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型筒灯弹簧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667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挂靠型筒灯弹簧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筒灯弹簧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筒灯是一种嵌入到天花板内光线下射式的照明灯具。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保持建筑装饰的整体统一与完美,不会因为灯具的设置而破坏吊顶艺术的完美统一。这种嵌装于天花板内部的隐置性灯具,所有光线都向下投射,属于直接配光。筒灯不占据空间,可增加空间的柔和气氛,如果想营造温馨的感觉,可试着装设多盏筒灯,减轻空间压迫感。重要的是安装方便,只需在天花板等上开两个孔,并将筒灯两侧的弹簧卡入即可,故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但受技术的约束,目前将弹簧安装于筒灯的两侧时,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人工取料、人工安装,弹簧放置的时候杂乱无序,取料的时候费事费力,十分不便,由于弹簧不能实现自动排料、自动上料,进而也使得筒灯弹簧的全自动化安装无法实现,所以只能先安装一侧的弹簧再安装另一侧的弹簧,加工的产量有赖于员工操作的熟练程度,只能依赖老员工操作,一年以下的新进员工的速度只有老员工速度的1/3,再加上员工的离职率等原因,熟练的员工要长期陪养,也不一定能留得住,而且老员工的薪资相对较高,导致在加工产量和加工成本上很难取舍。再者,人工操作费事费力,成本高,产能低。

这种人工组装的作业方式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所需的高效高品质和低成本的发展趋势。而目前并没有其他更好地作业模式或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自动化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挂靠型筒灯弹簧自动上料装置,该挂靠型筒灯弹簧自动上料装置采用自动化作业模式将弹簧物料输送到指定位置以便于后续作业制程,节省了大量人工,在机构上选用性能稳定的自动传送机构,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质量,且便于人工取拿弹簧;同时该挂靠型筒灯弹簧自动上料装置的出现,使得筒灯弹簧的全自动组装存在实现的可能,加快了筒灯弹簧全自动组装实现的步伐;另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精简、速度高效和质量稳定等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挂靠型筒灯弹簧自动上料装置,弹簧设有簧圈的一端为首端,另一端为尾端,以弹簧的输送方向作为前方,包括送料机构和弹簧到位机构,所述弹簧到位机构位于所述送料机构的前方;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槽和安装于所述送料槽的下方的直震辅助供料器,所述送料槽的出料端与所述弹簧到位机构对接;

所述送料槽包括第一送料板、第二送料板和底板,第一送料板和第二送料板皆倾斜且相互平行,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送料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二送料板的下端之间,所述第二送料板的高度大于弹簧的底面到弹簧的簧圈的下切线的高度,送料时,所述弹簧的簧圈的下沿挂于所述第二送料板的上端且所述弹簧的尾端与底板无接触;

所述弹簧到位机构包括能容纳一弹簧的承接槽,所述送料机构的送料槽的前端为出料端且与所述承接槽对接,所述承接槽用于承接弹簧,且弹簧的尾端位于所述承接槽内,所述弹簧的首端露于所述承接槽外;

所述弹簧到位机构还包括弹簧供料到位感应器。

进一步地说,以弹簧的输送方向作为前方,所述承接槽具有位于所述第一送料板前方的高侧壁、位于所述第二送料板前方的低侧壁以及连接低侧壁和高侧壁下端的底壁,所述承接槽的前端设有挡板,所述低侧壁设有定位块,高侧壁、低侧壁和定位块皆倾斜且倾斜度与所述第一送料板一致,所述定位块的上端且后端形成有与簧圈配合将弹簧从送料槽引导至承接槽的导向面,所述弹簧的簧圈挂于所述定位块的上端。

进一步地说,所述定位块能够沿所述低侧壁的上表面上下移动并固定以调节承接弹簧的高度位置,且实现上述上下移动并固定的结构是:所述定位块设有第一调节长孔,所述低侧壁上设有第一锁定螺孔,第一螺栓穿于第一调节长孔和第一锁定螺孔将定位块固定于低侧壁外表面。

进一步地说,包括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直震辅助供料器的下端安装于所述下安装板,所述直震辅助供料器的上端安装于所述上安装板上,所述上安装板固定于所述送料槽的底面。

进一步地说,以弹簧的输送方向作为前方,所述送料槽能够沿所述直震辅助供料器的上表面前后移动并固定以调节送料槽的前后位置,且实现上述前后移动并固定的结构是:所述上安装板上设有第二调节长孔,所述直震辅助供料器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锁定螺孔,第二螺栓穿于第二调节长孔和第二锁定螺孔将送料槽固定于直震辅助供料器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说,以弹簧的输送方向作为前方,所述送料槽能够沿操作台的上表面上下和左右移动并固定以调节送料槽的上下和左右位置,且实现上述上下和左右移动并固定的结构是:所述下安装板上设有第三调节长孔,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有第三锁定螺孔,第三螺栓穿于第三调节长孔和第三锁定螺孔将直震辅助供料器固定于操作台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说,所述送料槽的出料端与所述承接槽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前后间距为0.5-2.5mm。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送料板的高度h1比弹簧的底面到弹簧的簧圈的下切线的高度h2大1-2mm。

