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9630阅读:8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架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衣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衣架机。



背景技术:

金属衣架的制造工艺往往包括如下步骤:取料、折侧弯、夹直、拧花、弯钩和顶出。现有衣架机大部分均采用纯机械结构,通过凸轮带动各关节转动运行上述工艺,结构复杂,拆装不方便、维护成本高、稳定度低,严重影响了衣架的制造效率和质量,制约着衣架制造企业的长期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衣架机,能够独立运行各个工序步骤的机构实现自动化加工,且结构巧妙,便于维护。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衣架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排料装置、分料装置、折弯模具、下压机构、折侧弯机构、夹直机构、拧花机构、弯钩机构和顶出机构;排料装置具有排出钢丝的排丝狭缝,排料装置能够将钢丝通过排丝狭缝输送至分料装置中;分料装置能够将钢丝逐根分离至折弯模具的顶部;下压机构设置于折弯模具的上方;折弯模具为倒三角形状,其底部中央设有“凸”形的镶块;折侧弯机构具有一对分别绕一轴线转动安装的转动连杆,转动连杆转动时能够压迫钢丝向折弯模具的边沿靠拢折弯成型;夹直机构设置于折弯模具的下方,其配合镶块能够将钢丝的端部夹直成型;拧花机构具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拧花头,拧花头上升将钢丝的端部收容其中并在其自转过程中将钢丝端部拧接成型;弯钩机构具有沿垂直于折弯模具方向移动的弯钩头,弯钩头能够拾取钢丝的一端并转动一定角度将该端部折弯成衣架的钩部;顶出机构将加工成型的衣架沿垂直于折弯模具的方向顶出。

进一步地,排料装置包括:用于容纳钢丝的钢丝料仓、置于钢丝料仓内的两根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留有钢丝落下的缝隙的分丝轴以及驱动两根分丝轴同步转动的连杆机构;分丝轴具有凸出其表面并平行于其轴线方向的拨丝键,分丝轴转动时通过拨丝键将钢丝拨入排丝狭缝中。

进一步地,分料装置包括:转动安装的分料盘和与分料盘配合安装的保持块;分料盘和保持块均具有一相贴合的圆弧面,分料盘的圆弧面上具有收容单根钢丝的豁口;钢丝能够经排丝狭缝落入豁口中并通过分料盘转动实现分料转移。

进一步地,下压机构包括:位于折弯模具上方的下压滑板、驱动下压滑板相对折弯模具纵向移动的第一气缸以及设置于下压滑板上用于压紧钢丝的压块。

进一步地,折侧弯机构包括:安装在折弯模具两侧的两个转动连杆,转动连杆均可相对于折弯模具转动,每个转动连杆上均安装有用于对钢丝折侧弯的第一滚轮;转动连杆转动时令第一滚轮压迫钢丝向折弯模具的边沿靠拢形成折弯。

进一步地,夹直机构包括:位于折弯模具下方的基板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基板上的夹直装置,每个夹直装置包括相对于基板滑动的滑动块和驱动滑动块滑动的第二气缸;滑动块上安装有沿垂直于基板方向移动的滑竿,滑竿的一端安装夹头、另一端安装第二滚轮;基板上安装有与第二滚轮配合的凸轮。

进一步地,夹直机构还包括能够使滑竿具有恢复初始位置的弹簧,弹簧套设在所述滑竿外周。

进一步地,拧花机构包括:连接拧花头的花键轴、套装花键轴使其轴向移动的花键套筒、驱动拧花头轴向移动的第三气缸和驱动花键套筒转动的第三电机。

进一步地,弯钩机构包括:连接弯钩头的伸缩杆、与伸缩杆活动装配的套筒、驱动伸缩杆沿垂直于折弯模具方向移动的第四气缸以及驱动套筒绕轴线转动的驱动轴。

进一步地,顶出机构包括:沿垂直于折弯模具方向移动的顶出板、驱动顶出板移动的第五气缸和安装在顶出板上的顶出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该衣架机中各活动部件的运动均由独立的电机或气缸驱动完成,因此可以独立控制,且整机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前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排料装置和分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下压装置和折侧弯装置的结构前视图;

图5为图4所示下压装置和折侧弯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夹直机构的结构前视图;

图7为图6所示夹直机构的结构仰视图;

图8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拧花机构的结构前视图;

图9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弯钩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步骤图。

附图标记:

1排料装置;101钢丝料仓;102分丝轴;103连杆机构;104排丝狭缝;105拨丝键;106第一电机;

2分料装置;201转轴;202分料盘;203保持块;

3折弯模具;301镶块;

4下压机构;401下压滑板;402滑块;403滑轨;404第一气缸;405压块;

5折侧弯机构;501转动连杆;502第一滚轮;

6夹直机构;601基板;602滑动块;603第二气缸;604夹头;605第二滚轮;606凸轮;607弹簧;608滑竿;

7拧花机构;701拧花头;702花键轴;703花键套筒;704第三气缸;705第三电机;

8弯钩机构;801弯钩头;802伸缩杆;803第四气缸;804套筒;805驱动轴;

9顶出机构;901顶出块;902顶出板;903第五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衣架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排料装置1、分料装置2、折弯模具3、下压机构4、折侧弯机构5、夹直机构6、拧花机构7、弯钩机构8和顶出机构9。

