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叶片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961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风扇叶片组装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叶片组装设备,特别涉及风扇叶片组装机。



背景技术:

电脑在运行过程中会散发热量,因此需要安装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叶片为金属,转盘为塑胶成型件,在加工时,需要将金属叶片安装至塑胶成型件中,目前有以下几种叶片组装方法:

1.各机构分体式组装,一次只能进行一种操作,如:冲裁、装模,当冲裁完成后还需人工将冲裁完成的叶片放入装模机构内进行装模操作。

2.进行人工组装,由于需要向塑胶成型件内装入的金属叶片较多,且模具槽公差较小不易装入,从而使得人工组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组装效率且不会对金属叶片造成损伤的风扇叶片组装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风扇叶片组装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沿X轴依次设置有送料机构、冲裁机构、叶片装模机构、沿Y轴方向运动的模具出料流线、与模具出料流线运动方向相反的模具进料流线和模具搬运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将叶片料带送往冲裁机构,所述冲裁机构用于对叶片料带进行冲裁操作并将冲裁完成的叶片送往叶片装模机构,所述叶片装模机构用于将叶片装入成型模具并放入模具出料流线,所述模具搬运机构用于将成型模具送入叶片装模机构,所述模具进料流线用于运送成型模具,所述模具出料流线用于运送安装完叶片的成品。

进一步的是: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存放料盘的料盘夹板,料盘夹板中间设置有料盘芯轴,料盘夹板外侧设置有驱动料盘芯轴转动的放料电机,还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朝向料盘夹板的第一金属导向槽和第二金属导向槽,所述第一金属导向槽位于第二金属导向槽上方,第一金属导向槽和第二金属导向槽的槽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金属导向槽和第二金属导向槽之间设置有电流导通测试模块,所述送料机构出料口处设置有驱动送料机构进入冲裁机构的拉料机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拉料机构包括料道导槽,所述料带导槽侧边设置有伸入料带导槽内的导向棘轮,所述棘轮外围周向设置有棘齿,所述棘齿齿距与料带定位孔齿距相等,所述导槽靠近冲裁机构一端外侧设置有滑台,滑台上安装有升降气缸安装板,升降气缸安装板上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输出轴上安装有用于伸入料带定位孔的拔销,还包括设置在升降气缸安装板上的用于感应升降气缸是否运动到位的第一光电感应器,冲裁机构进料口端安装有到位感应板,还包括设置在冲裁机构输入口端的用于感应料带是否变形的第二光电感应器。

进一步的是:所述冲裁机构包括下压气缸安装架,所述下压气缸安装架上安装有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输出轴上连接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上设置有朝向下压板的压刀和冲刀,所述上压板下方设置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气缸安装架固定在下压板上,下压板中部设置下刀模,所述下刀模的模孔贯穿下压板,下压板下方设置有废料盒,所述下刀模位于压刀和冲刀下方,所述上压板上方安装有滑台气缸,上压板上设置有拨爪运动通道,所述滑台气缸上设置有穿过拨爪运动通道朝向料片的拨爪,还包括设置在上压板上用以检测料片是否到位的第三光电感应器。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设置在下压板上的叠料检测气缸,所述叠料检测气缸输出轴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下刀模连接。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安装在上压板上的推块气缸,所述推块气缸输出轴上安装有推块,所述推块远离推块气缸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压刀与推块接触面设置为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压刀与上压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是:所述叶片装模机构包括装模支架,所述装模支架上设置有过渡棘轮安装板,所述过渡棘轮安装板一侧设置有过度棘轮,过渡棘轮安装板另一侧设置有母模夹紧机构,在在棘轮安装板上方设置有推针模组和驱动推针模组下压的推针模组下压气缸,所述推针模组下压气缸固定在装模支架上,还包括驱动过渡棘轮安装板旋转的棘轮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为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进一步的是:所述母模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输出轴上连接有前推杆,所述前推杆两侧设置有夹紧杆,还包括设置在过渡棘轮安装板上的两块定位块使得两块定位块和两根夹紧杆能从四个方向将母模夹紧。

进一步的是:所述模具搬运机构包括搬运安装架,所述搬运安装架上设置有水平滑轨,所述水平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和驱动第一滑块运动的水平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竖直滑轨,竖直滑轨上安装有第二滑块和驱动第二滑块运动的竖直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滑块上安装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输出轴上安装有平行夹气缸,所述平行夹气缸的夹爪内设置有顶紧气缸。

