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层顶面或大梁底面钻孔施工架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7838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楼层顶面或大梁底面钻孔施工架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层顶面或大梁底面钻孔施工架体,包括第一竖向杆、第二竖向杆、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第一竖向杆、第二竖向杆、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分别与第一竖向杆和第二竖向杆可转动式连接;第一竖向杆作为支撑钻孔用的钻机的杆件;第二横向杆的后端是操作杆,作为操作手柄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架体改变了工人由于楼层高度问题而腾空作业的不方便且危险的作业方式,工人可以直接站在地面作业,方便程度和安全性能大大提高;防止粉尘多操作工人的危害大,降低在建筑物临边钻孔作业时的危险度,使得工人与临空边缘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利用了省力杠杆原理,减轻工人施力的劳动强度。
【专利说明】楼层顶面或大梁底面钻孔施工架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指楼层顶面或大梁底面钻孔施工架体。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或者房屋装修施工中,都需要在楼层顶面或大梁底面钻孔,通过钻设的孔洞安装、固定其他设施或部件等。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人工钻孔作业,工人站在梯子或架子上,手提电钻,仰着头,对着需要钻孔的部位进行钻孔;该种操作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点不足:1、由于楼层高度,工人是腾空作业(高空作业),很不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存在安全风险;2、工人手提电钻,仰着头作业,工人操作起来很不舒适,更不省力,劳动强度很大;3、钻孔过程中,工人就在钻孔的旁边,钻孔产生的灰尘往下掉,常常进入口、鼻、目艮、耳朵中,操作工人很难受,而且对其健康又一定的不利影响;4、在建筑物临边钻孔作业时,工人与临空边缘没有一个安全距离,大幅度增加了施工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力而降低劳动强度、安全性能高、施工方便的楼层顶面或大梁底面钻孔施工架体。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楼层顶面或大梁底面钻孔施工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竖向杆、第二竖向杆、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第一竖向杆、第二竖向杆、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分别与第一竖向杆和第二竖向杆可转动式连接;第一竖向杆作为支撑钻孔用的钻机的杆件,钻孔时将钻机安装在第一竖向杆的上端;第二横向杆的后端是操作杆,作为操作手柄使用。
[0005]进一步的特征在于:第二竖向杆的下端设置支撑脚。
[000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07]1、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架体改变了工人由于楼层高度问题而腾空作业的不方便且危险
[0008]的作业方式,工人可以直接站在地面作业,方便程度和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0009]2、使得工人与电钻之间留有安全距离,若工人直接钻孔将与电钻近距离接触,粉尘大,危害大,此支架的使用很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0010]3、在建筑物临边钻孔作业时,危险性很大,使用此支架可以使得工人与临空边缘保持一个Im左右的安全距离,大大提高施工安全性;
[0011]4、此支架平行四边形结构,很好的利用了省力杠杆原理,将一个原本需要工人向上作用的大力变换成了向下作用的小力,在工人施力的方式上前进了一大步;
[0012]5、装置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实用性高、易推广。
[0013]6、降低施工成本,可以缩短施工工期,为工程争取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架体,包括第一竖向杆1、第二竖向杆2、第一横向杆3和第二横向杆4,第一竖向杆1、第二竖向杆2、第一横向杆3和第二横向杆4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一横向杆3和第二横向杆4分别与第一竖向杆I和第二竖向杆2可转动式连接,即两者交叉连接部位采用铰接,相连接的两根杆件之间围绕铰接的转轴转动。
[0017]第一竖向杆I作为支撑钻孔用的钻机5的杆件,钻孔时将钻机5安装(固定)在第一竖向杆I的上端,钻头向上对着楼层顶面或大梁底面;第二竖向杆2的下端设置支撑脚6,使用时通过支撑脚6将整个架体(包括钻机5)放置在底面或施工架上,便于施工操作;第二横向杆4的后端是操作杆7,或者连接一根操作杆7,作为操作手柄使用,在钻孔操作时施工工人通过旋转操作杆7,使第一竖向杆I在高度方向升降,带动设置在第一竖向杆I上端的钻机5同步升降,实现钻孔。
[0018]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架体,在施工现场可采用四个木质细长板铰接而成(换用其他合适材料也可),四个细长支架的长度需根据楼层净空、顶板高度、工人的身高等实际情况确定,建议操作杆7较长,做成省力杠杆的形式,这样操作起来更省力。根据铰接平行四边形的活动特性,在钻孔时,工人一只手负责支架的平衡,另一只手给手柄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根据杠杆和力的作用原理,力会在支架中传递,此时旋转的钻机5钻头会向楼顶板底面施加压力并取得钻孔效果。建议将钻机5电源开关安装在操作杆7附近便于操作的位置,便于启动和结束钻孔,操作更加方便。
[001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楼层顶面或大梁底面钻孔施工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竖向杆(I)、第二竖向杆(2)、第一横向杆(3)和第二横向杆(4),第一竖向杆(I)、第二竖向杆(2)、第一横向杆(3)和第二横向杆(4 )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一横向杆(3 )和第二横向杆(4 )分别与第一竖向杆(I)和第二竖向杆(2)可转动式连接;第一竖向杆(I)作为支撑钻孔用的钻机(5)的杆件,钻孔时将钻机(5)安装在第一竖向杆(I)的上端;第二横向杆(4)的后端是操作杆(7),作为操作手柄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楼层顶面或大梁底面钻孔施工架体,其特征在于:第二竖向杆(2)的下端设置支撑脚(6)。
【文档编号】B23B45/14GK204234812SQ201420607990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1日
【发明者】梁君培, 吴海燕 申请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