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度转盘的自动装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2930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分度转盘的自动装夹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度转盘的自动装夹机构,特别是一种汽油发电机连杆的自动组装机中分度转盘的自动装夹机构。



背景技术:

汽油发电机的连杆包括连杆下部件和连杆上盖件,在连杆下部件与连杆上盖件的配合面处设有凹槽,在连杆上盖件与连杆下部件的配合面处设有凸起,该凹槽与凸起配合设置,可对连杆下部件和连杆上盖件进行定位,定位好后通过两颗螺丝将连杆下部件与连杆上盖件固连在一起。连杆下部件的一端具有孔一,其表面具有与孔一连通的油孔一,连杆下部件的另一端与连杆上盖件扣合并在扣合处设有孔二,孔二内具有设于连杆下部件上的油孔二,油孔一和油孔二是在连杆下部件成型后才加工成型的,即在连杆下部件与连杆上盖件组装前才将油孔一和油孔二加工成型。

本申请人发明了一种汽油发电机连杆的自动组装机,包括六分度转盘和六个阵列分布于转盘上的夹具,组装过程如下:1、将连杆下部件放入到第一工位处并通过夹具夹持,旋转60°到第二工位;2、对第二工位内的连杆下部件吹气除尘,旋转60°到第三工位;3、抓取连杆上盖件并将上盖件放入到第三工位内连杆下部件的上方,旋转60°到第四工位;4、将连杆上盖件和连杆下部件压紧到一起,旋转60°到第五工位;5、对第五工位内的连杆进行打螺丝操作,旋转60°到第六工位;6、将成品从第六工位取出,加工完成,旋转60°再次达到第一工位,准备下一轮的加工动作。

现有技术中,夹具一般由气缸控制,并采用旋转集电器给旋转中的电磁阀供电以达到控制气缸的目的,由于在转盘上设置旋转集电器和电磁阀,导致整个组装机的结构体积庞大;若采用外接气源直接与气缸连接,当转盘在360°角周向旋转时,与气缸连接的气管势必会与转盘缠绕到一起导致断裂。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自动装夹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气源供给气缸时气管不会缠绕到转盘上的分度转盘的自动装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分度转盘的自动装夹机构,包括六个环形阵列分布于分度转盘上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包括垂直设于分度转盘上的立板一和与立板一平行设置的立板二,所述的立板二上具有用于定位连杆下部件的定位槽,所述的立板一上固连有气缸一和位于气缸一上方的气缸二,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上具有用于将连杆下部件压紧在立板二上的压头一,所述气缸二的活塞杆上具有用于将连杆上盖件压紧在立板二上的压头二,分度转盘的中部具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内固定设有输气座,所述输气座的上端通过PU气管分别与气缸一、气缸二连接,所述的分度转盘上还设有用于单独控制气缸一与气缸二动作的控制结构。

分度转盘设于一底座上,分度转盘可沿其中轴线周向旋转,输气座固定在底座上,并与气源连接。

在上述的分度转盘的自动装夹机构中,所述的控制结构包括固定在输气座上的与分度转盘同轴设置的固定盘和设于分度转盘上的六个与夹具一一对应设置的控制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控制气缸一伸缩的导轮式机械阀一和用于控制气缸二伸缩的 导轮式机械阀二,所述机械阀一的导轮位于固定盘的下方且与固定盘滚动接触,所述机械阀二的导轮位于固定盘的下方且与固定盘滚动接触,所述机械阀一导轮的中轴线与机械阀二导轮的中轴线同轴且沿固定盘的径向延伸,所述机械阀一的导轮距固定盘中轴线的距离大于机械阀二的导轮距固定盘中轴线的距离,所述的固定盘上设有当夹具运动到指定工位时用于控制机械阀一与机械阀二开合的调节结构。

机械阀包括阀体、铰接于阀体上端的连杆和设于连杆自由端的导轮,连杆的中部与伸入至阀体内的阀杆铰接,阀杆的内端与阀芯连接,通过连杆绕铰接点的摆动控制阀杆的伸缩,从而控制气缸的通断。本机构中,在正常状态下阀杆伸出的长度为L,当阀杆伸出的长度超过L时控制气缸活塞杆收缩,当阀杆伸出的长度小于L时控制气缸活塞杆伸长。

在上述的分度转盘的自动装夹机构中,所述的调节结构包括由第一工位延伸至第六工位的弧度为300°的弧形轨道一和由第六工位延伸至第一工位的弧度为60°的弧形轨道二,该弧形轨道二与弧形轨道一位于同一环线上,且弧形轨道二至机械阀一的距离大于弧形轨道一至机械阀一的距离;所述的调节结构还包括由第六工位延伸至第四工位的弧度为240°的弧形轨道三和由第四工位延伸至第六工位的弧度为120°的弧形轨道四,该弧形轨道四与弧形轨道三位于同一环线上,且弧形轨道三至机械阀一的距离大于弧形轨道四至机械阀一的距离;所述的固定盘上设有当机械阀一的导轮沿弧形轨道二滚动至弧形轨道一处时用于将机械阀一的导轮送入至弧形轨道一的推送结构一,所述的固定盘上设有当机械阀二的导轮沿弧形轨道三滚动至弧形轨道四处时用于将机械阀二的导轮送入至弧形轨道四的推送结构二,所述的固定盘上还设有用于同时将弧形轨道一上机械阀一的导轮送入至轨道二、将弧形轨道四上机械阀二的导轮送入至轨道三的推送结构三。