进一步的是:所述模具进料流线侧边设置有第四光电感应器和阻挡气缸,所述第四光电感应器和阻挡气缸位于搬运机构下方,所述模具出料流线侧边设置有防止产品出现叠料情况的第五光电感应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风扇叶片组装机利用两个导向槽控制放料电机对金属料带进行放料操作,减少对金属料带的损坏,且棘轮的设置方便穿料和导正料带,且本发明冲裁组装一体式,增加过渡转轮,金属叶片先导入过渡转轮中,再装入模具,使得一次达成率更高,且冲裁机构内还设置有叠料检测气缸和推块,增加了裁切精准度,防止因叠料而对裁切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风扇叶片组装机组装图。

图2为送料机构主视图。

图3为送料机构背视图。

图4为拉料机构示意图。

图5为拉料机构侧视图。

图6为冲裁机构示意图。

图7为冲裁机构内部示意图。

图8为叶片装模机构侧视图。

图9为叶片装模机构内部示意图。

图10为母模夹紧机构示意图。

图11位模具进料出料流线示意图。

图12为搬运机构示意图。

图13为电流导通检测部电路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机架1、送料机构2、冲裁机构3、叶片装模机构4、模具出料流线5、模具进料流线6、搬运机构7、料盘夹板21、放料电机22、第一金属导向槽23、第二金属导向槽24、料盘芯轴25、料道导槽26、导向棘轮27、棘齿28、滑台29、升降气缸安装板210、升降气缸211、第一光电感应器212、拔销213、下压气缸31、上压板32、下压板33、滑台气缸34、推块气缸35、冲刀36、压刀37、下刀模38、拨爪39、推针模组41、过渡棘轮安装板42、棘轮旋转驱动装置43、过渡棘轮44、夹紧气缸45、前推杆46、夹紧杆47、定位块48、第四光电感应器51、第五光电感应器52、阻挡气缸53、搬运安装架71、水平滑轨72、竖直滑轨73、旋转气缸74、平行夹气缸75、顶紧气缸7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风扇叶片组装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沿X轴依次设置有送料机构2、冲裁机构3、叶片装模机构4、沿Y轴方向运动的模具出料流线5、与模具出料流线5运动方向相反的模具进料流线6和模具搬运机构7,所述送料机构2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存放料盘的料盘夹板21,料盘夹板21中间设置有料盘芯轴25,料盘夹板21外侧设置有驱动料盘芯轴25转动的放料电机22,还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朝向料盘夹板21的第一金属导向槽23和第二金属导向槽24,所述第一金属导向槽23位于第二金属导向槽24上方,第一金属导向槽23和第二金属导向槽24的槽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金属导向槽23和第二金属导向槽24之间设置有电流导通测试模块,所述送料机构2出料口处设置有驱动送料机构2进入冲裁机构3的拉料机构,在使用时,将金属料盘安装在料盘夹板21内,料带依次经过第一金属导向槽23和第二金属导向槽24后通过拉料机构进入冲裁机构3进行冲裁操作,同时模具搬运机构7将模具进料流线6上的成型模仁夹起卡入叶片装模机构4内进行装模操作,装模完成后的成品落入模具出料流线5上流出叶片组装机,本发明中送料机构2、冲裁机构3、叶片装模机构4和模具搬运机构7沿模具出料流线5和模具进料流线6设置有3组,可同时进行三个风扇叶片的组装,提高了组装效率,且第一金属导向槽23和第二金属导向槽24之间还设置了电流导通测试模块,当料带处于拉紧状态时,料带会脱离第二金属导向槽24,缺少了料带的连通作用后,第一金属导向槽23和第二金属导向槽24不导通,此时电流导通测试模块检测出回路处于断路状态,电流导通模块将信号传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放料电机22放料,使料带处于宽松状态并与第二料带导向槽接触,使得第一金属导向槽23和第二金属导向槽24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电流导通测试模块检测出回路处于导通状态并将电流信号传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放料电机22停止放料,此种结构可控制放料电机22进行自动放料操作,且通过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的导向入料,使得入料更平缓,金属料带不会因振动等情况造成划伤,上述所述的电流导通测试模块为已公开的现有技术,其原理与万用表中导通测试模块原理相同,因此在此处便不再赘述。

