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纤维整形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5556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纤维整形设备。



背景技术:

钢纤维是广泛应用于土工产品的原料之一,一般采用切断细钢丝法、冷轧带钢剪切法、钢锭铣削法或钢水快速冷凝法制成,钢丝切断方式制备钢纤维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方法。相关的切断设备需具备连续切割的能力,同时兼具小型化、低能耗等特点。由于完成切割后的钢纤维表面较为光滑,作为原材料其附着力较差,必须对钢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或者整形处理,提升其附着、融合的能力。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上述结构合理的整形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实现连续生产、能耗低的钢纤维整形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纤维整形设备包括由立柱支撑的两个相对的侧板,在两侧板的中前部之间安装有送料输送带,送料输送带的首端转辊和末端转辊的辊轴端部分位于安装在两侧板上的轴座上,在侧板上还安装有驱动首端转辊的第一减速机;还包括向送料输送带上输送钢纤维原料的上料输送带;在两侧板的中后部之间安装有具有正方形纵截面的旋转台,旋转台转轴的两端分别位于安装在两侧板上的轴座上,旋转台的各表面均为齿面,在旋转台的各棱上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隔板,在侧板上还设有驱动旋转台转动的第二减速机;在侧板的顶部、旋转台的上方还设有压接机构,压接机构包括竖直的气缸,在气缸活塞杆的下端安装有基座,在基座的底部安装有下表面为齿面的压板,压板的宽度等于旋转台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紧凑的钢纤维整形设备,与现有的加工设施及整形方法相比,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送料输送带和旋转台,实现了将钢纤维原料均匀播撒在旋转台各面上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旋转台的各面为齿面、且在旋转台的上方设置带有齿面的压板且由气缸驱动升降,实现了对夹持在压板与旋转台端面之间的钢纤维的压制整形,令其具备弯曲和表面压痕,提升了钢纤维的附着能力。整个设备机构紧凑,实现了自动化的连续式生产加工,能耗较低。

优选地:在侧板的底部、旋转台的下方设有向侧部延伸的两根导杆,在导杆上搭接设置有收料筐。

优选地:旋转台由不锈钢板焊接制成,齿面直接在各不锈钢板的外表面加工制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第一减速机;3、上料输送带;4、送料输送带;5、导杆;6、收料筐;7、压板;8、气缸;9、基座;10、旋转台;11、第二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钢纤维整形设备包括由立柱1支撑的两个相对的侧板,在两侧板的中前部之间安装有送料输送带4,送料输送带4的首端转辊和末端转辊的辊轴端部分位于安装在两侧板上的轴座上,在侧板上还安装有驱动首端转辊的第一减速机2。在第一减速机2的作用下,送料输送带4向前输送钢纤维原料。

还包括向送料输送带4上输送钢纤维原料的上料输送带3。上料输送带3作为连接钢纤维生产设备与送料输送带4的设施,将生产好的钢纤维原料输送给送料输送带4。

在两侧板的中后部之间安装有具有正方形纵截面的旋转台10,旋转台10转轴的两端分别位于安装在两侧板上的轴座上,在侧板上还设有驱动旋转台10转动的第二减速机11。旋转台10的各表面均为齿面,在旋转台10的各棱上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隔板。本实施例中,旋转台10由不锈钢板焊接制成,齿面直接在各不锈钢板的外表面加工制得。

在侧板的顶部、旋转台10的上方还设有压接机构,压接机构包括竖直的气缸8,在气缸8活塞杆的下端安装有基座9,在基座9的底部安装有下表面为齿面的压板7,压板7的宽度等于旋转台10的宽度。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收料,在侧板的底部、旋转台10的下方设有向侧部延伸的两根导杆5,在导杆5上搭接设置有收料筐6。整形后的钢纤维向下掉落入筐。

工作过程:上料输送带3将钢纤维输送给送料输送带4,送料输送带4将钢纤维原料向前输送;与此同时,旋转台10做匀速缓慢转动,送料输送带4将钢纤维均匀播撒在旋转台10的表面;当旋转台10转动到其上表面为水平面时,第一减速机2与第二减速机11停顿固定时间,气缸8动作,压板7下行直至压接在旋转台10的表面上,齿面的配合将钢纤维压接整形,在表面制造压痕或者令钢纤维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