其中,弧形轨道一与弧形轨道四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弧形轨道二与弧形轨道三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当机械阀一的导轮在弧形轨道二内滚动时,由第六工位(下料工位)运动到第一工位(上料工位),气缸一的活塞杆收缩,即未处于夹紧状态;当机械阀一的导轮在弧形轨道一内滚动时,由第一工位(上料工位)、第二工位(吹气工位)、第三工位(上连杆上盖件工位)、第四工位(压紧工位)、第五工位(打螺丝工位)运动到第六工位(下料工位),气缸一的活塞杆伸出,通过压头一将连杆下部件压紧在立板二上。当机械阀二的导轮在弧形轨道三内滚动时,气缸二的活塞杆收缩,即处于未将连杆上盖件夹紧的状态;当机械阀二的导轮在弧形轨道四内滚动时,气缸二的活塞杆伸出,通过压头二将连杆上盖件压紧在立板二上。

在上述的分度转盘的自动装夹机构中,所述的推送结构一包括开设于固定盘边缘的开口一、设于开口一内的推送块一和固定在固定盘上的笔形气缸一,所述笔形气缸一的活塞杆与推送块一固连,所述的开口一延伸至弧形轨道三处。

在正常状态下,推送块一的下表面与弧形轨道二处于同一平面内,当机械阀一的导轮沿着弧形轨道二滚动并滚动到推送块一上时,笔形气缸一的活塞杆伸长,使推送块一的表面与弧形轨道一的表面平齐,机械阀一的滚轮由推送块一滚动到弧形轨道一内。

在上述的分度转盘的自动装夹机构中,所述的推送结构二包括开设于固定盘上的宽度等于弧形轨道三宽度的开孔、设于开孔内的推送块二和固定在固定盘上的笔形气缸二,所述笔形气缸二的活塞杆与推送块二固连。笔形气缸二的工作方式同笔形气缸一的工作方式相同,对机械阀二的导轮起导向作用。

在上述的分度转盘的自动装夹机构中,推送结构三包括开设于固定盘边缘的开口二、设于开口二内的推送块三和固定在固定盘上的笔形气缸三,所述笔形气缸三的活塞杆与推送块三固连, 所述开口二的深度等于弧形轨道四的宽度加弧形轨道一的宽度。由于机械阀一和机械阀二固连到一起,同步运动。设置的推送块三可实现对机械阀一的导轮和机械阀二的导轮同时推送。推送快三的长度与开口二的深度相等,保证能同时对两个导论进行推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分度转盘的自动装夹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其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气源的形式控制夹具的气缸一和气缸二,体积小,结构紧凑;一个控制单元对应一个夹具,当夹具运动到第一工位时与其对应的控制单元也运动到第一工位,控制效果好,用于连接气缸一与机械阀一的PU气管和用于连接气缸二与机械阀二的PU气管在旋转时不会断裂,解决了气源供给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盘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盘的仰视图。

图中,1、夹具;11、立板一;12、立板二;13、气缸一;14、气缸二;15、压头一;16、压头二;2、分度转盘;3、输气座;4、固定盘;41、弧形轨道一;42、弧形轨道二;43、弧形轨道三;44、弧形轨道四;51、机械阀一;52、机械阀二;61、开口一;62、推送块一;63、笔形气缸一;71、开孔;72、推送块二;73、笔形气缸二;81、开口二;82、推送块三;83、笔形气缸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分度转盘2的自动装夹机构,包括六个环形阵 列分布于分度转盘2上的夹具1,如图1所示,夹具1包括垂直设于分度转盘2上的立板一11和与立板一11平行设置的立板二12,立板二12上具有用于定位连杆下部件的定位槽,立板一11上固连有气缸一13和位于气缸一13上方的气缸二14,气缸一13的活塞杆上具有用于将连杆下部件压紧在立板二12上的压头一15,气缸二14的活塞杆上具有用于将连杆上盖件压紧在立板二12上的压头二16,分度转盘2的中部具有通孔,通孔内固定设有输气座3,输气座3的上端通过PU气管分别与气缸一13、气缸二14连接,分度转盘2上还设有用于单独控制气缸一13与气缸二14动作的控制结构。分度转盘2设于一底座上,分度转盘2可沿其中轴线周向旋转,输气座3固定在底座上,并与气源连接。

