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板冲头倒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7956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夹板冲头倒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板与冲头同时带有倒锥形缓冲部的结构。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传统冲压模具冲头的固定方式一般是在夹板上用直壁挂台固定,其直壁挂台为九十度,冲头头部避位在夹板上铣避位,当这种结构的夹板和冲头碰到质量较大的原材料时,冲头头部承受的脱料力很大,冲头在一定次数的冲压后头部就会拉断,因此需在定期且频繁地更换冲头以保持冲头的稳定工作;传统的结构的冲头不仅寿命短,而且维修时间长,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生产效率地提高。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板和冲头挂台同时承受脱料力的夹板冲头倒锥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夹板冲头倒锥结构,主要包括冲头、冲头头部、夹板挂台、夹板,冲头的一侧带有冲头头部,夹板相应地在同一侧设置夹板挂台,冲头头部与夹板挂台带有同样的倾斜角度形成上宽下窄的倒锥状,冲头头部与夹板挂台相互紧密贴合。夹板冲头倒锥结构,所述的冲头头部与夹板挂台的倾斜角度优选为三度。夹板冲头倒锥结构,所述的冲头头部垂直长度优选为17.95毫米。夹板冲头倒锥结构,所述的夹板挂台垂直长度优选为18毫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冲头头部与夹板挂台设置为相同角度的倒锥结构并使之紧密配合,从而将原本由冲头单独承受的脱料力分由冲头头部和夹板挂台两部分承担;从而较小了冲头的应力集中,越是受到大的脱料力,冲头越紧固地与夹板衔接;既防止了冲头拉断而影响模具精度的现象,冲头寿命也大幅度提高,同时增加了模具生产的稳定性和嫁动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 3,夹板冲头倒锥结构,主要包括冲头41、冲头头部31、夹板挂台21、夹板11,冲头41的一侧带有冲头头部31,夹板11相应地在同一侧设置夹板挂台21,冲头头部31与夹板挂台21带有同样的倾斜角度形成上宽下窄的倒锥状,冲头头部31与夹板挂台21相互紧密贴合;工作时,当冲头41受到脱料力时,冲头41套入夹板11中,冲头头部31沿着夹板挂台21向下移动,由于其上宽下窄的结构,冲头41越被向下拉,与夹板11的衔接越紧固,此时原本由冲头头部2单独承受的脱料力被夹板挂台21和冲头头部31分别承受,减少了应力的集中,防止了冲头被拉断而影响模具精度现象的出现,从而提高模具稳定性及寿命,也减少了维护的时间。为了使脱料力分开承受的效果达到最佳,冲头头部31与夹板挂台21的倾斜角度优选为三度,冲头头部31垂直长度优选为17.95毫米,作为配合地夹板挂台21垂直长度优选为18毫米,这样的尺寸限制节省了加工费用,缩短了加工周期,使得成本得以降低。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夹板冲头倒锥结构,主要包括冲头(41)、冲头头部(31)、夹板挂台(21)、夹板(11),冲头(41)的一侧带有冲头头部(31),夹板(11)相应地在同一侧设置夹板挂台(21),其特征在于:冲头头部(31)与夹板挂台(21)带有同样的倾斜角度形成上宽下窄的倒锥状,冲头头部(31)与夹板挂台(21)相互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板冲头倒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头头部(31)与夹板挂台(21)的倾斜角度为三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板冲头倒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头头部(31)垂直长度为17.9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板冲头倒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板挂台(21)垂直长度为18晕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板与冲头同时带有倒锥形缓冲部的结构。夹板冲头倒锥结构,主要包括冲头、冲头头部、夹板挂台、夹板,冲头的一侧带有冲头头部,夹板相应地在同一侧设置夹板挂台,冲头头部与夹板挂台带有同样的倾斜角度形成上宽下窄的倒锥状,冲头头部与夹板挂台相互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冲头头部与夹板挂台设置为相同角度的倒锥结构并使之紧密配合,从而将原本由冲头单独承受的脱料力分由冲头头部和夹板挂台两部分承担;从而较小了冲头的应力集中,越是受到大的脱料力,冲头越紧固地与夹板衔接;既防止了冲头拉断而影响模具精度的现象,冲头寿命也大幅度提高,同时增加了模具生产的稳定性和嫁动率。
文档编号B21D37/12GK203030760SQ20122070134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徐林平, 李望桃 申请人:东莞兴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