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形转接头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64912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棒形转接头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机电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棒形转接头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棒形转接头在机械使用过程中,对产品的加工要求及其严格,要求产品的表面粗糙度,内孔的加工要求;传统的加工工艺中:先将原料下料至设计尺寸,车外圆及端面,然后在加工内孔至设计尺寸,然后在加工至成品。由于棒形件内孔加工及其复杂,这样的加工方法很容易使得产品加工不到位;进一步,产品的外圆一次性加工到设计尺寸,使得产品在加工内孔的过程,将外圆夹持损坏,产品在加工过程产生变形,使得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棒形转接头的加工工艺,通过此加工工艺,有效提高产品的表面粗糙度,降低产品的报废率,工艺简单易操作。一种棒形转接头的加工工艺:(1).先将圆棒下料成单件,热处理;(2).上车床,将产品左端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紧,车端面,打中心孔采用中心钻钻深孔,单边留余量0.25mm;(3).粗车外圆单边留0.25mm加工余量,同时采用三爪卡盘夹持活动顶尖顶好;(4).粗镗两孔单边留0.2mm加工余量,采用含钻尖中心钻钻深孔;(5).掉头将产品右端夹持,粗车外圆;(6).粗镗两孔,保证长度;(7).稳定处理;(8).精车外圆至标准尺寸保证长度,同时采用三爪卡盘夹持活动顶尖顶好;(9).精镗两孔,车螺纹倒角为60°,同时保证粗糙度为0.8;(10).车槽,倒角为60°;(11).车螺纹,保证螺纹长度;(12).掉头车端面保证总长,精车外圆;(13).精镗两孔,保证长度,螺纹倒角为60°,同时保证粗糙度为1.6;(14).车槽;(15).铣B-B处四方至标准尺寸,保证C-C处为标准尺寸;(16).去尖角毛刺,锐边倒钝。本发明棒形转接头的加工工艺,通过先粗车外圆,打中心孔,然后在进一步进行精加工来达到设计尺寸要求,有效保证产品最终表面粗糙度要求,有效降低产品的变形,进一步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加工工艺简单易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转接头样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样件A-A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样件B-B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原有的加工方法是:先将原料下料至设计尺寸,车外圆及端面,然后在加工内孔至设计尺寸,然后在加工至成品。由于棒形件内孔加工及其复杂,这样的加工方法很容易使得产品加工不到位;进一步,产品的外圆一次性加工到设计尺寸,使得产品在加工内孔的过程,将外圆夹持损坏,产品在加工过程产生变形,使得产品报废。如图1、图2、图3样件所示的一种棒形转接头的加工工艺:(1).先将圆棒下料成单件,热处理;(2).上车床,将产品左端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紧,车端面,打中心孔采用中心钻钻深孔,单边留余量0.25mm;(3).粗车外圆单边留0.25mm加工余量,同时采用三爪卡盘夹持活动顶尖顶好;(4).粗镗两孔单边留0.2mm加工余量,采用含钻尖中心钻钻深孔;(5).掉头将产品右端夹持,粗车外圆;(6).粗镗两孔,保证长度;(7).稳定处理;(8).精车外圆至标准尺寸保证长度,同时采用三爪卡盘夹持活动顶尖顶好;(9).精镗两孔,车螺纹倒角为60°,同时保证粗糙度为0.8;(10).车槽,倒角为60°;(11).车螺纹,保证螺纹长度;(12).掉头车端面保证总长,精车外圆;(13).精镗两孔,保证长度,螺纹倒角为60°,同时保证粗糙度为1.6;(14).车槽;(15).铣B-B处四方至标准尺寸,保证C-C处为标准尺寸;(16).去尖角毛刺,锐边倒钝。本发明棒形转接头的加工工艺,通过先粗车外圆,打中心孔,然后在进一步进行精加工来达到设计尺寸要求,有效保证产品最终表面粗糙度要求,有效降低产品的变形,进一步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加工工艺简单易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