如图2所示,控制结构包括固定在输气座3上的与分度转盘2同轴设置的固定盘4和设于分度转盘2上的六个与夹具1一一对应设置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控制气缸一13伸缩的导轮式机械阀一51和用于控制气缸二14伸缩的导轮式机械阀二52,机械阀一51的导轮位于固定盘4的下方且与固定盘4滚动接触,机械阀二52的导轮位于固定盘4的下方且与固定盘4滚动接触,机械阀一51导轮的中轴线与机械阀二52导轮的中轴线同轴且沿固定盘4的径向延伸,机械阀一51的导轮距固定盘4中轴线的距离大于机械阀二52的导轮距固定盘4中轴线的距离,固定盘4上设有当夹具1运动到指定工位时用于控制机械阀一51与机械阀二52开合的调节结构。

机械阀包括阀体、铰接于阀体上端的连杆和设于连杆自由端的导轮,连杆的中部与伸入至阀体内的阀杆铰接,阀杆的内端与阀芯连接,通过连杆绕铰接点的摆动控制阀杆的伸缩,从而控制气缸的通断。本机构中,在正常状态下阀杆伸出的长度为L,当阀杆伸出的长度超过L时控制气缸活塞杆收缩,当阀杆伸出的长度小于L时控制气缸活塞杆伸长。

如图4所示,调节结构包括由第一工位延伸至第六工位的弧度为300°的弧形轨道一41和由第六工位延伸至第一工位的弧度为60°的弧形轨道二42,该弧形轨道二42与弧形轨道一41位于同一环线上,且弧形轨道二42至机械阀一51的距离大于弧形轨道一41至机械阀一51的距离。如图5所示,调节结构还包括由第六工位延伸至第四工位的弧度为240°的弧形轨道三43和由第四工位延伸至第六工位的弧度为120°的弧形轨道四44,该弧形轨道四44与弧形轨道三43位于同一环线上,且弧形轨道三43至机械阀一51的距离大于弧形轨道四44至机械阀一51的距离。

如图2所示,固定盘4上设有当机械阀一51的导轮沿弧形轨道二42滚动至弧形轨道一41处时用于将机械阀一51的导轮送入至弧形轨道一41的推送结构一,固定盘4上设有当机械阀二52的导轮沿弧形轨道三43滚动至弧形轨道四44处时用于将机械阀二52的导轮送入至弧形轨道四44的推送结构二,固定盘4上还设有用于同时将弧形轨道一41上机械阀一51的导轮送入至轨道二、将弧形轨道四44上机械阀二52的导轮送入至轨道三的推送结构三。

其中,弧形轨道一41与弧形轨道四44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弧形轨道二42与弧形轨道三43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当机械阀一51的导轮在弧形轨道二42内滚动时,由第六工位(下料工位)运动到第一工位(上料工位),气缸一13的活塞杆收缩,即未处于夹紧状态;当机械阀一51的导轮在弧形轨道一41内滚动时,由第一工位(上料工位)、第二工位(吹气工位)、第三工位(上连杆上盖件工位)、第四工位(压紧工位)、第五工位(打螺丝工位)运动到第六工位(下料工位),气缸一13的活塞杆伸出,通过压头一15将连杆下部件压紧在立板二12上。当机械阀二52的导轮在弧形轨道三43内滚动时,气缸二14的活塞杆收缩,即处于未将连杆上盖件夹紧的状态;当机械阀二52的导轮在弧形 轨道四44内滚动时,气缸二14的活塞杆伸出,通过压头二16将连杆上盖件压紧在立板二12上。

如图2和3所示,推送结构一包括开设于固定盘4边缘的开口一61、设于开口一61内的推送块一62和固定在固定盘4上的笔形气缸一63,笔形气缸一63的活塞杆与推送块一62固连,开口一61延伸至弧形轨道三43处。在正常状态下,推送块一62的下表面与弧形轨道二42处于同一平面内,当机械阀一51的导轮沿着弧形轨道二42滚动并滚动到推送块一62上时,笔形气缸一63的活塞杆伸长,使推送块一62的表面与弧形轨道一的表面平齐,机械阀一51的滚轮由推送块一62滚动到弧形轨道一内。

如图2和3所示,推送结构二包括开设于固定盘4上的宽度等于弧形轨道三43宽度的开孔71、设于开孔71内的推送块二72和固定在固定盘4上的笔形气缸二73,笔形气缸二73的活塞杆与推送块二72固连。笔形气缸二73的工作方式同笔形气缸一63的工作方式相同,对机械阀二52的导轮起导向作用。

如图2和3所示,推送结构三包括开设于固定盘4边缘的开口二81、设于开口二81内的推送块三82和固定在固定盘4上的笔形气缸三83,笔形气缸三83的活塞杆与推送块三82固连,开口二81的深度等于弧形轨道四44的宽度加弧形轨道一的宽度。由于机械阀一51和机械阀二52固连到一起,同步运动。设置的推送块三82可实现对机械阀一51的导轮和机械阀二52的导轮同时推送。推送快三的长度与开口二81的深度相等,保证能同时对两个导论进行推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