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通用压装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1241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通用压装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领域机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卧式通用压装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卧式压装设备为卧式轮轴压装机,是一种用于压装轴承、轴套的单柱液压机械设备,其结构有前梁、活动横梁、后梁,前梁、活动横梁和两个支柱组成一个封闭力系,前梁上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位置固定。该设备在压装轮轴、轴套时使用方便,但由于液压缸位置固定,必须调整工件位置去适应液压缸高度方向和前后方向位置,使用起来多有不便。尤其在压装箱体类零件、焊接结构件、异型件等工件,由于结构复杂、尺寸较大,调整不易,甚至不能完成,另外在压装批量生产的零件时,每次压装需重复完成工件的定位,造成辅助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通用压装平台。

本发明是由底座组件、前挡箱组件、横梁组件、移动座装置、后支撑座组件、二个纵向移动小车和四个横向移动小车组成,前挡箱组件、移动座装置、后支撑座组件和纵向移动小车设置在底座组件上,横梁组件支撑在前挡箱组件、移动座装置和后支撑座组件上,横向移动小车设置在纵向移动小车上;

所述的底座组件是由减速电机、底座、二个第一透盖,二个轴承、长丝杠、止动长键、二根纵轨和轴承座组成;底座设有阶梯通孔、第一键槽、第一把合面、二个第二把合面、二十二个半封闭短键槽、第三把合平面、第二键槽和二个内矩形导轨,其中二十二个半封闭短键槽在底座上均分成两组,且相对于底座纵向中心平面呈对称布置;长丝杠设有端头轴段、二个轴颈和外螺纹;止动长键设有二个止动平键端头;二个轴承分别安置在长丝杠上设置的二个轴颈上,并分别置于底座阶梯通孔和轴承座内,长丝杠端头轴段插入减速电机内,与其圆周固连,减速电机安置并固连在底座阶梯通孔内;轴承座安装在底座第三把合平面上;止动长键二个止动平键端头分别安装在底座半封闭短键槽的其中二个内;二个纵轨分别安置并固连在底座的二个第二把合面上;

所述的前挡箱组件是由前挡箱、压盖、挡圈、堵板和二个平键组成;前挡箱设有半圆孔、二个阶梯通孔、二个键槽和底平面;压盖设有半圆孔;二个平键分别安装在前挡箱的二个键槽内,且二个平键均置于底座组件的底座第一键槽内,前挡箱底平面安置并固连在底座第一把合面上;压盖半圆孔与前挡箱半圆孔合拢并固连为一整圆孔;挡圈和堵板分别安装在前挡箱的二个阶梯通孔内;

所述的横梁组件是由横梁、第一止动半环、螺母、螺栓、第二止动半环和圆柱销组成;横梁设有第一长圆环卡槽、十一个短圆环卡槽、外圆柱面和第二长圆环卡槽;第一止动半环设有半圆孔、双耳板和销孔;第二止动半环设有半圆孔、单耳板和销孔;第一长圆环卡槽装入前挡箱组件的压盖半圆孔与前挡箱半圆孔合拢后形成的一整圆孔中,形成过盈配合;第二止动半环单耳板插入第一止动半环双耳板内,并通过圆柱销穿过第一止动半环销孔和第二止动半环销孔,实现第一止动半环和第二止动半环的铰接;第一止动半环半圆孔和第二止动半环半圆孔合拢后为一整圆孔;两止动半环装入横梁的十一个短圆环卡槽的其中一个,合拢后用螺母和螺栓固连;

