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密封面检修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287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阀门密封面检修工艺,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1)轻度的吹损、气蚀、拉伤、压痕缺陷,深度不超过0.20mm,可以选择专用的研磨工具,进行研磨消除缺陷;

2)较严重的吹损、气蚀、拉伤、压痕缺陷,深度在0.20mm~0.50mm,视具体密封面的缺陷的面积及原合金层的厚度而定,若密封面局部一点,且密封面的合金层薄,应采取局部点焊方式补焊合金层,再进行机加工、研磨处理;若缺陷面积大,且合金层薄,应机加工车销其缺陷,防止电焊产生气泡、夹杂,再进行环焊补焊合金层,通过机加工、研磨处理;

3)整体密封面积、损伤面积达50%以上或损伤深度过深的缺陷,必须对原有的合金层完全车除,重新堆焊合金层,根据母材及焊材材质,选好过度层,并确保过度层的相对厚度,以免合金层焊机后产生应力裂纹,然后环焊合金层;等冷却后再进行机加工、研磨处理;

4)密封面有裂纹的,能对其进行打磨挖补优先选择,加工完工后必须做探伤,再检查,确保根除缺陷;若裂纹深度过深,深及到母材,挖补是无法消除其缺陷,应更换新的备品代替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密封面检修工艺,其特征是第3)步中所述的补焊所涉及的工艺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认原密封面的材质,根据阀门的工作环境和工况选用不同的适合的焊条进行补焊;

第二步:焊材的选用优先是使用原密封面合金材质焊材补焊,若现场不具备或要求不高,可选用同等性能焊材;蒸汽管道上高温高压阀门,大多原密封面都为STL钴基合金,现场可选用型号D547Mo和D802的焊条替补,焊条的规格为Φ3.2mm、Φ4mm和Φ5mm,根据缺陷缺口的大小,选择适合的直径的焊条;

第三步:现场堆焊时,首先采用专用设备对工件预热,根据选用的焊材和母材确定预热温度及预热时间;

第四步:电焊条烘焙:使用电热烘箱对焊条进行烘热;对D547Mo型号焊条加热到250-300℃,保温1.5h;使用电热烘箱对D802型号焊条 加热到530-550℃,保温2h;

第五步:堆焊工艺:

1)选用合适的焊条,从焊道的外侧起弧,短弧施焊,顺焊一周,搭接处应有1cm的搭缝;

2)然后从焊道内侧起弧,以同样的方式顺焊;

3)从焊道的中心起弧,短弧施焊,顺焊一周,并且与内外侧焊道可靠搭接,防止没焊透及夹渣;

4)一层焊完后,以同样方式焊第二层,起弧时避开前一层的收弧点,在经过收弧点时放慢速度,使下层气孔和夹渣充分排出,如此反复,直至结束;

5)每一层结束时,均应将药皮清除干净,并切每次收弧时要多点几下,填满弧坑;

第六步:送炉内保温然后再回火:焊完后升温回火,缓冷至200℃以下出炉;

第七步:检验:密封面厚度计缺陷检验:机加工后检验,堆焊层厚度:>2mm,<4mm,着色检验率100%,对焊接部位进行射线探伤,密封面出现无法去除的焊接缺陷时,应去除堆焊层金属进行返工,补焊次数不超过两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密封面检修工艺,其特征是第4)步中所述的打磨挖补所涉及的工艺步骤如下:

1)密封面缺陷挖补原则:缺陷面积达整个密封面50%以上者常采用车削加工,除去原来的合金层,重新选择打底材料打底环焊,按焊接工艺预热再环焊合金层,做好热处理;对缺陷过深、缺陷较长的密封面,局部需彻底的挖除原合金层,预热后补焊,防止其缺陷没有彻底除去,影响焊接质量,产生应力裂纹、焊接气泡的缺陷;对表面拉伤、吹损且面积不大的缺陷采用机械打磨处理,缺陷表面要求光滑过度,便于补焊即可;

2)合金层补焊,在施焊前应对阀门密封面的母材及需堆焊的合金焊材进行光谱分析,防止错用焊材;焊材在使用前应除锈、油污、垢;焊条使用前应烘烤,重复烘烤不得超过两次,应装入专用保温桶,随取随用;焊口挖补方法应使用机械打磨,不得使用火焰切割;挖补坡口及附近母材的油、漆、垢、锈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便于补焊;合金材质焊前必须预热,焊后应及时热处理,严格按《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执行;硬度不合格焊口需重新进行热处理;补焊过程中采用多层多道焊接方式,循序渐进。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