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模块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4811阅读:9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模块安装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自动化、电子电气等很多场合,都会用到光模块,如SFP、SFP+、CXP、QSFP等。为保证产品质量,当一块含有光模块接口的单板生产出来后,需要对光模块接口进行测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插入光模块,通过收发数据来验证其各项功能的好坏。但是,在单板产量很大的情况下,测试用的光模块前端的金手指会磨损得很快,需要频繁更换光模块。而光模块的价格通常很昂贵,因此这种方法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常见的解决办法是使用光模块延长板,如图1所示,其前端和标准的光模块相同,后端提供和前端相匹配的光模块插座,且前后端信号相连。这样,先把测试用光模块插到延长板后端的光模块插座上,再整体插到被测单板上,即可在不改变各项功能的前提下,建立单板和测试用光模块之间的电气连接,相当于对光模块插座进行了延长。其中,使用了光模块延长板之后,测试用光模块就无需频繁插拔了,频繁插拔的只是光模块延长板,因此磨损的也只是光模块延长板的电路板,而延长板的电路板构成较为简单,价格低廉,磨损后可直接更换,不会带来成本压力。

此外,为了提高光模块延长板的适用范围,要注意结构和外形的设计,尽量减小尺寸,主要是横向尺寸。因为在通信速率越来越高的今天,单板上的光模块插座变得越来越密集,甚至出现联排的插座,如图3所示,即为一种四联排的SFP插座。其中,对于这些密集的光模块插座,如果要用现有的光模块延长板进行测试,就必须要求延长板的宽度足够窄,避免多个光模块延长板之间发生位置冲突,插不进去。

其中,影响光模块延长板宽度的主要因素是后端的鼠笼。很多厂商都提供符合光模块规范要求的标准鼠笼,使用压接或焊接的工艺固定在电路板上,使得电路板上的对应位置必须留有开孔,如图2所示即为常见的光模块延长板的PCB后端开孔示意图。然而为了要满足电路板的制造工艺和焊接工艺要求,开孔的外围就要留有足够宽度的余量,保证强度,因此很难缩减光模块延长板的宽度。即从图2可以看到,为了保证开孔的强度,PCB后端进行了拓展,宽度变得太大。因此,多个这样的光模块延长板则无法同时插入到密集插座或者联排插座对应的插口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安装装置,由于未使用标准鼠笼,因此整体宽度可以做得足够窄,能够满足密集插座或联排插座的需求,而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安装装置,包括:

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包括与被测单板上的光模块接口相匹配的第一壳体和用于固定标准光模块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形成一容置空间;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被测单板上的光模块接口的接线端电连接的第一电连接端和用于与标准光模块电连接的第二电连接端,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路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电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电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加固件,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相对设置,所述加固件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固件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侧面交错设置有多个缺口,且所述缺口之间形成的凸出部位的轮廓与所述缺口相吻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

其中,当所述标准光模块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时,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标准光模块上的簧片相卡接,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标准光模块上的倒扣相卡接。

优选地,所述光模块安装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多个所述外壳本体的联排支架。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螺丝孔,所述联排支架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螺丝孔对应的第二螺丝孔,多个所述外壳本体通过第一螺丝穿过所述第一螺丝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二螺丝孔,固定在所述联排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端以金手指形式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连接端以金手指插座的形式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设置有第三螺丝孔的螺柱,所述第一壳体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柱一一对应的第四螺丝孔,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柱一一对应的第五螺丝孔,其中,第二螺丝依次穿过所述第四螺丝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五螺丝孔,旋入对应的所述第三螺丝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端通过布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线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安装装置,将设置有用于与被测单板上的光模块接口电连接的第一电连接端和用于与标准光模块电连接的第二电连接端的电路板安装于一外壳本体内,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安装装置在使用时,直接将标准光模块固定在该外壳本体内,并与第二电连接端电连接,然后将固定有标准光模块的光模块安装装置整体插入到被测单板上的光模块接口中,实现对单板上的光模块接口的测试。

其中,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安装装置,将电路板固定在了外壳本体的内部,并未采用标准的鼠笼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安装装置,能够在整体上将宽度做得做够窄,从而满足密集插座或联排插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使用标准鼠笼的光模块延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现有技术中使用标准鼠笼的光模块延长板的印制电路板后端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现有技术的联排模块插座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安装装置的侧视图;

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安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10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安装装置的仰视图;

图1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安装装置与标准光模块装配完成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联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四个光模块安装装置并排安装于联排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六个光模块安装装置并排安装于联排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光模块安装装置并排时加固件彼此吻合的示意图。

其中图中:1、外壳本体;101、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1021、第一固定板;1022、第二固定板;1023、加固件;2、电路板;201、第一电连接端;202、第二电连接端;3、缺口;4、凸出部位;5、第一卡接部;6、第二卡接部;7、簧片;8、倒扣;10、联排支架;11、第一螺丝孔;12、第二螺丝孔;15、第五螺丝孔;16、螺柱;17、标准光模块;18、第一螺丝;19、第六螺丝孔;20、第七螺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安装装置,如图4~6所示,该光模块安装装置包括:

外壳本体1,所述外壳本体1包括与被测单板上的光模块接口相匹配的第一壳体101和用于固定标准光模块17的第二壳体102,所述第一壳体101和所述第二壳体102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形成一容置空间;优选地,所述外壳本体1为金属壳体;

