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切割导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2789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线切割导轮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切割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电火花线切割的导轮。



背景技术:

导轮是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中所使用的重要部件,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电极丝空间位置的定位稳定性及恒定性。但其工作环境又很恶劣,尤其是在高速走丝机床中,走丝速度很高(8-12米/秒),因此直径为30毫米左右的导轮要以6000-8000转/分的速度高速旋转,且由于电极丝的往复使用,导轮每隔半分钟要反向旋转。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导轮容易受损,使用寿命较短。

中国专利ZL 97207000.1公开了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用密封导轮组件,与其他现有技术一样,该专利的导轮组件是导轮在中间,导轮轴经过导轮、轴承安装在导轮两端,两端的轴承分别安装在各自的导轮座内。这种导轮组件在加工过程中,导轮、导轮轴、轴承内圈旋转而轴承外圈不转。因此,会产生以下技术问题:

1.导轮直径小,在同等线速度情况下导轮转速高,轴承发热量大,导轮寿命短;

2.两个导轮座在制造时如果尺寸有偏差,那么在安装时难以同轴安装,会导致两个轴承不同轴,使导轮轴承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线切割导轮,改变现有导轮组件的结构,提高导轮、导轮轴及轴承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切割导轮,其包括:

导轮轴,供安装于机床上,其具有环形外圈;

环形轴承,与所述导轮轴外圈相固定;

环形导轮片,与所述环形轴承外圈相固定,以使其以所述导轮轴为轴旋转,其外圈具有供电极丝经过的导向部。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轴承与导轮轴外圈过盈配合,所述环形导轮片与环形轴承外圈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导轮轴外圈设有至少两个并排的环形轴承,所述环形导轮片具有包覆所述至少两个环形轴承外圈的内筒及固定于内筒外壁的导轮片本体,所述导轮片本体的宽度小于内筒且其设于内筒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两端内壁各设有限位件,以将环形轴承限位于环形导轮片内筒中。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包括所述内筒两端内壁各自开设的卡簧槽以及卡簧。

进一步地,所述导轮轴一端设有轴肩,以抵靠所述环形轴承内圈的一侧;所述导轮轴另一端设有螺纹孔,通过锁紧螺丝抵靠所述环形轴承内圈的另一侧,使环形轴承的内圈固定于导轮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轮片本体的环状片上开设有多个减轻孔,以减轻导轮重量,降低旋转惯量。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为开设在导轮片本体外圈上的环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轴承为角接触轴承或深沟球轴承。其中,角接触轴承具有消除间隙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切割导轮由于结构上的整体性变化,使得同等情况下直径比现有技术的导轮大;运作过程中,导轮轴固定在机床上不转动,轴承的内圈固定在导轮轴上也不转动,轴承外圈及其上固定的导轮片转动,从而使电极丝的张力均匀分布到轴承上,因此,大大增加了导轮轴、轴承和导轮片等各导轮组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线切割导轮易于安装,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能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导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导轮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导轮的轴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导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导轮用于电火花线切割,其包括第一导轮轴11、第一环形轴承12和第一环形导轮片13。第一导轮轴11用于将整个导轮安装于机床上(图中左端),其具有环形外圈,第一环形轴承12与第一导轮轴11的外圈相固定,第一环形导轮片13与第一环形轴承12的外圈相固定,以使第一环形导轮片13以第一导轮轴11为轴旋转,第一环形导轮片13的外圈具有供电极丝(如钼丝)经过的第一导向部131。

本实施例的导轮在运作过程中,第一导轮轴11固定在机床上不转动,第一环形轴承12的内圈固定在第一导轮轴11上也不转动,第一环形轴承12外圈及其上固定的第一环形导轮片13转动,从而使电极丝的张力均匀分布到第一环形轴承12上,因此,大大增加了导轮轴、轴承和导轮片等各导轮组件的使用寿命。

第二实施例

请同时参阅图2至图4,本实施例的导轮包括第二导轮轴21、第二环形轴承22/23以及第二环形导轮片24。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增加了一个环形轴承,可以分担一个轴承所承受的力以及损耗,进一步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导轮旋转的稳定性。其中,第二环形导轮片24具有包覆两个第二环形轴承22/23外圈的内筒,如图所示,内筒在轴向上覆盖了两个第二环形轴承的外圈,第二环形导轮片24还具有固定于内筒外壁的导轮片本体,呈环状片,该导轮片本体的宽度(沿轴向方向长度)小于内筒且其设于内筒的中间位置,从而使导轮片本体位于两个第二环形轴承的中间位置,使受力均匀。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环形轴承也可以增加个数,本实施例的两个已足以实现分担受力、提高导轮旋转稳定性的目的。

实际应用中,为了将第二环形轴承的内圈固定在第二导轮轴上、将第二环形导轮片固定在第二环形轴承的外圈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二环形轴承的内圈与第二导轮轴外圈过盈配合,第二环形导轮片的内筒与第二环形轴承外圈过盈配合,以使其两两固定在一起。

为了进一步防止导轮轴、轴承和导轮片之间相互的轴向位移,本实施例通过以下方式分别对轴承和导轮片进行限位:

1.在第二导轮轴21的一端(图中左侧)设置轴肩,以抵靠第二环形轴承22的内圈一侧;第二导轮轴21的另一端(图中右侧)设置螺纹孔211,通过锁紧螺丝26和垫片27抵靠第二环形轴承23内圈的另一侧,从而将第二环形轴承的内圈,即整个轴承组件,限位固定于第二导轮轴上。在使用过程中,一旦第二环形轴承磨损,可以拧紧锁紧螺丝26来消除由于轴承磨损而产生的间隙。

2.在第二环形导轮片24内筒的两端内壁上各开设环形卡簧槽241,并通过两个卡簧25将第二环形轴承的外圈限位于内筒中,从而避免第二环形导轮片与第二环形轴承之间的相互位移,实现防止导轮轴、轴承和导轮片之间的相互轴向位移。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其他固定件、限位件对轴承和导轮片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中,第二环形导轮片24外圈还开设环形槽,作为供电极丝经过的导向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部可以是其他供电极丝经过的结构。为了减轻整个导轮的重量,从而降低旋转惯量,本实施例的第二环形导轮片24的环状片上开设有多个减轻孔,该减轻孔可以是任一形状,只要确保导轮片的强度即可。

本实施例中,第二环形轴承为角接触轴承或深沟球轴承。优选角接触轴承,具有消除间隙的作用。

实际应用中,第二环形导轮片的直径可以是30-120mm,本实施例选取60mm或90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