所述的移动座装置是由减速电机、移动座、第一圆锥齿轮、升降座、第二圆锥齿轮、液压缸、竖丝杠、二个第一轴承、水平轴、第一套杯、透盖、二个第二轴承、第二套杯和闷盖组成;移动座设有二个第一外矩形导轨、螺纹孔、直通圆孔、盲孔、第一止动端面、二个第二外矩形导轨、第一阶梯通孔、第二止动端面和第二阶梯通孔;升降座设有圆孔、二个内矩形导轨和螺纹孔;液压缸设有外圆柱面;竖丝杠设有外螺纹、二个轴颈和中间轴段;水平轴设有第一端头轴段、第一轴颈、第二轴颈和第二端头轴段;移动座的二个第一外矩形导轨分别安装于底座的二个内矩形导轨内,并形成滑动副,移动座螺纹孔与长丝杠外螺纹安装在一起,并形成螺旋副,移动座直通圆孔与横梁组件的横梁外圆柱面形成间隙配合,移动座第一止动端面与底座组件的止动长键二个止动平键端头工作面贴合,移动座第二止动端面与横梁组件的第一止动半环和第二止动半环合拢后形成的圆孔端面贴合;液压缸外圆柱面穿过升降座圆孔,并实现两者固连;升降座的二内矩形导轨分别安置于移动座的二个第二外矩形导轨上,并形成滑动副;二个第一轴承分别安装在水平轴的第一轴颈和第二轴颈上,并置于第一套杯内,第一圆锥齿轮安装在水平轴第一端头轴段上,透盖安装在第一套杯上,第一套杯安装在移动座第二阶梯通孔内,减速电机安装在第一套杯上;第二圆锥齿轮安装在竖丝杠中间轴段上,二个第二轴承分别安装在竖丝杠的二个轴颈上,并分别置于移动座盲孔和第二套杯内,第二套杯安装在移动座第一阶梯通孔内,闷盖安装在第二套杯上;竖丝杠外螺纹与升降座螺纹孔安装在一起,并形成螺旋副;第一圆锥齿轮与第二圆锥齿轮实现锥齿面啮合;

所述的后支撑座组件是由支撑座、平键和压盖组成;支撑座设有半圆孔、底平面和键槽;压盖设有半圆孔;压盖半圆孔与支撑座半圆孔合拢并固连后成为一整圆孔,该整圆孔中装入横梁组件的横梁第二长圆环卡槽上,并形成过盈配合;平键装入支撑座键槽中,并置于底座组件的底座第二键槽内,支撑座底平面安置并固连在底座第三把合平面上;

所述的纵向移动小车是由车体、四个车轮、二个止动螺钉、四个止动挡块、二根横轨、四个轴承、二根车轴和四个轴承盖组成;车体设有二个止动螺纹孔、四个半轴承孔和二个通槽;车轴设有二个端头轴段和二个轴颈;轴承盖设有半轴承孔;四个轴承分成两对分别安装在二根车轴的四个轴颈上,并分别置于车体四个半轴承孔内,四个轴承盖半轴承孔分别与车体四个半轴承孔合拢后成为四个整轴承孔,并进行固连;四个车轮分别安装在二根车轴的四个端头轴段上;二根横轨安装在车体上;四个止动挡块分别焊接在二根横轨两端头;纵向移动小车上的四个车轮安置在底座组件的二根纵轨上,车体二个通槽分别与二根纵轨的工作面形成间隙配合,二个止动螺钉分别与车体的二个止动螺纹孔安装在一起,形成螺旋副;

所述的横向移动小车是由车体、二根车轴、四个轴承、四个车轮、四个轴承盖和二个止动螺钉组成;车体设有四个半轴承孔、二个止动螺纹孔和二个通槽;车轴设有二个轴颈和二个端头轴段;轴承盖设有半轴承孔;四个轴承分成两对分别安装在二根车轴的四个轴颈上,并分别置于车体四个半轴承孔内,四个轴承盖半轴承孔分别与车体四个半轴承孔合拢后为四个整轴承孔,并进行固连;四个车轮分别安装在二根车轴的四个端头轴段上;横向移动小车上的四个车轮安置在纵向移动小车上设置的二根横轨上,车体二个通槽分别与二根横轨的工作面形成间隙配合,二个止动螺钉分别与车体的二个止动螺纹孔安装在一起,形成螺旋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能高效压装轮轴类零件,还能完成箱体类零件、焊接结构件、异型件等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的大型、重型零件的压装工作;

2、工件位置的调整方便快捷,定位精度高,调整辅助时间少;