进一步地说,所述送料机构的后方设有振动盘,所述振动盘的出料槽与所述送料机构的送料槽对接,且所述振动盘的出料槽与所述送料机构的送料槽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为0.5-2.5mm。

进一步地说,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振动盘、所述送料机构和所述弹簧到位机构皆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具有弹簧自动送料和自动到料感应功能等,只需人工将弹簧放置于送料槽上即可,在直震辅助供料器的作用下,弹簧沿着送料槽依次往前输送,弹簧进入弹簧到位机构的承接槽时,弹簧供料到位感应器感应到料,然后通过人工或自动化设备进行下一步动作,最终将弹簧装入筒灯的弹簧卡槽内,完成筒灯弹簧的组装;

本发明可以包括振动盘,采用自动排料,此时只需将弹簧放置于振动盘上即可,振动盘通过震动将弹簧排料,即弹簧的尾端朝下,首端朝上,并沿着振动盘的出料槽依次出料,进入送料机构的送料槽内,进行下一步动作;

其中,第二送料板的高度大于弹簧的底面到弹簧的簧圈的下切线的高度,送料时,通过弹簧的簧圈的下沿挂于第二送料板的上端实现限位,保证弹簧在送料过程中不会掉落,只是向前输送,不仅能达到送料目的,且结构精简;

因此实现了筒灯弹簧上料的自动化和连续性;

更佳的是,承接槽包括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调节长孔,故能根据弹簧的长度通过调节孔调节定位板的上下位置,保证弹簧的簧圈的正好挂于定位块的上端,定位精准,便于后续的取料动作的进行;更值得一提的是,定位板的上端且左侧面设有导向面,便于弹簧顺畅的进入承接槽内;

该挂靠型筒灯弹簧自动上料装置采用自动化作业模式将弹簧物料输送到指定位置以便于后续作业制程,节省了大量人工,在机构上选用性能稳定的自动传送机构,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质量,且便于人工取拿弹簧;同时该挂靠型筒灯弹簧自动上料装置的出现,使得筒灯弹簧的全自动组装存在实现的可能,加快了筒灯弹簧全自动组装实现的步伐;另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精简、速度高效和质量稳定等特点。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以设有振动盘为例);

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以不设振动盘为例);

图4是本发明送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送料槽的结构示意图(从背面看);

图6是本发明的弹簧到位机构的承接槽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筒灯的结构示意图(装配弹簧后);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弹簧1、簧圈11、首端12、尾端13、送料机构2、送料槽21、第一送料板211、第二送料板212、底板213、直震辅助供料器22、弹簧到位机构3、承接槽31、挡板311、高侧壁312、低侧壁313、定位板314、导向面3141、第一调节长孔3142、弹簧供料到位感应器32、支撑柱33、上安装板34、第二调节长孔341、下安装板35、第三调节长孔351、振动盘5、出料槽51、筒灯6、弹簧卡槽61、第二送料板的高度h1、弹簧的底面到弹簧的簧圈的下切线的高度h2、第一送料板的高度h3和弹簧的尾端的高度h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优点及功效。本发明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发明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实施例:一种挂靠型筒灯弹簧自动上料装置,如图1到图7所示,弹簧1设有簧圈11的一端为首端12,另一端为尾端13,以弹簧的输送方向作为前方,包括送料机构2和弹簧到位机构3,所述弹簧到位机构位于所述送料机构的前方;

所述送料机构2包括送料槽21和安装于所述送料槽的下方的直震辅助供料器22,所述送料槽的出料端与所述弹簧到位机构对接;

所述送料槽21包括第一送料板211、第二送料板212和底板213,第一送料板和第二送料板皆倾斜且相互平行,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送料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二送料板的下端之间,所述第二送料板的高度h1大于弹簧的底面到弹簧的簧圈的下切线的高度h2,送料时,所述弹簧的簧圈的下沿挂于所述第二送料板的上端且所述弹簧的尾端与底板无接触;

所述弹簧到位机构3包括能容纳一弹簧的承接槽31,所述送料机构的送料槽的前端为出料端且与所述承接槽对接,所述承接槽用于承接弹簧,且弹簧的尾端位于所述承接槽内,所述弹簧的首端露于所述承接槽外;

所述弹簧到位机构还包括弹簧供料到位感应器32。

筒灯弹簧一般具有三种规格,第二送料板的高度大于最大规格的弹簧的底面到簧圈的下切线的高度,由于弹簧在送料过程中靠簧圈的下沿挂于第二送料板的上端,并向前输送,能保证送料槽的通用性。