在上述所述基础上,所述拉料机构包括料道导槽26,所述料带导槽侧边设置有伸入料带导槽内的导向棘轮27,所述棘轮外围周向设置有棘齿28,所述棘齿28齿距与料带定位孔齿距相等,所述导槽靠近冲裁机构3一端外侧设置有滑台29,滑台29上安装有升降气缸安装板210,升降气缸安装板210上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输出轴上安装有用于伸入料带定位孔的拔销213,还包括设置在升降气缸安装板210上的用于感应升降气缸是否运动到位的第一光电感应器212,冲裁机构3进料口端安装有到位感应板,还包括设置在冲裁机构3输入口端的用于感应料带是否变形的第二光电感应器,由于料带上间隔设置有定位孔,升降气缸下降时,升降气缸输出轴上安装的拔销213插入料带的定位孔中,滑台29驱动升降气缸安装板210移动,从而驱使拔销213水平移动,将料带向前拖动,拖入冲裁机构3内,当气缸安装板上的第一光电感应器212运动到到位感应板处时,第一光电感应器212感应到信号后,滑台29停止运动,升降气缸上升,拔销213伸出定位孔,滑台29驱使气缸安装板运动回原位,进行下一次送料动作,且棘轮外围周向设置有棘齿28,棘齿28会伸入定位孔内,棘轮随料带的前移从动转动,每次转动棘齿28均会伸入定位孔内料带起导向作用,方便穿料和导正料带,所述第一光电感应器212的设置可以对气缸安装板的运动距离进行精确控制,使得料带以固定距离被送入冲裁机构3内。

此外,所述冲裁机构3包括下压气缸安装架,所述下压气缸安装架上安装有下压气缸31,所述下压气缸31输出轴上连接有上压板32,所述上压板32上设置有朝向下压板33的压刀37和冲刀36,所述上压板32下方设置有下压板33,所述下压气缸安装架固定在下压板33上,下压板33中部设置下刀模38,所述下刀模38的模孔贯穿下压板33,下压板33下方设置有废料盒,所述下刀模38位于压刀37和冲刀36下方,所述上压板32上方安装有滑台气缸34,上压板32上设置有拨爪39运动通道,所述滑台气缸34上设置有拨爪39下移气缸,拨爪39下移气缸上安装有拨爪39,还包括设置在上压板32上用以检测料片是否到位的第三光电感应器,当料带被送入冲裁机构3内后,第三光电感应器检测到料带到位,下压气缸31下压上压板32,在下压过程中,压刀37压住料带,冲刀36下冲冲除多余废料,多余的废料落入废料盒内,使得料带上侧边出现风扇叶片状形状,接着下压气缸31驱使上压板32上抬,拨爪39下移气缸驱使拨爪39插入料带的定位孔内,滑台29驱使拨爪39下移气缸移动,拉动料带前移进入叶片装模机构4内,本机构可自动进行冲压操作,冲压完成后通过拨爪39驱使料带向前移动直接送入后续机构内,方便快捷。

在上述所述基础上,还包括设置在下压板33上的叠料检测气缸,所述叠料检测气缸输出轴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下刀模38连接,当完成冲压操作后,叠料检测气缸通过连接机构推动下刀模38平移,若下刀模38能成功的推动,则说明废料未卡在下刀模38内,若有废料卡在下刀模38内废料会有部分伸入下压板33中,使得下刀模38无法相对下压板33运动从而使得叠料气缸无法推动下模运动,从而实现了叠料检测。

此外,还包括安装在上压板32上的推块气缸35,所述推块气缸35输出轴上安装有推块,所述推块远离推块气缸35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压刀37与推块接触面设置为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压刀37与上压板3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当压刀37和冲刀36均下压完成冲压后推块气缸35推动推块前推,由于推块和压刀37为斜面接触,推块在前推过程中驱使压刀37微微上抬,冲刀36不抬起,料带在前拉过程中,冲刀36可作为短距离的导向作用,防止在料带拉动过程中,产品一个面为空而发生卡料的情况,当向前拉动一段距离后,冲刀36再向上抬起,对后部料带进行冲切操作。

