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弯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735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式弯管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弯管设备,包括:工作台、弯管模子组件、固定模子组件和弯管扳手,其中:弯管模子组件包括多个弯管模子,固定模子组件包括多个固定模子;工作台上设置有多排可插装弯管模子的弯管通孔,弯管通孔的一侧设置有可插装固定模子的固定通孔;弯管通孔的排距根据弯管的直线部的长度设定,每排弯管通孔之间的距离根据弯管的弯曲部的曲径设定,位于工作台一侧边部的一排弯管通孔为基准排,其他各排弯管通孔位于基准排的相邻弯管通孔的中垂线上;弯管扳手包括把手部和夹持部,把手部与夹持部固定连接,夹持部的夹口大小与弯管模子的螺帽部大小相等,夹持部上设置有抵靠柱,抵靠柱位于夹口与把手部之间。
【专利说明】一种机械式弯管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弯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式弯管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汽车、空调等行业,广泛使用弯管进行输油、输气、输液等。现有是技术中,弯管设备的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电动弯管设备和手动弯管设备,电动弯管设备存在能量消耗大、成本高等缺点,手动弯管设备存在弯管效果不佳、弯管效率低、弯管形状单一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机械式弯管设备,实现了棒、管材工件的弯管作业,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能环保。
[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式弯管设备,包括:工作台、弯管模子组件、固定模子组件和弯管扳手,其中:
[0005]所述弯管模子组件包括多个弯管模子,所述固定模子组件包括多个固定模子,所述弯管模子包括螺杆部和螺帽部,所述螺帽部位于所述螺杆部中端,且所述螺帽部与所述螺杆部固定连接,所述螺帽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螺杆部的直径;
[0006]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多排可插装所述弯管模子的弯管通孔,所述弯管通孔的直径与所述螺杆部的直径大小一致,所述弯管模子插装于所述弯管通孔后,所述弯管模子的螺帽部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弯管通孔的一侧设置有可插装固定模子的固定通孔,所述弯管通孔圆心与其相对应的固定通孔圆心之间的距离大小相等于弯管直径、弯管通孔半径及固定通孔半径之和;
[0007]所述弯管通孔的排距根据弯管的直线部的长度设定,每排弯管通孔之间的距离根据弯管的弯曲部的曲径设定,位于所述工作台一侧边部的一排所述弯管通孔为基准排,其他各排所述弯管通孔位于所述基准排的相邻弯管通孔的中垂线上;
[0008]所述弯管扳手包括把手部和夹持部,所述把手部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的夹口大小与所述弯管模子的螺杆部大小相等,所述夹持部上设置有抵靠柱,所述抵靠柱位于所述夹口与所述把手部之间。
[0009]优选地,所述弯管扳手的把手部包括便于操作人员拿握的握持部以及将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弯管扳手的夹持部固定连接的连接部。
[0010]优选地,所述的弯管扳手的夹持部包括与所述把手部固定连接的接板部,所述抵靠柱和所述夹口均在设置在所述接板部上。
[0011]本实用新型中,根据弯管的直线部的长度要求和弯管的弯曲部的曲径要求在工作台上选择合适位置的弯管通孔,将弯管模子插装在弯管通孔内,将待折弯的弯管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并套于弯管模子之间,将固定模子插装于固定通孔中,从而将待折弯的弯管工件更好的固定;将弯管扳手的夹口套于弯管模子的螺杆上,转动弯管扳手,弯管扳手的抵靠柱作用于待折弯的弯管工件,并使得该工件在此处弯曲点进行弯曲。【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式弯管设备的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式弯管设备的弯管扳手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式弯管设备的弯管模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式弯管设备的工作台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式弯管设备的弯管扳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式弯管设备的弯管模子结构示意图。
