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球加工烘干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8680发布日期:2019-01-02 21:3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萤石球加工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萤石球加工烘干一体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萤石球压球机存在以下问题:(1)在萤石球加压成球形的过程中,由于萤石球的粘性、原料湿度的变化、原料的不均匀性及下料量的变化,经常出现主滚轮和从滚轮堵料卡死的情况,左立柱和右立柱的受力急剧增大,出现立柱断裂损坏;(2)现有的压球机不具备烘干功能,而采用单独的烘干设备,存在成本高、投资大的缺点,而且现有的烘干设备不符合荧石球的加热特性,成品率低、能耗大,荧石球存在表面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萤石球加工烘干一体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萤石球加工烘干一体机,包括机箱、支腿、左立柱、左主轴、左滚轮、左轮面、水平导轨、滑块、右立柱、右主轴、右滚轮、右轮面、下料斗、连接块、油缸、活塞杆、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压缩弹簧,所述机箱的底部安装有四条支腿,所述机箱左上方安装有左立柱,所述左立柱的上部通过转动副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左主轴,所述左主轴上安装有左滚轮,在机箱右上方固定安装有水平导轨,所述水平导轨上安装有能沿有水平导轨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右立柱,所述右立柱的上部通过转动副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右主轴,所述右主轴上安装有右滚轮,在左滚轮和右滚轮中间的上方设有下料斗,所述右立柱的右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活塞杆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右侧还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右侧面与压缩弹簧的一端相连,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油缸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充满液压油,所述第二活塞与第一活塞均安装在油缸的缸体内并能沿缸体来回滑动,所述油缸固定安装在机箱上。

进一步的,所述左滚轮的外表面铺设有左轮面,所述左轮面上均匀分布有半球形凹坑,所述右滚轮的外表面设有右轮面,所述右轮面与左轮面相对应,所述右轮面上均匀分布有与左轮面相对应的半球形凹坑。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内部设有梯度式加热装置,所述梯度式加热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一主动轮、第一被动轮、第一下料间隙、第二输送带、第二主动轮、第二被动轮、第二下料间隙、第三输送带、第三主动轮、第三被动轮、第三下料间隙、出料口、除湿抽风机、热风管道。

所述机箱在左立柱和右立柱的之间开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下方设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左端连接了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设置在机箱内左端的上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右端连接了第一被动轮,所述第一被动轮设置在机箱内右端的上部,所述第一被动轮与机箱的右壁之间留有第一下料间隙,所述第一下料间隙的下方设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右端连接了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设置在机箱内右端的中部,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左端连接了第二被动轮,所述第二被动轮设置在机箱内左端的中部,所述第二被动轮与机箱的左壁之间留有第二下料间隙,在所述第二下料间隙的下方设有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的左端连接了第三主动轮,所述第三主动轮设置在机箱内左端的下部,所述第三输送带的右端连接了第三被动轮,所述第三被动轮设置在机箱内右端的下部,所述第三被动轮与机箱的左壁之间留有第三下料间隙,在所述第三下料间隙的下方设有出料口,在所述机箱的外部设有除湿抽风机,在所述机箱的底部连接有两个以上的热风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均采用金属网状输送带,以利于热交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压球成型过程中,由于原料的不均匀性及下料量的变化,经常出现左滚轮和右滚轮堵料卡死的情况,本发明将右立柱改为液压调节的弹性滑动结构,在右立柱的右侧设置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活塞杆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右侧还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右侧面与压缩弹簧的一端相连,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油缸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充满液压油。当左滚轮和右滚轮之间的加工原料的量和压力发生变化时,通过右立柱、连接块、活塞杆、第一活塞、液压油将压力变化传递到带压缩弹簧的第二活塞,液压油和压缩弹簧吸收压力波并产生相应的形变,使右立柱在水平导轨上滑动,自动调节和适应左滚轮和右滚轮之间的间隙变化和压力变化,可有效地防止左滚轮和右滚轮之间堵料卡死,从根本上解决了压球机的立柱损坏问题。

另外,本发明在机箱内设有梯度式加热装置,机箱底部的热风管道供应由热风机提供的热流,热流由底部向顶部上升,底部温度最高、顶部温度最低,高温热流先与第三输送带上的荧石球进行热交换,温度下降,变为中温热流,然后与第二输送带上的荧石球进行热交换,温度再次下降,到达第一输送带时温度最低,变为低温热流,刚好对第一输送带上的荧石球进行预热处理,预热后的荧石球从第一下料间隙进入到由第二输送带,机箱内的中温热流对荧石球进行中温加热处理,然后从第二下料间隙进入到第三输送带,最后由第三输送带从左往右输送到出料口的过程中,机箱内底部的高温热流对荧石球进行高温处理,荧石球在多层受热所排出的水份通过机箱上部的除湿抽风机抽出。本发明采用同一热源多次利用、逐层梯度加热、由低到高进行热处理的方式,充分符合荧石球的加热特性,解决了现有烘干机加热过程中荧石球急剧受热开裂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热能利用充分、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烘干效果更好、成品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附图中,1:机箱, 2:支腿, 3:左立柱, 4:左主轴, 5:左滚轮, 6:左轮面, 7:水平导轨, 8:右立柱, 9:右主轴, 10:右滚轮, 11:右轮面, 12: 下料斗, 13:滑块, 14:连接块, 15:活塞杆, 16:第一活塞,:17:液压油, 18:第二活塞, 19:油缸, 20:压缩弹簧, 21:下料口, 22:除湿抽风机, 23:第一主动轮, 24:第一输送带, 25:第一被动轮, 26:第一下料间隙, 27:第二主动轮, 28:第二输送带, 29:第二被动轮, 30:第二下料间隙, 31:第三主动轮, 32:第三输送带, 33:第三被动轮, 34:第三下料间隙, 35:出料口, 36:热风管道, 37:主动齿轮, 38:被动齿轮, 39:减速机, 40: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萤石球加工烘干一体机,包括机箱1、支腿2、左立柱3、左主轴4、左滚轮5、左轮面6、水平导轨7、右立柱8、右主轴9、右滚轮10、右轮面11、下料斗12、滑块13、连接块14、活塞杆15、第一活塞16、液压油17、第二活塞18、油缸19、压缩弹簧20、下料口21、除湿抽风机22、主动齿轮37、被动齿轮38、减速机39、驱动电机40。

