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滚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6134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滚筋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滚筋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代机械化生产加工中,滚筋技术的使用非常广泛,加工的时候,基本都是通过两个钢辊来完成板材的成型。在这种加工方式下,加工行进速度会得到提高,从而缩短了加工时间,并降低了生产成本。这种滚筋加工方式几乎能够加工所有的轮廓,从直线到弧线以及环形,都能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已经成为弧形或者圆柱形的金属材质的桶类制具来说,在桶类制具的边缘需要进行滚筋的工艺也越来越常见,其加工的难度系数更大,也逐步取代人工手动滚筋的操作,但是大多数的桶类制具的滚筋机械的工作模式都比较单一,加工质量也比较粗糙,并不能成为一个系统来完成加工,往往需要后期对桶类制具的修复和纠正,这样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也增加了成本消耗。

该机构是一种可以将金属材质的桶类制具的边缘进行自动滚筋,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机构。该机构分为进料、输送、滚筋、输出四个阶段,四个工序之间相互协调和配合来完成金属材质的桶类制具的滚筋作业。进料传送带为胶皮传送带,它能够有效防止金属材质桶类制具在传送过程中的移动,此外,进料传送带上部左右两侧的输送护板也同样对待加工的金属材质桶类制具的输送起到了纠偏和引导的作用,其上方的辅助护板可以限定金属材质桶类制具的高度,此高度与滚筋旋转装置和滚筋主模盘之间的合拢高度一致,当待加工桶类制具的高度超出此区间高度时,则无法被进料支架所接纳,这样也是为了保证金属材质桶类制具的准确性和标准度;滚筋主模盘内设有一圈凸起,该凸起区域正好与同类制具的开口处吻合,让桶类制具的开口处正好卡在该凸起位置,相当于用待加工的金属桶类制具扣在滚筋主模盘上,滚筋旋转装置采用滚珠轴承旋转驱动轴,它能够在旋转的同时,利用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使得转动更加平稳,加工质量更高。整体的加工思路清晰,分体式的加工设计便于组装拆卸和维护保养,内外檐的滚筋加工,使得加工质量更高,大大改善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人工滚筋加工所带来的诸多危险和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可以将金属材质的桶类制具的边缘进行自动滚筋,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滚筋机构,其特征在于:由进料支架、进料传送带、滚筋平台、预放置板、若干个顶料板滑道、顶料输送板、滚筋操作台、滚筋旋转装置、滚筋驱动电机、滚筋主模盘、滚筋压模操作台、压模开合台、滚筋压模支架、压模支柱、滚筋压模板、输出传送带和控制柜组成,所述进料传送带位于进料支架的内侧,所述进料传送带与进料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平台位于进料支架的一侧,所述滚筋平台与进料支架为活动连接,所述预放置板位于滚筋平台的上部,所述预放置板与滚筋平台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顶料板滑道位于预放置板的一侧,所述顶料板滑道与滚筋平台为固定连接,所述顶料输送板位于顶料板滑道的上部,所述顶料输送板与顶料板滑道为活动连接,所述顶料输送板上还设有顶料板驱动电机,所述顶料板驱动电机位于顶料输送板的一侧,所述顶料板驱动电机与顶料输送板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操作台位于预放置板的另一侧,所述滚筋操作台与滚筋平台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旋转装置位于滚筋操作台的中部,所述滚筋旋转装置与滚筋平台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驱动电机位于滚筋旋转装置的下部,所述滚筋驱动电机与滚筋旋转装置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主模盘位于滚筋旋转装置的上部,所述滚筋主模盘与滚筋旋转装置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操作台上还设有滚筋护板,所述滚筋护板位于滚筋操作台的一侧,所述滚筋护板与滚筋操作台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压模操作台位于滚筋操作台的一侧,所述滚筋压模操作台与滚筋平台为固定连接,所述压模开合台位于滚筋压模操作台的上部,所述压模开合台与滚筋压模操作台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压模支架位于压模开合台的中部,所述滚筋压模支架与压模开合台为活动连接,所述压模支柱位于滚筋旋转装置的上部,所述压模支柱与滚筋压模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压模板位于压模支柱的下部,所述滚筋压模板与压模支柱为固定连接,所述输出传送带位于滚筋操作台的另一侧,所述输出传送带与滚筋平台为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柜位于滚筋压模操作台的一侧,所述控制柜与滚筋平台为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进料传送带、输出传送带均为胶皮传送带。

进一步,所述进料支架上还设有若干个输送护板和辅助护板,任意所述输送护板位于进料支架的一侧,所述输送护板与进料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护板位于输送护板的上部,所述辅助护板与进料支架为固定连接,所述若干个输送护板的数量为2个。