[0016]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式弯管设备,包括:工作台1、弯管模子组件2、固定模子组件3和弯管扳手4,其中:
[0017]弯管模子组件2包括5个弯管模子21-25,固定模子组件3包括多个固定模子,以弯管模子21为例,如图3所示,弯管模子21包括螺杆部211和螺帽部212,螺帽部212位于螺杆部211中端,且螺帽部212固定于螺杆部211上,螺帽部212的直径大于螺杆部211的
直径;
[0018]工作台I上设置有多排可插装弯管模子21的弯管通孔6,弯管通孔6的直径与螺杆部211的直径大小一致,弯管模子21插装于弯管通孔6后,弯管模子21的螺帽部212位于工作台I上,弯管通孔6的一侧设置有可插装固定模子的固定通孔7,弯管通孔6圆心与其相对应的固定通孔7圆心之间的距离大小相等于弯管直径、弯管通孔6半径及固定通孔7半径之和;
[0019]弯管通孔6的排距根据弯管5的直线部的长度设定,每排弯管通孔6之间的距离根据弯管5的弯曲部的曲径设定,位于工作台I 一侧边部的一排弯管通孔6为基准排,其他各排弯管通孔6位于基准排的相邻弯管通孔6的中垂线上;
[0020]弯管扳手4包括把手部41和夹持部42,把手部41与夹持部42固定连接,夹持部42的夹口 423大小与弯管模子21的螺杆部211大小相等,夹持部42上设置有抵靠柱421,抵靠柱421位于夹口 423与把手部41之间。
[0021]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弯管扳手4的把手部41包括便于操作人员拿握的握持部411以及将握持部411与弯管扳手4的夹持部42固定连接的连接部412 ;弯管扳手4的夹持部42包括与把手部41固定连接的接板部422,抵靠柱421和夹口 423均在设置在接板部422上。
[0022]在本实用新型中,根据弯管的直线部的长度要求和弯管的弯曲部的曲径要求在工作台I上选择合适位置的弯管通孔6,将弯管模子21和弯管模子22插装在弯管通孔6内,将待折弯的弯管工件放置在工作台I上,并套于弯管模子21与弯管模子22之间,将固定模子插装于固定通孔7中,从而将待折弯的弯管工件更好的固定;将弯管扳手4的夹口423套于弯管模子22的螺杆上,转动弯管扳手4,弯管扳手4的抵靠柱421作用于待折弯的弯管工件,并使得该工件在此处弯曲点进行弯曲;然后将弯管模子23插装于对应的弯管通孔6中,按照上述方式通过弯管扳手4将工件在此处弯曲点进行弯曲;以此类推,依次插装弯管模子23-25,并依次对工件进行弯管操作。[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机械式弯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I)、弯管模子组件(2)、固定模子组件(3)和弯管扳手(4),其中: 所述弯管模子组件(2)包括多个弯管模子,所述固定模子组件(3)包括多个固定模子,所述弯管模子包括螺杆部(211)和螺帽部(212),所述螺帽部(212)位于所述螺杆部(211)中端,且所述螺帽部(212)固定于所述螺杆部(211)上,所述螺帽部(212)的直径大于所述螺杆部(211)的直径; 所述工作台(I)上设置有多排可插装所述弯管模子的弯管通孔(6 ),所述弯管通孔(6 )的直径与所述螺杆部(211)的直径大小一致,所述弯管模子插装于所述弯管通孔(6)后,所述弯管模子的螺帽部(212)位于所述工作台(I)上,所述弯管通孔(6)的一侧设置有可插装固定模子的固定通孔(7),所述弯管通孔(6)圆心与其相对应的固定通孔(7)圆心之间的距离大小相等于弯管直径、弯管通孔(6)半径及固定通孔(7)半径之和; 所述弯管通孔(6)的排距根据弯管的直线部的长度设定,每排弯管通孔(6)之间的距离根据弯管的弯曲部的曲径设定,位于所述工作台(I) 一侧边部的一排所述弯管通孔(6)为基准排,其他各排所述弯管通孔(6)位于所述基准排的相邻弯管通孔(6)的中垂线上;所述弯管扳手(4 )包括把手部(41)和夹持部(42 ),所述把手部(41)与所述夹持部(42 )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42)的夹口(423)大小与所述弯管模子的螺杆部(211)大小相等,所述夹持部(42 )上设置有抵靠柱(421),所述抵靠柱(421)位于所述夹口( 423 )与所述把手部(4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械式弯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扳手(4)的把手部(41)包括便于操作人员拿握的握持部(411)以及将所述握持部(411)与所述弯管扳手(4)的夹持部(42)固定连接的连接部(4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械式弯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管扳手(4)的夹持部(42)包括与所述把手部(41)固定连接的接板部(422),所述抵靠柱(421)和所述夹口(423)均在设置在所述接板部(422)上。
【文档编号】B21D7/024GK203437471SQ201320471351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日
【发明者】石杰毅, 张道胜, 阮红星 申请人: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