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车下水箱生产用翻转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2766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动车组车下水箱生产用翻转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车组车下水箱生产时所用到的可翻转水箱的翻转台。



背景技术:

车下水箱主要用于动车或高铁上饮水及卫生间冲水使用,有箱体重、体积大、生产工序多等特点。车下水箱的生产工序通常包括包棉及布线、安装电加热盘并研配底板、多轴转及底板铆接、铆接前板、后板及右板、铆接顶板、铆接挡板、外箱前后左右打胶、安装箱外管路、底板焊接及顶板、底板打胶、安装水泵、缠电伴热及电磁阀接线、安装电气接线箱及连接器、穿线及锁紧电缆接头、电气接线1、电气接线2、电气接线3、电气接线4和备用台位。

在车下水箱生产过程中,水箱的安装电加热盘、研配底板、底板焊接、底板打胶、铆接底板等需要在水箱底板上进行,而铆接顶板、顶板打胶及底部打胶、包棉及布线等需要在其顶板上进行,则生产过程中需要翻转水箱。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车下水箱的生产线,生产车下水箱主要采用手工进行生产组装,而水箱的翻转仅是靠工人在地上利用简单的垫木进行箱体翻转,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动车组车下水箱翻转台,实现机械完成水箱的翻转,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水箱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车组车下水箱生产用翻转台,包括电控系统、操作台、固定框架和设置在固定框架上的升降框架及驱动升降框架升降的升降机构、设置在升降框架上的旋转框架及驱动旋转框架翻转的旋转驱动部件,旋转框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水箱的吊装固定座。

所述固定框架的一组相对侧面上设有直线滑轨,所述升降框架的对应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直线滑轨配合的双滑块;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顶部的减速器、蜗杆蜗轮-丝杆升降机和将减速器与蜗杆涡轮-丝杆升降机传动连接的传动轴,所述蜗杆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杆底端固连在所述升降框架上;所述旋转框架通过两侧的方形轴承座安装在所述升降框架上,所述旋转驱动部件为设置在所述升降框架上与所述旋转框架连接处一侧的减速机,所述旋转框架的一端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固连。

所述减速器位于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面中心部位,所述减速器的左右两侧各通过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一所述蜗杆蜗轮-丝杆升降机,两所述蜗杆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杆分别固连在所述升降框架的左右两端上。

所述翻转台还包括钻机总成、带动钻机总成水平移动的水平移动组件和带动钻机总成升降的升降组件。

所述钻机总成包括钻机、驱动钻机钻孔的第一伺服电机和驱动钻机相对水箱上的钻孔面前进或后退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水平移动组件包括水平导轨、滑块、水平丝杠、带动水平丝杠转动的第三伺服电机、与水平丝杠配合的水平移动丝母和用以支撑钻机总成的支撑架,支撑架与滑块及水平丝母固连为一体;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位于水平导轨两端处的两竖向丝杠、带动各竖向丝杠转动的第四伺服电机、与各竖向丝杠配合的升降丝母,升降丝母固连在水平导轨的对应端部。

所述操作台上安装有万向球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翻转台可以实现箱体的升降及翻转功能,降低工人人工翻转的劳动强度;且通过在翻转台上设置钻机总成及钻机总成升降组件和水平移动组件,可以实现水箱各位置的自动钻孔,提高钻孔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车组车下水箱生产用翻转台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车组车下水箱生产用翻转台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车组车下水箱生产用翻转台带有自动钻孔功能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车组车下水箱生产用翻转台带有自动钻孔功能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动车组车下水箱生产用翻转台带有自动钻孔功能时的钻机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动车组车下水箱生产用翻转台带有自动钻孔功能时的钻机水平移动组件及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一种动车组车下水箱生产用翻转台10,其作用在于安装水箱的电加热盘、研配底板、底板焊接、顶板及底部打胶等,包括操作台11、固定框架12和设置在固定框架12上的升降框架13及驱动升降框架13升降的升降机构、设置在升降框架13上的旋转框架14及驱动旋转框架14旋转的旋转驱动结构15,旋转框架14上设有用于固定车下水箱的吊装固定座141,车下水箱通过该吊装固定座141固定在旋转框架14上;需在水箱底板上操作时,升降机构带动升降框架13及旋转框架14、旋转驱动结构15、水箱升至最高高度后,旋转驱动结构15驱动旋转框架14翻转180°使水箱的底面朝上进行操作(图1中显示的即为水箱底面朝上的状态),同理,当需要在水箱顶板上操作时,再翻转至顶面朝上,通过托盘置于操作台11上即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固定框架12的一组相对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设有直线滑轨,升降框架13的左右侧面上设有与直线滑轨配合的滑块,升降框架13升降时滑块与直线滑轨配合起到滑动限位作用;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框架12顶部的减速器16、蜗杆蜗轮-丝杆升降机18及二者之间进行二者传动连接的传动轴17,蜗杆蜗轮-丝杆升降机18的丝杆19底端固连在升降框架13上由减速器16的转动通过传动轴17转化为蜗杆蜗轮-丝杆升降机18中丝杆的19的升降运动,进而实现升降框架13的升降;旋转框架14通过安装在升降框架13两侧的方形轴承座与升降框架13相连,旋转驱动结构15为设置在升降框架13上与旋转框架14连接处一侧的减速机15,具体位于升降框架13一侧方形轴承座外侧,旋转框架14的固定轴一端与减速机15的输出轴固连,通过减速机15的转动带动旋转框架14实现旋转动作。对于旋转框架14上设有用于固定车下水箱的吊装固定座141,其可以是布设在旋转框架14周边处的多个固定座,车下水箱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座。

