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模具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1556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模具生产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模具生产线。



背景技术:

我国在“十二五”智能模具制造装备发展时提出:“模具行业是一种特殊的制造业”。像单件、复杂、高技术含量和无法预知结果构成了行业特点,因此,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伴随模具技术与管理提升的全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日前,国际模具协会秘书长罗百辉接受《汽车与配件》杂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模具制造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已越来越被国内汽车模具制造企业所重视。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还是以大量的人工冲压线为主,冲压模具生产线的改造是提升人工冲压线生产效率与制件质量的主要手段。减少每个工位的生产时间,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在提高产品生产质量的同时,有效的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是很有必要的,针对我国当前的模具成型技术所出现的问题,发明一种智能化模具生产线,去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模具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模具生产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PLC控制器,所述底座的中间位置设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清洗池、真空烘箱和涂油装置,所述涂油装置的右侧设有冲压机,所述底座上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上端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防护罩的内部顶端等距离至少设有4组摄像头,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摄像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信号与电脑或电视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为快速横杆式传送机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一端设有板料进口,另一端设有模具出口。

优选的,所述涂油装置内部设有全自动涂油上料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智能化模具生产线,无线通讯模块通过信号与电脑或电视连接,工作人员可以实现对该模具生产线的远程监控,智能化程度高,采用全自动涂油上料机,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而且降低了人工涂油的经济成本,避免了模具成型过程中的断裂以及成品率不高的问题,在模具成型前先对板料进行清洗和烘干,提高了模具成型的质量,真空烘箱可以减少金属板料在烘干过程中出现自身的氧化现象,该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而且降低了人工涂油的经济成本,智能化程度高,模具成型的质量较高,适合大批量模具生产,实用性强,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PLC控制器、3传送机构、4防护罩、5冲压机、6摄像头、7无线通讯模块、8涂油装置、9真空烘箱、10清洗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智能化模具生产线,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有PLC控制器2,所述底座1的中间位置设有传送机构3,所述传送机构3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清洗池10、真空烘箱9和涂油装置8,所述涂油装置8的右侧设有冲压机5,所述底座1上设有防护罩4,所述防护罩4的上端设有无线通讯模块7,所述防护罩4的内部顶端等距离至少设有4组摄像头6,所述无线通讯模块7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2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2通过导线与摄像头6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讯模块7通过信号与电脑或电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构3为快速横杆式传送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4的一端设有板料进口,另一端设有模具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涂油装置8内部设有全自动涂油上料机。

工作原理:工作时,把需要加工的板料放到传送机构3上,依次通过清洗池10、真空烘箱9和全自动涂油上料机,从而可以保证板料进行加工前的清洁度,最后,通过冲压机5进行模具成型加工,提高了模具成型的质量,通过无线通讯模块7通过信号与电脑或电视连接,工作人员可以实现对该模具生产线的远程监控,智能化程度高,采用全自动涂油上料机,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而且降低了人工涂油的经济成本,避免了模具成型过程中的断裂以及成品率不高的问题,真空烘箱9可以减少金属板料在烘干过程中出现自身的氧化现象,该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而且降低了人工涂油的经济成本,智能化程度高,模具成型的质量较高,适合大批量模具生产,实用性强,值得大力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