进一步,所述若干个顶料板滑道的数量为2个。

进一步,所述滚筋旋转装置为滚珠轴承旋转驱动轴。

进一步,所述滚筋压模操作台上还设有滚筋辅助模盘伸缩架,所述滚筋辅助模盘伸缩架位于滚筋压模操作台的中部,所述滚筋辅助模盘伸缩架与滚筋压模操作台为活动连接,所述滚筋辅助模盘伸缩架上还设有滚筋辅助模盘,所述滚筋辅助模盘位于滚筋旋转装置的一侧,所述滚筋辅助模盘与滚筋辅助模盘伸缩架为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滚筋辅助模盘伸缩架为轨道式水平移动架。

进一步,所述滚筋平台上还设有定位板和若干个输出延伸杆,所述定位板位于预放置板的一侧,所述定位板与滚筋平台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输出延伸杆位于输出传送带的一侧,所述输出延伸杆与滚筋平台为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若干个输出延伸杆的数量为2个,并且均为不锈钢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机构是一种可以将金属材质的桶类制具的边缘进行自动滚筋,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机构。该机构分为进料、输送、滚筋、输出四个阶段,四个工序之间相互协调和配合来完成金属材质的桶类制具的滚筋作业。进料传送带为胶皮传送带,它能够有效防止金属材质桶类制具在传送过程中的移动,此外,进料传送带上部左右两侧的输送护板也同样对待加工的金属材质桶类制具的输送起到了纠偏和引导的作用,其上方的辅助护板可以限定金属材质桶类制具的高度,此高度与滚筋旋转装置和滚筋主模盘之间的合拢高度一致,当待加工桶类制具的高度超出此区间高度时,则无法被进料支架所接纳,这样也是为了保证金属材质桶类制具的准确性和标准度;滚筋主模盘内设有一圈凸起,该凸起区域正好与同类制具的开口处吻合,让桶类制具的开口处正好卡在该凸起位置,相当于用待加工的金属桶类制具扣在滚筋主模盘上,滚筋旋转装置采用滚珠轴承旋转驱动轴,它能够在旋转的同时,利用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使得转动更加平稳,加工质量更高。整体的加工思路清晰,分体式的加工设计便于组装拆卸和维护保养,内外檐的滚筋加工,使得加工质量更高,大大改善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人工滚筋加工所带来的诸多危险和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筋步骤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料支架 2、进料传送带 3、输送护板

4、辅助护板 5、滚筋平台 6、预放置板

7、定位板 8、顶料板滑道 9、顶料输送板

10、顶料板驱动电机 11、滚筋操作台 12、滚筋旋转装置

13、滚筋驱动电机 14、滚筋主模盘 15、滚筋护板

16、滚筋压模操作台 17、滚筋辅助模盘伸缩架 18、滚筋辅助模盘

19、压模开合台 20、滚筋压模支架 21、压模支柱

22、滚筋压模板 23、输出传送带 24、输出延伸杆

25、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自动滚筋机构,其特征在于:由进料支架1、进料传送带2、滚筋平台5、预放置板6、若干个顶料板滑道8、顶料输送板9、滚筋操作台11、滚筋旋转装置12、滚筋驱动电机13、滚筋主模盘14、滚筋压模操作台16、压模开合台19、滚筋压模支架20、压模支柱21、滚筋压模板22、输出传送带23和控制柜25组成,所述进料传送带2位于进料支架1的内侧,所述进料传送带2与进料支架1为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支架1上还设有若干个输送护板3和辅助护板4,任意所述输送护板3位于进料支架1的一侧,所述输送护板3与进料支架1为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护板4位于输送护板3的上部,所述辅助护板4与进料支架1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平台5位于进料支架1的一侧,所述滚筋平台5与进料支架1为活动连接,所述预放置板6位于滚筋平台5的上部,所述预放置板6与滚筋平台5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顶料板滑道8位于预放置板6的一侧,所述顶料板滑道8与滚筋平台5为固定连接,所述顶料输送板9位于顶料板滑道8的上部,所述顶料输送板9与顶料板滑道8为活动连接,所述顶料输送板9上还设有顶料板驱动电机10,所述顶料板驱动电机10位于顶料输送板9的一侧,所述顶料板驱动电机10与顶料输送板9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操作台11位于预放置板6的另一侧,所述滚筋操作台11与滚筋平台5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旋转装置12位于滚筋操作台11的中部,所述滚筋旋转装置12与滚筋平台5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驱动电机13位于滚筋旋转装置12的下部,所述滚筋驱动电机13与滚筋旋转装置12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主模盘14位于滚筋旋转装置12的上部,所述滚筋主模盘14与滚筋旋转装置12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操作台11上还设有滚筋护板15,所述滚筋护板15位于滚筋操作台11的一侧,所述滚筋护板15与滚筋操作台11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压模操作台16位于滚筋操作台11的一侧,所述滚筋压模操作台16与滚筋平台5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压模操作台16上还设有滚筋辅助模盘伸缩架17,所述滚筋辅助模盘伸缩架17位于滚筋压模操作台16的中部,所述滚筋辅助模盘伸缩架17与滚筋压模操作台16为活动连接,所述滚筋辅助模盘伸缩架17上还设有滚筋辅助模盘18,所述滚筋辅助模盘18位于滚筋旋转装置12的一侧,所述滚筋辅助模盘18与滚筋辅助模盘伸缩架17为固定连接,所述压模开合台19位于滚筋压模操作台16的上部,所述压模开合台19与滚筋压模操作台16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压模支架20位于压模开合台19的中部,所述滚筋压模支架20与压模开合台19为活动连接,所述压模支柱21位于滚筋旋转装置12的上部,所述压模支柱21与滚筋压模支架20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压模板22位于压模支柱21的下部,所述滚筋压模板22与压模支柱21为固定连接,所述输出传送带23位于滚筋操作台11的另一侧,所述输出传送带23与滚筋平台5为固定连接,所述滚筋平台5上还设有定位板7和若干个输出延伸杆24,所述定位板7位于预放置板6的一侧,所述定位板7与滚筋平台5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输出延伸杆24位于输出传送带23的一侧,所述输出延伸杆24与滚筋平台5为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柜25位于滚筋压模操作台16的一侧,所述控制柜25与滚筋平台5为活动连接。所述进料传送带2为胶皮传送带。所述若干个输送护板3的数量为2个。所述若干个顶料板滑道8的数量为2个。所述滚筋旋转装置12为滚珠轴承旋转驱动轴。所述滚筋辅助模盘伸缩架17为轨道式水平移动架。所述输出传送带23为胶皮传送带。所述若干个输出延伸杆24的数量为2个。