且所述第一送料板的高度主要用于辅助限位,避免弹簧传送过程中弹簧掉落,故第一送料板的高度h3的最低值不作限定,但一般超过弹簧的尾端的高度h4为佳。

所述第一送料板的高度h3和第二送料板的高度h1均不含与底板厚度重叠的那段,即位于底板的上表面之上的那段的高度。

以弹簧的输送方向作为前方,所述承接槽具有位于所述第一送料板前方的高侧壁312、位于所述第二送料板前方的低侧壁313以及连接低侧壁和高侧壁下端的底壁,所述承接槽的前端设有挡板311,所述低侧壁设有定位块314,高侧壁、低侧壁和定位块皆倾斜且倾斜度与所述第一送料板一致,所述定位块的上端且后端形成有与簧圈配合将弹簧从送料槽引导至承接槽的导向面3141,所述弹簧的簧圈挂于所述定位块的上端。

所述导向面为弧面或斜面,但不限于此。

所述定位块能够沿所述低侧壁的上表面上下移动并固定以调节承接弹簧的高度位置,且实现上述上下移动并固定的结构是:所述定位块设有第一调节长孔3142,所述低侧壁上设有第一锁定螺孔,第一螺栓穿于第一调节长孔和第一锁定螺孔将定位块固定于低侧壁外表面。

还包括上安装板34和下安装板35,所述直震辅助供料器的下端安装于所述下安装板,所述直震辅助供料器的上端安装于所述上安装板上,所述上安装板固定于所述送料槽的底面。

以弹簧的输送方向作为前方,所述送料槽能够沿所述直震辅助供料器的上表面前后移动并固定以调节送料槽的前后位置,且实现上述前后移动并固定的结构是:所述上安装板上设有第二调节长孔341,所述直震辅助供料器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锁定螺孔,第二螺栓穿于第二调节长孔和第二锁定螺孔将送料槽固定于直震辅助供料器的上表面。

以弹簧的输送方向作为前方,所述送料槽能够沿操作台的上表面上下和左右移动并固定以调节送料槽的上下和左右位置,且实现上述上下和左右移动并固定的结构是:所述下安装板上设有第三调节长孔351,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有第三锁定螺孔,第三螺栓(图未示意)穿于第三调节长孔和第三锁定螺孔将直震辅助供料器固定于操作台的上表面。

本实施例中,上安装板上设有的第二调节长孔,用于调节直震辅助供料器的前后位置,下安装板上的第三调节长孔孔用于调节直震辅助供料器的左右位置和高度,进而实现接料位置的调节,同时保证送料槽与承接槽之间留有空隙,使得送料槽与承接槽完美对接,并能保证弹簧顺利进入承接槽内。

所述第一调节长孔、第二调节长孔和第三调节长孔均为腰形孔,但不限于此。

所述送料槽的出料端与所述承接槽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前后间距为0.5-2.5mm。优选的为1mm,但不限于此。

所述第一送料板的倾斜度为50°。

所述送料槽和所述承接槽向同一方向倾斜且倾斜角度相同,若采用全自动方式组装筒灯弹簧时,所述送料槽和所述承接槽的倾斜角度与筒灯弹簧安装于筒灯后的倾斜角度一致。

所述送料机构的后方设有振动盘5,所述振动盘的出料槽与所述送料机构的送料槽对接,且所述振动盘的出料槽51与所述送料机构的送料槽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为0.5-2.5mm。优选的为1mm,但不限于此。

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振动盘、所述送料机构和所述弹簧到位机构皆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盘、所述直震辅助供料器和所述弹簧供料到位感应器皆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弹簧供料到位感应器安装于所述承接槽的槽壁上。

所述弹簧供料到位感应器为光纤感应器。

所述承接槽设于支撑柱33的上端。

所述送料槽和所述承接槽的宽度与一所述弹簧的厚度相匹配,即在送料槽宽度方向和承接槽宽度方向上都仅容许一个弹簧通过。较佳的是,所述送料槽和所述承接槽的宽度比所述弹簧的厚度大1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供料到位感应器设于所述挡板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以设有振动盘为例):

启动装置,将弹簧放置于振动盘上,振动盘通过震动将弹簧排料,即弹簧的尾端朝下,首端朝上,并沿着振动盘的出料槽依次出料进入送料槽内,在直震辅助供料器的作用下,弹簧沿着送料槽依次往前输送,弹簧进入弹簧到位机构的承接槽时,弹簧供料到位感应器感应到料,然后通过人工或自动化设备进行下一步动作,最终将弹簧装入筒灯6的弹簧卡槽61内,完成筒灯弹簧的组装;

其中,第二送料板的高度大于弹簧的底面到弹簧的簧圈的下切线的高度,送料时,通过弹簧的簧圈的下沿挂于第二送料板的上端实现限位,保证弹簧在送料过程中不会掉落,只是向前输送,不仅能达到送料目的,且结构精简;

也可以不设有振动盘,通过人工将弹簧放于送料槽的进料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