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用矩形多肢箍筋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105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剪力墙用矩形多肢箍筋加工方法,先行单独加工制得矩形钢筋和肢条,其特征在于,获取一种剪力墙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装置,该剪力墙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装置包括焊接机、钢筋夹送结构和肢条进料结构;还包括以下步骤:

a、所述钢筋夹送结构夹持并移动矩形钢筋,使得矩形钢筋在长度方向两侧钢筋的下表面沿焊接机下焊接电极的两个电极头的上表面平行接触,至矩形钢筋的第一个肢条焊接位处在下焊接电极的两个电极头上表面后停止;随后,所述肢条进料结构输送肢条,使得肢条的两端搭接在矩形钢筋与下焊接电极的两个电极头相接触部分的上表面;

b、控制焊接机的上焊接电极下移,至肢条与矩形钢筋的两个搭接处被夹持在两组焊接电极之间后通电数秒即完成焊接,上焊接电极上升;

c、钢筋夹送结构水平横移矩形钢筋,使得矩形钢筋上下一处肢条焊接位处在下焊接电极的两个电极头上表面后停止,肢条进料结构输送肢条,使得肢条的两端搭接在矩形钢筋的肢条焊接位处,即矩形钢筋与下焊接电极的两个电极头相接触部分的上表面;

d、重复上述b和c步骤,即可完成矩形钢筋上所需肢条数的焊接,并制得单个矩形多肢箍筋;

e、移走该矩形多肢箍筋即可加工生产下一个矩形多肢箍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夹送结构包括夹送支承结构、夹送滚体机构和驱动电机;

所述夹送支承结构整体邻近焊接机设置;所述夹送滚体机构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夹送支承结构上,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相连;

所述夹送滚体机构的轴向与焊接机的下焊接电极的两个电极头的排布方向相平行,且由所述夹送滚体机构的输出口输出的矩形钢筋的下表面能够与下焊接电极的两个电极头的上表面平行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装置还包括钢筋传送结构,所述钢筋传送结构包括输入辊道、导向气缸和导板;

所述输入辊道包括支架和输送辊,所述支架整体为长条状矩形框架结构,所述输送辊为沿该支架长度方向水平排布安装的多根;所述输送辊的上端面为与焊接机的下焊接电极的电极头的上表面齐平的输送表面;

所述导向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为设置在支架宽度方向两端的两个,所述导向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导板;

所述导板整体为与输入辊道长度方向一致的长条形,且所述导板的下端紧邻所述输送辊,两个导向气缸活塞杆上的所述导板在支架宽度方向正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整体位于所述输入辊道的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焊接电极上位于两个电极头之间的位置竖向贯穿设置有一个安装孔;

所述焊接机还包括磁性件和提升气缸;

所述提升气缸竖向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且该提升气缸的活塞杆朝上;所述活塞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所述磁性件,所述磁性件的后端面为与下焊接电极的两个电极头排布方向相平行的竖直平面;

所述磁性件随提升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后,该磁性件的后端面的上端能够高于下焊接电极的两个电极头的上端面并形成磁性吸附部;所述磁性件随提升气缸的活塞杆缩回后,该磁性件的上端能够低于下焊接电极的两个电极头的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为永磁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还包括用于支承肢条的弹性支撑结构,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包括弹性复位件和支承块;

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固定设置在下焊接电极的两个电极头之间,并在下焊接电极的两个电极头的排布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安装孔两侧的两个;

所述支承块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上端的长条形,所述支承块的后端位于所述磁性件的后端面的后方;且当弹性复位件未被压缩时,所述支承块的上端面处在所述磁性吸附部的上端与下焊接电极的电极头的上端面之间的高度范围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装置还包括工件输出结构,该工件输出结构包括输出辊道,所述输出辊道整体安装于下焊接电极旁背离钢筋夹送结构的一侧;

所述输出辊道包括支架和输送辊,所述支架整体为长条状矩形框架结构,所述输送辊为沿该支架长度方向水平排布安装的多根;所述输送辊的上端面为与焊接机的下焊接电极的电极头的上表面齐平的输送表面;

该工件输出结构还包括压辊;

所述压辊可转动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出辊道的前端的输送辊正上方,且压辊与输送辊之间的垂直距离与矩形钢筋的直径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肢条进料结构包括进料板,所述进料板整体固定安装在下焊接电极旁背离钢筋夹送结构的一侧;所述进料板的上表面为倾斜平面;所述进料板的下端的长度方向与下焊接电极的两个电极头的排布方向平行,且该进料板的下端邻近下焊接电极的两个电极头,并与所述两个电极头的上表面之间具有能够供矩形多肢箍筋通过的竖向间隙;所述倾斜平面用于供肢条通过其圆周方向外侧面向所述两个电极头处滚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肢条进料结构还包括料斗,所述料斗整体固定安装在下焊接电极旁背离钢筋夹送结构的一侧;所述料斗包括底板、挡板、顶板和开关结构;

所述底板整体为一块倾斜板,且下段构成所述进料板;所述底板的上段的上表面垂直固定安装有所述挡板,且所述挡板为在下焊接电极的两个电极头排布方向间隔设置的两块,两块挡板之间的间距与肢条的长度相匹配;

所述两块挡板的上侧边缘垂直向内延伸形成有顶板,且所述底板、两块挡板和顶板之间共同围成用于储放肢条的容腔;所述顶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与单根肢条的直径相匹配,并形成肢条出口;

所述开关结构安装在所述肢条出口处,并能够使得该肢条出口关断或导通。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