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薄料长板的折弯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39439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薄料长板的折弯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板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薄料长板的折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钣金领域所应用的板材折弯设备大多为液压折弯机,这类折弯机虽然能实现对板材的折弯,但其折弯能力有限,亦即其最大也只能实现对12m长的板材进行折弯。另外液压折弯机造价昂贵,其重量大,难以进行运输。而对于薄料长板这类需要进行折弯的待加工件,其长度大,可达25m长,薄料长板折弯后的成型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损,运输成本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对薄料长板进行有效折弯处理的折弯设备,其制造成本低,使得各生产厂家购买后可自行对薄料长板进行折弯,避免需要将薄料长板输送至专门的折弯厂家进行折弯,减小薄料长板成型件的生产成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薄料长板的折弯设备,其可实现对长度大于12m的薄料长板进行折弯处理。其采取的方案为:一种用于薄料长板的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撑托薄料长板的托台,托台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压模以及驱使第一压模对托台上的薄料长板本体进行夹持定位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压模的旁侧设置有折弯压模以及驱使折弯压模对薄料长板延伸至托台外侧的板体边部进行折弯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压模和折弯压模沿薄料长板的长度范围设置且两者的边部铰接连接为一体,构成铰接连接的铰接轴轴向平行于薄料长板的长度方向。通过铰接连接的第一压模和折弯压模以及第一、二驱动机构,在对薄料长板进行折弯时,将薄料长板本体置于托台上,薄料长板的板体边 部延伸至托台的外侧,这样第一驱动机构就会驱使第一压模对薄料长板进行夹持定位,夹持定位结束后第二驱动机构在驱使折弯压模对薄料长板延伸至托台外侧的边部进行折弯处理。从而实现对长度较大的薄料长板的折弯处理。附图说明图1、2为本发明对薄料长板进行折弯的前后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较长形薄料长板进行折弯处理的折弯设备,其采取的方案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薄料长板的折弯设备,包括机架以及撑托薄料长板的托台10,托台10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压模11以及驱使第一压模11对托台10上的薄料长板30本体进行夹持定位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压模11的旁侧设置有折弯压模12以及驱使折弯压模12对薄料长板30延伸至托台10外侧的板体边部进行折弯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压模11和折弯压模12沿薄料长板30的长度范围设置且两者的边部铰接连接为一体,构成铰接连接的铰接轴13轴向平行于薄料长板30的长度方向。上述结构的折弯设备在对薄料长板30进行折弯时,先将薄料长板30本体置于托台10上,薄料长板30待折弯的一侧板体边部延伸设置至托台30的外侧,这样第一驱动机构就会驱使第一压模11对薄料长板30进行夹持定位,夹持定位结束后第二驱动机构在驱使折弯压模12对薄料长板30的延伸至托台10外侧的边部进行折弯处理。从而实现对长度较大的薄料长板30的折弯处理。由于,薄料长板10的长度较大,因此保证第一压模11和折弯压模12对薄料长板30均匀进行夹持定位和折弯是关键,亦即第一压模11和折弯压模12对薄料长板30施加的作用力要均匀。因此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为,第一驱动机构为沿第一压模11长度方向均匀布置的同步进行驱动的第一汽缸14构成,第二驱动机构为沿折弯压模12长度方向均匀布置的同步进行驱动的第二汽缸15构成,第一、二汽缸14、15的活塞 杆分别与第一压模11、折弯压模12相连接且活塞杆均沿垂直于薄料长板30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沿第一压模11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二供排气管21、22,第一、二供排气管21、22的管壁上与各第一汽缸14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开设第一、二供排气口,第一、二供排气口通过连接气管分别与第一汽缸14缸体上开设的第一、二气孔相连通连接,第一、二供排气管21、22的进、排气调节第一压模11对薄料长板30本体进行夹持定位或卸载;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沿折弯压模12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三、四供排气管23、24,第三、四供排气管23、24的管壁上与各第二汽缸15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开设第三、四供排气口,第三、四供排气口通过连接气管分别与第二汽缸15缸体上开设的第三、四气孔相连通连接,第三、四供排气管23、24的进、排气调节折弯压模12对薄料长板30边部进行折弯或卸载。这里的第一、二汽缸14、15的缸体由缸体内的活塞分割成第一、二腔室,第一、二腔室上分别设置第一(三)气孔和第二(四)气孔。这样第一、二、三、四供排气管21、22、23、24上分别开设的第一、二、三、四供排气口通过连接气管与第一、二、三、四气孔相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对第一、二汽缸14、15能够进行同步调节的供气系统,保证多个第一、二汽缸14、15能够同步的驱使第一压模11和折弯压模12对薄料长板30进行同步夹持和折弯,保证薄料长板30的折弯处理。进一步的为保证第一、二汽缸14、15动作的同步性,可采用如下方案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亦即:第一、二、三、四供排气管21、22、23、24上分别开设的第一、二、三、四供排气口沿其各自的进气方向供排气口开设的截面逐渐增大。为保证薄料长板30折弯时夹持的牢固性以及折弯的可靠性,本发明更为具体的方案为,所述的第一、二汽缸14、15沿薄料长板30长度方向呈间隔交错状布置。第一压模11为一浅槽型件构成,浅槽型件的槽口指向托台10一侧且槽长方向与薄料长板30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第一汽缸14的活塞杆端部与浅槽型件的槽底背面相固接。第一压模11为 一条形压板构成,条形压板与第二汽缸15的活塞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一端与条行压板的板面成交叉状相固接为一体,连接杆16的另一端与第二汽缸15的活塞杆构成第一铰接连接,第二汽缸15的缸体与机架构成第二铰接连接,构成第一、二铰接连接的铰接轴均平行于薄料长板30的长度方向。浅槽型件构成第一压模11其对薄料长板30的夹持更为牢固可靠,第一、二汽缸14、15沿薄料长板30长度方向呈间隔交错状布置,可保证薄料长板30的边部能沿一直线进行折弯,保证折弯处理的可靠性。总之本发明可有效的对长度较大的薄料长板30(大于25m)进行折弯处理,而且该折弯机的制造成本低,重量轻,各生产厂家购买后可自行对薄料长板30进行折弯,避免需要将薄料长板30输送至专门的折弯厂家进行折弯,减小薄料长板30成型件的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