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力输送管道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203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力输送管道固定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力输送管道固定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1420328377.5公开了一种电力输送管道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上设置有左滑槽和与左滑槽连通的右滑槽,所述的左滑槽和右滑槽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对电力输送管道进行固定的左滚轮和右滚轮,所述的固定块上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上固定有连接块,所述的左滚轮和右滚轮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连接杆上,所述的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的左滑槽和右滑槽连接处的夹角大于60度且小于120度,所述的升降装置为液压缸或气压缸。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对电力输送管道进行固定,便于对法兰进行焊接。该实用新型中的升降装置的精度比较低,给用户带来不便,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新型电力输送管道固定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力输送管道固定器,包括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左滑槽和右滑槽,所述左滑槽和右滑槽的顶端连通且所述左滑槽和右滑槽之间的夹角呈60°,所述左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左滑动轮,所述右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右滑动轮,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块顶部的伺服电机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设置有圆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中心处设置有通孔,所述升降板的底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端依次穿过所述圆孔和通孔,所述圆孔和通孔的内壁均设置有与所述丝杆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固定块的外壁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PLC、与所述PLC电性连接的伺服驱动器,所述伺服驱动器与所述伺服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PLC电性连接的触摸屏,所述左滑动轮和右滑动轮均活动连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另一个端头与所述升降板活动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电力输送管道固定器,其中所述左滑动轮和右滑动轮与所述弧形杆通过销轴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电力输送管道固定器,其中所述弧形杆与所述升降板通过销轴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电力输送管道固定器,其中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旋转散热件,所述旋转散热件包括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接的轮毂、设置在所述轮毂上呈环状排布的多个叶片组,每个所述叶片组均由多个相互叠置且长度依次递增的弧形片组成,每个所述叶片组中相邻的两个弧形片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触摸屏,可控制伺服电机旋转,伺服电机带动主动齿轮旋转,进一步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使得丝杆作上下运动,带动升降板上下运动,采用这种结构的升降装置,精度高,使用起来省力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控制箱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旋转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横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2、3、4、5所示,一种新型电力输送管道固定器,包括固定块1、设置在固定块1上左滑槽11和右滑槽12,左滑槽11和右滑槽12的顶端连通且左滑槽11和右滑槽12之间的夹角呈60°,左滑槽11内滑动设置有左滑动轮13,右滑槽12内滑动设置有右滑动轮14,固定块1的顶部设置有升降装置2。

升降装置2包括升降板21、设置在固定块1顶部的伺服电机22和支撑板23,支撑板23的顶端设置有横板24,横板24上设置有圆孔25,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26,主动齿轮26上啮合有从动齿轮27,从动齿轮27的中心处设置有通孔,升降板21的底部设置有丝杆28,丝杆28的底端依次穿过圆孔25和通孔,圆孔25和通孔的内壁均设置有与丝杆28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固定块1的外壁设置有控制箱3,控制箱3内设置有PLC31、与PLC31电性连接的伺服驱动器32,伺服驱动器32与伺服电机22电性连接,控制箱3的外壁设置有与PLC31电性连接的触摸屏33,左滑动轮13和右滑动轮14均活动连接有弧形杆4,弧形杆4的另一个端头与升降板21活动连接。

其中左滑动轮13和右滑动轮14与弧形杆4通过销轴连接。弧形杆4与升降板21通过销轴连接。

本实施例中,控制箱3内设置有马达5,马达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旋转散热件6,马达5可带动旋转散热件6吹风散热。旋转散热件6包括与马达5的输出轴连接的轮毂61、设置在轮毂61上呈环状排布的多个叶片组62,每个叶片组62均由多个相互叠置且长度依次递增的弧形片63组成,每个叶片组62中相邻的两个弧形片63之间留有间隙,这样设计噪音小,风力大。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