此外,所述叶片装模机构4包括装模支架,所述装模支架上设置有过渡棘轮安装板42,所述过渡棘轮安装板42一侧设置有过度棘轮,过渡棘轮安装板42另一侧设置有母模夹紧机构,在在棘轮安装板上方设置有推针模组41和驱动推针模组41下压的推针模组下压气缸,所述推针模组下压气缸固定在装模支架上,还包括驱动过渡棘轮安装板42旋转的棘轮旋转驱动装置43,冲裁机构3将冲裁完成后的成品送入装模机构内,在装模过程中,冲裁完成后的料带送入过渡棘轮44内,在穿过过渡棘轮44的过程中料带上的叶片形状会断裂卡在过渡棘轮44的叶片状槽内,接着棘轮驱动机构驱动过渡棘轮44转动直至过渡棘轮44内周一圈均填满叶片后停止转动,同时将成型模具搬运至母模夹紧机构处,母模夹紧机构将成型模具夹紧,棘轮旋转驱动装置43驱动过渡棘轮44旋转90度使其旋转至模具出料流线5上方,此时推针模组41位于过渡棘轮44的正上方,推针模组下压气缸驱动推针模组41下压,将卡在过渡棘轮44内的叶片压入成型模具内,完成风扇叶片的组装,风扇叶片组装后,母模夹紧机构松开,使得装完后的散热风扇落入模具出料流线5,从模具出料流线5流出,本发明使用过渡棘轮44,散热风扇的金属叶片先导入过渡转轮中,再装入模具,使得一次达成率更高。

此外,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为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所述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为目前市场上的现有产品,使用齿轮齿条转向器使得旋转更精确。

此外,所述母模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气缸45,所述夹紧气缸45,所述夹紧气缸45输出轴上连接有前推杆46,所述前推杆46两侧设置有夹紧杆47,还包括设置在过渡棘轮安装板42上的两块定位块48使得两块定位块48和两根夹紧杆47能从四个方向将母模夹紧,当搬运机构7将成型模具放置在两块定位块48之间贴紧过渡棘轮安装板42时,夹紧气缸45前推将夹紧杆47推出从对应的两个方向将成型模具夹紧,使得两块定位块48和两根夹紧杆47能从四个方向将母模夹紧,本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能达到我们所需的夹紧效果。

此外,所述模具搬运机构7包括搬运安装架71,所述搬运安装架71上设置有水平滑轨72,所述水平滑轨72上设置有第一滑块和驱动第一滑块运动的水平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竖直滑轨73,竖直滑轨73上安装有第二滑块和驱动第二滑块运动的竖直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滑块上安装有旋转气缸74,所述旋转气缸74输出轴上安装有平行夹气缸75,所述平行夹气缸75的夹爪内设置有顶紧气缸76,工作时,竖直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滑块向下运动,平行夹气缸75张开将产品夹住,竖直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滑块上移,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块向前运动,顶紧气缸76前顶将成型模具顶在过渡棘轮安装板42上,让出母模夹紧机构的运动空间,使得母模夹紧机构能将成型模具夹紧,本机构可实现自动将成型模具搬运至叶片装模机构4内,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此外,所述模具进料流线6侧边设置有第四光电感应器51和阻挡气缸53,所述第四光电感应器51和阻挡气缸53位于搬运机构7下方,所述模具出料流线5侧边设置有防止产品出现叠料情况的第五光电感应器52,当第四光电感应器51感应到产品后,阻挡气缸53伸出阻止成型模具继续运动,使得搬运机构7可将其搬起装入叶片装模机构4内,当模具出料流线5和模具进料流线6侧边设置有多组送料机构2、冲裁机构3、叶片装模机构4和模具搬运机构7时,当远离进料口的第四光电感应器51没有感应到成型模具后,靠近进料口的阻挡气缸53不会工作,成型模具会继续运动至远离进料口的第四光电感应器51处,依次类推,使得成型模具能运动至各组组装机构的第四光电感应器51处,同时第五光电感应器52的设置使得当叶片装模机构4下方的模具出料流线5有成型模具存在时,叶片装模机构4不会将组装完叶片的成型模具放入模具出料流线5,防止砸伤正在模具出料流线5上运动的组装完成后的成型模具,同时模具出料流线5和模具进料流线6运动方向相反,使得只需使用一个人工在一侧工作即可实现上料下料操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