3、简化压装所需工装且通用性高,制造容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之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之底座组件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之前挡箱组件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之横梁组件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之移动座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之移动座装置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之后支撑座组件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之纵向移动小车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之横向移动小车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之压装台车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是由底座组件1、前挡箱组件2、横梁组件3、移动座装置4、后支撑座组件5、二个纵向移动小车6和四个横向移动小车7组成,前挡箱组件2、移动座装置4、后支撑座组件5和纵向移动小车6设置在底座组件1上,横梁组件3支撑在前挡箱组件2、移动座装置4和后支撑座组件5上,横向移动小车7设置在纵向移动小车6上;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的底座组件1是由减速电机11、底座12、二个第一透盖13,二个轴承14、长丝杠15、止动长键16、二根纵轨17和轴承座18组成;底座12设有阶梯通孔121、第一键槽122、第一把合面123、二个第二把合面124、二十二个半封闭短键槽125、第三把合平面126、第二键槽127和二个内矩形导轨128,其中二十二个半封闭短键槽125在底座12上均分成两组,且相对于底座12纵向中心平面呈对称布置;长丝杠15设有端头轴段151、二个轴颈152和外螺纹153;止动长键16设有二个止动平键端头1601;

二个轴承14分别安置在长丝杠15上的二个轴颈152上,并分别置于底座12阶梯通孔121和轴承座18内,长丝杠15端头轴段151插入减速电机11内,与其圆周固连,减速电机11安置并固连在底座12阶梯通孔121内;轴承座18安装在底座12第三把合平面126上;止动长键16二个止动平键端头1601分别安装在底座12半封闭短键槽125的其中二个内;二个纵轨17分别安置并固连在底座12的二个第二把合面124上;

请参阅图1、图3、图4所示,所述的前挡箱组件2是由前挡箱21、压盖22、挡圈23、堵板24和二个平键25组成;前挡箱21设有半圆孔211、二个阶梯通孔212、二个键槽213和底平面214;压盖22设有半圆孔221;

二个平键25分别安装在前挡箱21的二个键槽213内,且二个平键25均置于底座组件1的底座12第一键槽122内,前挡箱21底平面214安置并固连在底座12第一把合面123上;压盖22半圆孔221与前挡箱21半圆孔211合拢并固连为一整圆孔;挡圈23和堵板24分别安装在前挡箱21的二个阶梯通孔212内;

请参阅图1、图4、图5所示,所述的横梁组件3是由横梁31、第一止动半环32、螺母33、螺栓34、第二止动半环35和圆柱销36组成;横梁31设有第一长圆环卡槽311、十一个短圆环卡槽312、外圆柱面313和第二长圆环卡槽314;第一止动半环32设有半圆孔321、双耳板322和销孔323;第二止动半环35设有半圆孔351、单耳板352和销孔353;

第一长圆环卡槽311装入前挡箱组件2的压盖22半圆孔221与前挡箱21半圆孔211合拢后形成的一整圆孔中,形成过盈配合;第二止动半环35单耳板352插入第一止动半环32双耳板322内,并通过圆柱销36穿过第一止动半环32销孔323和第二止动半环35销孔353,实现第一止动半环32和第二止动半环35的铰接;第一止动半环32半圆孔321和第二止动半环35半圆孔351合拢后为一整圆孔;两止动半环装入横梁31的十一个短圆环卡槽312的其中一个,合拢后用螺母33和螺栓34固连;

请参阅图1、图3、图5、图6、图7所示,所述的移动座装置4是由减速电机41、移动座42、第一圆锥齿轮43、升降座44、第二圆锥齿轮45、液压缸46、竖丝杠47、二个第一轴承48、水平轴49、第一套杯410、透盖411、二个第二轴承412、第二套杯413和闷盖414组成;移动座42设有二个第一外矩形导轨421、螺纹孔422、直通圆孔423、盲孔424、第一止动端面425、二个第二外矩形导轨426、第一阶梯通孔427、第二止动端面428和第二阶梯通孔429;升降座44设有圆孔441、二个内矩形导轨442和螺纹孔443;液压缸46设有外圆柱面461;竖丝杠47设有外螺纹471、二个轴颈472和中间轴段473;水平轴49设有第一端头轴段491、第一轴颈492、第二轴颈493和第二端头轴段494;

