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管件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007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管件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管件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件切割装置中,管件的固定夹具大都通过刚性连接的方式设置在切割台上,切割作业产生剧烈的机械震动,夹具与金属管件间发生碰撞摩擦,不但会损坏管件的外观,而且降低了夹具的使用寿命,一种可以解决这种问题的金属管件切割装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便于推广应用的金属管件切割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金属管件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台、支架、横梁、电动滑轨、电动滑台、气缸、活塞杆、夹具、减震垫、固定螺栓、开口、减震空腔、减震弹簧、穿孔、紧固螺栓;

所述横梁通过支架设置在切割台的顶端,所述横梁的下方设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电动滑台,所述电动滑台的底端固定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上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末端设有切割机构;

所述切割台上设有用于固定金属管件的夹具,所述夹具的底端设有减震垫,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夹具、减震垫将其固定在切割台上;

所述夹具包括一供金属管件穿过的穿孔和一和与穿孔相连通的开口,以及用于紧固开口的紧固螺栓;

所述减震垫内设有若干竖直延伸的减震空腔,任一减震空腔内设有同向延伸的减震弹簧。

所述切割机构所述包括固定设置在活塞杆上的刀座、设置在刀座上的切割刀片,以及驱动切割刀片的伺服电机。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管件的切割作业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夹具、减震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切割台,2-支架,3-横梁,4-电动滑轨,5-电动滑台,6-气缸,7-活塞杆,8-刀座,9-切割刀片,10-伺服电机,11-夹具,12-减震垫,13-固定螺栓,14-开口,15-减震空腔,16-减震弹簧,17-穿孔,18-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金属管件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台1、支架2、横梁3、电动滑轨4、电动滑台5、气缸6、活塞杆7、刀座8、切割刀片9、伺服电机10、夹具11、减震垫12、固定螺栓13、开口14、减震空腔15、减震弹簧16、穿孔17、紧固螺栓18;

横梁3通过支架2设置在切割台1的顶端,横梁3的下方设有电动滑轨4,电动滑轨4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电动滑台5,电动滑台5的底端固定设有气缸6,气缸6上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活塞杆7,活塞杆7的末端设有切割机构;

切割台1上设有用于固定金属管件的夹具11,夹具11的底端设有减震垫12,固定螺栓13依次穿过夹具11、减震垫12将其固定在切割台1上;

夹具11包括一供金属管件穿过的穿孔17和一和与穿孔17相连通的开口14,以及用于紧固开口14的紧固螺栓18;

减震垫12内设有若干竖直延伸的减震空腔15,任一减震空腔15内设有同向延伸的减震弹簧16。

切割机构所述包括固定设置在活塞杆7上的刀座8、设置在刀座8上的切割刀片9,以及驱动切割刀片9的伺服电机10。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

使用时,将金属管件穿入到两个夹具11的穿孔17内,通过紧固螺栓18,固定金属管件的位置,按照需要切割的长度,调节电动滑台5的位置,进行切割作业时,启动切割刀片9,活塞杆7带动切割刀片9向下运动,切断金属管件。

夹具11底端的减震垫12,可有效吸收切割过程产生的机械震动,防止金属管件与刚性的夹具11之间不断碰撞,造成磨损,同时可有效保护夹具11,延长其使用寿命。

减震空腔15、减震弹簧16的设置,可提高减震垫12的减震缓冲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管件切割装置,横梁通过支架设置在切割台的顶端,横梁的下方设有电动滑轨,电动滑轨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电动滑台,电动滑台的底端固定设有气缸,气缸上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活塞杆,活塞杆的末端设有切割机构;切割台上设有用于固定金属管件的夹具,夹具的底端设有减震垫,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夹具、减震垫将其固定在切割台上;夹具包括一供金属管件穿过的穿孔和一和与穿孔相连通的开口,以及用于紧固开口的紧固螺栓;减震垫内设有若干竖直延伸的减震空腔,任一减震空腔内设有同向延伸的减震弹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震效果好,可有效保护金属管件,延长夹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兴;刘益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昊航复合管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1.10
技术公布日:2018.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