如图3所示,排料装置1包括:用于容纳钢丝的钢丝料仓101、置于钢丝料仓101内的两根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留有钢丝落下的缝隙的分丝轴102以及驱动两根分丝轴102同步转动的连杆机构103。连杆机构103的构成包括:安装在第一电机106输出轴上的曲柄、一对分别安装在分丝轴102端部的摇杆以及连接曲柄和摇杆的连杆,其中一个摇杆与连杆滑动连接。第一电机106转动时,在连杆机构103的运动特性下使两个摇杆在一定角度内来回摆动从而实现两个分丝轴102的同步转动。分丝轴102具有凸出其表面并平行于其轴线方向的拨丝键105,分丝轴102转动时通过拨丝键105将钢丝不断拨入排丝狭缝104中。

分料装置2包括:转轴201、安装在转轴201上的分料盘202和与分料盘202配合安装的保持块203。分料盘202和保持块203均具有一相贴合的圆弧面构成弧面副连接,分料盘202的圆弧面上具有收容单根钢丝的豁口。钢丝经排丝狭缝104落入豁口中后再由分料盘202转动实现钢丝的分料转移。

如图4和5所示,下压机构4包括:竖直安装于机架上的滑轨403、通过滑块402与滑轨403构成滑动连接的下压滑板401、驱动下压滑板401相对折弯模具3纵向移动的第一气缸404以及设置于下压滑板401上用于压紧钢丝的压块405;下压滑板401位于折弯模具3的上方。

折侧弯机构5包括:安装在折弯模具3两侧的两个转动连杆501,转动连杆501由第二电机驱动均可相对于折弯模具3转动。每个转动连杆501上均安装有用于对钢丝折侧弯的第一滚轮502,转动连杆501转动时令第一滚轮502压迫钢丝向折弯模具3的边沿靠拢形成折弯。

折弯模具3为倒三角形状,其底部中央设有“凸”形的镶块301,该镶块301配合夹直机构6将钢丝的端部夹直成平行状态。

如图6和7所示,夹直机构6包括:位于折弯模具3下方的基板601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基板601上的夹直装置。每个夹直装置包括相对于基板601滑动的滑动块602和驱动滑动块602滑动的第二气缸603。滑动块602上安装有沿垂直于基板601方向移动的滑竿608,滑竿608的一端安装夹头604、另一端安装第二滚轮605。基板601上安装有与第二滚轮605配合的凸轮606,从而构成凸轮副连接。为了实现滑竿608的自动复位,在滑竿608上套装一弹簧607,弹簧607的一端抵接滑动块602、另一端抵接安有第二滚轮605的滑竿608端部连接。

如图8所示,拧花机构7包括:能够收容钢丝端部的拧花头701、连接拧花头701的花键轴702、套装花键轴702使其轴向移动的花键套筒703、驱动拧花头701轴向移动的第三气缸704和驱动花键套筒703转动的第三电机705。

如图9所示,弯钩机构8包括:弯钩头801、连接弯钩头801的伸缩杆802、与伸缩杆802活动装配的套筒804、驱动伸缩杆802沿垂直于折弯模具3方向移动的第四气缸803以及驱动套筒804绕轴线转动的驱动轴805。驱动轴805与套筒804之间通过滑键连接,使得套筒804只能相对于驱动轴805轴向平移。

顶出机构9包括:沿垂直于折弯模具3方向移动的顶出板902、驱动顶出板902移动的第五气缸903和安装在顶出板902上的顶出块90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取料:第一电机106工作,通过连杆机构103带动分丝轴102来回转动将钢丝料仓101里的钢丝逐根拨入排丝狭缝104中。钢丝在重力作用下经排丝狭缝104落入分料盘202上的豁口中,此时分料盘202绕转轴201转动将豁口中的钢丝转移至下一工序中。

折侧弯:如图10(a)所示,下压滑板401下降并通过压块405将钢丝压在折弯模具3的上型面上。此时第二电机驱动两个转动连杆501转动,转动连杆501端部的第一滚轮502分别对钢丝施加压力使其绕折弯模具3的两侧型面发生折弯。

夹直:如图10(b)所示,折侧弯完毕后,第二气缸603驱动滑动块602向镶块301方向移动,在凸轮606的作用下,滑竿608相对滑动块602移动时夹头604逐渐挤压钢丝,在镶块301的作用下,钢丝端部被夹直成一长一短相互平行的两段。

拧花:如图10(c)所示,第三气缸704驱动拧花头701上升,钢丝端部的平行段完全插入向上升起的拧花头701中,第三电机705启动带动拧花头701钻到将两段合捻成一股。

弯钩:如图10(d)所示,第四气缸803驱动弯钩头801前移令捻股后较长的一段钢丝插入弯钩头801中,此时弯钩头801转动一定角度将该段弯折成衣架的钩部,然后弯钩头801后退与钩部分离,衣架制作完成。

顶出:第五气缸903驱动顶出板902前移,令顶出块901将衣架顶出,至此衣架制作过程结束。

由此可见,该衣架机中各活动部件的运动均由独立的电机或气缸驱动完成,因此可以独立控制,且整机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维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湖北省电信] 2020年04月18日 09:59
    想买在家里加工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