电路板2,所述电路板2上设置有用于与被测单板上的光模块接口的接线端电连接的第一电连接端201和用于与标准光模块17电连接的第二电连接端202,所述第一电连接端201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端202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路板2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电连接端201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1内,所述第二电连接端202位于所述第二壳体102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将设置有用于与被测单板上的光模块接口电连接的第一电连接端201和用于与标准光模块17电连接的第二电连接端202的电路板2安装于一外壳本体1内,且该外壳本体1包括有与被测单板上的光模块接口相匹配的第一壳体101以及用于固定标准光模块17的第二壳体102。因此,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安装装置对单板上的光模块进行测试时,可首先将测试所使用的标准光模块17固定在第二壳体102中,同时使得标准光模块17与电路板2上的第二电连接端202电连接,进而将安装有标准光模块17的光模块安装装置整体插入到被测单板上的光模块接口中。

其中,由于第一电连接端201和第二电连接端202之间建立有电气连接,所以被测单板和测试用的标准光模块17之间建立电气连接,从而能够在保证各项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对被测单板上的光模块接口的测试。另外,在对多个单板进行测试的过程中,测试用的标准光模块无需频繁进行插拔,频繁插拔的只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安装装置,因此磨损的光模块安装装置。而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安装装置电路板构成较为简单,价格低廉,磨损后可直接更换,所以,不会带来成本压力。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安装装置,将电路板固定在了外壳本体的内部,并未采用标准的鼠笼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安装装置,能够在整体上将宽度做得做够窄,从而满足密集插座或联排插座的需求。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102包括第一固定板1021、第二固定板1022和加固件1023,所述第一固定板102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1022相对设置,所述加固件1023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板102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1022上,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021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板1022固定连接。

因此,当需要将标准光模块17安装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安装装置上时,可以将标准光模块17插入到第一固定板1021和第二固定板1022之间,并与电路板2上的第二电连接端202电连接。其中,由于第一固定板1021和第二固定板1022上套设有加固件1023,所以该加固件1023能够有效防止外壳本体1后端产生变形和损坏,同时对标准用光模块17进行限位,不让其左右晃动。其中,优选地,加固件1023可由金属材料或塑料构成。

此外,加固件1023与第一固定板1021或第二固定板1022之间的固定方式,可采用螺栓连接。其中,可只将加固件1023与第一固定板1021螺栓连接,或者只将加固件1023与第二固定板1022螺栓连接,或者将加固件1023同时与第一固定板1021和第二固定板1022螺栓连接。具体地,例如,在第一固定板1021上开设至少一个第六螺丝孔19(如图5所示),并在加固件1023上开设对应的第七螺丝孔20(如图7所示),从而通过螺丝穿过第六螺丝孔19和第七螺丝孔20,将加固件1023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021上。同理,加固件1023与第二固定板1022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也可如此。

另外,优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加固件1023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2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1022之间的侧面交错设置有多个缺口3,且所述缺口3之间形成的凸出部位4的轮廓与所述缺口3相吻合,从而减少多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安装装置的横向占用宽度,使其足以插入联排插座中。即如图13和图14所示,当多个光模块安装装置同时插入到密集插座或联排插座上对应的插口中时,凸出部位4能够与缺口3相吻合(如图15所示),使得在横向方向上所占的宽度进一步减小。

优选地,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固定板102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5,所述第二固定板1022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6;其中,当所述标准光模块17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2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1022之间时,所述第一卡接部5与所述标准光模块17上的簧片7相卡接,所述第二卡接部6与所述标准光模块17上的倒扣8相卡接,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标准光模块17在第一固定板1021和第二固定板1022之间的固定效果。

优选地,所述光模块安装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多个所述外壳本体1的联排支架10,如图12所示。其中,如图13和14所示,例如在需要使用四个或六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安装装置对联排插座进行测试时,可以将四个或六个光模块安装装置固定在联排支架10上,即可使其连成一个整体,从而在对联排插座进行测试时,不再需要一个一个插拔,而是所有光模块安装板同时插拔,提高了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102上设置有第一螺丝孔11,所述联排支架10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螺丝孔11对应的第二螺丝孔12,多个所述外壳本体1通过第一螺丝18穿过所述第一螺丝孔11和对应的所述第二螺丝孔12,固定在所述联排支架10上,从而使得外壳本体1与联排支架10之间的固定方式更牢固,且在不需要使用联排支架10时,还可将联排支架10拆卸下来,非常方便。

优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电连接端201以金手指形式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一端,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模块安装装置能够便于与被测单板上的光模块接口建立电气连接,从而进一步方便使用。

优选地,如图6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电连接端202以金手指插座的形式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上,使得第二电连接端202能够与标准光模块17的接口相匹配,从而便于标准光模块17与第二电连接端202建立电气连接。

优选地,如图5、图6、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01的第一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设置有第三螺丝孔的螺柱16,所述第一壳体101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柱16一一对应的第四螺丝孔,所述电路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柱16一一对应的第五螺丝孔15,其中,第二螺丝依次穿过所述第四螺丝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五螺丝孔15,旋入对应的所述第三螺丝孔中,从而使得电路板2能够更加牢固地固定在外壳本体1内。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电路板2在外壳本体1上的具体固定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端201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端202通过布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线路电连接,使得第一电连接端201和第二电连接端202之间的电气连接更加精准,从而降低各个信号之间造成的干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使用一个简单的外壳本体和一个电路板以及简单的紧固装置即可实现光模块金手指插座的延长,并在需要时能够使用联排支架实现多个光模块安装装置的连接固定。其中,由于未使用标准鼠笼,因此整体宽度可以做得足够窄,能够满足密集或联排插座的需求,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