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门冲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0879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龙门冲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龙门冲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龙门冲床。



背景技术:

在高速、高精度冲床生产制造行业中,传统的龙门冲床基本都采用半导柱导向,以使得上工作台直线运动更平稳,进而保障产品的加工精度。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的龙门冲床的导向装置,上工作台和半导柱的顶端采用锁紧螺丝固定,上工作台受驱上下运动时,带动半导柱沿固定于底座上的导套内壁竖直上下运动。

采用半导柱进行导向,上工作台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不够高,上工作台的运动速度越快,晃动越大,当晃动过大时,势必或降低产品的加工精度,故现有的冲床的运转速度被局限,限制了冲床往超高速方面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龙门冲床,包括一体成型的机身和底座;

所述机身连接有一上工作台;所述上工作台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全导柱;两所述全导柱相互平行;

所述全导柱的顶端和所述机身固定,所述全导柱的底端和所述底座固定;所述上工作台可受驱的在竖直方向上做直线往复运动;其中,所述竖直方向为与所述全导柱的中轴线平行的方向;

所述全导柱的外侧壁套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可沿所述全导柱的外侧壁在竖直方向上滑动;所述滑块和所述上工作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至少一直线轴承;

所述直线轴承紧贴的套设于所述全导柱的外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两端均封堵有一油封座;所述直线轴承设于两所述油封座之间;

所述全导柱的外侧壁开设有进油口和注油口,所述全导柱中还开设有油路;所述进油口和所述注油口均连通所述油路;其中,所述注油口位于所述进油口下方;

位于所述滑块底端的所述油封座设有一出油口;

所述底座内置有一油箱;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分别通过一管路连通所述油箱;所述油封座包括一密封件;两所述油封座的密封件之间形成一密闭的用于存放润滑油的容腔;所述注油口、所述直线轴承和所述出油口均位于所述容腔内。

优选的,所述进油口和所述注油口设于所述全导柱的第一侧;

所述出油口设于所述全导柱的第二侧;

其中,所述全导柱的第一侧和所述全导柱的第二侧为所述全导柱的相对设置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机身包括偏心轴支撑部;所述偏心轴支撑部中安装有偏心轴;

所述偏心轴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之间;

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的中部均开设有轴连接孔;所述轴连接孔中设有和所述偏心轴匹配的安装轴承。

优选的,所述偏心轴水平的装设于各所述安装轴承上;

所述偏心轴上间隔的套设有两连杆;一所述连杆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另一所述连杆设于所述第三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

所述连杆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偏心轴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一球铰接头;

一所述连杆铰接有一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球铰接头匹配的铰接套;所述球铰接头和所述铰接套铰接;

所述机身上还固定有与所述导向柱匹配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套设于所述导向柱外侧壁,以引导所述导向柱在竖直方向上做直线运动;所述导向柱的底端和所述上工作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和所述上工作台之间设有水平调节螺母;

所述水平调节螺母固定于所述上工作台上;所述导向柱的底端设有一与水平调节螺母匹配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铰接套的面向所述偏心轴的一侧开口;所述铰接套中设有与所述球铰接头匹配的圆弧槽;

所述球铰接头紧贴于所述圆弧槽滚动。

优选的,各所述导向柱的顶端可拆卸的固定有一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的面向所述圆弧槽的一侧表面为与所述球铰接头匹配的圆弧面;

所述锁紧件和所述导向柱的顶端固定时,所述锁紧件的面向所述圆弧槽的一侧表面紧贴所述球铰接头,进而使所述球铰接头紧贴于所述圆弧槽滚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中部开设有落料孔和至少四个脱模孔;所述落料孔、各所述脱模孔均贯穿所述底座的加工台面和所述底座的底面;

所述脱模孔环绕所述落料孔设置;

所述底座内置有一油箱;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油箱的油箱口。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龙门冲床,其机身和底座采用一体化设计,使机身和底座之间连接更稳定;采用全导柱代替传统的半导柱设计,全导柱的两端都被固定,可保证冲压时导向更稳定,使加工更加精密,相较于半导柱设计,采用全导柱的龙门冲床在不影响影响产品的精度以及性能的前提下,还可进一步提高冲床的冲压振动速度,实现了龙门冲床往更高速、更高精度方面的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龙门冲床的局部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龙门冲床未安装冲压组件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龙门冲床未安装冲压组件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龙门冲床未安装冲压组件时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龙门冲床的工作原理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全导柱的导向组件的部分结构图。

10、底座;11、加工台;111、落料孔;12、穿线口;13、油箱口;141-144、镂空孔;145、第一脱模孔;146、第二脱模孔;147、第三脱模孔;148、第四脱模孔;20、机身;21、连接柱;22、偏心轴安装部;221、第一支撑部;222、第二支撑部;223、第三支撑部;224、轴安装孔;225、偏心轴;30、连杆;31、球铰接头;40、导向柱;41、连接部;42、铰接套;43、锁紧件;50、导向套;60、上工作台;61、水平调节螺母;62、滑块;63、全导柱;631、导柱上盖;632、导柱下盖;633、进油通道;6331、进油口;6332、油路;6333、注油口;634、出油口;64、油封座;641、密封件;65、直线轴承;70、半导柱;71、导套;72、锁紧螺丝;80、现有技术的上工作台;90、现有技术的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龙门冲床,包括机身20和底座10。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其为未安装冲压组件时的龙门冲床的结构。机身20和底座10一体成型,具体为:

机身20包括至少四个等高的连接柱21和偏心轴安装部22。本实施例中,机身20包括四个连接柱21,分别连接偏心轴安装部22的底端(图2中,偏心轴安装部22的下端)。

连接柱21和底座10的加工台面固定;其中,底座10的加工台面(图2中,底座10的上表面)为底座10的面向机身20一侧的表面。

具体的,连接柱21的顶端(图1中,连接柱21的上端)和偏心轴安装部22一体成型,连接柱21的底端(图1中,连接柱21的下端)和底座10的加工台面一体成型。

现有的龙门冲床一般采用分段式设计,以便于脱模,即龙门冲床的机身(图1中未示出)和底座90分开制作,最后两部分采用螺丝可拆卸连接为一体。在长期高速冲压振动过程中,运转速度过快,则机身和底座90之间连接不稳定,其会影响产品的精度以及性能。

本实施例的机身20和底座10采用一体化设计,使机身20和底座10之间连接更稳定,在不影响影响产品的精度以及性能的前提下,还可进一步提高冲床的冲压振动速度,缩短产品的加工周期,并于底座10上设置若干脱模孔,解决了不易脱模的问题。

具体的,底座10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底座10的落料孔111。落料孔111连通底座10的加工台面和底座10的底面,完成加工的产品可从落料孔111掉下,进而从底座10的底面落出(图2中,底座10的下表面)。

具体的,底座10包括加工台11和用于垫高并支撑加工台11的四个支撑脚;优选的,加工台11和各支撑脚一体成型。底座10的加工台面为加工台11的顶面(图2中加工台11的上表面)。

具体的,底座10上开设有若干个脱模孔,以方便脱模。

更具体的,所述脱模孔包括第一脱模孔145、第二脱模孔146、第三脱模孔147和第四脱模孔148。所述脱模孔连通底座10的加工台面和底座10的底面。

所述脱模孔环绕落料孔111设置。第一脱模孔145和第二脱模孔146对称设置于落料孔111相对的两侧;第三脱模孔147和第四脱模孔148对称设置于落料孔111相对的另两侧。

模具固定于加工台11的顶面(加工台面),脱模时,通过顶柱(图中未示出)从底座10的底面一侧伸入所述脱模孔,进而将模具向上顶,即可实现脱模,十分方便。

具体的,一支撑脚的侧面开设有穿线口12,本实施例中,龙门冲床的导线统一通过穿线口12归集在一起,使导线尽量不外露,如此可保障加工安全以及尽可能减小了设备的电路故障率。

具体的,底座10内置有油箱(图中未示出);底座10上设有连通所述油箱的油箱口13。通过油箱口13可向所述油箱注油。

优选的,各支撑脚均为中空结构;各支撑脚开设有镂空孔(141-144)。镂空各支撑脚,可极大的减小设备的重量,同时还可节省成本。

请继续参阅图5、图6和图7。

龙门冲床的冲压组件包括偏心轴225,用于驱动偏心轴225转动的驱动机构,被偏心轴225带动做偏心运动的连接杆30,被连接杆30带动在竖直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的上工作台60,以及保障上工作台60直线往复运动的稳定性的导向组件。

请结合3和图5,具体的,机身20包括用于安装偏心轴225的偏心轴支撑部22。

偏心轴支撑部22包括第一支撑部221、第二支撑部222和第三支撑部223;第二支撑部222设于第一支撑部221和第三支撑部223之间;第一支撑部221、第二支撑部222、第三支撑部223的中部均开设有轴连接孔224;轴连接孔224中设有和偏心轴225匹配的安装轴承。偏心轴225水平的装设于各安装轴承上。

偏心轴225上间隔的套设有两连杆30;一连杆30设于第一支撑部221和第二支撑部222之间,另一连杆30设于第三支撑部223和第二支撑部222之间;连杆30的一端套设于偏心轴225上;连杆30的另一端设有一球铰接头31。

请结合图5和图6。各连杆30均铰接有一导向柱40;导向柱40的顶端(图5中导向柱40的上端)设有与球铰接头31匹配的铰接套42;球铰接头31和铰接套42铰接;具体的,铰接套42的面向偏心轴225的一侧开口;铰接套42中设有与球铰接头31匹配的圆弧槽;球铰接头31紧贴于所述圆弧槽滚动。优选的,各导向柱40的顶端可拆卸的固定有一锁紧件43;锁紧件43的面向所述圆弧槽的一侧表面为与球铰接头31匹配的圆弧面。