为保证升降框架13升降平稳,减速器16位于固定框架12的顶面中心部位,在减速器16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套蜗杆蜗轮-丝杆升降机18,减速器16两侧各通过一传动轴17传动连接一蜗杆蜗轮-丝杆升降机18,两蜗杆蜗轮-丝杆升降机18的丝杆19分别固连在升降框架13的左右两端上,具体位于端部的中间部位,即通过两套蜗杆蜗轮-丝杆升降机18带动升降框架13平稳升降。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为使本实施例翻转台实现自动钻孔功能,提高水箱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本实施例翻转台还包括钻机总成Z、带动钻机总成Z水平移动的水平移动组件和带动钻机总成Z升降的升降组件。

进一步地,参照图5,钻机总成Z包括钻机110、驱动钻机110转动钻孔的第一伺服电机(MSMJ750伺服电机)111和驱动钻机110相对水箱钻孔面前进或后退的第二伺服电机112,钻机110的前进和后退也是采用由第二伺服电机112驱动丝杠113转动,进而带动丝杠113上的丝母114滑块移动的原理。具体地,丝杠113及第二伺服电机112安装在安装座115上,丝杠113的两端由轴承座支撑,丝母114与丝杠113配合安装,钻机110通过另一安装座116固定安装在丝母114上,由丝母114带动钻机110前进或后退。水平移动组件和升降组件参照图6和图7,其中水平移动组件包括水平导轨117、滑块118、水平丝杠119、带动水平丝杠120转动的第三伺服电机121(MSMJ750伺服电机)、与水平丝杠120配合的水平移动丝母122和用以支撑钻机总成Z的支撑架123,水平丝杠120的两端由轴承座支撑安装在水平导轨117的安装板上,钻机总成Z整体安装在支撑架123上,支撑架123与滑块118及水平移动丝母122固连为一体,即第三伺服电机121带动水平丝杠120转动,水平丝杠120带动其上的水平移动丝母122水平移动,进而带动支撑架123在滑块118与水平导轨117的导向作用下水平移动,最终实现钻机总成的水平移动,进行水平方向上的钻孔。钻机总成的升降组件也是采用电机-丝杠机构,具体包括位于水平导轨117两端处的两竖向丝杠124、带动各竖向丝杠124转动的第四伺服电机125(MSMJ750伺服电机)、与各竖向丝杠124配合的升降丝母126,升降丝母126固连在水平导轨117的对应端部;第四伺服电机125驱动竖向丝杠124转动,进而带动其上的升降丝母126上下移动,最终带动水平导轨117实现升降;为保证水平导轨117升降平稳,设置了竖向滑道,通过水平导轨117上固定的滑块沿竖向滑道移动。水箱由吊装固定座141固定到旋转框架14之后,由升降框架13的升降驱动机构带动提升到最高位置然后翻转180°(图3所示即为水箱翻转后底面朝上的状态),利用机械手自动钻孔,工人只需将箱体固定到翻转台面上,通过操作控制系统来实现机械翻转和钻孔,钻孔结束后只需要使用气动铆钉枪将铆钉固定到箱体与体板上即可。

为便于水箱的推送,操作台11上安装万向球台127,高度与整条生产线的高度一致,便于箱体推送调整位置。

对于控制系统,其包括电控箱、控制面板、按钮、PLC编程器等电器元件及绝缘导线接线端组成,每个工位的电路设计方便脱离,方便插接,方便连接,独立可靠,具有气路的各台位气路设计与电路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