工作方式:该机构是一种可以将金属材质的桶类制具的边缘进行自动滚筋,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机构。该机构分为进料、输送、滚筋、输出四个阶段,四个工序之间相互协调和配合来完成金属材质的桶类制具的滚筋作业。首先,操作人员开启控制柜25上的工作开关,让所有的电气部件处于待运行状态,然后将需要滚筋的金属材质桶类制具放到进料支架1中部的进料传送带2上,该进料传送带2为胶皮传送带,它能够有效防止金属材质桶类制具在传送过程中的移动,此外,进料传送带2上部左右两侧的输送护板3也同样对待加工的金属材质桶类制具的输送起到了纠偏和引导的作用,其上方的辅助护板4可以限定金属材质桶类制具的高度,此高度与滚筋旋转装置12和滚筋主模盘14之间的合拢高度一致,当待加工桶类制具的高度超出此区间高度时,则无法被进料支架1所接纳,这样也是为了保证金属材质桶类制具的准确性和标准度;经过进料阶段后,待加工的金属材质桶类制具被传送到滚筋平台5上部的预放置板6上,在预放置板6的一侧还装有一个定位板7,当待加工的同类制具进入到预放置板6上时,一旦接触到该定位板7,则表明其所在的位置正好满足滚筋加工的输送外置,接着,操作人员开启控制柜25上的输送开关,顶料输送板9会在顶料板驱动电机10的驱使下,沿着两个顶料板滑道8缓慢移动,顶料输送板9在移动的同时,将预放置板6上的待加工的金属材质桶类制具推送到滚筋操作台11中部的滚筋主模盘14上,该滚筋主模盘14内设有一圈凸起,该凸起区域正好与同类制具的开口处吻合,让桶类制具的开口处正好卡在该凸起位置,相当于用待加工的金属桶类制具扣在滚筋主模盘14上,在滚筋操作台11上,也就是与定位板7同一侧的位置处,还装有一个滚筋护板15,待加工的金属材质桶类制具被顶料输送板9推送的同时,是沿着定位板7进入滚筋操作台11上,并且滚筋护板15同样起到承接待加工的金属材质桶类制具的作用,使待加工的金属材质桶类制具的移动轨迹更加规范,紧接着将滚筋压模支架20一端的压模支柱21下压,让压模支柱21下部的滚筋压模板22与待加工的金属材质桶类制具夹紧固定,接着操作人员开启滚筋辅助模盘伸缩架17的工作开关,将滚筋压模操作台16内部的滚筋辅助模盘伸缩架17端部的滚筋辅助模盘18与待加工的金属材质桶类制具的外檐接触,并开启控制柜25上的滚筋开关,在滚筋驱动电机13的驱使下,滚筋旋转装置12开始旋转,该滚筋旋转装置12采用滚珠轴承旋转驱动轴,它能够在旋转的同时,利用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使得转动更加平稳,加工质量更高;金属材质桶类制具滚筋加工完毕后,抬起滚筋压模支架20,还是利用顶料输送板9将加工成型的金属材质桶类制具输送到输出传送带23上,并在两个输出延伸杆24的引导下,输送出去,从而完成滚筋加工。该机构的加工思路清晰,分体式的加工设计便于组装拆卸和维护保养,内外檐的滚筋加工,使得加工质量更高,大大改善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人工滚筋加工所带来的诸多危险和安全隐患。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