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面积模具钢补焊方法

文档序号:3166258阅读:1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面积模具钢补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大面积模具钢补焊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钢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模具钢的镶块属于易损件,时常需要焊接修补。而补焊作为一种修复冲压模具的常用方法,一般适用于空冷钢或铸铁,很少用于模具钢(例如SKD11,Crl2MoV等),因为此类模具钢在焊接过程中容易炸裂,对温度及其敏感。焊接此类模具镶块一般采用配合保温炉焊接,但是作为一般模具制造厂不可能拥有此类设备,只能外协加工,会造成成本偏高和生产周期延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大面积模具钢补焊方法,能够实现随时随地地补焊想要修复的模具钢类镶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面积模具钢补焊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a.选取粘性较大,颗粒较小的普通湿泥土 ;b.将和好的泥土均匀粘贴在需要补焊的部位的周围,将补焊位置留出来;c.进行补焊,补焊时先焊周围地方,待泥土干涸以后再往里堆焊;d.堆焊完成,待焊接位置冷却凝固后去除周围的泥土;f.打磨焊接处的多余部分,达到加工尺寸。作为优选,采用直流电弧焊机,事先调节焊接参数,电流采用80-100A。作为优选,所述电弧焊机采用不锈钢焊条,并能与模具钢的SKD11,Crl2MoV等材料匹配。作为优选,所述湿泥土颗粒直径〈0.01MM。作为优选,采用角磨机打磨焊接处的多余部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本方法不管补焊的模具钢面积有多大,基本不会炸裂,其原因有:1、炸裂的原因在于镶块内部组织间温度变化快、温差大,而泥土在隔绝空气的同时,对镶块本身也有保温的作用。2、环焊位泥土有塑形作用,使焊液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流动,保证不伤及镶块其他部分,减少再加工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种大面积模具钢补焊方法,
包括以下具体步骤:a.选取粘性较大,颗粒较小的普通湿泥土 ;b.将和好的泥土均匀粘贴在需要补焊的部位的周围,将补焊位置留出来;c.进行补焊,补焊时先焊周围地方,待泥土干涸以后再往里堆焊;d.堆焊完成,待焊接位置冷却凝固后去除周围的泥土;f.打磨焊接处的多余部分,达到加工尺寸。作为优选,采用直流电弧焊机,事先调节焊接参数,电流采用80-100A。作为优选,所述电弧焊机采用不锈钢焊条,并能与模具钢的SKD11,Crl2MoV等材料匹配。作为优选,所述湿泥土颗粒直径〈0.01MM。作为优选,采用角磨机打磨焊接处的多余部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本方法不管补焊的模具钢面积有多大,基本不会炸裂,其原因有:1、炸裂的原因在于镶块内部组织间温度变化快、温差大,而泥土在隔绝空气的同时,对镶块本身也有保温的作用。2、环焊位泥土有塑形作用,使焊液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流动,保证不伤及镶块其他部分,减少再加工量。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大面积模具钢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选取粘性较大,颗粒较小的普通湿泥土; b.将和好的泥土均匀粘贴在需要补焊的部位的周围,将补焊位置留出来; c.进行补焊,补焊时先焊周围地方,待泥土干涸以后再往里堆焊; d.堆焊完成,待焊接位置冷却凝固后去除周围的泥土; f.清除焊接处的多余部分,达到加工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模具钢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直流电弧焊机,事先调节焊接参数,电流采用80-100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面积模具钢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弧焊机采用不锈钢焊条,并能与模具钢的SKD11,Crl2MoV等材料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模具钢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泥土颗粒直径〈0.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模具钢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角磨机,或者铣床清除焊接处的多余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面积模具钢补焊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选取粘性较大,颗粒较小的普通湿泥土;将和好的泥土均匀粘贴在需要补焊的部位的周围,将补焊位置留出来;进行补焊,补焊时先焊周围地方,待泥土干涸以后再往里堆焊;堆焊完成,待焊接位置冷却凝固后去除周围的泥土;打磨焊接处的多余部分,达到加工尺寸。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本方法不管补焊的模具钢面积有多大,基本不会炸裂,其原因有1、炸裂的原因在于镶块内部组织间温度变化快、温差大,而泥土在隔绝空气的同时,对镶块本身也有保温的作用。2、环焊位泥土有塑形作用,使焊液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流动,保证不伤及镶块其他部分,减少再加工量。
文档编号B23K9/04GK103192160SQ20131009967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6日
发明者曾尚怀, 赵江, 匡柏荣, 吴国松, 邓宣园 申请人:重庆威导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