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槽环模压槽锻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4068发布日期:2019-04-23 21:02阅读:8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凹槽环模压槽锻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凹槽环模压槽锻造工艺,属于金属材料锻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环模形状有直柱环模和凹槽环模两种,在自由锻中,原来都锻造成直柱环模,凹槽环模的凹槽是靠机加工完成,这样不仅机加工量大,而且浪费原材料。

现有专利cn201310743584.7《一种4cr13环模锻造工艺》,主要介绍了锻造加热过程,没有凹槽环模成型过程的介绍。

现有专利cn201610447268.9《生物质燃料制粒机用4cr13环模辗环加工新工艺》,介绍了碾环机生产环模的方法,缺点是生产时还需要锻锤开坯,碾环机设备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凹槽环模压槽锻造工艺,使凹槽环模在自由锻时直接把凹槽锻造成型,节约了原材料,减少机加工量。

本发明专利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工艺路线是下料---加热---锻造成型----冷却;其中锻造成型如图1,包括:拔长锻造比大于1.7;镦粗锻造比大于2;冲孔锻造比约1.2;扩孔锻造比大于1.5;凹槽环模使用压槽模具压槽成型。

凹槽环模原材料使用马氏体不锈钢或渗碳钢,锻造成型过程在两台液压锤上进行,一台放置砧板,另一台放置马架;按照工艺重量下料,将下好的料根据材料特性,按照锻造加热工艺放入锻造加热炉加热,将加热好的原材料放在液压锤的下砧板上,先经过对原材料拔长,拔长比大于1.7;然后进行镦粗锻造,镦粗比大于2;使用冲头冲通孔,直径约150~200mm,锻造比约1.2;将冲好孔的锻坯重新放入加热炉保温2小时,将转移到另一台放有马架的液压锤上,芯棒穿过锻坯孔放在马架上锻打扩孔,在凹槽环模压槽过程使用压槽模具,压槽模具包括压块,以及与其连接的操作杆,压块的宽度为凹槽的宽度,压块的厚度为凹槽的深度,压块的长度方向呈一定弧度,弧度半径大于环模半径,压块的材料选用热作模具钢。压块与操作杆焊接为一体,在环模锻造扩孔后,人工抓住压槽模具的操作杆,将压块凹面朝下放到凹槽环模需要压槽的位置,锻锤打击压块,边打击边转动芯棒带动环模转动,使环模整圈都压出凹槽,见图1。对于马氏体不锈钢环模,锻后采用先风冷,再炉冷的冷却方式;对于渗碳钢采用空冷的冷却方式。

优选地,所述压块的材料为热作模具钢,优选5crnimo。

本发明专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凹槽环模压槽锻造工艺路线是下料----加热----锻造成型----冷却,其中压槽采用压槽模具,包括压块,以及与其连接的操作杆。自由锻压槽时,人工抓住操作杆,将压块放到环模需要压槽的位置,锻锤打击压块,边打击边转动环模,使环模整圈都压出凹槽。从而节约了原材料,减少了机加工量,降低了成本。

说明书附图说明:

图1凹槽环模使用压槽模具压槽成型示意图

1凹槽环模,2芯棒,3马架,4压槽模具,41压块,42操作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以宜大508型凹槽环模为例,所用材料为4cr13,化学成份为碳(c)=0.36-0.45%、硅(si)≤0.60%、锰(mn)≤0.80%、磷(p)≤0.040%、硫(s)≤0.030%、铬(cr)=12.00-14.0%、镍(ni)≤0.60%。

原材料下料重量为380kg,原材料加热在天然气炉进行,采用分段加热,装炉炉温小于600℃,预热3小时以上,以小于200℃/h的速度加热到850℃,等温1小时,以小于200℃/h的速度加热到1220℃,保温3小时后锻造。

锻造成型过程在两台液压锤上进行,将加热好的原材料放在3吨液压锤的下砧板上,先经过对原材料拔长,拔长比1.9;然后进行镦粗锻造,镦粗比2.2;使用冲头冲通孔,直径180mm;将冲好孔的锻坯重新放入加热炉保温2小时,转移到放有马架3的4吨液压锤上,芯棒2穿过锻坯孔放在马架3上锻打扩孔到490mm;在凹槽环模1压槽过程使用压槽模具4,压槽模具压块41宽度为156mm,厚度为25mm,材料为5crnimo,压块41的长度方向呈一定弧度,弧度半径大于环模半径,焊接的操作杆42是φ35钢管,压槽时,人工抓住操作杆42,将压块41放到环模1需要压槽的位置,锻锤打击压块41,边打击边转动环模1,使环模1整圈都压出凹槽。

锻后冷却方式,采用先风冷到600~700℃,然后炉冷到150℃以下出炉。

实施例2

以正昌502型凹槽环模为例,所用材料为20crmnti,化学成份为碳(c)=0.17-0.23%、硅(si)=0.17-0.37%、锰(mn)=0.80-1.10%、磷(p)≤0.020%、硫(s)≤0.020%、铬(cr)=1.00-1.30%、钛(ti)≤0.04-0.10%。

原材料下料重量为365kg,原材料加热在天然气炉进行,采用分段加热,装炉炉温小于600℃,预热3小时以上,以小于200℃/h的速度加热到1240℃,保温3小时后锻造。

锻造成型过程在两台液压锤上进行,将加热好的原材料放在3吨液压锤的下砧板上,先经过对原材料拔长,拔长比2;然后进行镦粗锻造,镦粗比2.1;使用冲头冲通孔,直径200mm;将冲好孔的锻坯重新放入加热炉保温2小时,转移到放有马架3的4吨液压锤上,芯棒2穿过锻坯孔放在马架3上锻打扩孔到480mm;在凹槽环模1压槽过程使用压槽模具4,压槽模具压块41宽度为130mm,厚度为20mm,材料为5crnimo,压块41的长度方向呈一定弧度,弧度半径大于环模半径,焊接的操作杆42是φ35钢管,压槽时,人工抓住操作杆42,将压块41放到环模1需要压槽的位置,锻锤打击压块,边打击边转动环模,使环模整圈都压出凹槽。

锻后冷却方式,采用空冷。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凹槽环模压槽锻造工艺,环模原材料使用马氏体不锈钢或渗碳钢,按照工艺重量下料,按照锻造加热工艺加热,将加热好的原材料放在液压锤的下砧板上,先经过对原材料拔长,然后进行镦粗,使用冲头冲通孔,将冲好孔的锻坯重新放入加热炉保温2小时,转移到放有马架的液压锤上,芯棒穿过锻坯孔,放在马架上锻打扩孔。在凹槽环模压槽过程使用压槽模具,压槽模具包括压块,以及与其连接的操作杆,压块的宽度为凹槽的宽度,压块的厚度为凹槽的深度,压块的长度方向呈一定弧度,弧度半径大于环模半径;人工抓住压槽模具的操作杆,将压块凹面朝下放到凹槽环模需要压槽的位置,锻锤打击压块,边打击边转动环模,使环模整圈都压出凹槽。

技术研发人员:闫来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溧阳市金昆锻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16
技术公布日:2019.04.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