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式金属燃烧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0255阅读:1672来源:国知局
聚热式金属燃烧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热式金属燃烧棒,包括环形截面的外壳、收容在外壳内部的呈圆柱形的输氧小管和呈圆柱形的燃烧体,上述外壳内设置有一根与外壳同轴的输氧大管,上述输氧小管和上述燃烧体均位于上述输氧大管外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于外壳同轴的输氧大管,即输氧大管位于金属等离子燃烧棒外壳的中心位置,显著地提升了供氧力度,提高了切割强度以及燃烧效率。
【专利说明】聚热式金属燃烧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棒,尤其是聚热式金属燃烧棒。

【背景技术】
[0002]金属等离子切割器广泛应用于消防及特勤队抢险救援场合,是现代消防救援、破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也是特勤队抢救工作中的有力“武器”之一。由于金属等离子切割器的金属等离子燃烧棒燃烧后能获得极高的温度(超过华氏10,000度),使得金属等离子切割器的切割速度特快,能让消防员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破开窗、门、闸、及防护栏等,进行拯救或灭火工作。金属等离子燃烧棒的燃烧“力量”使金属等离子切割器的切割速度远远超过任何一种液压式破拆工具,而金属等离子切割器的操作声音远比任何一种切割工具来得安静,最能配合特勤队在执行特别任务时的特殊需要。
[0003]目前,传统使用的金属等离子燃烧棒通常在外壳内只设置若干输氧小管以及燃烧体,这就局限了金属等离子燃烧棒的切割强度,使得现有的金属等离子燃烧棒燃烧效率无法进一步得到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热式金属燃烧棒,能够提高金属等离子燃烧棒的切割强度,提升燃烧效率。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聚热式金属燃烧棒,包括环形截面的外壳、收容在外壳内部的呈圆柱形的输氧小管和呈圆柱形的燃烧体,上述外壳内设置有一根与外壳同轴的输氧大管,上述输氧小管和上述燃烧体均位于上述输氧大管外围。
[0007]进一步地,上述燃烧体关于上述输氧大管对称。
[0008]进一步地,上述燃烧体均与上述外壳内壁以及上述输氧大管紧贴。
[0009]进一步地,上述输氧小管关于上述输氧大管对称。
[0010]进一步地,上述输氧小管均与上述外壳内壁紧贴,并且与上述输氧大管之间留有空隙。
[0011]进一步地,上述输氧小管与上述燃烧体相互交错收容在上述外壳内部、上述输氧大管外围。
[0012]进一步地,上述输氧小管与上述燃烧体各设置六个。
[0013]进一步地,上述外壳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节,上述固定节由上述外壳表面若干向内呈平面凹陷而成,并且上述固定节的截面呈正多变形体,上述收容在外壳内部的输氧小管与上述燃烧体由固定节夹紧固定。
[0014]进一步地,上述输氧大管的外直径大于上述燃烧体的直径。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通过设置于外壳同轴的输氧大管,即输氧大管位于金属等离子燃烧棒外壳的中心位置,显著地提升了供氧力度,提高了切割强度以及燃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施案例提供的聚热式金属燃烧棒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实施案例提供的聚热式金属燃烧棒的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图1为本实施案例提供的聚热式金属燃烧棒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施案例提供的聚热式金属燃烧棒的截面剖视图,请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金属等离子燃烧棒,其包括外壳1,外壳I的截面呈环形,外壳I内部收容了若干输氧小管12以及若干燃烧棒14,输氧小管12以及燃烧棒14均呈圆柱形构造。在外壳I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根输氧大管16,输氧大管16与外壳I同轴。
[0021]在本实施案例中,输氧小管12与燃烧体14均设置有六个。每个燃烧体14关于输氧大管16对称。每个燃烧体14均与外壳I内壁以及输氧大管16紧贴。
[0022]输氧小管12关于输氧大管16对称。输氧小管12均与外壳I内壁紧贴,并且与输氧大管16之间留有空隙。
[0023]输氧小管12与燃烧体14相互交错收容在外壳I内部、输氧大管16的外围。
[0024]即燃烧体14能够充分获得由输氧小管12与输氧大管16提供的氧气进行燃烧,并且,由于输氧小管12与输氧大管16在外壳I横截面的分布较为均匀,综合之下,较为显著地提高了燃烧体14的燃烧效率,能够提供较为稳定并且较强的切割力度。
[0025]外壳I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节20,在本实施案例中固定节20设置有两个,固定节20是由外壳I表面若干向内呈平面200凹陷而成,并且固定节20的截面呈正多变形体(图中未显示),收容在外壳I内部的输氧小管12与燃烧体14由固定节20夹紧固定。即金属等离子燃烧棒中,输氧小管12与燃烧体14由固定节20来进行夹紧固定,确保了燃烧体14在燃烧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置偏移的现象。
[0026]在本实施案例中,输氧大管16的外直径大于燃烧体14的直径。
[0027]本实用新型,聚热式金属燃烧棒,通过设置于外壳同轴的输氧大管,即输氧大管位于金属等离子燃烧棒外壳的中心位置,显著地提升了供氧力度,提高了切割强度以及燃烧效率。
[002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聚热式金属燃烧棒,包括环形截面的外壳、收容在外壳内部的呈圆柱形的输氧小管和呈圆柱形的燃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一根与外壳同轴的输氧大管,所述输氧小管和所述燃烧体均位于上述输氧大管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热式金属燃烧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体关于所述输氧大管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热式金属燃烧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体均与所述外壳内壁以及所述输氧大管紧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热式金属燃烧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氧小管关于所述输氧大管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热式金属燃烧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氧小管均与所述外壳内壁紧贴,并且与所述输氧大管之间留有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热式金属燃烧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氧小管与所述燃烧体相互交错收容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输氧大管外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热式金属燃烧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氧小管与所述燃烧体各设置六个。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聚热式金属燃烧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节,所述固定节由所述外壳表面若干向内呈平面凹陷而成,并且所述固定节的截面呈正多变形体,所述收容在外壳内部的输氧小管与所述燃烧体由固定节夹紧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聚热式金属燃烧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氧大管的外直径大于所述燃烧体的直径。
【文档编号】B23K10/00GK203830893SQ201420237612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9日
【发明者】孙中侠 申请人:孙中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