锁紧件43和导向柱40的顶端锁紧时,锁紧件43的面向所述圆弧槽的一侧表面紧贴球铰接头31,进而使球铰接头31紧贴于所述圆弧槽滚动。

机身20上还固定有与导向柱40匹配的导向套50;导向套50套设于导向柱40外侧壁,以引导导向柱40在竖直方向上做直线运动;导向柱40的底端和上工作台60固定连接。

连杆30一端做偏心运动,带动其另一端的导向柱40沿导向套50在竖直方向上做直线往复运动,进而可带动上工作台60在竖直方向上做直线往复运动,实现产品的连续冲压加工。

优选的,导向柱40和上工作台60之间设有水平调节螺母61;水平调节螺母61固定于上工作台60上;导向柱40的底端设有一与水平调节螺母61匹配的连接部41;连接部41和调节螺母61螺纹连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上工作台60由于长期高压高速的运转,上工作台60是会逐渐有所倾斜,如此产品的加工精度下降,通过两水平调节螺母61配合可调节上工作台60的水平,十分方便和实用。

请结合图5-图7,其中,图7为图5的右半部分的导向组件的原理图。上工作台60的相对的两侧(图5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一全导柱63;两全导柱63相互平行。

具体的,全导柱63的顶端(图5或图7中全导柱63的上端)和机身20固定,全导柱63的底端(图5或图7中全导柱63的下端)和底座10固定;上工作台60可受驱的在竖直方向上做直线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竖直方向为与全导柱63的中轴线平行的方向。

全导柱63的外侧壁套设有一滑块62,滑块62可沿全导柱63的外侧壁在竖直方向上滑动;滑块62和上工作台60固定连接。

具体的,滑块62为一中空结构,滑块62的内侧壁和全导柱63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滑块62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至少一直线轴承65;优选的,滑块62的两端部(图7中滑块62的上、下端部)各安装一直线轴承65;直线轴承65紧贴的套设于全导柱63的外侧壁上。

所述直线轴承65紧贴的套设于全导柱63的外侧壁上,具体为:

直线轴承65采用内侧壁设有滚珠的直线轴承,直线轴承65的滚珠和全导柱63点接触。上工作台60竖直运动时,直线轴承65的滚珠紧贴的沿全导柱63滚动,以实现滑块62在竖直方向上滑动。

可选的,直线轴承65可选用iko公司的型号为st6085100b的直线轴承。

可选的,直线轴承65还可用润滑垫替代,即通过在滑块62内部填充润滑垫,并对润滑垫挤压,以使得润滑垫和全导柱63紧贴的接触,也可实现相同或相近的功能。

具体的,为减小滑块62的阻力,降低能量损耗,可在滑块62内添加润滑油。同时,为保障润滑油部起到良好的润滑效果,以及实现润滑油重复利用,滑块62的两端(图5或图7中滑块62的上、下端)均封堵有一油封座64,以防止润滑油从滑块62中泄露;直线轴承65设于两油封座64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全导柱63的外侧壁开设有进油口6331和注油口6333,全导柱63中还开设有油路6332;进油口6331和注油口6333通过油路6332连通;其中,注油口6333位于进油口6331下方。

位于滑块62底端的油封座64设有一出油口634。

底座10内置有一油箱;进油口6331和出油口634分别通过一管路连通油箱;油封座64包括一密封件641;两油封座64的密封件641之间形成一密闭的用于存放润滑油的容腔;滑块62做竖直往复运动时,注油口6333始终位于所述容腔内,直线轴承65和出油口634均位于所述容腔内。

优选的,进油口6331和注油口6333设于全导柱63的第一侧;出油口634设于全导柱63的第二侧;其中,全导柱63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全导柱63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具体的,全导柱63的第一侧为全导柱63的背离上工作台60的一侧(机身20外侧),全导柱63的第二侧为全导柱63的面向上工作台60的一侧(机身20内侧)。

如此设计进油口6331,其管路不会随着滑块62滑动而移动,故其管路可塞进底座10或机身内部,本实施例中,仅出油口634的管路是运动的,故不会造成两管路的纠结,造成设备事故。此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一油泵,用于保障润滑油不断从进油口6331注入,从出油口634喷出,以保障润滑油的循环往复利用,且有助于散热,其温度也不会过高。

优选的,请参考图7,机身20的底部安装有用于固定全导柱63的顶端的导柱上盖631,底座10的加工台11上安装有用于固定全导柱63的底端的导柱下盖632。导柱上盖631通过侧向安装的螺丝或螺栓固于机身20上,导柱下盖632通过侧向安装的螺丝或螺栓紧固于底座10上。

导柱上盖631可从机身20的外侧壁一侧伸入或抽离,导柱下盖632可从底座10的外侧壁一侧伸入或抽离,以便于装配和维修导向组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龙门冲床,其机身20和底座10采用一体化设计,使机身20和底座10之间连接更稳定;采用全导柱63代替传统的半导柱设计,全导柱导63的两端都被固定,可保证冲压时导向更稳定,使加工更加精密,相较于半导柱设计,采用全导柱63的龙门冲床在不影响影响产品的精度以及性能的前提下,还可进一步提高冲床的冲压振动速度,实现了龙门冲床往更高速、更高精度方面的发展。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