移动座42的二个第一外矩形导轨421分别安装于底座12的二个内矩形导轨128内,并形成滑动副,移动座42螺纹孔422与长丝杠15外螺纹153安装在一起,并形成螺旋副,移动座42直通圆孔423与横梁组件3的横梁31外圆柱面313形成间隙配合,移动座42第一止动端面425与底座组件1的止动长键16二个止动平键端头1601工作面贴合,移动座42第二止动端面428与横梁组件3的第一止动半环33和第二止动半环35合拢后形成的圆孔端面贴合;液压缸46外圆柱面461穿过升降座44圆孔441,并实现两者固连;升降座44的二内矩形导轨442分别安置于移动座42的二个第二外矩形导轨426上,并形成滑动副;二个第一轴承48分别安装在水平轴49的第一轴颈492和第二轴颈493上,并置于第一套杯410内,第一圆锥齿轮43安装在水平轴49第一端头轴段491上,透盖411安装在第一套杯410上,第一套杯410安装在移动座42第二阶梯通孔429内,减速电机45安装在第一套杯411上;第二圆锥齿轮45安装在竖丝杠47中间轴段473上,二个第二轴承412分别安装在竖丝杠47的二个轴颈472上,并分别置于移动座42盲孔424和第二套杯413内,第二套杯413安装在移动座42第一阶梯通孔427内,闷盖414安装在第二套杯413上;竖丝杠47外螺纹471与升降座44螺纹孔443安装在一起,并形成螺旋副;第一圆锥齿轮43与第二圆锥齿轮45实现锥齿面啮合;

请参阅图1、图3、图5、图8所示,所述的后支撑座组件5是由支撑座51、平键52和压盖53组成;支撑座51设有半圆孔511、底平面512和键槽513;压盖53设有半圆孔531;

压盖53半圆孔531与支撑座51半圆孔511合拢并固连后成为一整圆孔,该整圆孔中装入横梁组件3的横梁31第二长圆环卡槽314上,并形成过盈配合;平键52装入支撑座51键槽513中,并置于底座组件1的底座12第二键槽127内,支撑座51底平面512安置并固连在底座12第三把合平面126上;

请参阅图1、图3、图9所示,所述的纵向移动小车6是由车体61、四个车轮62、二个止动螺钉63、四个止动挡块64、二根横轨65、四个轴承66、二根车轴67和四个轴承盖68组成;车体61设有二个止动螺纹孔611、四个半轴承孔612和二个通槽613;车轴67设有二个端头轴段671和二个轴颈672;轴承盖68设有半轴承孔681;

四个轴承66分成两对分别安装在二根车轴67的四个轴颈672上,并分别置于车体61四个半轴承孔612内,四个轴承盖68半轴承孔681分别与车体61四个半轴承孔612合拢后成为四个整轴承孔,并进行固连;四个车轮62分别安装在二根车轴67的四个端头轴段671上;二根横轨65安装在车体61上;四个止动挡块64分别焊接在二根横轨65两端头;纵向移动小车6上的四个车轮62安置在底座组件1的二根纵轨17上,车体61二个通槽613分别与二根纵轨17的工作面形成间隙配合,二个止动螺钉63分别与车体61的二个止动螺纹孔611安装在一起,形成螺旋副;

请参阅图图1、10所示,所述的横向移动小车7是由车体71、二根车轴72、四个轴承73、四个车轮74、四个轴承盖75和二个止动螺钉76组成;车体71设有四个半轴承孔711、二个止动螺纹孔712和二个通槽713;车轴72设有二个轴颈721和二个端头轴段722;轴承盖75设有半轴承孔751;

四个轴承73分成两对分别安装在二根车轴72的四个轴颈721上,并分别置于车体71四个半轴承孔711内,四个轴承盖75半轴承孔751分别与车体71四个半轴承孔711合拢后为四个整轴承孔,并进行固连;四个车轮74分别安装在二根车轴72的四个端头轴段722上;横向移动小车7上的四个车轮74安置在纵向移动小车6上设置的二根横轨65上,车体71二个通槽713分别与二根横轨65的工作面形成间隙配合,二个止动螺钉76分别与车体71的二个止动螺纹孔712安装在一起,形成螺旋副;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如下:

