栓5螺母6连接。下瓦座2上具有螺纹孔22,上瓦座3上具有通孔33,当上瓦座3覆盖在下瓦座2上时,通孔33与螺纹孔22正对并可通过插入螺栓5将上瓦座3和下瓦座2固定闭合,螺纹孔22和通孔33各具有两个且一一对应。轴瓦由上瓦和下瓦组成,上下瓦上均具有与圆孔8相匹配的凸台,下瓦座2和上瓦座3上均设有定位轴瓦的圆孔8。凸台插入圆孔8中使上瓦能固定在上瓦座3上,下瓦能固定在下瓦座2上。本活动支座的使用方法如下一、将轴瓦的上瓦固定在上瓦座3上,下瓦固定在下瓦座2上,用调和红丹粉均匀地涂于上瓦和下瓦的圆弧面中,扣合上瓦座3和下瓦座2并用螺钉7紧固,最后将检验芯棒插入闭合的上瓦和下瓦孔中旋转来研点。二、研点结束后,分开上瓦座3和下瓦座2,将上瓦座3转动支撑座4的端面上用限位凹槽41来对上瓦座3进行限位,用刮刀9根据研磨棒的显点情况对高点进行刮削。重复第一、第二步骤,上瓦、下瓦始终在他们放在各自的瓦座上进行刮削,最后在25X25的方框内达到相应的研点数,刮削 任务才完成。由于上瓦座3的弧形凸台31为圆弧形的,容易加工成型,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也不会刮伤操作人员。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底座I、下瓦座2、下铰接耳21、螺纹孔22、上瓦座3、弧形凸台31、上铰接耳32、通孔33、支撑座4、限位凹槽41、螺栓5、螺母6、螺钉7、圆孔8、刮刀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包括底座(I)、固定在底座(I)上的下瓦座(2)和支撑座(4),所述的下瓦座(2) —端铰接有上瓦座(3),所述上瓦座(3)能被定位在支撑座(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瓦座(3)上具有与支撑座(4)相接触的弧形凸台(31),所述的支撑座(4)上设有与弧形凸台(31)相匹配的限位凹槽(4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凹槽(41)具有与弧形凸台(31)的外缘相匹配的圆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瓦座(2)和支撑座(4)均通过螺钉(7)固定在底座(I)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瓦座(2)具有下铰接耳(21),所述的上瓦座(3)具有上铰接耳(32),上铰接耳(32)和下铰接耳(21)通过螺栓(5)螺母(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瓦座(2)上具有螺纹孔(22),所述的上瓦座(3)上具有通孔(33),当上瓦座(3)覆盖在下瓦座(2)上时,通孔(33)与螺纹孔(22)正对并可通过插入螺栓(5)将上、下瓦座(2)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孔(22)和通孔(33)各具有两个且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瓦座(2)和上瓦座(3)上均设有定位轴瓦的圆孔(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活动座采用具有V型凸台的上瓦座与具有内凹V型槽的支撑座配合限位,使得加工更加复杂的问题。本用于轴瓦刮削的活动支座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下瓦座和支撑座,下瓦座一端铰接有上瓦座,上瓦座能被定位在支撑座上,上瓦座上具有与支撑座相接触的弧形凸台,支撑座上设有与弧形凸台相匹配的限位凹槽。圆弧面的限位凹槽与弧形凸台相配合更容易定位,定位效果好,加工工艺都比较简单,降低加工成本,不容易刮伤人体,安全性较高。
文档编号B23D79/10GK202479620SQ20122011504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
发明者徐峰, 董乃涵, 郑向军 申请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