机箱1采用槽钢和薄钢板焊接而成,为长方形的空心结构。机箱1的底部焊接有四条支腿2,机箱1左上方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左立柱3。所述左立柱3的上部通过转动副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左主轴4,所述左主轴4的一端与减速机39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减速机39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40相连,另外,所述左主轴4上在与减速机39的输出轴相连处还安装有主动齿轮37。在左主轴4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左滚轮5,所述左滚轮5的外表面铺设有左轮面6,所述左轮面6为带状,环绕在左滚轮5的外表面上,所述左轮面6上均匀分布有半球形凹坑。左滚轮5和左轮面6均采用铸钢或高强度碳钢材料制造,通过整体铸造或焊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左滚轮5的直径为300-500mm,左轮面6的厚度为40-60mm,半球形凹坑的半径为10-20mm,所述半球形凹坑之间的间距为10-15mm。

在机箱1右上方固定安装有水平导轨7,所述水平导轨7上安装有可以沿有水平导轨7滑动的滑块13,所述滑块13顶部固定连接有右立柱8。所述右立柱8的上部通过转动副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右主轴9,所述右主轴9的一端安装有被动齿轮38,所述被动齿轮38与左主轴上的主动齿轮37大小相同、齿数相同、互相啮合。所述右主轴9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右滚轮10,所述右滚轮10的外表面设有右轮面11,所述右轮面11与左轮面6相对应,右轮面11也为带状,环绕在右滚轮10的外表面上,右轮面11上均匀分布有与左轮面相对应的半球形凹坑。右滚轮10和右轮面11均采用铸钢或高强度碳钢材料制造,通过整体铸造或焊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右滚轮10的直径与左滚轮5的直径相等,右轮面11的厚度与左轮面6的厚度相等,右轮面11上的半球形凹坑的半径与左轮面6上的半球形凹坑的半径相等,半球形凹坑之间的间距也相同。

在左滚轮5和右滚轮10中间的上方设有下料斗12,用于储存和输入压球所需的原料。在右立柱8的右侧焊接有连接块1413,所述连接块1413与活塞杆15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活塞杆15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活塞16,所述第一活塞16的右侧还设有第二活塞18,所述第二活塞18的右侧面与压缩弹簧20的一端相连,所述压缩弹簧20的另一端与油缸19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一活塞16与第二活塞18之间充满液压油17,所述第二活塞18与第一活塞16均安装在油缸19的缸体内并能沿缸体来回滑动,所述油缸19固定安装在机箱上。

如图1所示,在机箱内部设有梯度式加热装置,所述梯度式加热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24、第一主动轮23、第一被动轮25、第一下料间隙26、第二输送带28、第二主动轮27、第二被动轮29、第二下料间隙30、第三输送带32、第三主动轮31、第三被动轮33、第三下料间隙34、出料口35、除湿抽风机22、热风管道36。

在机箱1内部沿箱体内壁铺设有一层耐火砖,用于烘干保温和保护机箱1。机箱1在左立柱3和右立柱8的之间设有下料口21,所述下料口21的下方设有第一输送带24,所述第一输送带24的左端连接了第一主动轮23,所述第一主动轮23设置在机箱1内左端的上部,所述第一输送带24的右端连接了第一被动轮25,所述第一被动轮25设置在机箱1内右端的上部,所述第一被动轮25与机箱1的右壁之间留有第一下料间隙26,所述第一下料间隙26的下方设有第二输送带28,所述第二输送带28的右端连接了第二主动轮27,所述第二主动轮27设置在机箱1内右端的中部,所述第二输送带28的左端连接了第二被动轮29,所述第二被动轮29设置在机箱1内左端的中部,所述第二被动轮29与机箱1的左壁之间留有第二下料间隙30,在所述第二下料间隙30的下方设有第三输送带32,所述第三输送带32的左端连接了第三主动轮31,所述第三主动轮31设置在机箱1内左端的下部,所述第三输送带32的右端连接了第三被动轮33,所述第三被动轮33设置在机箱1内右端的下部,所述第三被动轮33与机箱1的左壁之间留有第三下料间隙34,在所述第三下料间隙34的下方设有出料口35。

在所述机箱1的外部安装有驱动第一输送带24、第二输送带28和第三输送带32的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输送带24、第二输送带28、第三输送带32均采用金属网状输送带,以利于热流通过,并能对萤石球进行全方位的包围加热,增大加热面积,防止受热不均匀。在机箱1外侧左上方还安装有除湿抽风机22,用来排出萤石球在多层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水份。在所述机箱1的底部连接有两个以上的热风管道36,用于提供烘干所需的热风。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