本发明中,以底座作为基础件,直接与下沉式地基相连,其前端装有前挡箱组件,中部装有移动座装置,后端装有支撑座组件,前挡箱阻挡压装的工件移动,其内侧工作表面与液压缸轴心线相垂直,考虑到工件与挡箱内侧工作表面接触面可能不平或受力点不稳或不便安装,因此在挡箱内侧工作表面上设置有T型槽,便于安装工件或夹具,考虑到压装轴可能较长,需穿过挡箱壁,因此在挡箱壁上开有两直径较大的通孔,如穿过的轴直径较小,可在挡箱上设置挡圈来改善压装条件,挡圈根据压装轴的直径大小,其内孔制成不同的规格备用,该通孔不用时可用堵板将其封住,堵板安装后其工作表面与挡箱内侧工作表面齐平。前挡箱组件的压盖半圆孔和前挡箱半圆孔合拢并固连为一整圆孔,该整圆孔与横梁的第一长圆环卡槽形成固定联接,而后支撑座组件的压盖半圆孔与支撑座半圆孔合拢并固连后成为一整圆孔,该整圆孔与横梁的第二长圆环卡槽形成固定联接,横梁中部外圆柱面与移动座直通圆孔采用大间隙配合。为防止移动座在压装反作用力下后退,在底座组件上设置有止动长键,在横梁上设置有两止动半环,止动长键直接安装在底座的半封闭键槽中,拆卸方便,而两止动半环组装后安装在横梁的短圆环卡槽内。当液压缸向前顶出,产生的压装力在将轴压入孔的同时,必然产生反作用力,直接作用在前挡箱和移动座上,再通过前挡箱底面布置的键、底座、底座上设置的止动长键、横梁上设置有止动环,以及横梁,便形成一个封闭力系,力会通过各构件的形变来抵消,由于各构件的刚性均较好,所以变形小,在合理的弹力变形范围。支撑座本身不承受压装力,只是起到支撑横梁的作用,刚性设计较小。

纵向移动小车设置在底座组件上的两纵轨上,纵向小车可以沿两纵轨纵向移动,纵向小车上设置有止动螺栓,可对调整好位置的纵向小车进行位置固定。横向移动小车设置在纵向移动小车上的两横轨上,横向小车可以沿两横轨横向移动,横向小车上也设置有止动螺栓来固定其位置。纵向移动小车可以单独使用,即可采用一台纵向移动小车工作,也可以采用两台纵向移动小车联合工作。横向移动小车只能与纵向移动小车联动,当它们联动时,可以实现使工件在工作平面区域内灵活的调整前后和左右位置。

液压缸可实现上下升降,以便灵活的调整高度方向位置,为此,设置有一升降座,液压缸装在该升降座上,可随升降座在移动座竖直轨道上实现上下滑动,升降动作靠一装在移动座上的减速电机提供动力,减速电机带动一对锥齿轮副,将运动传递给举升丝杠,举升丝杠与升降座上的螺纹孔形成螺旋副,当电动机旋转时,便能实现液压缸上下升降运动。在移动座的带动下,液压缸也可实现纵向位置的调整,移动时采用机动提供动力,设置在底座上的减速电机与长丝杠联接在一起,长丝杠与移动座上设置的螺纹孔形成螺旋副,当减速电机旋转时,带动长丝杠旋转,再通过螺旋副作用,便能带动移动座前进或后退运动,进而实现液压缸纵向位置的调整。

以下结合实际项目对采用本发明进行压装的步骤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为压装烧结台车轴的立体示意图,图中台车本体J11,需在其四个孔内压装四根台车轴J12。以下为压装实施步骤:

(1)压装前,先调整好移动座到一合适位置,安装好止动卡环和止动长键固定其位置,为防止压装力使移动座后退对纵向移动丝杠丝母副产生破坏,需在此时将将丝杠反转,将移动座反靠在止动环和制动长键上;

(2)调整好纵向小车和横向小车位置并将其固定;

(3)将车体吊装在两横向移动小车上;

(4)松开纵向小车和横向小车,精确调整车体和横向小车的工作位置,调整好后固定横向移动小车,并保持纵向移动小车为松开状态;

(5)液压缸顶出压装后面的两根轴;

(6)压装完后面两根轴后,将液压缸退回,松开横向移动小车,将台车体调整到压装前面两根轴的工作位置,固定横向移动小车;

(7)液压缸顶出压装前面的两根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